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也随之日益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已在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课程也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现今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改革评价模式,全方位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心得,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落实信息技术教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考试的副科,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学生应有的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渐渐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小学信息课究竟要干什么。弄不明白几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对课程标准把握不了,教学价值定位不清晰。此外,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听、背,几乎没有学生的理解与感悟的过程,更没有师生的互动,至多就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交流,使信息技术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在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现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渐渐的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无法满足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求。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和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得到革新,信息技术课程得到重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阐述的重要意义早已不言而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好动、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教学中,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核心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设计一些带有特定的情境,彻底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Word表格计算》一课中,我设计了以下情境:小明的妈妈把每天的支出都用账本以表格的形式记下来,可是到月底妈妈就犯了愁,因为要准确地算出每天的花销是件很繁琐的事情,请同学们想想看,能否利用表格的计算功能帮助小明的妈妈?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积极思考,想办法从情境中存在的信息技术问题去探究。通过这样创设情境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参与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学习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计算机课程中,一般会先将理论知识,但是必须认识到,虽然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但是实践更为重要,原因是,即使你理论知识非常厉害,但是实践却不会,那么就等于没学会计算机知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在讲课的时候不要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是应该讲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让学生从实际体验到乐趣,从而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幻灯片的基本内容后,我以重大节日为主题,让学生制作相关的作品。另外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帮助任课老师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等。又如,教学《画多边形》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画出“五边形”,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在使学生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四、改革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不足,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重视课堂其他方面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对课堂教学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价中,教师要积极的改革传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参考的评价模式,积极的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策略,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此外,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倡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丰富评价的途径,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课堂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想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就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活起来,用心地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信息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3]韩肃晟.《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改革评价模式,全方位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心得,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落实信息技术教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考试的副科,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学生应有的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渐渐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小学信息课究竟要干什么。弄不明白几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对课程标准把握不了,教学价值定位不清晰。此外,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听、背,几乎没有学生的理解与感悟的过程,更没有师生的互动,至多就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交流,使信息技术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在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现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渐渐的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无法满足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求。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和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得到革新,信息技术课程得到重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阐述的重要意义早已不言而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好动、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教学中,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核心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设计一些带有特定的情境,彻底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Word表格计算》一课中,我设计了以下情境:小明的妈妈把每天的支出都用账本以表格的形式记下来,可是到月底妈妈就犯了愁,因为要准确地算出每天的花销是件很繁琐的事情,请同学们想想看,能否利用表格的计算功能帮助小明的妈妈?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积极思考,想办法从情境中存在的信息技术问题去探究。通过这样创设情境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参与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学习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计算机课程中,一般会先将理论知识,但是必须认识到,虽然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但是实践更为重要,原因是,即使你理论知识非常厉害,但是实践却不会,那么就等于没学会计算机知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在讲课的时候不要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是应该讲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让学生从实际体验到乐趣,从而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幻灯片的基本内容后,我以重大节日为主题,让学生制作相关的作品。另外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帮助任课老师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等。又如,教学《画多边形》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画出“五边形”,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在使学生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四、改革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不足,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重视课堂其他方面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对课堂教学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价中,教师要积极的改革传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参考的评价模式,积极的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策略,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此外,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倡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丰富评价的途径,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课堂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想让信息技术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就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活起来,用心地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信息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3]韩肃晟.《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