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智慧和魅力的随机点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点评呢?
一、要真情激励,不要含糊应对
情感需要共鸣,当学生流露真情时,教师如果给以真情点评,课堂就可能形成情感的浪潮。热情的点评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意味着平等与尊重。首先,我们要更新观念,舍得让学生说,因为只有学生会说了,得到发展了,课堂才算找到了最终的落脚点。其次,我们要沉得住气,要让学生说完,不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
二、要明辨是非,不要褒贬错位
点评只有明辨是非,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和激情引导到正确而健康的轨道上。新课程并不拒绝指正性、否定性的点评。教师过度的激励、赏识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低估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使激励性评价贬值。请看下面这位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
生:我自由,我快乐。小时候,我被爸妈关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我想,与其这样被关着,不如追求自由去。于是,我便爬到了窗台上,看窗台离地面不高,我便勇敢地跳了下去。(生笑)那次,我的脚疼了好几天。后来,爸妈再也不敢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
师:为了自由,你豁出去了。当然,这种勇敢太危险了。
这样的点评因势利导,先扬后抑,及时地修正了学生的认识,也给其他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激励不等同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三、要准确入微,不要空泛单调
教师的点评要尽量准确到位,细致入微,要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或延伸,或挖掘,或发挥,或引导,让发言者和其他学生都能产生新的启迪和新的联想。
为此,点评必须适时,适度,适人。所谓适时是指课堂点评应该抓住最佳时机。所谓适度就是指教师能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认识水平。所谓适人,就是我们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时,要因人而异进行点评,对“强势群体”的学生以指正性点评为主,对“弱势群体”的同学以鼓励性、赏识性点评为主。
四、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点评要实事求是,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评说。比如一个学生读书比较流利而又有感情,不妨这样点评:“好!这篇课文是刚刚学的,你就读得这么好,真让人佩服!”
其次,尽量不要用“最”“从来没有”等词语。例如“你是班中最出色的”“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美妙的声音”,这些话过于极端,一是容易使自己被动,二是让人难以置信。
再次,注重点评的全面性。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不能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肯定。如:“你答题时总是面带微笑,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你,如果再思考思考,得出一个完美答案,你会笑得更开心。”
五、要变化多样,不要千篇一律
我们在点评的主体、点评的方式上应力求多样化。
从点评的主体看,要建立“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并重的多元课堂点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具有生命的人,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令者”,教师应把点评的过程当作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自我调控和自我塑造的过程,让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比如,在小组学习中,让不同的小组展开竞赛,互相提问,或者让老师提问后由学生进行点评。学习转变单向性的点评方式,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多维的点评“互联网”,使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而且敢于否定,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在相互点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从点评的方式看,教师的口述点评占了主要地位。然而除此之外,一个有力的手势,一个赞美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往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教师应通过精彩的点评,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内心深处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享受诗意的语文课堂。
一、要真情激励,不要含糊应对
情感需要共鸣,当学生流露真情时,教师如果给以真情点评,课堂就可能形成情感的浪潮。热情的点评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意味着平等与尊重。首先,我们要更新观念,舍得让学生说,因为只有学生会说了,得到发展了,课堂才算找到了最终的落脚点。其次,我们要沉得住气,要让学生说完,不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
二、要明辨是非,不要褒贬错位
点评只有明辨是非,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和激情引导到正确而健康的轨道上。新课程并不拒绝指正性、否定性的点评。教师过度的激励、赏识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低估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使激励性评价贬值。请看下面这位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
生:我自由,我快乐。小时候,我被爸妈关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我想,与其这样被关着,不如追求自由去。于是,我便爬到了窗台上,看窗台离地面不高,我便勇敢地跳了下去。(生笑)那次,我的脚疼了好几天。后来,爸妈再也不敢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
师:为了自由,你豁出去了。当然,这种勇敢太危险了。
这样的点评因势利导,先扬后抑,及时地修正了学生的认识,也给其他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激励不等同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三、要准确入微,不要空泛单调
教师的点评要尽量准确到位,细致入微,要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或延伸,或挖掘,或发挥,或引导,让发言者和其他学生都能产生新的启迪和新的联想。
为此,点评必须适时,适度,适人。所谓适时是指课堂点评应该抓住最佳时机。所谓适度就是指教师能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认识水平。所谓适人,就是我们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时,要因人而异进行点评,对“强势群体”的学生以指正性点评为主,对“弱势群体”的同学以鼓励性、赏识性点评为主。
四、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点评要实事求是,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评说。比如一个学生读书比较流利而又有感情,不妨这样点评:“好!这篇课文是刚刚学的,你就读得这么好,真让人佩服!”
其次,尽量不要用“最”“从来没有”等词语。例如“你是班中最出色的”“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美妙的声音”,这些话过于极端,一是容易使自己被动,二是让人难以置信。
再次,注重点评的全面性。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不能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肯定。如:“你答题时总是面带微笑,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你,如果再思考思考,得出一个完美答案,你会笑得更开心。”
五、要变化多样,不要千篇一律
我们在点评的主体、点评的方式上应力求多样化。
从点评的主体看,要建立“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并重的多元课堂点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具有生命的人,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令者”,教师应把点评的过程当作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自我调控和自我塑造的过程,让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比如,在小组学习中,让不同的小组展开竞赛,互相提问,或者让老师提问后由学生进行点评。学习转变单向性的点评方式,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多维的点评“互联网”,使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而且敢于否定,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在相互点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从点评的方式看,教师的口述点评占了主要地位。然而除此之外,一个有力的手势,一个赞美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往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教师应通过精彩的点评,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内心深处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享受诗意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