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智能用电以及大数据技术为台区线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台区线损的主要原因即线路布局的不合理不规范,以及管理力度的不到位,要确保大数据时代台区线损问题的有效解决,本文从台区线损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智能用电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管理两方面出发,为解决台区线损问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智能用电;大数据应用;台区线损管理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及个人对供电需求不断增加,如何确保供电系统长期稳定的进行供电,降低台区线损率,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智能用电理念的提出,台区线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变革,只有不断完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以及完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台区线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影响台区线损的主要因素
影响台区线损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电网布局不合理与台区线损管理不到位,具体分析如下:
(一)电网布局不合理造成台区线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需求不断增加,工业旅游业等不仅对供电需求较大,而且由于建设地区较为偏远,造成供电范围的扩大,供电企业要在原本供电线路的基础上新增供电线路,需要对供电线路进行合理的布局,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缺少长远发展的眼光,单纯注重当下效率,为确保供电系统的快速建成,供电布局缺乏合理性、线路布置过长,造成电能损耗的加大,并且留下安全隐患[1]。
(二)管理不到位造成台的区线损线路维护
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台区线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技术落后等情况,造成管理工作的落实不彻底,不能对台区线损问题及时发现并找到根源进行解决,由于部分线路过长,线损诊断不及时不到位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造成线路维护不及时等情况,而且在线损问题严重后还会造成修护成本的增加,甚至会影响供电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智能用电大数据下台区线损管理办法
要确保智能用电大数据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需要建立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确保完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一)建立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
建立大数据下的线损诊断模型能够对台区线损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快速查找造成台区线损问题的原因,要建立台区线损诊断模型,需要对造成台区线损的原因以及判断台区线损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台区线损的判断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对台区线损情况进行判断,检查台区线损是否存在问题,第二步对存在异常情况的台区线损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造成异常情况的原因,第三步针对造成台区线损的原因提出可行方案并解决[1]。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是从大数据分析角度出发建立的线损诊断模型,在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中,通过对台区类型进行划分,明确台区负荷构成类别,通过大数据手段对不同类别进行计算,得出线损目标值,创建台区信息库,通过在信息库中调出所需数据,在得出线损目标值的基础上通过线损评估与智能诊断,发现台区线损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诊断报告,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二)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
要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供电范围的合理性,在建设前期需要做好资料的采集工作,通过对最大负荷、分区负荷、经济发展指标等一系列资料的系统分析,为规划工作提供依据。建进行电网规划时,需要做好负荷预测工作,确保供电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结合输配电设备、电压等级等进行配置,避免变压器出现空载或过载等情况,并且需要避免频繁转换电压,进而防止线损的进一步加重。建立供电设备保护措施,通过加强保护等措施实现对台区线损情况的减轻。
(三)建立现代化台区电损管理体系
要确保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2]。现阶段的供电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大,要确保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可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方式对台区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方式,实现台区电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1.建立完善的行为规范制度
建立完善的行为规范制度是确保工作人员约束自身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行为规范制度能够为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流程提供依据。
2.建立培训制度
建立培训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其能够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工作,能够适应管理改革后的岗位新需求,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确保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理念的先进性,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线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确保台区线损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要确保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认真履职,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反应,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激发工作热情。
4.建立完善度监管制度
完善的监管制度能够通过监管手段实现对台区线损管理情况的监管,进而确保台区线损工作的具体落实。及时发现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臺区线损管理效率[3]。
(四)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
供电企业需要加大对台区线损现代化管理的投资力度,确保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台区线损管理工作,采用智能用电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台区线损管理,能够通过对数据的精准分析,实现对台区线损问题的解决。通过数据分析将线损管理工作进行细分,分为电压、分区、分先以及分台区四个方面。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细分内容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进而确保数据的全面性。智能用电设备通过对居民、企业等具体用电情况的进行收集,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为大数据的工作提供依据,大数据对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采集,通过统计与分析,明确台区线损情况[3]。
结语:
智能用电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管理要确保对台区线损情况的及时发现,降低线损率,需要建立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指标,对台区线损进行及时发现,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进而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通过完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台区线损工作效率,进而实现台区线损管理智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锐武. 探讨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J]. 轻松学电脑, 2019, 000(023):P.1-1.
[2]汤惠,田怀玉. 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 低碳世界, 2020, v.10;No.208(10):139-140.
[3]徐哲. 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6):410.
关键词:智能用电;大数据应用;台区线损管理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及个人对供电需求不断增加,如何确保供电系统长期稳定的进行供电,降低台区线损率,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智能用电理念的提出,台区线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变革,只有不断完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以及完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台区线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影响台区线损的主要因素
影响台区线损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电网布局不合理与台区线损管理不到位,具体分析如下:
(一)电网布局不合理造成台区线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需求不断增加,工业旅游业等不仅对供电需求较大,而且由于建设地区较为偏远,造成供电范围的扩大,供电企业要在原本供电线路的基础上新增供电线路,需要对供电线路进行合理的布局,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缺少长远发展的眼光,单纯注重当下效率,为确保供电系统的快速建成,供电布局缺乏合理性、线路布置过长,造成电能损耗的加大,并且留下安全隐患[1]。
(二)管理不到位造成台的区线损线路维护
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台区线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技术落后等情况,造成管理工作的落实不彻底,不能对台区线损问题及时发现并找到根源进行解决,由于部分线路过长,线损诊断不及时不到位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造成线路维护不及时等情况,而且在线损问题严重后还会造成修护成本的增加,甚至会影响供电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智能用电大数据下台区线损管理办法
要确保智能用电大数据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需要建立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确保完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一)建立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
建立大数据下的线损诊断模型能够对台区线损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快速查找造成台区线损问题的原因,要建立台区线损诊断模型,需要对造成台区线损的原因以及判断台区线损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台区线损的判断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对台区线损情况进行判断,检查台区线损是否存在问题,第二步对存在异常情况的台区线损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造成异常情况的原因,第三步针对造成台区线损的原因提出可行方案并解决[1]。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是从大数据分析角度出发建立的线损诊断模型,在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中,通过对台区类型进行划分,明确台区负荷构成类别,通过大数据手段对不同类别进行计算,得出线损目标值,创建台区信息库,通过在信息库中调出所需数据,在得出线损目标值的基础上通过线损评估与智能诊断,发现台区线损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诊断报告,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二)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
要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供电范围的合理性,在建设前期需要做好资料的采集工作,通过对最大负荷、分区负荷、经济发展指标等一系列资料的系统分析,为规划工作提供依据。建进行电网规划时,需要做好负荷预测工作,确保供电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结合输配电设备、电压等级等进行配置,避免变压器出现空载或过载等情况,并且需要避免频繁转换电压,进而防止线损的进一步加重。建立供电设备保护措施,通过加强保护等措施实现对台区线损情况的减轻。
(三)建立现代化台区电损管理体系
要确保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模型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2]。现阶段的供电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大,要确保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可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方式对台区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方式,实现台区电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1.建立完善的行为规范制度
建立完善的行为规范制度是确保工作人员约束自身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行为规范制度能够为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流程提供依据。
2.建立培训制度
建立培训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其能够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工作,能够适应管理改革后的岗位新需求,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确保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理念的先进性,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线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确保台区线损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要确保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认真履职,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反应,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台区线损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激发工作热情。
4.建立完善度监管制度
完善的监管制度能够通过监管手段实现对台区线损管理情况的监管,进而确保台区线损工作的具体落实。及时发现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臺区线损管理效率[3]。
(四)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
供电企业需要加大对台区线损现代化管理的投资力度,确保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台区线损管理工作,采用智能用电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台区线损管理,能够通过对数据的精准分析,实现对台区线损问题的解决。通过数据分析将线损管理工作进行细分,分为电压、分区、分先以及分台区四个方面。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细分内容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进而确保数据的全面性。智能用电设备通过对居民、企业等具体用电情况的进行收集,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为大数据的工作提供依据,大数据对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采集,通过统计与分析,明确台区线损情况[3]。
结语:
智能用电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管理要确保对台区线损情况的及时发现,降低线损率,需要建立大数据下的台区线损诊断指标,对台区线损进行及时发现,确保供电区域的合理布局,进而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通过完善台区线损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台区线损工作效率,进而实现台区线损管理智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锐武. 探讨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J]. 轻松学电脑, 2019, 000(023):P.1-1.
[2]汤惠,田怀玉. 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 低碳世界, 2020, v.10;No.208(10):139-140.
[3]徐哲. 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