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好教材中“德育因素”
1.要找准教材中的“融合点”。
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虽多,可大多寄寓于知识之“宅”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谛,真正做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如我在学习八下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时,从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角度考虑,选取了教材59页“阿韦龙野人”的故事做为情境导入部分,也将它作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点”。
2.要认准教材中的“时机”。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任何时候,而是把握好学生认知与接受的最佳状态。当我讲这个故事时,发现学生们都能认真而充满想像的在听,心里窃喜,紧接又设置一个问题,“这个男孩回到了他的家乡,但是他能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吗?”
3.要把握好教材中的“度”。
承接上例,“你能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吗?”生答略。“可见,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它有很重要的作用。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作用的呢?”师生活动就到此为此,我没有再接着问其它诸如国家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国策等方面的知识,而是顺着本框的线索进行教学,及时把握住了教学目标“度”的要求,没有顾此失彼。
二、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
1.思想觀念上要更新自己。
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念,按照教师职业规范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即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
2.教法上要懂得和遵循教育规律。
新形势下教师如果不研究教育规律,不改进教学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学生就很难得到驾驭时代的知识,教师也就无法走进学生,也更无法有的放矢地去启发、疏导学生的思想。
3.要经心营造师生和谐的学习和交流氛围。
我个人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坚持三个原则:“亦师亦友、原谅学生的错误、发展的眼光”原则。
4.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知识爆炸和更新速度极快及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师者,如果不坚持学习,就会被时代和所教学生淘汰,更会被自己淘汰。
三、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需用心留意同班级、同学年、同学校的典型学生事例(可正可反)对学生加以引导,一定会收到事伴功倍的效果的。例如各个班级中都有品行不错、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这类的孩子,可他们就是学习不太好;也有只想学习,不关心班集体建设的学生,此时老师就可以他们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入手进行教育,一方面要求这些孩子还要好好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求孩子要增强责任心,使二类孩子都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课堂中“突发事件”也能为德育服务
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思品“难报三春晖”组内研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感恩父母”的活动环节,让学生说出几件父母为自己无私做的而自己却觉得是天经地仪的事,进而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看来这个环节很快就能圆满结束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时,看到一位平时不愿意举手的同学将手轻轻地放到了胸前,欲高举还不好意思高举,我看时间还较充裕,就请他也来谈谈吧。谁知他站起来,还没说话就先流下了眼泪,这可是我根本没料想到的。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让他说吧,万一他哭个没完,都已经是初中生了,害怕其它同学嘲笑他,不让他说吧,也不太好。权衡再三,我还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做法,请他坐下,继续完成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我却没有给这个孩子提供表达感情的机会,主动放弃了一个很好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时机,也没能及时抓住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点,而自私地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去,即使这堂课被评得很不错,可实质上已有了败笔,是不如意和令人后悔的一课堂。
1.要找准教材中的“融合点”。
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虽多,可大多寄寓于知识之“宅”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谛,真正做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如我在学习八下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时,从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角度考虑,选取了教材59页“阿韦龙野人”的故事做为情境导入部分,也将它作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点”。
2.要认准教材中的“时机”。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任何时候,而是把握好学生认知与接受的最佳状态。当我讲这个故事时,发现学生们都能认真而充满想像的在听,心里窃喜,紧接又设置一个问题,“这个男孩回到了他的家乡,但是他能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吗?”
3.要把握好教材中的“度”。
承接上例,“你能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吗?”生答略。“可见,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它有很重要的作用。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作用的呢?”师生活动就到此为此,我没有再接着问其它诸如国家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国策等方面的知识,而是顺着本框的线索进行教学,及时把握住了教学目标“度”的要求,没有顾此失彼。
二、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
1.思想觀念上要更新自己。
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念,按照教师职业规范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即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
2.教法上要懂得和遵循教育规律。
新形势下教师如果不研究教育规律,不改进教学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学生就很难得到驾驭时代的知识,教师也就无法走进学生,也更无法有的放矢地去启发、疏导学生的思想。
3.要经心营造师生和谐的学习和交流氛围。
我个人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坚持三个原则:“亦师亦友、原谅学生的错误、发展的眼光”原则。
4.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知识爆炸和更新速度极快及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师者,如果不坚持学习,就会被时代和所教学生淘汰,更会被自己淘汰。
三、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需用心留意同班级、同学年、同学校的典型学生事例(可正可反)对学生加以引导,一定会收到事伴功倍的效果的。例如各个班级中都有品行不错、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这类的孩子,可他们就是学习不太好;也有只想学习,不关心班集体建设的学生,此时老师就可以他们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入手进行教育,一方面要求这些孩子还要好好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求孩子要增强责任心,使二类孩子都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课堂中“突发事件”也能为德育服务
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思品“难报三春晖”组内研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感恩父母”的活动环节,让学生说出几件父母为自己无私做的而自己却觉得是天经地仪的事,进而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看来这个环节很快就能圆满结束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时,看到一位平时不愿意举手的同学将手轻轻地放到了胸前,欲高举还不好意思高举,我看时间还较充裕,就请他也来谈谈吧。谁知他站起来,还没说话就先流下了眼泪,这可是我根本没料想到的。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让他说吧,万一他哭个没完,都已经是初中生了,害怕其它同学嘲笑他,不让他说吧,也不太好。权衡再三,我还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做法,请他坐下,继续完成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我却没有给这个孩子提供表达感情的机会,主动放弃了一个很好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时机,也没能及时抓住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点,而自私地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去,即使这堂课被评得很不错,可实质上已有了败笔,是不如意和令人后悔的一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