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不少语文老师在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时,将其窄化为“效率教学”,误以为在40分钟的时限内,容量越大越好——一个环节赶着一个环节、丰富多彩的图片影像目不暇接、曲风不一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一个问题提出马上就小手如林……学生跟着教师的快节拍一路奔波,匆忙中是走马观花搬的虚华,热闹背后是轻飘的浮躁。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一句话:“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西洋语言讲究的是规律和逻辑,而“人治”的中国语言讲究的是直觉感悟,追求韵味和精神。这韵味、这精神往往隐藏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需要学生切己省察、反复涵咏方能领悟个中三味。因此,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更需要默默地读、静静地思,这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失的一种生态。
一、静静地读——潜心会文 圈画批注
读书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的默读时,学生应该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来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1.仔细阅读,你明白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2.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3.仔细阅读,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通过圈画批注,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请看孙建锋老师教学片段: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了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六分钟
生:(学生默读课文,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机锋万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六分钟过后)现在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2:“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在一般的人看来,这群孩子是顽皮的、令人讨厌的,而冰心却把他们看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生3: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生4: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热烈鼓掌)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生5: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
师: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破折线,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鼓掌!)
生6: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珍视与探究。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这样的课堂就是静水流深!表面是宁静的,但思维在涌动,情致在扩张,想像在流泻,激情在燃烧……试想,如果没有学生长达六分钟的静思默想、潜心涵咏,哪有学生的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呢!
二、静静地思——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如果不给学生静悟的机会,匆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只会干扰思维的多向性,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学生就不会真正地感悟。我们常见课堂上出现短暂静默时,老师总是那么着急,或者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用暗示的语言,非得让学生马上说出感受。其实此时就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地咀嚼品味与思考,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后一节,同样的问题“参观的人只是与樟树合影吗?”,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法。看见课堂一下子静默,久久没有学生举手,第一位老师连忙暗示:“这里的树不仅仅是树啊,它还代表谁?”省却了思考过程的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作出了“参观的人看起来是与树。实际上是与宋庆龄合影”这样肤浅的回答,老师很满意。第二位老师则高明多了,学生静默,他不着急,微笑着说:“这样的问题,确实有点儿难度,浏览一下全文,老师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的。”一片静默以后,学生还是未能举手。老师继续微笑:“作者明明在介绍宋庆龄,为什么偏偏要写樟树呢?拿起笔来,再次圈画描写樟树的语句,想一想,从这些描写樟树的语句中,你们能读到什么?”这时的课堂真静,老师来回巡视,偶然与学生作短暂的交流,看不出丝毫的着急。而学生都在认真地圈画,静心地思考。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对刚才的问题作出了很有个性的解答,这时的课堂动感十足,气氛热烈。要是没有静思默想,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浅层滑行,思维不深入,就摘不到丰硕的思维之果,学生就会陷入一味读、读、读的倦怠之中。
三、静静地听——让思维之花因撞击而璀璨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表现才华的空间,但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课堂教学应尊重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制造“静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吐露真情,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吸纳别人的观点,博采众长。弥补考虑问题的不足,使之萌生更多灵感,触类旁通,从而闪烁智慧的火花。听是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但是被许多老师忽略了。在许多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同学的发言,不听老师的点拨引导,只顾自己“倾情表白”。必须纠正这种现象,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美国有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们的课堂也应如此,不要轻易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其次,要规范课堂发言的基本格式。可以以“我对某某同学的发言,什么什么我是赞同的,什么什么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为基本格式,让学生学会在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后再作交流。再次,要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和多主体性。在课堂上,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应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还可以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如教学《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称她们是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用笔圈画有关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静思默想后,让学生挑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交流。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怎么体会到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学生经过交流,在倾听中,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三姐妹不懈的努力和敢于冲破旧势力的精。文本中的语言和人文精神,深深震撼学生的心灵。在静思默想和倾听中,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促进他们的生命成长。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
四、静静地写——让心灵的溪水悄悄流淌
课文即学生模仿习作的蓝本,因此老师们都竭力找寻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由于写的环节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课堂气氛会显得很沉闷,这又成为部分老师心中的大忌。为了既体现新的理念——笔练,又能节约课堂时间,小练笔就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衬托。短短几十秒钟的虚晃一枪,马上就进入热热闹闹的讨论交流,实际效果谁都心知肚明。
其实读写结合真的很重要,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协调发展,其收效是唯“读”唯“悟”所不能比拟的。是的,练笔需要一定的时间,那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阅读课的最后阶段,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留足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
有位特级教师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一年后,我与老人又相遇了,大家都很激动……由于前期的品读、讨论、感悟很成功,学生有了感情积淀,练笔已是水到渠成。老师安排了足有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一片沙沙声中,老师极具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或静看。学生写好了,老师心中有了底,请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还要求听的同学作适当的记录,待会儿评价别人的发言。听听那些学生的发言,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家”——就是把学生视作课堂主角的老师。在他们看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课堂上安排个三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静写,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师给孩子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让课堂张弛有度,既要有动态,也要有静态,一切根据学情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只要我们的老师坚定课堂是学生的理念,切实做到“目中有人”,不随波逐流,少些浮躁,少些花哨,让静思默想成为课堂最真最美的生态!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一句话:“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西洋语言讲究的是规律和逻辑,而“人治”的中国语言讲究的是直觉感悟,追求韵味和精神。这韵味、这精神往往隐藏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需要学生切己省察、反复涵咏方能领悟个中三味。因此,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更需要默默地读、静静地思,这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失的一种生态。
一、静静地读——潜心会文 圈画批注
读书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的默读时,学生应该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来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1.仔细阅读,你明白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2.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3.仔细阅读,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通过圈画批注,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请看孙建锋老师教学片段: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了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六分钟
生:(学生默读课文,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机锋万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六分钟过后)现在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2:“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在一般的人看来,这群孩子是顽皮的、令人讨厌的,而冰心却把他们看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生3: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生4: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热烈鼓掌)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生5: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
师: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破折线,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鼓掌!)
生6: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珍视与探究。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这样的课堂就是静水流深!表面是宁静的,但思维在涌动,情致在扩张,想像在流泻,激情在燃烧……试想,如果没有学生长达六分钟的静思默想、潜心涵咏,哪有学生的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呢!
二、静静地思——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如果不给学生静悟的机会,匆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只会干扰思维的多向性,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学生就不会真正地感悟。我们常见课堂上出现短暂静默时,老师总是那么着急,或者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用暗示的语言,非得让学生马上说出感受。其实此时就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地咀嚼品味与思考,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后一节,同样的问题“参观的人只是与樟树合影吗?”,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法。看见课堂一下子静默,久久没有学生举手,第一位老师连忙暗示:“这里的树不仅仅是树啊,它还代表谁?”省却了思考过程的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作出了“参观的人看起来是与树。实际上是与宋庆龄合影”这样肤浅的回答,老师很满意。第二位老师则高明多了,学生静默,他不着急,微笑着说:“这样的问题,确实有点儿难度,浏览一下全文,老师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的。”一片静默以后,学生还是未能举手。老师继续微笑:“作者明明在介绍宋庆龄,为什么偏偏要写樟树呢?拿起笔来,再次圈画描写樟树的语句,想一想,从这些描写樟树的语句中,你们能读到什么?”这时的课堂真静,老师来回巡视,偶然与学生作短暂的交流,看不出丝毫的着急。而学生都在认真地圈画,静心地思考。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对刚才的问题作出了很有个性的解答,这时的课堂动感十足,气氛热烈。要是没有静思默想,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浅层滑行,思维不深入,就摘不到丰硕的思维之果,学生就会陷入一味读、读、读的倦怠之中。
三、静静地听——让思维之花因撞击而璀璨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表现才华的空间,但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课堂教学应尊重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制造“静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吐露真情,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吸纳别人的观点,博采众长。弥补考虑问题的不足,使之萌生更多灵感,触类旁通,从而闪烁智慧的火花。听是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但是被许多老师忽略了。在许多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同学的发言,不听老师的点拨引导,只顾自己“倾情表白”。必须纠正这种现象,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美国有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们的课堂也应如此,不要轻易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其次,要规范课堂发言的基本格式。可以以“我对某某同学的发言,什么什么我是赞同的,什么什么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为基本格式,让学生学会在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后再作交流。再次,要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和多主体性。在课堂上,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应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还可以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如教学《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称她们是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用笔圈画有关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静思默想后,让学生挑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交流。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怎么体会到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学生经过交流,在倾听中,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三姐妹不懈的努力和敢于冲破旧势力的精。文本中的语言和人文精神,深深震撼学生的心灵。在静思默想和倾听中,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促进他们的生命成长。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
四、静静地写——让心灵的溪水悄悄流淌
课文即学生模仿习作的蓝本,因此老师们都竭力找寻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由于写的环节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课堂气氛会显得很沉闷,这又成为部分老师心中的大忌。为了既体现新的理念——笔练,又能节约课堂时间,小练笔就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衬托。短短几十秒钟的虚晃一枪,马上就进入热热闹闹的讨论交流,实际效果谁都心知肚明。
其实读写结合真的很重要,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协调发展,其收效是唯“读”唯“悟”所不能比拟的。是的,练笔需要一定的时间,那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阅读课的最后阶段,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留足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
有位特级教师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一年后,我与老人又相遇了,大家都很激动……由于前期的品读、讨论、感悟很成功,学生有了感情积淀,练笔已是水到渠成。老师安排了足有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一片沙沙声中,老师极具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或静看。学生写好了,老师心中有了底,请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还要求听的同学作适当的记录,待会儿评价别人的发言。听听那些学生的发言,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家”——就是把学生视作课堂主角的老师。在他们看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课堂上安排个三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静写,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师给孩子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让课堂张弛有度,既要有动态,也要有静态,一切根据学情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只要我们的老师坚定课堂是学生的理念,切实做到“目中有人”,不随波逐流,少些浮躁,少些花哨,让静思默想成为课堂最真最美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