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主要难在创新上。学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鲜感,主要表现有:立意旧,习惯于拿老眼光去看待事物;人物不鲜活,缺乏真情实意;选材窄,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结构死,多采用总分结构;表达方式简单,多是罗列情节,平铺直叙,显得呆板、死沉。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往往把作文视为作业,被动地去写,甚至敷衍了事应付检查。如何克服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一、拓展原有认识结构——作文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1.增加知识积累
没有知识就无所谓创造。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大阅读范围,引导他们不仅多读中外名著、名家名篇,而且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让学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2.扩大生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生活积累丰富,才会有新颖的主题和合理的想象。因此,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跳出课堂小圈子,扩大生活外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读好社会、自然两部大著作。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锻炼学生对社会敏感问题的关注能力、分析能力。
二、训练创新思维——作文创新能力形成的突破口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人的创造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新思维为前提的。作文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形成较强的作文创新能力,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拟题创新思维训练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自拟题目越来越重要。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教师除精心设计题目,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外,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自行拟题。
(1)逆向拟题,就是把常用的成语或谚语之类,略加改装,反其意而用之,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如《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人比人,气死人”吗》、《酒香也怕巷子深》等,都是用逆向思维拟出的好题目。
(2)换元拟题,就是对人们熟识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的某个元素进行改换,赋予新意。如,学生习作中出现过这样一些标题:《常下乡看看》、《跟着金钱走》、《怀才得遇》、《不拘一格“卷”人才》等。
(3)矛盾拟题,就是运用貌似矛盾的短语或句子拟题,以构成悬念,其实质并不矛盾。比如《冬天也一样温暖》、《愚公不愚》等。
④形象拟题,就是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增添标题的艺术性,如《心中的雨》、《真情无声》等。
2.立意创新思维训练
拟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立意也不例外。就作文立意而言,简单说两个方面:一是移花接木“巧”出新,就是以中外名著里的艺术形象为雏形,把新的故事“嫁接”到他们身上,给予新内容和新意义;二是放飞思想“奇”出新,就是围绕作文范围和要求,借助个人丰富的想象力,或塑造形象,或编写故事,以此反映现实,揭示主题。体裁也可以放开,诸如故事、寓言、小小说、多幕剧等。
3.结构创新思维训练
中学生在文章结构上的创新要从模仿名家名篇开始。模仿不等于抄袭,而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从换元开始。要有换元思维,即在一个优秀的思维结构上,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元素进行改换,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比方说,《红楼梦》对《金瓶梅》的换元创新、巴金《家》、《春》、《秋》对《红楼梦》的换元创新。在模仿中学习、创造,应该是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全程自主作文训练——作文创新能力形成的互动过程
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过程,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获得无拘无束的自主体验,放飞写作灵感、解放个性,做写作的自由人。构建开放的、活泼的、动态的学生全程自主作文训练模式,即学生命题自主(学生选自己感触最深的题目,开启心灵之窗,打开记忆闸门)——立意自主——体裁自主(文体不限)——题材自主——字数自主——评改自主——投稿自主。这样就解决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三大难题:积累生活、体验生活,解决“没话写”的难题;教给方法,作好示范,解决“不会写”的难题;陶冶情操、锤炼语言,解决“写不好”的难题。
作文教学应该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无序的。这个规律就是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进程来进行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素质教育,形成新意与活力的关键在变,要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拓展原有认识结构——作文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1.增加知识积累
没有知识就无所谓创造。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大阅读范围,引导他们不仅多读中外名著、名家名篇,而且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让学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2.扩大生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生活积累丰富,才会有新颖的主题和合理的想象。因此,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跳出课堂小圈子,扩大生活外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读好社会、自然两部大著作。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锻炼学生对社会敏感问题的关注能力、分析能力。
二、训练创新思维——作文创新能力形成的突破口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人的创造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新思维为前提的。作文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形成较强的作文创新能力,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拟题创新思维训练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自拟题目越来越重要。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教师除精心设计题目,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外,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自行拟题。
(1)逆向拟题,就是把常用的成语或谚语之类,略加改装,反其意而用之,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如《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人比人,气死人”吗》、《酒香也怕巷子深》等,都是用逆向思维拟出的好题目。
(2)换元拟题,就是对人们熟识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的某个元素进行改换,赋予新意。如,学生习作中出现过这样一些标题:《常下乡看看》、《跟着金钱走》、《怀才得遇》、《不拘一格“卷”人才》等。
(3)矛盾拟题,就是运用貌似矛盾的短语或句子拟题,以构成悬念,其实质并不矛盾。比如《冬天也一样温暖》、《愚公不愚》等。
④形象拟题,就是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增添标题的艺术性,如《心中的雨》、《真情无声》等。
2.立意创新思维训练
拟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立意也不例外。就作文立意而言,简单说两个方面:一是移花接木“巧”出新,就是以中外名著里的艺术形象为雏形,把新的故事“嫁接”到他们身上,给予新内容和新意义;二是放飞思想“奇”出新,就是围绕作文范围和要求,借助个人丰富的想象力,或塑造形象,或编写故事,以此反映现实,揭示主题。体裁也可以放开,诸如故事、寓言、小小说、多幕剧等。
3.结构创新思维训练
中学生在文章结构上的创新要从模仿名家名篇开始。模仿不等于抄袭,而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从换元开始。要有换元思维,即在一个优秀的思维结构上,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元素进行改换,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比方说,《红楼梦》对《金瓶梅》的换元创新、巴金《家》、《春》、《秋》对《红楼梦》的换元创新。在模仿中学习、创造,应该是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全程自主作文训练——作文创新能力形成的互动过程
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过程,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获得无拘无束的自主体验,放飞写作灵感、解放个性,做写作的自由人。构建开放的、活泼的、动态的学生全程自主作文训练模式,即学生命题自主(学生选自己感触最深的题目,开启心灵之窗,打开记忆闸门)——立意自主——体裁自主(文体不限)——题材自主——字数自主——评改自主——投稿自主。这样就解决了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三大难题:积累生活、体验生活,解决“没话写”的难题;教给方法,作好示范,解决“不会写”的难题;陶冶情操、锤炼语言,解决“写不好”的难题。
作文教学应该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无序的。这个规律就是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进程来进行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素质教育,形成新意与活力的关键在变,要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