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心里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心里健康更是不容忽视。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是班主任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要把爱心融进后进生的心里。
【关键词】爱,融化,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是在学校里学习不好,不爱学习,甚至是“双差”生。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看不起,家长打骂的对象。所以在心里上形成了自卑心里或较强的逆反心里;后进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態,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学生在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后进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后进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与优等生相比,后进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后进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反社会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学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4)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此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部分后进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针对这些特点,这十几年我在班主任中总结了一些做法:
1.尊重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我们平时时常把“双差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我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不问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2.热情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处在中学时期的学生,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普通学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他们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3.逐步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他们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以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小组长,学期末他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4.集体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学生完全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争做“文明学生”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先育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
【关键词】爱,融化,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是在学校里学习不好,不爱学习,甚至是“双差”生。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看不起,家长打骂的对象。所以在心里上形成了自卑心里或较强的逆反心里;后进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態,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学生在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后进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后进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与优等生相比,后进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后进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反社会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学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4)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此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部分后进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针对这些特点,这十几年我在班主任中总结了一些做法:
1.尊重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我们平时时常把“双差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我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不问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2.热情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处在中学时期的学生,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普通学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他们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3.逐步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他们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以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小组长,学期末他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4.集体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学生完全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争做“文明学生”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先育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