运用批注小杠杆,搭建阅读大平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施批注式导学策略,首在授之以法
  2016版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年在七年级使用,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中学,对中学更高要求的语文学习往往会无所适从,老师如果一下子就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很多学生会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在实施新的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仔细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认真细致,而不是浮光掠影。此时,对如何根据文本让学生心随文动,意随笔生写好批注,授之以法是基础。初始阶段,教材中每单元的自读课文的批注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老师必须给学生明确的操作模式。
  (一)符号批注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曲线划在文采斐然,写作可以借鉴的句子下面加“○○○○”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二)文字批注
  可以是质疑式、鉴赏式、评价式、也可以联想式……但无论运用那种方式,都必须从文本的语言、内容、作者思想、情感对等进行评论和分析。
  我在教学中,明确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指引进行训练。预设阶段,进行一次批注,也就是对文本进行符号的圈点批注和质疑式批注。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雨的四季》中,教材的旁批简练,指引性很强。例如,“开篇点题,领起下文”;“春雨‘洗淋万物,下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的不同特征”。这两个例子分别从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方面做出了分析指引。根据文本中批注的指引,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对应的词语、句子做圈点勾画,画下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本中还有很多的质疑式的批注,例如“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这些旁批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和点评,并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
  二、实施批注式导学策略,重在反馈交流
  反馈交流是利用教学评价对阅读进行“二次批注”,这是实施批注式导学策略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在整体教学活动中起到调节、控制作用,保证这教学活动的预设和生成。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阅读而生发的感悟,因受制于中学生思想不成熟,个性张扬的多样性,以及个体知识水平思维模式,认知角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往往出现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批注内容,这时,教师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对批注阅读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突破个性思维的局限性。学生在自我反思,群体争鸣、师生交流活动中取长补短,获取反馈信息,重新审视自己批注思考的过程,保留成功经验,筛选不足的部分,达到求同存异的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读课的导读中,我不遗余力加大对二次批注的指引和運用,尤其注重反馈和交流。二次批注是在一次批注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鉴赏式批注和评价式批注。由于学生在预设的自读课文中已经懂得运用圈点批注和质疑式批注。所以我在单元教读课的授课之前,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我设计的“心随文动,意随笔生——我来作批注”预习本中,(这一个预习本是我参考每单元自读课文的模式,让学生在预习教读课过程中把自己读书的第一感悟以圈点批注和质疑批注,鉴赏批注的形式写在该本子上)。课前要求学生对文本评点批注,一改以前简简单单地抄写生字词的老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刚开始写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文本的内涵挖掘不深,基本是简单的圈点勾画。即使能做出质疑或鉴赏,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时堂上反馈和评价就尤为关键了。例如在上《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时,大多学生只是用圈点法在文中勾画相关语句,把不理解的词句抄在批注本里,非常肤浅。当在课堂上讨论 “你认为陈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时,很多学生立即围绕“方正”指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去讨论。但是,有一位学生却语出惊人:“陈元方对待知错能改的长辈入门不顾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怎能算是方正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于是我因势利导,先肯定哪位学生独特的想法,然后结合“交友以信”这一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方正”的内涵。最后趁热打铁,根据学生交流反馈,立即要求他们对课文进行二次批注,在批注本上简单写上对人物的评价和感想。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这种反馈交流后的评价式批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抹亮色,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阅读。
  三、实施批注式导学策略,妙在读与写的有效链接
  阅读是写作的土壤,阅读这土壤是否肥沃,很大程度决定于学生平常的阅读习惯。批注式导学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催化剂。从预设的一次批注,到二次批注促使知识的生成,再到更高层次的知识的迁移与拓展的三次批注,即补白式批注和联想式批注。这循序渐进的批注式导学,让学生会调动知识的积累和生活体验,把自己头脑的想法化作笔端的文字。教师还可让学生把批注过程中产生的零碎的感悟和思想写成整体的读后感、随笔、评论文章。学生通过整理批注,还可将阅读能力转化为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不仅是一个思考整理的过程,更是读与写有效的链接,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心随文动,意随笔生”,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运用好批注这小杠杆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阅读训练,相信定会为学生的阅读搭建出一个稳固而多彩的阅读平台!
其他文献
一、目前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第一,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回答老师的问题,非常单调,半节课后,多数学生无精打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教师过度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不偏离自己的设计主线,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强拉”回来,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因
期刊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必须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来,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在编制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教材,借助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内容安排来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以便于我们可以合理准确地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小学教学也受其影响越来越大,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特别是“班班通”进入农村小学课堂,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与补充,它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节课”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多种形式来表达教学内容,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时用语言无法形象表达的内容,靠教具与黑板
期刊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体现出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没有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调动起来,只要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让他们更积极自主去探究和学习。计算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很好把课本的内容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让问题或例子更加形象直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期刊
一、直接法  就是从题设條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项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期刊
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好课本的知識,还要不断的像学生传授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它是我们在解题时,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维品质和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学会各种数学思想可以使其生受用一生。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有: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等等。分类讨论是中考试题中作为考查学生分
期刊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及思维规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获得求知的乐趣,从而形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一)心理的需要  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比较关注现实生活,他们学习的愿望是建立在需要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互动式自主学习方式所取代。几年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着力推进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已取得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快乐地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互动式”与互助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
期刊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可以说是气势恢宏,规模空前,甚至可以说,这种文化辉煌的局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国人总是对此津津乐道,争论不休,对两千多年前发生的这场“百家争鸣”又发生一场新的“百家争鸣”。  有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直可以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相媲美,并对百家争鸣的历史贡献大加赞赏。看到这个问题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看到我国的教
期刊
历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弘扬和传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可或缺的学科。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学好历史对于人们干事创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历史学科建设是国家兴才育贤的重要手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科目,能更好地适应这样的改革要求,其教学应当彰显学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