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在贯彻实施新课标中所出现的一些失败案例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以及反思。在对本校学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从具体的教学实例中得到反思以及得出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在课堂教学方面让学生转变学习的被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在教学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 实践与思考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61-01
前言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简单的计算、数据处理、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实践,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让学生良好的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
1.创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1.1情境引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情境引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和交流,根据学生的认知去设计。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我在导入新课时就充分利用了情境,上课时,我并没有急着给学生介绍人民币的面值和特征,而是先让学生欣赏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微课。微课中展示的是动物园里的一群小动物对大象村长表达自己所需要的食物,由此向学生提问,每个小动物索要的食物都不一样,村长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每个小动物的心愿,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助村长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次有三个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建议村长分别记录下来小动物要吃的食物并且帮助小动物买各自喜欢吃的食物。第二个孩子建议村长可以开一个超市,这样小动物想吃什么都能吃到了。第三个孩子建议村长给小动物钱,这样它们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去买。接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然后引入主题,村长可以用发放纸币的方式,让每个小动物都能買到自己的食物。接着,引导学生们认识一元及以下面额的人民币,由小猪领的10张一角的红包和小狗领的1张1元的红包因为张数不同而引发矛盾,激励学生动开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现角和元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1.2鼓励自主学习,让学生由“接受”到“发现”的转变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这两种。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过于的强调了接受和知识的掌握,而成绩则是衡量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过于注重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学习热情,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转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活”起来。并能在问题面前主动去思考和探索,使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样,真正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
2.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及思考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本知识和教学知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获得情感的认知。案例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和PPT等形式表现出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出示典型的教材内容图片,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分析、讨论、归纳、体会,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
案例1.教学片断: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熊猫卖风车,一共有12个风车,孩子买走了8个,还剩几个?
师: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A:8可以分成2和6,12-2=10,10-6=4;
生B:因为8+4=12,所以12-8=4;
生C:12-6-2=4;
生D:10-8=2,2+2=4;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说说,这么多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个?
生:学生都坚持喜欢自己提出计算方法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完成P13的做一做
思考:这个案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却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例。因为学生虽然发挥了主体的地位,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不明显,学生可以提出自己见解,但是教师要在学生提出见解后帮助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找到更简便的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并不能说必须让学生无休止的去发挥主体地位,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孩子去探讨正确的答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结语
在课堂管理中,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比较弱,因此做好常规工作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态,语气和课堂常规管理;跟老教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请教他们如何去控制一个课堂,以及去处理一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
参考文献:
[1]邰霞.努力把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山西教育,2004(10).
[2]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学科研,2007(2).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 实践与思考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61-01
前言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简单的计算、数据处理、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实践,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让学生良好的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
1.创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1.1情境引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情境引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和交流,根据学生的认知去设计。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我在导入新课时就充分利用了情境,上课时,我并没有急着给学生介绍人民币的面值和特征,而是先让学生欣赏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微课。微课中展示的是动物园里的一群小动物对大象村长表达自己所需要的食物,由此向学生提问,每个小动物索要的食物都不一样,村长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每个小动物的心愿,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助村长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次有三个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建议村长分别记录下来小动物要吃的食物并且帮助小动物买各自喜欢吃的食物。第二个孩子建议村长可以开一个超市,这样小动物想吃什么都能吃到了。第三个孩子建议村长给小动物钱,这样它们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去买。接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然后引入主题,村长可以用发放纸币的方式,让每个小动物都能買到自己的食物。接着,引导学生们认识一元及以下面额的人民币,由小猪领的10张一角的红包和小狗领的1张1元的红包因为张数不同而引发矛盾,激励学生动开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现角和元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1.2鼓励自主学习,让学生由“接受”到“发现”的转变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这两种。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过于的强调了接受和知识的掌握,而成绩则是衡量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过于注重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学习热情,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转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活”起来。并能在问题面前主动去思考和探索,使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样,真正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
2.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及思考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本知识和教学知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获得情感的认知。案例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和PPT等形式表现出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出示典型的教材内容图片,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分析、讨论、归纳、体会,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
案例1.教学片断: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熊猫卖风车,一共有12个风车,孩子买走了8个,还剩几个?
师: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A:8可以分成2和6,12-2=10,10-6=4;
生B:因为8+4=12,所以12-8=4;
生C:12-6-2=4;
生D:10-8=2,2+2=4;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说说,这么多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个?
生:学生都坚持喜欢自己提出计算方法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完成P13的做一做
思考:这个案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却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例。因为学生虽然发挥了主体的地位,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不明显,学生可以提出自己见解,但是教师要在学生提出见解后帮助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找到更简便的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并不能说必须让学生无休止的去发挥主体地位,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孩子去探讨正确的答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结语
在课堂管理中,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比较弱,因此做好常规工作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态,语气和课堂常规管理;跟老教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请教他们如何去控制一个课堂,以及去处理一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
参考文献:
[1]邰霞.努力把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山西教育,2004(10).
[2]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学科研,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