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被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己获取知识。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学应是教学生学。”即教会学生学习。在学校教育正朝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中学英语教育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教学活动,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而学生很少自己主动去自学,更不用说开动脑筋获取知识。结果造成学生学得死板,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应用实际交流中。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教师是不可能将所有问题,思想,方法,技巧统统在课堂上解决。而且根据知识与能力互为作用的关系原理,自学能力的培养才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内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也体现在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上。英语素质能力的构成主要有:读、写、说、听、自学能力,其中的自学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最高层次。试想,未来社会发展变化快,知识成倍地增长,教师如何能教得完知识?因此教会学生自学本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知,就成了英语教学的重点。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灵活应用,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那么我们这一代教师应着力去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技能,让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旧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满堂灌”)严重束缚学生的主动性,其结果是把学生培养成了学习机器,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难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风气。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改变原有重教轻学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开展小组讨论式进行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把讨论结果告诉老师,这就给学生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采取了这种形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自学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口语对话,让学生成为主人翁。
  2.激发自学兴趣
  中学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丰富的课堂教学艺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自学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养成课前预习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内容,避免听课处于被动地位,可以发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学生课前自学到位,准备工作做得扎实的,听课时就能心领神会,容易提高成绩。为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预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下面几点:①利用生词表,拼读课文中的生词,弄清每个词的音、形、义;②利用课文注释,逐句逐段地理解课文大意;③找出新词组;④找出新句型;⑤初步弄清课文中长句和难句的语法结构;⑥记下在预习中无法理解和弄清的语法。通过课前的“听、读、查、摘、写、疑”,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前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养成勤查资料的自学习惯。中学英语阅读材料中一般会涉及到许多陌生单词、新的句型,学生对此最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查阅资料。在查阅辞典的过程中,则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学生应根据需要备用相关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应随身携带,有疑难就可以随时查阅。坚持使用查阅工具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学生增加英语词汇量,拓宽知识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其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
  (3)养成认真做作业、练习的习惯。完成作业、练习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英语中无论是单词、句型,还是作文,都要多写多练,所谓熟能生巧。而在作业和练习中,学生要做到独立、专心、按时,并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作业、练习的习惯。这样的习惯的形成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在中学阶段,要想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好的成绩,单凭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远远不够。因为英语知识面广,教学内容丰富,而学生接收面小。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除了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的习惯——多说、多读、多写。课外学习不同于课堂,要求学生进行广泛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事实证明,自主广泛阅读的学生,其阅读能力明显强于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学生,而且其阅读速度也较快。课外阅读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有用信息的习惯,逐步形成课外自学能力。
  总之,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培养活动应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时时进行,是一个动态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看书、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自我探索知识的规律,才能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及3月内持续疗效的研究。  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体功能、
摘 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强调这一观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实验教学得到逐步加强,但是总体来说,在普通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
摘 要: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教育本身的意义,而忘了怎样教育才有意义。近年来,“紧扣高考”的字眼频频出现,可想在高考中取得胜利,只简单地传授知识是不够的,灵活应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越讲越不会的现象。复习是为了使知识活学活用,高考复习落到实处,让复习的过程更科学、高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复习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习;策略  高中物理涉及内容较广,包括
目的:通过检测博莱霉素(bleomycin)所致肺纤维化(PF)大鼠肺组织中TNF-a和TGF-β1表达情况,探讨十枣汤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机制。方法:10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组、十枣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8只。空白对照组以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设立对照,余各组气管内注入bleomycin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
摘 要:江泽民指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教育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化学教学),走学科渗透为主,专门训练为辅的道路。因此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积极挖掘创新教育因素,自觉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
摘 要:初中语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下面分析了初中语文的写作水平,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水平;创新能力  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在现实的写作教学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教师只注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诚信教育又是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立足当前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对如何提升思德课中的诚信教育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思想道德课程;诚信教育;方法探究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在当前社会立足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诚信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诚信对人们本身和社会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
目的本研究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血清中相关因子IGF-2、VEGF、TGF-β1和TNF-α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法中药对血清相关因子IGF-2、VEGF、TGF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渐推进,国家更加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培养。小学教育阶段处于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德在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关键性地位,人常言“先做人,后成才”。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纵观
摘 要:高中地理是高考的重要部分,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所以初中地理逐 渐引起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在这样的 背景下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逐渐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地理出现了各种 问题,例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积极性差等 现象。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什么 是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地理教学有效性不 高的原因分析;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有 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