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汝鸿,男,1938年5月出生,江苏阜宁人,196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1998年6月退休。
梅汝鸿教授在我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陈延熙教授(1914年~1990年)的指导下,创立了“植物微生态学”,开创了“益微”产业。他长期从事植物微生态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教学工作,并从事微生态制剂生产与应用、果树病害、图传病害等研发工作,培育组建了一个有朝气能战斗的团队,并协助完成团队的益微SOD养生保健工程及益微SOD酸模养生保健有机产业链两个项目工作。“益微”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推广项目。植物微生态学为国内外首创,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研发益微,创造价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同工作团队一道创立了“植物微生态学”,该学科学术思想国际领先,并获得显著的效益,研发有益微生态制剂—益微,到2005年止,在全国推广11亿亩,增产粮食110亿公斤,新增产值11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0。将具有特异功能益微菌株(例如益微SOD菌株)接种到相应的目标生物体内(例如水果、酸模),益微菌在生物体内定植、繁殖、转移。这就是人工合成的“益微—生物”的新品种。这为国内外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奠定了中国农大在国内外该领域的领先地位。1998年依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内生共生芽孢杆菌接种到水果中,使该水果成为高含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养生保健水果。已有十多个企业生产SOD 水果,累计新增产值2.15亿元,二者为众多企业新增产值28.04亿元。
持续发展,社会受益。组织产学研、产供销一体化的“增产菌研究开发联合体”。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由农业部植保站和农垦局,13个省市植保站,21个教学科研单位,以及12个生产厂家组成,直接为“三农”服务,成果共享,效益分享。“益微”一直保持着微生物制剂在全国使用面积第一的记录。2002年成立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1995从前苏联引进的杂交酸模,依据微生态学原理,提出“人工合成品种”理论,将其改造成“益微养生保健有机产业链中核心技术—酸模及其生态安全工程”。酸模项目已在多个省市开始示范推广,此项目已列入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重点项目。2007年5月11日回良玉副总理对酸模项目给予批示支持。
科技推广,服务三农。梅汝鸿教授常年在全国25个省市组织和参与(增产菌培训班、讲习班、科技下乡等)科普培训活动56次,直接传授人员约8,500人次,发表科普文章15篇。发表《植物微生态学》《酸模及其产业》《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等著作6部, 共78万字。发表论文36篇。先后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等5项省部级奖励和《蜡务芽孢杆菌转基因工程菌构建及生产法》等4项发明专利。
[责任编辑:于 洋]
梅汝鸿教授在我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陈延熙教授(1914年~1990年)的指导下,创立了“植物微生态学”,开创了“益微”产业。他长期从事植物微生态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教学工作,并从事微生态制剂生产与应用、果树病害、图传病害等研发工作,培育组建了一个有朝气能战斗的团队,并协助完成团队的益微SOD养生保健工程及益微SOD酸模养生保健有机产业链两个项目工作。“益微”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推广项目。植物微生态学为国内外首创,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研发益微,创造价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同工作团队一道创立了“植物微生态学”,该学科学术思想国际领先,并获得显著的效益,研发有益微生态制剂—益微,到2005年止,在全国推广11亿亩,增产粮食110亿公斤,新增产值11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0。将具有特异功能益微菌株(例如益微SOD菌株)接种到相应的目标生物体内(例如水果、酸模),益微菌在生物体内定植、繁殖、转移。这就是人工合成的“益微—生物”的新品种。这为国内外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奠定了中国农大在国内外该领域的领先地位。1998年依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内生共生芽孢杆菌接种到水果中,使该水果成为高含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养生保健水果。已有十多个企业生产SOD 水果,累计新增产值2.15亿元,二者为众多企业新增产值28.04亿元。
持续发展,社会受益。组织产学研、产供销一体化的“增产菌研究开发联合体”。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由农业部植保站和农垦局,13个省市植保站,21个教学科研单位,以及12个生产厂家组成,直接为“三农”服务,成果共享,效益分享。“益微”一直保持着微生物制剂在全国使用面积第一的记录。2002年成立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1995从前苏联引进的杂交酸模,依据微生态学原理,提出“人工合成品种”理论,将其改造成“益微养生保健有机产业链中核心技术—酸模及其生态安全工程”。酸模项目已在多个省市开始示范推广,此项目已列入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重点项目。2007年5月11日回良玉副总理对酸模项目给予批示支持。
科技推广,服务三农。梅汝鸿教授常年在全国25个省市组织和参与(增产菌培训班、讲习班、科技下乡等)科普培训活动56次,直接传授人员约8,500人次,发表科普文章15篇。发表《植物微生态学》《酸模及其产业》《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等著作6部, 共78万字。发表论文36篇。先后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等5项省部级奖励和《蜡务芽孢杆菌转基因工程菌构建及生产法》等4项发明专利。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