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实验综合楼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叙述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实验综合楼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学院图书实验综合楼项目概况、设计理念的阐述、平面布局、建筑造型及室内空间形态的介绍,提出了对乡镇文化中心的设计发展方向并积极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图书馆;实验实训楼;多功能大礼堂;中庭;围合式书院;化整为零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实验综合楼,建设地址宁波市高教园区(南区)学府路9号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内南门西侧预留地块。项目总用地面积9717m2,目前红线暂时拟定,建设一幢集图书馆、实验实训楼和多功能大礼堂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二、设计主要指导思想
  化整为零,削弱体量,寻找城市肌理,丰富形体和空间的变化。
  三、设计构思
  1.前期分析
  现校区东北角校区主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不正对,且不易找到;由主出入口引入的斜轴打破了整体南北布置的建筑群,斜轴与南北、东西向路网交错,主次不明,校区内建筑群与路网关系凌乱。
  2.设计意向
  “扭转乾坤”。结合城市道路,校区主出入口应设在南面,同时形成南北向主轴线,校区内路网与建筑群更为理性,本地块的设计既要呼应南北主轴线,同时设计成校区新标志性建筑。
  3.功能组合
  本项目功能以图书馆、实验实训楼及多功能大礼堂为主,在满足不同用途的使用要求前提下,充分考虑整体功能的有机合理的分配和结合。
  功能体块组合:功能布置前,首先我们会想到宁波的天一阁,围合式的书院布置,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本方案充分体现“围合式书院”,主体南北布置,通过连廊及部分功能房间形成两个中庭,房间通风采光良好,同时又能营造书院气氛。图书馆层数不易过高,结合要求共设五层;多功能大礼堂按照两层高度设一层,共上下两层;实验实训楼有一定的体量,共设有16层布置在西南角,仅可能使高层建筑对校区内日照影响最小,结合裙房树立在地块区域中的特殊性和标志性,与周边其它校区呼应又能体现其独特的教学。
  4.流线分析
  目前校区现地面停车无序,本方案进校区主出入口既有下地下汽车库主出入口及部分地面停车,在地块西侧设次出入口与校区西侧出入口相结合,可有效地解决地面停车混乱对校区造成的影响。
  图书馆平时人流进出频繁密集,以及图书馆特有的功能要求,应使其出入口位置明显、突出,结合校区主轴,设在地块的东侧,体现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气息;
  实验实训楼也是本项目面积要求最大,其出入口与校区其它建筑群相互应,使其更好的融合在学校建筑群里;
  多功能大礼堂主要其集散时的人流对其它功能使用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故多功能大礼堂有其独立的出入口,相对人流比较少的地块南面。
  多个功能区域间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功能有其独立的出入口以及垂直交通,避免不同功能间流线交错。
  5.景观设计
  在景观上延续古建筑围合造庭的做法,中庭良好的景观,渗透着自然的气息,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在中庭留采光井给地下室提供采光通风。在建筑周边的绿化,不但是景观上的补充,同时也能组织引导人流。
  6.立面设计
  从整个校区出发,将人的活动流线与空间功能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大胆尝试不对称体量形态,具有张力而又不失稳重,建筑空间与校园空间内外融合。
  在立面设计上,大片玻璃面竖向分隔与嵌有细长的竖窗实墙虚实对比,不同肌理交错、融合,把三个不同功能完全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体立面简洁、且有一定韵味。
  “化整为零”:无论在功能组合及立面手法,一个整体无形中包含着三个功能。
  7.平面设计
  地下室平面,汽车库结合设备用房布置,共设222个停车位,设两个出入口。
  地上平面:多功能大礼堂位于一层,图书馆位于二至四层,实验实训位于五至十六层。地上平面围合式布置,双中庭,使建筑内采光通风良好。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从目标的不确定性、综合性、超前性、构思的概率性及公众的参与性介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并将其与建筑设计做了比较分析,指出应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对比分析  1 规划设计目标的不确定性  一般的建筑设计总是由委托者提出设计任务即设计目标,建筑设计者所做的就是利用有关建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发展和提供各种达到设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设计中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较普遍的设计形式。本文结合高层建筑设计实例,对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进行相应分析,为广大高层建筑设计人员提供纲要性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成为普遍设计形式,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本身的内部使用功能和外部立面造型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美学尺度、结构形式等因素,使建筑更好的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结构破坏的情况分析各类传统抗震体系的抗震特点,从而指出传统抗震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隔震消能减震的新方法。  关键词:破坏分析;存在问题;隔震减震  1汶川地震建筑结构破坏分析  汶川地震中建筑结构有的整体倒塌,有的局部破坏,有的外表看去虽然完好,但其已很难完全修复。下面针对几种典型的建筑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进行分析。  1.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较好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与目标是进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城市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与社会承受能力。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态高技建筑设计的方法及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趋势;研究  1 生态建筑的特征  建筑领域中的“生态建筑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兴起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等概念在建筑界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已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也是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  1.1 节能和
期刊
摘要:城市需要色彩,建筑需要色彩,生活需要色彩,色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色彩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和建筑色彩整体规划的建议。  关键词:色彩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现状  一、色彩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1、城市美学色彩伴随着城市历史发展,有时美学色彩本身便是城市历史积淀。这之中,有些美学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紫禁城金黄屋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而部分商品房住宅小区及别墅设计采用了中国古建筑风格,本文结合古建筑营造特点,分析中西建筑差异,为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营造特点;中西差异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地产商为满足部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内心价值需求,第五园、清华坊等新中式别墅也在近年异军突起。但由于中国古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体系
期刊
摘要:边坡绿化在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植被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承德营子矿区汪庄煤矿复垦土地边坡为例,分析了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边坡植物绿化模式,为煤矿复垦土地边坡绿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边坡绿化;植物选择;模式  随着人类对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今对生态防护越来越倍受重视,其中边坡绿化就是生态防护运用的一个典范
期刊
摘要:根据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调查,发现在城市道路景观营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明确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定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有变化性和统一性;考虑道路与空间景观结合;结合地域特征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道路景观;重视绿化节点的道路景观效果;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市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内容主要包含在道路中央绿化带、行车道分隔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路边绿化带、交通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的学科背景,在阐述二者的关系中,笔者提出了建筑设计应根据城市设计的规划进行创作设计,将建筑元素融入到城市中。城市设计师也应当有着建筑师的创作思维,建筑师则要有城市设计师的规划理念,其两者应当互相协同、融会贯通。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处理建筑布局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显得极为迫切,同时对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设计  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