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否定副词“弗”的使用特点微探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弗”已经消失,其使用特点不为大众所熟悉。在《孟子》中,“弗”出现38次,作为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含义。本文着重分析“弗”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特点,求证其在使用中有突出强调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弗;否定;语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47-03
  在词类中,否定副词是用于否定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一类词,在表达意思方面有重要作用。《孟子》一书虽为语录体散文集,但是不可轻易否定某些词语的选用,当知每个词的选用一定是有其独特的作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否定副词有“不”(1038例)、“无”(268例)、“非”(135例)、“未”(89例)、“勿”(25例)和“弗”(38例)6个。
  其中“弗”在《孟子》一书中,38例均属于该书的语料,且用作否定副词出现。本文通过整理《孟子》中出现的语句,从语法、语义、语用和语义指向四个角度做分析,从而说明“弗”的使用特点。
  传世文献可能会因版本不同或者传抄失误,使得某些文字发生变动。通过查阅清代阮元编撰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发现《孟子》一书中关于否定副词的记录中,仅有四处对话中有衍字“不”。例如:“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阮元校勘记中注解:岳本、廖本、孔本、韩本、考文古本、足利本并有注“否不也,不如人所言”八字,注疏本无之。经文本“孟子曰:‘否然也’”三字一句,无 “不”字,故注之云“否,不也。不如人所言”。其余三处注解:按“不”字衍文,说见前。而“弗”在传世文献中没有出现此类的情况,由此可见《孟子》一书在词的选取方面之慎重。
  一、“弗”
  (一)语法功能
  在《孟子》中,“弗”一共出现38次。
  1.“弗”作为否定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表示对动作行为的一般否定。其修饰的动词为及物动词,但是动词后一般不带宾语,书中有22例,例如:去、为、止、居、顾,视、获、思、由、行、受、却、得、爱和若等动词。“弗”在句子中多数情况下可翻译为“不”。
  (1)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孟子·梁惠王下》
  例(1)清代焦循解释:“粮食与师行相对,谓军师之兴,以粮米为食。远行运转,则必负重,不得休息矣”。“食”和“息”在这里是使动用法,饥饿的人不使吃饭,劳作的人不使休息,那么这个国家就可能面临颠覆的危险。该句通过古今君主行为的对比,否定的是当今君主的行为。“弗”在此处否定这两种行为,突显这种情况的危害性。
  2.“弗”可以与其他副词连用情况,仅有1例。
  (2)民非水火不生活,昏墓叩人之门户求水火,無弗与者,至足矣。《孟子·尽心上》
  例(2)中 “无弗”连用,“无”,这里用于表明陈述对象范围的周遍性,“弗”表示否定,“无弗”双重否定表肯定,可以译为“没有不”。其作用在于:着重肯定百姓在生活可以自足的情况下都会给予水和火帮助的友善行为。
  3.“弗”作为否定副词修饰动词谓语,有6例。
  (3)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孟子·离娄上》
  (4)虽与之惧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5)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孟子·万章下》
  例(3)“弗”后带的是介词+宾语。该句前后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证诚信的重要性,从而指出不能被朋友信任的人,那么更不可能被君主信任。“弗”否定“获(信)”这一行为,否定重心落在“上”,突出了这一行为的困难程度。此句中同时出现“不”和“弗”,从用词的先后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弗”的否定程度较深。例(4)“之”作动词“若”的宾语。汉语中否定代词作宾语应该前置,此处没有。此句中否定重心落在了代词“之”上,分句前后对比,突出差异。例(5)弗+介词(直接宾语)+动词+间接宾语。“弗”否定的是 “与(之)共天位”。
  由此可见,在《孟子》一书中,“弗”修饰及物动词是否带宾语的用法是有变化的。“弗”一般在分句中后半段出现,而否定的动词涉及的对象一般在之前的语境中出现,宾语不提供新信息,所以宾语可以承前省略。“弗”修饰的动词带宾语的原因如下:第一,及物动词带宾语便于表达完整的意思。第二,为了强调否定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再次出现宾语,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二)语义功能
  “弗”,甲骨文字形为 。《说文解字》:“弗”,矫也。从乀,从韦省。臣铉等曰:韦所以束枉戾也。段玉裁注:“弗”,矫也。引申为矫拂之用”。《说文通训定声》:韦,束也。经传皆以拂为之(假借)。综合前贤注解可知,“弗”字表达的是中间像两根不平直的物体,用绳索捆绑,使它变得平直。这种做法的本质是通过外力强制使得其与原来的的性状不同,因而“弗”由表示矫正的动词义引申为表示的否定的副词义。
  (6)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弗”在该句中修饰动词“思”,“耳”与“矣”均为语气词。该句“弗”着重否定那种不重视思考自己值得尊贵的行为。
  (三)语用功能
  1.在大多数情况下,“弗”用于叙述中的否定,也可以用于对表示对未然的否定,“弗”否定的是叙述者认为应该或者可能发生的行为。
  (7)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孟子·尽心上》
  (8)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孟子·尽心上》   (9)舍其道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例(7)中“弗”否定的是“为”,是孟子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将不可能持有的行为,“弗”用于对表示对未然的否定。例(8)中“弗”否定的是对待事物和对待百姓没有区别的行为。例(9)中“弗”否定的是不去“由其道”,而“不”否定的是不去“求其心”的行为。
  2.“弗”前的主语一般都是承前省略,也有在该句中出现的情况。
  (10)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孟子·滕文公下》
  (11)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例(10)在后续分句中没有出现主语,根据语境可知该句的主语是陈仲子,承前省略了。例(11)中的主语为不施行仁义、自暴自弃的人,同樣可以根据句意可知,主语在“弗”出现的分句中承前省略了。
  关于 “弗”所在分句中的主语一般为“在上者”这种说法,在《孟子》这本书中不是很突出。“弗”所在句子中的主语可以为集体名词“人” “民”,可以是具有某一特征的人“归市者”,还有特指具体人物,如:“陈仲子”“我(孟子)”“馆人”“晋文公与亥唐”。“弗”所在的分句主语看似多为“在上者”的原因如下:一方面,由于本文为语录体散文,与孟子交谈的对象一般为“在上者”,因而在语境中的该类主语出现频率较高。另一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仁政”学说,推崇儒家圣人的行为与思想,“弗”否定的多是与之不相适应的行为。“弗”在陈述句子表示的否定程度较深,孟子所表示的反对意义较强烈的行为都是这些“在上者”的行为有关。简而言之,“弗”的使用与其修饰的动词,以及所在的语境相关。
  3.表示强调,否定语气更强
  “弗”的本义影响了表义的特点。“弗”的本义是矫正,矫正是施加强有力的外力,这一特点使得“弗”表示否定时对否定的前提有一定的条件,且否定程度较深,对否定的内容具有强调的作用。
  (12)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孟子·尽心上》
  (13)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孟子·告子下》
  (14)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孟子·梁惠王下》
  (15)无已,则有一焉,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孟子·梁惠王下》
  例(12)用“弗”修饰“爱”,突出否定对待贤士只重视供养的行为,反衬出重视内在恭敬的重要性。例(13)中出现了“不”和“弗”作否定副词,在这里可以看出《孟子》中使用二者的区别。结合文章上下文语境,孟子肯定的是人在后天环境中有所行动,而强烈反对‘弗为’这个行为。同为否定副词,在使用时“弗”较“不”表达的否定程度深。例(14)(15)这两处文字的背景是:孟子就滕国弱小,如何在诸侯国战乱中生存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上述两个句子分句结构相同,均是否定动词“去”,且都在句子的后段,但是分别用否定副词“弗”与“勿”,两者的隐含的意思也不同。例(14)中指出有些人认为祖业理应世世代代守着,至死也不能离开。该句用“勿”强调了至死不离去的必要性和强制性。例(15)中指出一个弱小国家,可以通过施行德义来教养百姓,与百姓坚守城池,使得百姓至死不离开。“勿”“弗”后的动词“去”是使动用法,使不离开,“勿”与“弗”相比,否定的意味强烈,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弗”的否定程度较“不”深。否定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勿>弗>不。
  (四)语义指向
  通常情况下,汉语中语句的自然焦点在句子的末尾部分。“弗”一般出现在句子的后半段,因而其所在的位置有加重强调的否定的效果。
  (16)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孟子·尽心上》
  (17)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孟子·离娄上》
  例(16)中“弗”否定的中心是“受”,“弗”的否定范围包括分句中的主语陈仲子,不包括后面的分句“人皆信之”。例(17)“弗”否定的中心是“上”,语义指向“获于上”。
  “弗”的否定范围包括不仅包括其后的谓语、宾语,也包括该分句的主语。“弗”修饰的及物动词的宾语一般情况下是省略的,因而其否定中心大多数在及物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即该句语义指向“弗”后面的动词。“弗”后的及物动词有时带宾语,那么语义指向宾语。大部分情况下,“弗”所在的句子的否定范围在“弗”的后面,即“弗”的语义指向后面的动词。分析“弗”出现的38个句子中,语义均指向“弗”后。
  二、关于“弗”“不”和“勿”的观点:
  1、“弗”=“不+之”,丁声树(1935)、吕叔湘(1955)等学者提出该观点,黄景欣(1958)、何乐士(1994)等学者持有反对观点。王力先生说:“经过多人的分别研究,大家承认:在一般情况下,弗=不之,勿=毋之。换句话说,在谓词是外动词的时候,‘弗’ 和‘勿’所修饰的动词不能带名词宾语。”[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外动词是及物动词,内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根据《孟子》中“弗”修饰动词谓语句,可知此观点不一定成立。例如:
  (18)虽与之惧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19)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
  例(18)中“之”作“若”宾语,如果“弗”=“不+之”成立的话,成分多余。例(19)中“其巍巍然”为主谓结构作“视”的宾语,《孟子》中没有否定副词“毋”,且“勿”后有宾语,可见“勿=毋之”该观点不成立。
  2、“不”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不”,而“弗”=“不使”,该观点是高思曼(1993)提出的新融合说。他认为当句子深层结构是“不使[宾语]+动词”,这一形式方在表层结构出现。
  虽在“饥者弗食,劳者弗息”中,“食”和“息”是使动用法,但是不适用于“弗”在的其他句子。   3、“不”表示一般否定,“弗”否定程度较深,该观点源于何休“弗者,不之深也”,蒲立本(1978)提出。何莫邪(1992)指出《战国策》的例句认为该观点不成立。根据“弗”的本义,结合其《孟子》中的使用特点,可以归纳出该观点可以成立。例如:“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孟子通过小见大的方法论证诚信问题,根据选词“不”和“弗”先后顺序,可见“弗”的否定程度较“不”深。例(11)“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与例(9)“舍其道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句式相同,句意类似。通过使用“弗”和“不”对没有“居安宅”与“由正路”,“由其道”与“求其心”两组四种行为否定,在对比中,“弗”多用于两种行为对比中主观认为较容易的行为,容易的行为却做不到,因而更突出否定的意味。
  三、小結
  根据“弗”在《孟子》一书语句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大略归纳出“弗”的使用特点。“弗”作为否定副词,在《孟子》这本书中用于陈述句中表示一般否定,可译为“不”。“弗”主要否定及物动词,大部分情况下不带宾语,少数情况下后面带宾语。大部分情况下用在叙述中表示否定,表达否定的程度较“不”深。“弗”可用在对未然的否定,暗含着对动作行为的主观判断。“弗”所在的句子的语义指向在“弗”的后面,也包括该句的主语。“弗”后的及物动词有时带宾语,那么语义指向落在宾语上。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山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否定副词“弗”[J].语文研究,2013,04.
  [6]沈开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探索[J].中国语文,1984,06.
  [7]高思曼.否定副词“弗”的句法[J].古汉语研究,1993,04.
  [8]刘黎.先秦否定副词“不”、“弗”之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4.
  [9]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0]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作者简介:
  王艳艳,女,山西吕梁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男性服装史上,伟大的男性化放棄发生在18世纪的末期,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男士的服装样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以及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男士服装风格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无论男女,服装的潮流主要由贵族阶层所引导,且男女服饰都充满了极度奢华的气质和女性形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体现出法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是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工业革命后,男女服饰开始体现出性别差异,并
期刊
【摘要】戏剧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如果没有将戏剧理论运用于创作实践的机会,学生就可能会有理解理论知识的困难。由此,新疆大学林基路艺术剧社给予了学生创作红色历史话剧《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机会,以强化学生对于戏剧理论的领会,并学会如何真枪实剑地运用理论到实际的话剧写作上。  【关键词】红色话剧;戏剧教学;戏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造型方案。隐喻是人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隐喻在图像修辞中的应用起到了加强图像形象性、吸引受众注意力、引发受众情感、达到受众认同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隐喻和图标隐喻。  【关键词】图像修辞;隐喻;图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第二钢琴奏鸣曲》Op.2 no2是贝多芬早期的钢琴作品,是其首次添加了诙谐曲的钢琴奏鸣曲作品。这首奏鸣曲的诞生,不仅明显地体现了贝多芬未来的创作意识方向,在内容上非常绚丽多彩,富有蓬勃朝气,表达出贝多芬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华寻求出一条独特道路的愿望,其中的表现欲望与思想情感都极其热烈,是具有极大学术研究价值的贝多芬早期作品之一[1]。  【关键词】贝多芬;《第二钢琴鸣奏曲》;音乐艺术;情感 
期刊
【摘要】1932年初至1937年,熊佛西等戏剧家为了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在河北定县展开以农民为对象的文艺大众化研究和实验,称作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他们革新乡村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创作符合农民审美趣味的话剧作品,探索一整套农民戏剧的新模式,追求与其他文艺大众化活动不同的新途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是雅俗夹缝中的另类启蒙,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教育戏剧的发展和崛起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
期刊
【摘要】悬诗是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诗歌的典范,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悬诗的叙述内容及其遣词用句,无不蕴含着古代阿拉伯民族文化生活的相关信息。本文从七首悬诗入手,通过整理与分析诗歌中四类文化伴随意义较为突出的词汇:动物词、植物词、自然现象词和社会现象词,发掘其词义中蕴含的文化伴随意义,从中探寻阿拉伯民族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关键词】阿拉伯人;悬诗;词汇;伴随意义  【中图分类号】H32
期刊
【摘要】本文由霍克尼与艺术批评家的对话录及其本人的回忆录,所形成的《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和《我的观看之道》两本书籍,探究霍克尼艺术背后的观点。  【关键词】霍克尼;艺术观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65-02  《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和《我的观看之道》是了解英国画家戴维·霍克尼的两本重要书
期刊
【摘要】芜湖梨簧戏的兴起与衰落基本与我国区域性地方戏种发展时间基本重合,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数字化保护传承手段的归纳总结与前瞻性判断,对于丰富地方人民生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完善中国传统艺术的宝库有着重要的建设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戏曲;非遗;保护;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73-0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工作备受关注,其不仅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新媒体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现阶段人们实际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步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群众文化活动,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逐步向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加快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提升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资源;群
期刊
【摘要】早期的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大多出现于油画和版画中,同时还融入了结合装置等媒介材料和技术手段,使之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于表现、油彩绘画表现、水印木版画、壁画等传统绘画,综合材料绘画不是传统几种绘画方式风格的叠加,也不是某个单独画种的变化发展。站在文化艺术问题的角度去考虑,它是多画种或多种物质材料的相互融合,取其所长的结果,是使新材料艺术化并体现生活材料的文化性、艺术性的一个全新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