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心养体病自清
中老年人一般都患有这种或那种慢性疾病。对待慢性病一是治,二是养,治养结合。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在某种意义上讲,善于养病更重要。
养心 心,精神也。养心即养精神。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养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与健康密切相关,不良情绪可以致病,健康的精神情绪也可治病。《内经》中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感衰。”在治病养病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生理变化,及时调整、控制自己的精神情绪,以良好的心理控制和影响生理机能,达到治病之目的。
①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你权倾天下,富超四海,也无法抗拒。故一旦发生疾病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慢性病患者在精神上要防止四种情绪的产生。一是恐惧心理。有些人患病后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这种心理状态只会加重病情,无助于疾病康复。二是急躁情绪。患者都希望医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疾病的治愈都有一个过程,如短时间未治愈就烦躁不安、胡乱猜疑,不仅对疾病不利,反而会加重病情。三是自我放任。对治病保健不认真对待,不积极求医治疗,结果轻病变成了重病,增加了治疗难度,甚至丧失了治愈机会。四是随心所欲。有的患者乱投医、乱用药,不听医嘱,不按规定服药,甚至求助于巫医、用野药,结果事与愿违,害了自己。
②保持乐观情绪。心境不佳,良药难医;开朗豁达,健康长寿。良好的情绪可以增强自身免疫,是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柱。马克思说过:“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慢性病患者要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做到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不计名利,知足常乐;专心事业,苦中求乐;兴趣广泛,自寻其乐。对待疾病,生不足喜,死不足忧,泰然处之。
③处理好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养病的好环境。搞好人际关系,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己方,多为对方着想,不计较别人的言谈、态度,不认死理,不钻牛角尖。人际关系融洽,心情自然开朗。
养体 吃好,给身体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抗御疾病的物质条件。有些慢性病患者对营养有一种误解,认为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就是营养。其实所谓吃得好,就是营养全面合理,讲的是营养平衡。“饮食有节,定时定量”,“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吃饭要“慢、烂、欠”,摄食要“软、温、淡”。这些经验都是可取的。
睡好觉是慢性病人另一件大事。古人云:“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睡得,能食,能长生”。少寐为慢性病人之大患。因此,慢性病患者要“不觅仙方觅睡方”,学会休息,学会睡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胡月)
时时提防脑血栓
人过中年,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开始走“下坡路”,其中,脑血栓更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对此,专家提醒,过了中年,要给自己多点照顾,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人体内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凝血物质,能使血小板凝集成块,形成血栓,起到止血的作用。另一种是抗凝血物质,有抗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平时人体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和抗凝血物质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不易形成血栓,在血管发生意外时,又有止血的作用,保持人体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常有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问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凝血酶形成,凝血黄素A2也增多,同时制造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就很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血糖升高,糖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全身组织缺氧,这时血小板凝集性增强、黏度增大,也容易促进血栓形成。
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由于血栓栓子的来源、栓子的大小和栓塞的部位不同,其对机体的影响也不相同。一般有肺动脉栓塞、体循环动脉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血栓。脑血栓患者发病前大多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时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糊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失。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睡眠较差,行走时双下肢凝重、无力,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等,平时又吸烟、大量饮酒,尤其是家族中有脑血栓病患者,哪怕只有其中一项症状,也要重视;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血液黏度等检查,了解自己是否已处于血栓前状态,避免悲剧的发生。(何红军)
中老年人一般都患有这种或那种慢性疾病。对待慢性病一是治,二是养,治养结合。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在某种意义上讲,善于养病更重要。
养心 心,精神也。养心即养精神。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养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与健康密切相关,不良情绪可以致病,健康的精神情绪也可治病。《内经》中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感衰。”在治病养病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生理变化,及时调整、控制自己的精神情绪,以良好的心理控制和影响生理机能,达到治病之目的。
①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你权倾天下,富超四海,也无法抗拒。故一旦发生疾病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慢性病患者在精神上要防止四种情绪的产生。一是恐惧心理。有些人患病后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这种心理状态只会加重病情,无助于疾病康复。二是急躁情绪。患者都希望医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疾病的治愈都有一个过程,如短时间未治愈就烦躁不安、胡乱猜疑,不仅对疾病不利,反而会加重病情。三是自我放任。对治病保健不认真对待,不积极求医治疗,结果轻病变成了重病,增加了治疗难度,甚至丧失了治愈机会。四是随心所欲。有的患者乱投医、乱用药,不听医嘱,不按规定服药,甚至求助于巫医、用野药,结果事与愿违,害了自己。
②保持乐观情绪。心境不佳,良药难医;开朗豁达,健康长寿。良好的情绪可以增强自身免疫,是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柱。马克思说过:“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慢性病患者要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做到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不计名利,知足常乐;专心事业,苦中求乐;兴趣广泛,自寻其乐。对待疾病,生不足喜,死不足忧,泰然处之。
③处理好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养病的好环境。搞好人际关系,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己方,多为对方着想,不计较别人的言谈、态度,不认死理,不钻牛角尖。人际关系融洽,心情自然开朗。
养体 吃好,给身体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抗御疾病的物质条件。有些慢性病患者对营养有一种误解,认为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就是营养。其实所谓吃得好,就是营养全面合理,讲的是营养平衡。“饮食有节,定时定量”,“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吃饭要“慢、烂、欠”,摄食要“软、温、淡”。这些经验都是可取的。
睡好觉是慢性病人另一件大事。古人云:“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睡得,能食,能长生”。少寐为慢性病人之大患。因此,慢性病患者要“不觅仙方觅睡方”,学会休息,学会睡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胡月)
时时提防脑血栓
人过中年,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开始走“下坡路”,其中,脑血栓更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对此,专家提醒,过了中年,要给自己多点照顾,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人体内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凝血物质,能使血小板凝集成块,形成血栓,起到止血的作用。另一种是抗凝血物质,有抗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平时人体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和抗凝血物质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不易形成血栓,在血管发生意外时,又有止血的作用,保持人体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常有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问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凝血酶形成,凝血黄素A2也增多,同时制造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就很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血糖升高,糖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全身组织缺氧,这时血小板凝集性增强、黏度增大,也容易促进血栓形成。
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由于血栓栓子的来源、栓子的大小和栓塞的部位不同,其对机体的影响也不相同。一般有肺动脉栓塞、体循环动脉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血栓。脑血栓患者发病前大多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时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糊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失。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睡眠较差,行走时双下肢凝重、无力,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等,平时又吸烟、大量饮酒,尤其是家族中有脑血栓病患者,哪怕只有其中一项症状,也要重视;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血液黏度等检查,了解自己是否已处于血栓前状态,避免悲剧的发生。(何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