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理念随着课改的推进广为实践,但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課堂教学互动的质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互动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8-0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教学论也强调,教学是相互联系着的师生双边的活动。因此,教学过程实质也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让教学课堂有效地互动起来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一、恰当把握时机,增进互动
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
首先,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互动的目的一定要明确,互动的内容服从于教育任务。教师要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难点;课堂教学紧扣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互动的价值,结合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身知识经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知识,远比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式回答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激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智力活动与自身的情绪意志紧密联系的。情绪意志处于兴奋状态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例如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中,在组织学生充分预习和正确朗读的基础上,以“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为话题,用聊天的方式:是否向父母问过以及他们怎么回答的?父母有没有和你们谈过关于爱情等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并将自己喜欢或不懂的语句勾画出来,在自读后主动、热烈地品味、交流、争论有关想法。
二、凸现学生主体,强化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在互动中对话,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1.构建民主平台,在质疑中互动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思维的拓展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有疑──无疑──更大的疑来激活学生探索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构建民主的平台,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给予学生勇气,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方法,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质疑高于教师提问,先于教师质疑的观念,更应尊重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提问作正面回应,教师不能否决每位学生的提问。在质疑中互动,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能得到全面保证。
2.珍惜感悟,在体验中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自己个性体验和独特感悟。在教学中,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互动艺术技巧
许多优秀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都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教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演戏不但要唱,而且还要自己以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才能吸引观众,教师上课也同样要讲做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效果。”如《背影》中:“父亲是一个胖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如果教师在讲台上用手脚表情直观表达出来,或者让学生试着做出这些动作,那么学生就会因其直观性而对词义的理解深透得多,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的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唯一工具便是语言。课堂是一首诗,教师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和文本对话,来和学生对话。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具有亲和力,最重要的是时时记住自己是在和学生对话,而不是命令学生。去年我接了初一两个班,一开始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人愿意开口,于是在称谓上我便有意识地多用:“我们”、提问时便多用“想一想”、“说一说”、“你认为”这些词,在学生发表意见完毕后,便多用一些鼓励的语言,慢慢地这个班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互动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8-0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及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教学论也强调,教学是相互联系着的师生双边的活动。因此,教学过程实质也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让教学课堂有效地互动起来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一、恰当把握时机,增进互动
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
首先,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互动的目的一定要明确,互动的内容服从于教育任务。教师要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难点;课堂教学紧扣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互动的价值,结合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身知识经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知识,远比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式回答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激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智力活动与自身的情绪意志紧密联系的。情绪意志处于兴奋状态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例如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中,在组织学生充分预习和正确朗读的基础上,以“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为话题,用聊天的方式:是否向父母问过以及他们怎么回答的?父母有没有和你们谈过关于爱情等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并将自己喜欢或不懂的语句勾画出来,在自读后主动、热烈地品味、交流、争论有关想法。
二、凸现学生主体,强化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在互动中对话,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1.构建民主平台,在质疑中互动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思维的拓展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有疑──无疑──更大的疑来激活学生探索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构建民主的平台,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给予学生勇气,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方法,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质疑高于教师提问,先于教师质疑的观念,更应尊重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提问作正面回应,教师不能否决每位学生的提问。在质疑中互动,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能得到全面保证。
2.珍惜感悟,在体验中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自己个性体验和独特感悟。在教学中,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互动艺术技巧
许多优秀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都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教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演戏不但要唱,而且还要自己以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才能吸引观众,教师上课也同样要讲做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效果。”如《背影》中:“父亲是一个胖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如果教师在讲台上用手脚表情直观表达出来,或者让学生试着做出这些动作,那么学生就会因其直观性而对词义的理解深透得多,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的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唯一工具便是语言。课堂是一首诗,教师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和文本对话,来和学生对话。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具有亲和力,最重要的是时时记住自己是在和学生对话,而不是命令学生。去年我接了初一两个班,一开始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人愿意开口,于是在称谓上我便有意识地多用:“我们”、提问时便多用“想一想”、“说一说”、“你认为”这些词,在学生发表意见完毕后,便多用一些鼓励的语言,慢慢地这个班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