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首先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与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引用自己在教学中遇到过的众多个案详细地介绍和论证了“运用‘评改’策略,优化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评分”策略 具体运用 反思
作文是一种集生活阅历、品德修养、认识能力、创造才华、语言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形式。因此作文教学既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又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为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写作素养,我们提出了“运用‘评改’策略,优化作文教学”的课题,期望通过实践探究“以评导写、以评促改、以改促写”三种策略对于优化课堂作文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增强写作兴趣,学会评改,养成自主评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本课题的“评改”策略即“以评导写、以评促改、以改促写”,它是优化课常作文提高作文效率的三种主要策略,也是三个层进式的教学环节。“以评导写”是指通过对范文的语言表达与写作方法的“解读”和“评析”,使学生从中悟出写法并激发其写作兴趣。这是首要环节,也是以下两个环节的基础。“以评促改”,是指在多层写作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评”(如:教师例文导评、师生例文共评、作者自评、师生交互点评)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和训练目标,逐步掌握修改和写作的方法,有效地启发学生自主对习作进行“改”。而“以改促写”则是指学生在一系列的评析之后,在众多的启发和在提高目标的促导下进行的自主第二次写作,使学生在修改中学会写作并养成自觉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一、“评改”策略在优化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为了切实实现提高学生的写作有效性的目的,我们以“评改”为切口,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以评导写、以评促改、以改促写”这三种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即课堂作文系统化专题化),使作文课堂成为引导学生螺旋式自主提高的主要阵地,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学流程,如下图如示:
(一)总体构想,系统设计。
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按照新课标人教版课本中有关写作的编排,我们可以宏观把握、总体构想、系统设计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按文体制订各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的目标。七年级阶段以进行记叙描写、想象的表达专项训练(即主要是记叙文的专题和综合训练)为主,八年级上学期以说明文的专题和综合训练为主,八年级的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以抒情、议论表达方法专题训练为主(即议论文的系列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九年级下学期以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训练为主。当然这些训练也可以适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提高训练。
(二)分解目标,划分专题。
为了保证作文总体目标的落实,并使作文教学有效、有序,我们要分解目标,并在一个个专题训练中具体地加以落实。在以上系统设计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划出详细的训练专题,如七年级的记叙文可以划分立意深刻、选材详略得当、取材新颖、叙事具体可感、细节描写生动、情节有波澜、场面、结构合理、语言灵活有个性、表达方式多样等大的专题。八年级上学期的说明文可以设置为: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如何建构一般说明文的结构、如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如何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如何使说明文语言准确、如何使说明文生动而科学这6个大的专题。八年级的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的议论文可划分为:观点明确集中(有独到见解)、论据与观点统一(有力、新颖)、说理充分(入情、入理)、能多角度论证(正反、比喻、引用等)、语言严密而有个性这五个大的专题。
(三)以评导写,以评促改。
为了有效地在课堂作文中达到专题训练的良好效果,我们牢牢抓住以下两大环节。
1.以评导写
(1)范文启发,以评导写。为了保证专题作文训练的目的性,并从方法上和心理上为课堂写作做好准备,我们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品读语言,评析并借鉴其写法,以体验写作的过程。学生既能了解作文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又能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自己执笔作文的能力。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要择好范文。即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专题(可是写作方法或能力)选择有“示范性”、“针对性”的范文(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课本外的,甚至可以是学生的佳作)。
其次要导读、导评。范文选出来了,接下是如何引导学生“读”和“评”。在“读”“评”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因为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所以心理上自然是一种乐趣而非负担,从而在“读”“评”中不但学会了方法,而且激发了写作的兴趣,达到了以读导写的良好效果。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选用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作为范文,要求学生看过题目后,不忙于看内容,而是想一想,在头脑里构思,或写成简要的提纲,思考:如果你写文章的主人公会是谁?爸爸的花儿为什么会落?说明了什么?为此“我”会怎么展开这一主要事件?然后细读范文,并点评其写法与自己的构想的差距,初步懂得作者采用双语标题和插叙写法的好处。这样,就使学生把讀范文和写作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建构成自己的写作方法。
(2)精选题目,成文初改。要高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的话题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要根据专题写作的要求精选作文题目。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其写作欲望,我们可根据教的单元主题引进切合学生兴趣的近区话题(即学生的情感近区、体验近区、认知近区)来作为系列习作的参考写作话题。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就以“世上还有爸爸好”为题让大家重新认识父亲那深沉的爱,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把发自内心的最美的歌送给父亲。
通过范文的“读”与“评”的有效辅导,学生既有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写作的兴趣。为了保证课堂专题写作的效率性(即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一节课成文并初步修改后及时上交(根据情况,极个别的可以延迟到课外)。我们认为初次作文训练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步骤和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对写课堂作文可这样设计:审清题目(引文与写作要求),探掘信息→分析话题(内涵、外延),打好腹稿(确定写作角度、确定主题、确定文体、确定材料)→精心构思,标题首尾→一气呵成,限时成文→要处修改,莫忘扣题。
学生成文之后的修改文章,主要是当场就自己的习作从结构上粗略地加以修改。在初次课堂作文上,我们要花少许时间,指导学生及时自改习作然后上交。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结构上)指导学生粗略修改:(1)文章中点题的句子(修改得更鲜明、更恰当);(2)结构方面(开头要尽快入题,约占全文的1/7;结尾要扣题,要精短有力,结尾约占全文的1/7;过渡要自然,结构要完整)等;(3)标题与内容吻合;(4)段落连贯,过渡自然。
2.以评促改
如果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课堂互动点评,则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更高效的“质”的提高,可以写作上交后的第二天及时用一个课时安排这一环节。通常可分以下几步骤进行。
(1)速览习作,选出例文。为了有序而高效地发挥好写“互评”对提高学生水平的引导作用,我们还得做一个前期工作,那就是在学生写出文章后,及时地速览所有习作,集中精力围绕本次专题的训练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并按文体分好类,再按类分好档次,印发给学生作为本次课堂作文评改的例文(可从不同文体的上中下三个档次中各选出一篇)。同时还要根据每次专题的目标,确定此次作文评改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分为基本标准、提高标准、优秀标准),并提出一些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2)示例导评,归纳方法。为了达到以点带面的点评效果,又能使学生从中掌握写作和评改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以评导评”做好心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我们认为最初阶段教师的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常可采用以下策略:
①示例导评、归纳方法。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和对比例文从中得到写作的启迪和归纳出一般改文方法,明确修改的指向。为此,上课时我们可以将本次优秀作文和课前准备点评的“例文”(即典型性而通过修改可得到很大提高的文章)与此次专题作文评改的具体要求(即本次写作要求)、评改等级标准都印给学生。再让学生仔细对比阅读优秀习作及“例文”,通过比较,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改文的好处。最后同桌简短地初步交流点评,让学生找出修改处进行评论,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使他们明白“文章越改越好”的道理。
②师生共改,以评导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共同的修改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掌握一些修改方法。为此,我们可以师生共同修改剩下一两篇“例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作文点评训练成为实时互动的交流。再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写上适当的评语。在点评和写评语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学生原文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改文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认真态度、主动与合作精神、独特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真情流露、行之有效的改文方法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激励,树立学生的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参照目标,自我点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调节与控制学习的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学习”。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自评自改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写作”。
这一阶段的“评”主要是让学生参照本次专题训练的具体写作要求,在反复读自己的习作过程中自觉运用以前环节所学到的点评方法,再一次地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反思。而一阶段的“改”则是在“自评”之后,在反复阅读习作中运用“调”“删”“改”“润”的方法再一次修改文章(主要是文章关键性的语句和结构方面)。通过反复的运用,养成在读中积极修改、精心修改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不断地提高“自改”能力。做到“调”颠倒、错乱的句子;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在读中“改”错、漏的字、词、句、标点等;在读中运用掌握的词汇、句式与修辞手法对作文进行提高性的修饰“润”色,使内容更具体、生动。
(4)交互点评,以评促改。如果说“示评”、“自评”是“点”的教学,则“互评”就是“面”的教学。在“互评”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到的写作和点评知识,对同组学生的习作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互相借鉴中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为学生自主修改做好准备,从而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具体地说,这个过程,我们可先将习作进行分类,依据学生不同层次水平进行分组,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评改,给予足够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同时阐明个中原委。评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为习作修改指引方向)。集体互评互改之后,利用下课前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依据课上品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改,再参照本次写作的标准进行互评,评出具体等级(分数),写出期待改进的评语(具体修改方向),并签上小组长的姓名。要求评语以集体评改的等级标准为指南,从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加以中肯、适度的评价。在学生互评中,我们要巡回辅导,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指导拟写评语。对于典型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当然在互评中我们的主导作用主要在综合互评意见,指出习作中的闪光点,提出努力方向,并与学生一道选择最佳改法,对学生的点评给出一个明确而有实效的总评。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的评语要有诱导性、启发性,措词要委婉富有激励性,使他们在每次习作训练中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升格提高,达成专题。
在学生自改文章以前教师要抽样复查学生的互评情况。在学生互评之后,我们要及时地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查阅点评、整体分析,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实际,酌情处理互评中的不当之处,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点评,为学生自“改”文章作好准备。对于评定有较大出入者,找评者面谈,指出问题所在,这种纠偏扶正是必要的。
“升格作文、达成专题”这一环节的升格修改主要是参照修改的等级要求对语言和写法上的润色和精加工。对于达到本次专题写作的基本要求的大部分学生,可以参照写作的升格要求(比自己的文章更高一档的作文要求),对文章进行精加工,使自己的文章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余下的学生将再次认真审视自己的作文,进行第二次写作,直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达到本次专题训练目标为止。
对于学生的文章(特别是没有达到本次专题训练的),我们一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外)借鉴自评、互评、师评,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及时修改文章(或者重写),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写作,在期待和强化中尝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一种对写作的兴趣。“文章不怕千回改”,互评之后很有必要对自己习作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以求在第二写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达成专题训练的目的。我们要求学生在第二次写作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习作中成功之处是什么?②习作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③同学的习作中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④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⑤习作努力方向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评改的练习、实践、体验,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不断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五)成果展示,以写存趣。
评改之后如果没有有效的后续工作,就会错失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机,不可能使学生对写作保持持久的兴趣。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佳作展示
就是将一文多改稿同时发给学生(或将多次修改稿都张贴出来),让所有的同学在比较中看到修改作文的进步,或者对于特别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还可以推荐发表于《学生文艺报》等其他的报刊,使每个学生都尝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为下次作文激发兴趣。这是一个成功心理的强化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或别人写作的進步,从而达到以写存趣的目的(即对以后的写作保持一种兴趣与期待的心理)。
2.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后记
通过“写后记”,学生就会不断思考、鉴别、比较、积累,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修改方法,在反复修改中学到知识,真正提高习作水平。并且也有利学生对自己习作成功的心理强化,从而达到“以写存趣”的良好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专题写作修改的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根据自己习作过程的感受(或对比优秀习作自己收获最大的,或自己做得较为成功的,或者以后写作应提格的方向等),简要地写出几点,一开始,只要写出来就予以肯定;进而要求提高“后记”质量,做到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一定要实际、中肯,言之有物。同时为了防止走过场,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后记经常进行简评。
二、实践后的反思
为了有效地实施本课题提出的优化课堂作文的三个主要策略,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便会放而难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学生主要是根据教师的评定信息反馈来判定自己行为效绩,并会对自己的行为活动作出调整和控制。同时他们的个性、年龄和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又反过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所以在这一相互作用中,我们在强调把写作和评改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仍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要切实创造平等、民主的氛围。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鼓励学生对写作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他们不准确的见解不能讽刺挖苦,而应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探讨,恰到好处地启发指导。
(三)多层要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推进。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评改的过程中写作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对不同的学生(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写作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并要有计划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不同的写作阶段都有机会表现自己,都有机会提高自己。
(四)作文和读文要紧密联结。
写和读的关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转移的。因此,为了使读和写更好地联结,为了使读最大限度地促进写,教师要在读文指导中使学生受到写作的启示,要在作文指导中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从读文中寻求写法。
参考文献:
[1]丁锦国.作文教学三步训练法初探.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1995,1.
[2]陈开玖.培养你的语文意识.中国教育报,2003,8,24:(3).
[3]夏新.传统与趋势——日本初中作文教学揽略.中学语文,1993,8.
[4]姚锡奎编写.浅谈对域外作文教学的借滥.宁德师专学报,1993,2.
[5]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1983,10.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评分”策略 具体运用 反思
作文是一种集生活阅历、品德修养、认识能力、创造才华、语言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形式。因此作文教学既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又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为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写作素养,我们提出了“运用‘评改’策略,优化作文教学”的课题,期望通过实践探究“以评导写、以评促改、以改促写”三种策略对于优化课堂作文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增强写作兴趣,学会评改,养成自主评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本课题的“评改”策略即“以评导写、以评促改、以改促写”,它是优化课常作文提高作文效率的三种主要策略,也是三个层进式的教学环节。“以评导写”是指通过对范文的语言表达与写作方法的“解读”和“评析”,使学生从中悟出写法并激发其写作兴趣。这是首要环节,也是以下两个环节的基础。“以评促改”,是指在多层写作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评”(如:教师例文导评、师生例文共评、作者自评、师生交互点评)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和训练目标,逐步掌握修改和写作的方法,有效地启发学生自主对习作进行“改”。而“以改促写”则是指学生在一系列的评析之后,在众多的启发和在提高目标的促导下进行的自主第二次写作,使学生在修改中学会写作并养成自觉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一、“评改”策略在优化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为了切实实现提高学生的写作有效性的目的,我们以“评改”为切口,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以评导写、以评促改、以改促写”这三种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即课堂作文系统化专题化),使作文课堂成为引导学生螺旋式自主提高的主要阵地,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学流程,如下图如示:
(一)总体构想,系统设计。
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按照新课标人教版课本中有关写作的编排,我们可以宏观把握、总体构想、系统设计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按文体制订各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的目标。七年级阶段以进行记叙描写、想象的表达专项训练(即主要是记叙文的专题和综合训练)为主,八年级上学期以说明文的专题和综合训练为主,八年级的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以抒情、议论表达方法专题训练为主(即议论文的系列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九年级下学期以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训练为主。当然这些训练也可以适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提高训练。
(二)分解目标,划分专题。
为了保证作文总体目标的落实,并使作文教学有效、有序,我们要分解目标,并在一个个专题训练中具体地加以落实。在以上系统设计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划出详细的训练专题,如七年级的记叙文可以划分立意深刻、选材详略得当、取材新颖、叙事具体可感、细节描写生动、情节有波澜、场面、结构合理、语言灵活有个性、表达方式多样等大的专题。八年级上学期的说明文可以设置为: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如何建构一般说明文的结构、如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如何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如何使说明文语言准确、如何使说明文生动而科学这6个大的专题。八年级的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的议论文可划分为:观点明确集中(有独到见解)、论据与观点统一(有力、新颖)、说理充分(入情、入理)、能多角度论证(正反、比喻、引用等)、语言严密而有个性这五个大的专题。
(三)以评导写,以评促改。
为了有效地在课堂作文中达到专题训练的良好效果,我们牢牢抓住以下两大环节。
1.以评导写
(1)范文启发,以评导写。为了保证专题作文训练的目的性,并从方法上和心理上为课堂写作做好准备,我们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品读语言,评析并借鉴其写法,以体验写作的过程。学生既能了解作文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又能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自己执笔作文的能力。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要择好范文。即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专题(可是写作方法或能力)选择有“示范性”、“针对性”的范文(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课本外的,甚至可以是学生的佳作)。
其次要导读、导评。范文选出来了,接下是如何引导学生“读”和“评”。在“读”“评”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因为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所以心理上自然是一种乐趣而非负担,从而在“读”“评”中不但学会了方法,而且激发了写作的兴趣,达到了以读导写的良好效果。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选用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作为范文,要求学生看过题目后,不忙于看内容,而是想一想,在头脑里构思,或写成简要的提纲,思考:如果你写文章的主人公会是谁?爸爸的花儿为什么会落?说明了什么?为此“我”会怎么展开这一主要事件?然后细读范文,并点评其写法与自己的构想的差距,初步懂得作者采用双语标题和插叙写法的好处。这样,就使学生把讀范文和写作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建构成自己的写作方法。
(2)精选题目,成文初改。要高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的话题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要根据专题写作的要求精选作文题目。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其写作欲望,我们可根据教的单元主题引进切合学生兴趣的近区话题(即学生的情感近区、体验近区、认知近区)来作为系列习作的参考写作话题。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就以“世上还有爸爸好”为题让大家重新认识父亲那深沉的爱,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把发自内心的最美的歌送给父亲。
通过范文的“读”与“评”的有效辅导,学生既有了写作的方法,又有了写作的兴趣。为了保证课堂专题写作的效率性(即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一节课成文并初步修改后及时上交(根据情况,极个别的可以延迟到课外)。我们认为初次作文训练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步骤和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对写课堂作文可这样设计:审清题目(引文与写作要求),探掘信息→分析话题(内涵、外延),打好腹稿(确定写作角度、确定主题、确定文体、确定材料)→精心构思,标题首尾→一气呵成,限时成文→要处修改,莫忘扣题。
学生成文之后的修改文章,主要是当场就自己的习作从结构上粗略地加以修改。在初次课堂作文上,我们要花少许时间,指导学生及时自改习作然后上交。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结构上)指导学生粗略修改:(1)文章中点题的句子(修改得更鲜明、更恰当);(2)结构方面(开头要尽快入题,约占全文的1/7;结尾要扣题,要精短有力,结尾约占全文的1/7;过渡要自然,结构要完整)等;(3)标题与内容吻合;(4)段落连贯,过渡自然。
2.以评促改
如果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课堂互动点评,则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更高效的“质”的提高,可以写作上交后的第二天及时用一个课时安排这一环节。通常可分以下几步骤进行。
(1)速览习作,选出例文。为了有序而高效地发挥好写“互评”对提高学生水平的引导作用,我们还得做一个前期工作,那就是在学生写出文章后,及时地速览所有习作,集中精力围绕本次专题的训练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并按文体分好类,再按类分好档次,印发给学生作为本次课堂作文评改的例文(可从不同文体的上中下三个档次中各选出一篇)。同时还要根据每次专题的目标,确定此次作文评改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分为基本标准、提高标准、优秀标准),并提出一些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2)示例导评,归纳方法。为了达到以点带面的点评效果,又能使学生从中掌握写作和评改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以评导评”做好心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我们认为最初阶段教师的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常可采用以下策略:
①示例导评、归纳方法。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和对比例文从中得到写作的启迪和归纳出一般改文方法,明确修改的指向。为此,上课时我们可以将本次优秀作文和课前准备点评的“例文”(即典型性而通过修改可得到很大提高的文章)与此次专题作文评改的具体要求(即本次写作要求)、评改等级标准都印给学生。再让学生仔细对比阅读优秀习作及“例文”,通过比较,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改文的好处。最后同桌简短地初步交流点评,让学生找出修改处进行评论,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使他们明白“文章越改越好”的道理。
②师生共改,以评导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共同的修改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掌握一些修改方法。为此,我们可以师生共同修改剩下一两篇“例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作文点评训练成为实时互动的交流。再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写上适当的评语。在点评和写评语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学生原文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改文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认真态度、主动与合作精神、独特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真情流露、行之有效的改文方法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激励,树立学生的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参照目标,自我点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调节与控制学习的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学习”。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自评自改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写作”。
这一阶段的“评”主要是让学生参照本次专题训练的具体写作要求,在反复读自己的习作过程中自觉运用以前环节所学到的点评方法,再一次地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反思。而一阶段的“改”则是在“自评”之后,在反复阅读习作中运用“调”“删”“改”“润”的方法再一次修改文章(主要是文章关键性的语句和结构方面)。通过反复的运用,养成在读中积极修改、精心修改的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不断地提高“自改”能力。做到“调”颠倒、错乱的句子;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在读中“改”错、漏的字、词、句、标点等;在读中运用掌握的词汇、句式与修辞手法对作文进行提高性的修饰“润”色,使内容更具体、生动。
(4)交互点评,以评促改。如果说“示评”、“自评”是“点”的教学,则“互评”就是“面”的教学。在“互评”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到的写作和点评知识,对同组学生的习作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互相借鉴中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为学生自主修改做好准备,从而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具体地说,这个过程,我们可先将习作进行分类,依据学生不同层次水平进行分组,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评改,给予足够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同时阐明个中原委。评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为习作修改指引方向)。集体互评互改之后,利用下课前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依据课上品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改,再参照本次写作的标准进行互评,评出具体等级(分数),写出期待改进的评语(具体修改方向),并签上小组长的姓名。要求评语以集体评改的等级标准为指南,从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加以中肯、适度的评价。在学生互评中,我们要巡回辅导,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指导拟写评语。对于典型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当然在互评中我们的主导作用主要在综合互评意见,指出习作中的闪光点,提出努力方向,并与学生一道选择最佳改法,对学生的点评给出一个明确而有实效的总评。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的评语要有诱导性、启发性,措词要委婉富有激励性,使他们在每次习作训练中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升格提高,达成专题。
在学生自改文章以前教师要抽样复查学生的互评情况。在学生互评之后,我们要及时地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查阅点评、整体分析,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实际,酌情处理互评中的不当之处,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点评,为学生自“改”文章作好准备。对于评定有较大出入者,找评者面谈,指出问题所在,这种纠偏扶正是必要的。
“升格作文、达成专题”这一环节的升格修改主要是参照修改的等级要求对语言和写法上的润色和精加工。对于达到本次专题写作的基本要求的大部分学生,可以参照写作的升格要求(比自己的文章更高一档的作文要求),对文章进行精加工,使自己的文章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余下的学生将再次认真审视自己的作文,进行第二次写作,直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达到本次专题训练目标为止。
对于学生的文章(特别是没有达到本次专题训练的),我们一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外)借鉴自评、互评、师评,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及时修改文章(或者重写),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写作,在期待和强化中尝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一种对写作的兴趣。“文章不怕千回改”,互评之后很有必要对自己习作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以求在第二写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达成专题训练的目的。我们要求学生在第二次写作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习作中成功之处是什么?②习作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③同学的习作中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④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⑤习作努力方向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评改的练习、实践、体验,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不断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五)成果展示,以写存趣。
评改之后如果没有有效的后续工作,就会错失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机,不可能使学生对写作保持持久的兴趣。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佳作展示
就是将一文多改稿同时发给学生(或将多次修改稿都张贴出来),让所有的同学在比较中看到修改作文的进步,或者对于特别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还可以推荐发表于《学生文艺报》等其他的报刊,使每个学生都尝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为下次作文激发兴趣。这是一个成功心理的强化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或别人写作的進步,从而达到以写存趣的目的(即对以后的写作保持一种兴趣与期待的心理)。
2.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后记
通过“写后记”,学生就会不断思考、鉴别、比较、积累,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修改方法,在反复修改中学到知识,真正提高习作水平。并且也有利学生对自己习作成功的心理强化,从而达到“以写存趣”的良好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专题写作修改的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根据自己习作过程的感受(或对比优秀习作自己收获最大的,或自己做得较为成功的,或者以后写作应提格的方向等),简要地写出几点,一开始,只要写出来就予以肯定;进而要求提高“后记”质量,做到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一定要实际、中肯,言之有物。同时为了防止走过场,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后记经常进行简评。
二、实践后的反思
为了有效地实施本课题提出的优化课堂作文的三个主要策略,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便会放而难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学生主要是根据教师的评定信息反馈来判定自己行为效绩,并会对自己的行为活动作出调整和控制。同时他们的个性、年龄和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又反过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所以在这一相互作用中,我们在强调把写作和评改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仍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要切实创造平等、民主的氛围。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鼓励学生对写作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他们不准确的见解不能讽刺挖苦,而应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探讨,恰到好处地启发指导。
(三)多层要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推进。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评改的过程中写作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对不同的学生(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写作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并要有计划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不同的写作阶段都有机会表现自己,都有机会提高自己。
(四)作文和读文要紧密联结。
写和读的关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转移的。因此,为了使读和写更好地联结,为了使读最大限度地促进写,教师要在读文指导中使学生受到写作的启示,要在作文指导中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从读文中寻求写法。
参考文献:
[1]丁锦国.作文教学三步训练法初探.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1995,1.
[2]陈开玖.培养你的语文意识.中国教育报,2003,8,24:(3).
[3]夏新.传统与趋势——日本初中作文教学揽略.中学语文,1993,8.
[4]姚锡奎编写.浅谈对域外作文教学的借滥.宁德师专学报,1993,2.
[5]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19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