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胡适先生的观点出发,结合当代社会现象,论证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关键词:容忍;自由;精神追求;人生态度;勤谨和缓
引言
“鲁迅是酒,胡适是水”,傅国勇曾这样写到,的确,与鲁迅相比,胡适显得太过浅白、太不文学、太不诗意了。酒喝多了是会醉的,但水不会。毋庸置疑在日常生活中水比酒更为重要。胡适正是淡淡的水,他的文字如水,他的思想如水。更为重要的是,胡适不只是强调精神空间构建的重要性,更是指出了构建精神隧道的道路。
裴多菲早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文明人来讲,都意义重大。我想,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一生所追求的目的。就像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处处有枷锁,处处有限制,真正的自由少之又少。我们很难像百年前的梭罗那样,抛开身后的一切,扛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向瓦尔登湖的青葱密林,去建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争名逐利,分秒必争,花一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写照。
是我们不想自由吗?答案当然是不。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如何追求自由。所幸,胡适先生道破了关键。在《容忍与自由》这本书中,他这样写道,“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容忍,是怎样的容忍呢?容忍不是妥协,亦不是退让,而是包容。是在黎明到来之前可以忍受漫漫长夜,是站在阴沟里仍然可以仰望星空,是戴着镣铐依旧能起舞。我们常常因为见过太多的光明而难以忍受那短暂的黑暗,我们常常只看到眼前污秽不堪的阴沟而忘却了头顶那璀璨的星空,我们常常抱怨镣铐的沉重而抛弃了自由的心灵。为了守住那今生的一点自由,我们排除一切可能损害自由的因素,我们排异,我们封闭,仿佛这样我们便能获得永远的自由,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构建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但同时我们又一再不愿他人介人我们的自由空间。印象传言当初星巴克入驻紫禁城,被迫改名为“紫禁城咖啡店”;每逢圣诞节情人节等这些“洋节”,总有人跳出来指责崇洋媚外……仿佛维护传统,抵制外来,便是在保卫中国的自由了,这一切荒唐又可笑。而事实上,在文明冲突面前,重要的是容忍其他文明的存在,是尊重其他文明的自由。即胡适所言,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雅量和度量。
胡适写“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淳朴烂漫,自有风度。只有拥有这样的宽厚之心,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吧。即使在现实当中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但我们仍然能够享受到追求自由过程中的快乐。李慎之说,“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的确,二十一世纪是文明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胡适的文字体现着现代人的常识和人类的普世价值,字里行间,仿佛可以看到那条通往文明的道路。没有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没有一个没有缺陷的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容忍不完美与缺陷的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于这现实社会中构建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
蒙田说:”每一個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一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野蛮和怪异。”
衡量一种行为或是想法是否正确合理,其依据不应该是它是”我的”,或”我国的”,而应该是用小心说理来取代偏见和狭隘。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所以应该做到多去了解超越时间空间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做到在思想中超越边界,容忍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存在。
另外一点就是胡适先生的勤谨和缓的人生态度,说得太好了。
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的去做;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作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先生的勤谨和缓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结语:现在已经是一个各抒己见的时代,虽然不同人,不同群体的观点有主客观之分,有感性理性之分,有全面性与片面性之分,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判断出TA相对的思想成熟度,阅历广度等方面。但容忍比自由更为重要,照胡适先生的说法,任何事情要有所彻底的改观,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缓慢改良过程。如果通过极端手段,比如暴力革命,武装冲突,最后都难免步人极权主义,而极权主义会使得上层建筑中的”固化”思想无法跟上时代的演进。所以,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源,容忍”异己”是最大的雅量。我始终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每个人学会容忍别人才能实现自己的自由,进而在这个人类社会中实现自发的均衡,一种没有冲突,相互包容的均衡。
关键词:容忍;自由;精神追求;人生态度;勤谨和缓
引言
“鲁迅是酒,胡适是水”,傅国勇曾这样写到,的确,与鲁迅相比,胡适显得太过浅白、太不文学、太不诗意了。酒喝多了是会醉的,但水不会。毋庸置疑在日常生活中水比酒更为重要。胡适正是淡淡的水,他的文字如水,他的思想如水。更为重要的是,胡适不只是强调精神空间构建的重要性,更是指出了构建精神隧道的道路。
裴多菲早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文明人来讲,都意义重大。我想,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一生所追求的目的。就像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处处有枷锁,处处有限制,真正的自由少之又少。我们很难像百年前的梭罗那样,抛开身后的一切,扛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向瓦尔登湖的青葱密林,去建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争名逐利,分秒必争,花一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一部分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写照。
是我们不想自由吗?答案当然是不。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如何追求自由。所幸,胡适先生道破了关键。在《容忍与自由》这本书中,他这样写道,“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容忍,是怎样的容忍呢?容忍不是妥协,亦不是退让,而是包容。是在黎明到来之前可以忍受漫漫长夜,是站在阴沟里仍然可以仰望星空,是戴着镣铐依旧能起舞。我们常常因为见过太多的光明而难以忍受那短暂的黑暗,我们常常只看到眼前污秽不堪的阴沟而忘却了头顶那璀璨的星空,我们常常抱怨镣铐的沉重而抛弃了自由的心灵。为了守住那今生的一点自由,我们排除一切可能损害自由的因素,我们排异,我们封闭,仿佛这样我们便能获得永远的自由,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构建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但同时我们又一再不愿他人介人我们的自由空间。印象传言当初星巴克入驻紫禁城,被迫改名为“紫禁城咖啡店”;每逢圣诞节情人节等这些“洋节”,总有人跳出来指责崇洋媚外……仿佛维护传统,抵制外来,便是在保卫中国的自由了,这一切荒唐又可笑。而事实上,在文明冲突面前,重要的是容忍其他文明的存在,是尊重其他文明的自由。即胡适所言,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雅量和度量。
胡适写“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淳朴烂漫,自有风度。只有拥有这样的宽厚之心,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吧。即使在现实当中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但我们仍然能够享受到追求自由过程中的快乐。李慎之说,“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的确,二十一世纪是文明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胡适的文字体现着现代人的常识和人类的普世价值,字里行间,仿佛可以看到那条通往文明的道路。没有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没有一个没有缺陷的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容忍不完美与缺陷的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于这现实社会中构建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
蒙田说:”每一個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一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野蛮和怪异。”
衡量一种行为或是想法是否正确合理,其依据不应该是它是”我的”,或”我国的”,而应该是用小心说理来取代偏见和狭隘。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所以应该做到多去了解超越时间空间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做到在思想中超越边界,容忍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存在。
另外一点就是胡适先生的勤谨和缓的人生态度,说得太好了。
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的去做;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作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先生的勤谨和缓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结语:现在已经是一个各抒己见的时代,虽然不同人,不同群体的观点有主客观之分,有感性理性之分,有全面性与片面性之分,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判断出TA相对的思想成熟度,阅历广度等方面。但容忍比自由更为重要,照胡适先生的说法,任何事情要有所彻底的改观,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缓慢改良过程。如果通过极端手段,比如暴力革命,武装冲突,最后都难免步人极权主义,而极权主义会使得上层建筑中的”固化”思想无法跟上时代的演进。所以,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源,容忍”异己”是最大的雅量。我始终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每个人学会容忍别人才能实现自己的自由,进而在这个人类社会中实现自发的均衡,一种没有冲突,相互包容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