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中日关系、中朝关系以及台湾学生示威等问题上频频发声和“亮相”,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下文称拉塞尔)近日成为中国媒体常提及的焦点人物。但对于这位中美关系中的重量级人物,国人此前关注甚少,了解得也不多。
其实,拉塞尔是美国国务院中为数不多的外交和情报双料元老,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亚洲通”。
与记者面对面谈涉华问题
2014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为亚洲国家驻美记者举行农历新年招待会。当一位身材不高、有些秃顶、脸上总挂着外交式微笑的人走进美国国务院一楼招待大厅时,在场记者一拥而上,将他围了起来。他就是拉塞尔。
那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与拉塞尔进行了面对面交谈。当记者就中日关系问题征询拉塞尔的看法时,他思忖片刻后轻声地说,中国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的批评应“把握住调门”,要看得更远。在谈及美国为何不承认和接受中国所宣布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拉塞尔重申了美方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强硬立场,还貌似坦诚地对记者说,请想一想,中国为何要在这一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做出这一敏感决定呢,且事先没有充分协调与磋商。他的话让人感到有明显的倾向性,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想过没有,美国和日本在设立防空识别区时经过了充分协调与磋商吗?
有美国舆论认为,拉塞尔的言辞较其前任坎贝尔更为温和。事实表明,说话字斟句酌的拉塞尔实则绵里藏针。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拉塞尔在一系列涉华问题上的表态变得明显强硬起来。
奥巴马访问亚洲前,菲律宾小动作不断,挑衅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拉塞尔明确表示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行为不妥。他说,在东海和南海,中国正有着采取强迫和威胁行为的趋势,这不是提出领土要求的最好方法。
最近几周,朝鲜连连试射导弹,韩国则还以颜色,引起半岛局势紧张。4月1日,拉塞尔应邀参加美国亚洲协会电话会议时,就此大发议论,并谈及中国对朝政策。他提出用“减少美国在中国周边驻军”作为条件,让中国向朝鲜施压。拉塞尔说,中国对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驻军部署与军事合作的不满情绪日盛。只要中国施压朝鲜放弃核武器,就可以直接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联盟计划。但拉塞尔抛出的这个“交换计划”,很快被相关专家指出有离间中朝关系之嫌,“中国方面肯定是不会理会的”。
贵族学校出来的外交官
1953年,拉塞尔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他曾就读于莎拉·劳伦斯私立文理学院,这是一所始终坚持英式教育模式的“老派”贵族学校。在该学院的学习生涯,让拉塞尔对英国高等教育模式十分适应,此后他赴英国留学。毕业后,拉塞尔回到纽约,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1985年,拉塞尔进入外交界,且第一站就和东亚有关。这一年,他被任命为美国驻日本大使迈克·曼斯菲尔德的助手。曼斯菲尔德曾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在他的手下,拉塞尔得到许多锻炼和出镜机会。两年后,拉塞尔任美国驻大阪领事馆副领事,后又升任驻名古屋领事馆领事。
1989年,拉塞尔暂时调离远东,成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托马斯.R.皮克林的政治顾问,并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92年。
1992年对拉塞尔而言十分重要。在这一年,他被重新派往东亚,担任美国驻韩国大使馆政治处负责人。在此后的3年任职期间,拉塞尔直接参与了美国和朝鲜的外交谈判。1994年10月21日,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同意冻结现有核计划;作为交换条件,美允诺向朝提供两座1000兆瓦轻水核反应堆用于发电。这一协议是朝鲜战争后美朝所达成的第一项正式协议,也是此后朝鲜半岛和谈的先声。拉塞尔在框架协议起草、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也因此在外交圈崭露头角。
1995年,拉塞尔首次进入华盛顿,就任国务院政治事务局副局长特别助理。1996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拉塞尔获得一笔奖学金,利用休假在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进行深造,在此期间他写出代表作《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书。1997年,拉塞尔升任政治事务局副局长,成为克林顿政府时期国务院重要幕僚皮克林的得力助手。1999年,拉塞尔被派往塞浦路斯,出任美国使团副团长,2年后转任驻荷兰美国使团副团长。2005年,拉塞尔再次返回远东,先后出任美国驻大阪、神户总领事。
奥巴马上台后,拉塞尔重返国务院,出任日本事务办公室主任,随后又被任命为总统特别顾问和美国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2013年2月,拉塞尔被奥巴马提名出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7月12日,正式就任新职。
“战略重心转移”决策的关键人物
拉塞尔长期在远东工作,是奥巴马政府中为数不多的、自始至终活跃于外交一线的专业资深外交官。
长期以来,拉塞尔主张在远东奉行积极、稳妥的外交战略,认为远东和亚太地区是美国未来战略重点所在,美国应将战略重心从欧洲和中东转移到亚太和远东,加强与远东同盟国间的关系,深化和东盟等地区多边组织的联系,并和该地区新兴大国(如中国)扩大合作。
在任职助理国务卿前,拉塞尔在美国外交或涉外系统任职28年,被认为是“出色的国家外交政策执行者”,具有务实、稳健和缜密的作风。观察家们公认,他是奥巴马下决心将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决策的关键人物。奥巴马在提名他就任各关键职位时都表示,相信拉塞尔“能凭借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出色的奉献精神,胜任新职位”。
有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任命拉塞尔出任一系列要职,首先是鉴于他令人瞩目的外交官履历,这在民主党内是不多的;其次,拉塞尔在民主、共和两党执政期间均未间断过在国务院的工作,属于专业色彩强、党派色彩淡的专家型人物,任命他有助于保持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延续性;第三,奥巴马本人对亚太和远东十分关注,任命拉塞尔这样的资深人物担纲国务院亚太事务,可以向国内外彰显自己对战略重心转移的决心。
拉塞尔是美国外交官中较早提及“重新界定与亚太新兴大国间关系”的人,他曾多次表示,美国应探索并建立和新兴大国合作的新模式。他也是美国外交官中强调“加强与远东同盟国关系”最多的人士之一。白宫曾期望拉塞尔的任职,有助于帮助美国寻求“有效的亚洲政策”,当然,这样一个政策能否如愿出炉,并非仅靠任何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或美国的一厢情愿就可以实现的。
而且,作为一位资深美国外交官,拉塞尔说话和办事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些我们想象得到,但为自己的“伙伴”出头,说狠话,表现“强硬”,究竟图的是什么?正如一位国际问题专家所说:人家本来要拉你下水,你却自动往下跳,小心被利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拉塞尔是美国国务院中为数不多的外交和情报双料元老,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亚洲通”。
与记者面对面谈涉华问题
2014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为亚洲国家驻美记者举行农历新年招待会。当一位身材不高、有些秃顶、脸上总挂着外交式微笑的人走进美国国务院一楼招待大厅时,在场记者一拥而上,将他围了起来。他就是拉塞尔。
那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与拉塞尔进行了面对面交谈。当记者就中日关系问题征询拉塞尔的看法时,他思忖片刻后轻声地说,中国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的批评应“把握住调门”,要看得更远。在谈及美国为何不承认和接受中国所宣布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拉塞尔重申了美方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强硬立场,还貌似坦诚地对记者说,请想一想,中国为何要在这一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做出这一敏感决定呢,且事先没有充分协调与磋商。他的话让人感到有明显的倾向性,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想过没有,美国和日本在设立防空识别区时经过了充分协调与磋商吗?
有美国舆论认为,拉塞尔的言辞较其前任坎贝尔更为温和。事实表明,说话字斟句酌的拉塞尔实则绵里藏针。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拉塞尔在一系列涉华问题上的表态变得明显强硬起来。
奥巴马访问亚洲前,菲律宾小动作不断,挑衅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拉塞尔明确表示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行为不妥。他说,在东海和南海,中国正有着采取强迫和威胁行为的趋势,这不是提出领土要求的最好方法。
最近几周,朝鲜连连试射导弹,韩国则还以颜色,引起半岛局势紧张。4月1日,拉塞尔应邀参加美国亚洲协会电话会议时,就此大发议论,并谈及中国对朝政策。他提出用“减少美国在中国周边驻军”作为条件,让中国向朝鲜施压。拉塞尔说,中国对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驻军部署与军事合作的不满情绪日盛。只要中国施压朝鲜放弃核武器,就可以直接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联盟计划。但拉塞尔抛出的这个“交换计划”,很快被相关专家指出有离间中朝关系之嫌,“中国方面肯定是不会理会的”。
贵族学校出来的外交官
1953年,拉塞尔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他曾就读于莎拉·劳伦斯私立文理学院,这是一所始终坚持英式教育模式的“老派”贵族学校。在该学院的学习生涯,让拉塞尔对英国高等教育模式十分适应,此后他赴英国留学。毕业后,拉塞尔回到纽约,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1985年,拉塞尔进入外交界,且第一站就和东亚有关。这一年,他被任命为美国驻日本大使迈克·曼斯菲尔德的助手。曼斯菲尔德曾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在他的手下,拉塞尔得到许多锻炼和出镜机会。两年后,拉塞尔任美国驻大阪领事馆副领事,后又升任驻名古屋领事馆领事。
1989年,拉塞尔暂时调离远东,成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托马斯.R.皮克林的政治顾问,并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92年。
1992年对拉塞尔而言十分重要。在这一年,他被重新派往东亚,担任美国驻韩国大使馆政治处负责人。在此后的3年任职期间,拉塞尔直接参与了美国和朝鲜的外交谈判。1994年10月21日,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同意冻结现有核计划;作为交换条件,美允诺向朝提供两座1000兆瓦轻水核反应堆用于发电。这一协议是朝鲜战争后美朝所达成的第一项正式协议,也是此后朝鲜半岛和谈的先声。拉塞尔在框架协议起草、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也因此在外交圈崭露头角。
1995年,拉塞尔首次进入华盛顿,就任国务院政治事务局副局长特别助理。1996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拉塞尔获得一笔奖学金,利用休假在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进行深造,在此期间他写出代表作《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书。1997年,拉塞尔升任政治事务局副局长,成为克林顿政府时期国务院重要幕僚皮克林的得力助手。1999年,拉塞尔被派往塞浦路斯,出任美国使团副团长,2年后转任驻荷兰美国使团副团长。2005年,拉塞尔再次返回远东,先后出任美国驻大阪、神户总领事。
奥巴马上台后,拉塞尔重返国务院,出任日本事务办公室主任,随后又被任命为总统特别顾问和美国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2013年2月,拉塞尔被奥巴马提名出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7月12日,正式就任新职。
“战略重心转移”决策的关键人物
拉塞尔长期在远东工作,是奥巴马政府中为数不多的、自始至终活跃于外交一线的专业资深外交官。
长期以来,拉塞尔主张在远东奉行积极、稳妥的外交战略,认为远东和亚太地区是美国未来战略重点所在,美国应将战略重心从欧洲和中东转移到亚太和远东,加强与远东同盟国间的关系,深化和东盟等地区多边组织的联系,并和该地区新兴大国(如中国)扩大合作。
在任职助理国务卿前,拉塞尔在美国外交或涉外系统任职28年,被认为是“出色的国家外交政策执行者”,具有务实、稳健和缜密的作风。观察家们公认,他是奥巴马下决心将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决策的关键人物。奥巴马在提名他就任各关键职位时都表示,相信拉塞尔“能凭借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出色的奉献精神,胜任新职位”。
有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任命拉塞尔出任一系列要职,首先是鉴于他令人瞩目的外交官履历,这在民主党内是不多的;其次,拉塞尔在民主、共和两党执政期间均未间断过在国务院的工作,属于专业色彩强、党派色彩淡的专家型人物,任命他有助于保持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延续性;第三,奥巴马本人对亚太和远东十分关注,任命拉塞尔这样的资深人物担纲国务院亚太事务,可以向国内外彰显自己对战略重心转移的决心。
拉塞尔是美国外交官中较早提及“重新界定与亚太新兴大国间关系”的人,他曾多次表示,美国应探索并建立和新兴大国合作的新模式。他也是美国外交官中强调“加强与远东同盟国关系”最多的人士之一。白宫曾期望拉塞尔的任职,有助于帮助美国寻求“有效的亚洲政策”,当然,这样一个政策能否如愿出炉,并非仅靠任何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或美国的一厢情愿就可以实现的。
而且,作为一位资深美国外交官,拉塞尔说话和办事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些我们想象得到,但为自己的“伙伴”出头,说狠话,表现“强硬”,究竟图的是什么?正如一位国际问题专家所说:人家本来要拉你下水,你却自动往下跳,小心被利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