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而妙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长梦被心中飞出的鸟啄醒。”(流逸《梦原跋涉》)“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歌曲《牵手》李子恒词),对于近些年来文艺作品中出现的类似句子,每每总有人感到莫名其妙,进而群起而攻之,批判它们不合语法,不合逻辑。其实,这里有误解和偏见。这些误解和偏见都与对一种文学创作技巧缺乏了解有关,这个技巧就是语言的陌生化。
  
  一、陌生化的语言性质
  
  关于语言的陌生化,20世纪初俄国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早提出:“日常消息性语言以传达实用信息为目的,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而陌生化则是创造性地损坏语言的一般标准,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拉长、缩短、颠倒,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简言之,所谓陌生化,就是通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例如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晚饭花》中有这么一段:“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如果按照“把”字句的一般规律,句中的动词应该是能带受事宾语的,这个动词在意念上须管得着“把”后面的词语。而文中“把自己开……”就不能转换成“开自己……”,很明显这个句子违反了语法常规,但是它突出强调了花的主动性,加强了全句的拟人意味,由此取得了奇妙的修辞效果。
  
  二、实现陌生化的修辞途径
  
  要实现陌生化,不仅要有感受的新,体验的新,还要有语言的新。然而,在“言”与“意”之间,由古至今,人们的表达始终处于一种限制和遗憾中,没有一种语言能胜任把人们的感受、认识、经验完全表达出来的任务。面对这种由语言本身的缺憾造成的表达困难,人们不甘心知难而退,而是积极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来提高表达效果,办法之一就是在修辞上有意突破语言规范,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语言陌生化。
  姚亚平先生在论及“汉语修辞的陌生化”这一问题时认为,要实现语言上的陌生化,有三种修辞途径:使能指与所指的关系陌生化、使词语的搭配陌生化、语言形式标志的陌生化。姚亚平先生论述清晰,用例妥当。但我们认为姚先生将之归为三种途径不够全面。这里将侧重语句修辞概括出另外两条语言陌生化的修辞途径,与姚先生商榷。
  (一)偏离逻辑使推理陌生化
  从根本上说,逻辑规定了什么样的话是合乎规范的,因而是可以说的;什么样的话是不合规范的,因而是不能说的。而修辞却表明了什么样的话最能提高表达效果,因而是应该运用的;什么样的话不能提高表达效果,因而是不应该运用的,而不去斤斤计较这些话是否合乎逻辑。为此,有的话即使偏离了逻辑,也可以因为合乎语用,能够提高表达效果成为修辞现象,构成无理而妙的修辞艺术。例如: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这一句话如果说成“人的心灵比天空宽阔,天空又比海洋宽阔,所以人的心灵比海洋宽阔”就是一个地道的传递关系推理了。不过,我们从中将看不到对人心灵的宽阔的强调,而现在的语句,这种强调效果是溢于言表的。但是,它却又是违反传递关系推理规则的。因为语句一开始就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而后面又说“天空”“人的心灵”比海洋更宽阔,自语相违,但却有极强的修辞效果,非正常推理所能企及。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多次运用偏离逻辑的语言来达到或幽默或讽刺的修辞效果。例如:
  (2)掌柜写帐的桌子边坐个胖女人坦白地摊开白而不坦的胸膛,喂孩子吃奶;奶是孩子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里吃,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
  这段话包含了一个无理而妙的三段论,它错在犯了四概念的错误,同时也妙在暗中偷换“饭”这一概念,使人们不易觉察,造成一种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假象,似是而非,从而取得讽刺的修辞效果。
  (二)不言而言使具言外之意
  关于言外之意,我国古代文论中就有较系统的论述,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苏轼语)、“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刘熙载《艺概》),充分体现了汉语简洁含蓄的风格。修辞上也常运用言外之意打破言语直白的无味效果,语言的空白也可使读者接受到独特而巨大的审美意义,可使他们得到一个施展想象才能的舞台,从而感受到一种创造的愉悦。
  例如曹禺先生在剧本《雷雨》中就充分利用言外之意使人物语言陌生化,从而传达出人物独特微妙的心理感受:
  (3)周朴园(不耐烦地):不要胡言乱语,你刚才究竟上哪儿去了?
  蘩漪(无神地望着他,清楚地):在你的家里!
  周朴园(烦恶地):在我的家里?
  蘩漪肯定了“在你家里”,言外之意即“我不在自己家里”,她明明在自己家里却一口否认这个事实,是因为她厌恶周家。蘩漪用言外之意传达了她这种厌恶的感情,而周是听懂了这话的弦外之音的,所以才烦恶地回了一句“在我的家里?”
  又如:
  (4)周萍:你没有权利说这种话,你是冲弟弟的母亲。
  蘩漪:我不是,我不是,自从我把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
  周萍(冷冷地):如果你以为你不是父亲的妻子,我自己还承认我是父亲的儿子。
  这里蘩漪所作的“我不是……不是……”等一系列否定判断,其言外之意,结合特定的语境来理解,自然是“我是你(周萍)的情人”。这言外之意是针对周萍所说的“你(蘩漪)是冲弟弟的母亲”的言外之意“你不是我的情人”而说的。双方对话用言外之意交锋,锋藏内里,更见犀利;而一方用肯定判断传出否定的言外之意,另一方用否定判断传出肯定的言外之意,貌似各说各的,互不相干,实则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由此可见,作者对语言有着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言外之意又如同一股潜流在剧中人物和读者胸中涌动,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1)在他们年级举行毕业典礼之后。
  他悄悄地问:“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女孩羞得低下了头,说:“我笨,又不漂亮。”
  这里女孩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正是她同意结婚的一种含蓄说法,“我笨,又不漂亮。”并不是拒婚的理由。因为只有在同意对方提出的结婚要求的大前提下,才谈得到能否结婚的一些具体条件。所以“我笨,又不漂亮”在此处是传达着她的言外之意——“我愿意做你的妻子”。含蓄婉曲的语言更易使读者捕捉到女孩娇羞幸福的心思。
  偏离逻辑,不言而言皆是通过突破语言惯有的常规常识,使作者与读者对世界对语言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新奇感,它往往不以语法规范为据,追求的是更高的社会规范,表达的是难以言说之义,语言本身也因此而意味隽永。
  以上两点是我们不揣浅陋对姚亚平先生所提三条修辞途径的补充。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语言必须追求陌生新奇。当代文艺作品中存在不少无理而又不妙的怪异语言,如“水在燃烧,皮鞋疯了,树走进血管”“你今天穿什么心情?有没有摺好紊乱的梦境”“两个人拥抱就是梦,一个人拥抱就是空,人生的唯一就是失去了许多。”显然,在这种语言变异背后,表现了作者不健康的人生观念,不应归为修辞现象。
  
  三、陌生化修辞产生的基础
  
  陌生化地修辞手段的产生是表达强烈情感的需要。人们在说话、写作时,情之所至,往往可以自觉不自觉地突破语言规范,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尤其是一名语言大师,他绝不会从生活的表面现象上浮过去,而是以他的心去叩击生活的门扉,去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能够动之以情的东西。而现有的词句难以准确、理想地宣泄他强烈的感受与真情,这就迫使他情不自禁地寻找一种“陌生”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从陌生化语言的创造来看,陌生化语言就是发话主体创造出来的表现性形式,也可以说,是表现发话主体情感的外观形式。它所达到的目的是对情感生活本质的洞察和理解。例如:
  (6)漂泊的精神总是在雨季起程。
  茫茫的伊犁大草原进入我的视野,雾的天空升腾着淡紫色的忧郁。
  走在秋天的情绪里,心中的感觉肯定如泥土一般厚实……
  血脉中,吴越软语的音韵还在疯长,多情的水乡雨淋湿了我绿茵茵的故乡的梦……(亚楠《家园·还乡》)
  这样的语言质朴自然,它是由情感的河宣泄而冲流出来的,它描写的不是物理之真,而是情感的真,这里的“漂泊的精神总是在雨季起程”“淡紫色的忧郁”“绿茵茵的故乡的梦”等陌生化语言,读了使人情动神游,它们表达的是对情感生活的本质的洞察和理解,创造出一种表现性的形式,即美的言语形式。这里,内容(意义和情感)与形式(陌生化修辞)在新的层次上达到了统一。
  可见,情感是陌生化修辞产生的基础,因而我们不能用形式逻辑或理性逻辑对它进行死套分析。陌生化的修辞途径往往是理之所无、情之所有的,它是一种非理性语言,是一种无理而妙的情感语言。
  
  参考文献:
  [1]姚亚平.当代中国修辞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骆小所.变异修辞:情感的激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5).
  [3]骆小所.浅谈艺术语言和情感逻辑的关系[J].修辞学习,2001,(1).
  
  (孔祥娟,郑州轻工业学院人事处)
其他文献
“V开”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但对于“V开”中“开”的语法意义,学界研究较少,只有吕叔湘(1980)、刘月华(1998)等少数语法学家对其语法意义进行过归纳,本文主要从共时角度对“V开”的语义类型与“开”的语义分化进行描写和加以分析。    1.“V开”的语义类型  先看一组句子:  (1)他摸索着朝前走去,一把椅子挡住了他,他将椅子搬开,继续往前走。(余华《夏季台风》)  (2)瑞宣本打算在巷
期刊
近年来,“比曹操还曹操”“比大款还大款”之类的表达方式很受欢迎。这种表达方式的流行,应该引起语言研究的关注。本文仅就其美学意义即诗意存在作一论述。  “比曹操还曹操”按不同的语境,可以转换为“比曹操还狡猾”或“比曹操还奸诈”等。可见,不管如何转换,这种结构的美学意义都存在于主客观的统一。一方面,它由信息发送者赋予,本身要留给信息接受者一个想象的余地;另一方面是信息接受者的理解和补充,它是流动的,变
期刊
自从“超女”兴盛以来,“玉米”“笔迷”“盒饭”“荔枝”“凉粉”“粉丝”“鸭梨”等词接二连三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  (1)本以为这会是“玉米”们又一个狂欢的节日,但未想到这部网络版的MV却引起了广大“玉米”的强烈不满甚至愤慨,“玉米”们的主要矛头却指向了MV的导演,称MV欠缺情节、色调昏暗。  (2)超女比赛以后,周围都是铺天盖地的笔迷! 但是,我还是不畏压力,坚决不做笔迷!  (3)何洁的笑容
期刊
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是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广泛使用的一部词典。无论是在词条的收录上还是在词语音、形、义的注解上,《现汉》一直都在跟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完善,2005年《现汉》第5版也已问世。对于《现汉》第5版中词条的增减以及词语的释义体系的优劣都有不少学者做过分析,对单字,双字词,三字词以及成语的研究更是成绩斐然,但对于五字词以及字
期刊
语文词典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时代的面貌,跳动着时代的脉搏。《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一部共时性词典,是普通话语汇的真实记录。1960年版(以下简称60版)的《现汉》到2005年版(以下简称05版)的《现汉》相差了40多年,其间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看到05版《现汉》与60版《现汉》新增复词和新增释义方面的差别,本文就其中的“弹”到 “唾”部分进行了比较,对其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
期刊
2003年9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经多方论证,确立了由中国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王蒙教授提出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新校训,之前的校训予以废止。(2003年9月24日《大众日报》)  新校训的含义,“海纳百川”通俗易懂,比较容易理解。“取则行远”,王蒙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取则”典出晋陆机《文赋·序》:“操斧伐柯……取则不远”。则,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古今汉语词典》注释为:1.划分等级,也
期刊
引论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一部规范的中型语文词典,收词以普通话词汇为主,酌收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旧词语和文言词语以及一些专门词语。《现汉》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历经多次修订,2005年更是进行了大规模地修订,对那些有变化、有发展的词义作了较大的改动和补充,使它在释义的科学性、简明性、规范性方面更具特色,更具权威性。    一、释义方面    (一)字条所收义项 情况如下表:
期刊
现代汉语语法学者对“多/少+N”结构进行过历时考察,如:汪维辉(2003),他其实也只在文中对“少”直接修饰名词的问题做了较详细的考察。他认为:“少”直接修饰名词的用法先秦未见,始于西汉,消亡于元明,现代汉语中没有继承这一用法。我们通过考察分析认为,汪的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按历史阶段选取了一些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资料进行考察和统计,这些作品、资料主要是:  先秦:《尚书》、《诗经》;两汉:《论衡
期刊
一、引言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隐喻的这种认知功能在当代已被大家普遍认同,成为认知语言学探讨的热点。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用具体的实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使人类不断认识新事物新概念,成为一种给万事万物命名的主要手段(李国南,2001)。  隐喻的形成称为概念化(
期刊
引言    本文以历时中包含有共时,共时中包含有历时的相对时间观为哲学基础,利用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在共时状态的现代汉语中对新词语进行历时考察与监测的问题。  一般来说,实用意义(有别于词典学的意义)上的“新词”有两个含义:第一,从时间参照角度来说,新词可以是“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或自某一时间点以来所首次出现的词汇”。第二,从蓝本参照角度来说,新词指的是“某一词典、一些词典或所有现有词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