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生的书信交流,以现实中穿插回忆的手法,用温暖的笔触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学家雅克·拉康针对6-18个月的婴儿从镜子里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从自我意识的产生到对镜子里的自己的终身迷恋,镜像理论解释了婴儿见到镜子的开心到情侣间奇妙的爱恋。本文将从镜像理论的角度解释电影《情书》一男两女的爱恋之旅。
关键词:《情书》;井岩俊二;镜像理论;雅克·拉康;影子
前言
拉康的镜像理论使人类认识世界和自己时有了哲学理论指导。见自己,见他人,见世界。通过他人认识自己,从自己出发去选择世界。电影《情书》中两女一男的爱恋正好契合了拉康这一理论,将哲学理论与电影分析相结合,希望可以发现不同寻常的关注点,得到更多启示。
镜像理论是拉康研究了婴儿产生自我意识的前语言时期的生命经验提出的。实验是6-18个月的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在母亲的搀扶下认识镜中的影像时,从无法辨认“镜中我”到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一共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镜像和迷恋。
见自己,见众生,见世界。镜像理论小到你选择的朋友、爱人是谁,大到你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都可以反射出来。本文将主要讨论镜像理论在电影《情书》中的应用。
一、岩井俊二与《情书》
岩井俊二日本著名导演,作家。拍摄MTV、广告电视节目出身,这一阶段对于他后期的电影影像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1]1995年放映的电影《情书》是他剧场电影的处女作,也是他第一次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很快在日本取得成功,并波及整个东南亚乃至欧洲,成为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第二次高潮的先导。
《情书》从一次偶然的误会展开,讲述了两个相貌相同的女子,两个同名同姓的男女,三人在不同时间地点产生的交集。女主渡边博子因思念已亡故的未婚夫藤井树而向他的故居寄信,却错寄给同名的女藤井树,在一封封来往的信件中,博子渐渐发现未婚夫藤井树对自己的一见钟情的真相,女藤井树也找回了自己年少时的懵懂爱情,给暗恋的青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镜像理论与《情书》的完美结合
导演运用多重巧合的手法使影片得以顺利的发展下去,阴差阳错的信件、男藤井树与女藤井树的重名、女藤井树与渡边博子相同的样貌、女藤井树与父亲相同的命运以及多年后女学生们发现的借书卡等等,无数的巧合凑成了这一部高分文艺片。
(一)第一阶段:认知。未形成主体意识的婴儿被抱到镜子前时并未意识到镜中的是自己。将“自我”认成“他人”。[2]
男藤井树在中学时期与女藤井树互有好感的源头源自他们有相同的名字。中学报到第一天时的点名就将二人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了,同时答道后的四目相对,男藤井树的酷酷表情下隐藏着莫名的悸动,女藤井树的惊诧与害羞,情感的懵懂就此发生。两人被一同分到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男藤井树的小恶趣味—在所有无人问津的借阅卡上写上藤井树的名字,使女藤井树嫌弃不止,而男藤井树只是相视一笑并不多言。直到多年后经过渡边博子和老师同学的提醒才悟出那并不是男藤井树的名字,而是自己的。男藤井树爱上了和他名字相同的女藤井树,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其实是爱上了镜像里的自己。相同的名字,一樣的命运,难捱的青春期,青春里痛苦、迷惘、尴尬、挫败、伤痛、苦涩纷纷涌现,唯有你是我的陪伴。回忆中的色彩明艳亮丽,像一场关于青春期的梦,梦醒回到现实,继续面对生活中的阴郁。
(二)第二阶段:镜像。认出了自己的镜像,但是他误认为这样的“镜像”
是真实存在的。
回忆像一面镜子,照出本来的自我。在男藤井树搬家走后,又认识了与女藤井树拥有相同面貌的渡边博子,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借物思人,渡边博子成为了女藤井树的替身、影子。迟迟不到的求婚,说不出口的话,无不是在说明男藤井树知道这种情感是由国中时的女藤井树造成的,却不愿承认、不想清醒,用这种方法去寄托曾经暗恋的时光。
(三)第三阶段:迷恋。本能的喜欢看到自己,并疯狂的恋上自己。
片中的中心线索就是博子在男藤井树死后郁郁寡欢,寄出相思的信件引发出的一系列故事。在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放下了男藤井树,唯独博子无法从那段感情中脱离。在祭奠男藤井树的三周年仪式上,所有的人都把它当做一场欢乐的相聚,爱喝酒的(藤井树的)爸爸、装病的趁机离开墓地的(藤井树的)妈妈、相约夜晚两点突袭的(藤井树的)朋友、喝醉酒的叔叔,在本应该肃穆庄严的祭奠中,每一个人都已经忘却了往日的痛苦。唯有博子,像痛苦的、冷静的作为旁观者看着“心怀鬼胎”的人们。像女藤井树的母亲所说的“人死了,就很容易被忘记”。这种忘记对女藤井树的爸爸肺癌是这样,对于男藤井树也是这样。日本的死亡观可以说是平静、豁达了,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再生。而始终郁结的博子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放下呢?有了秋叶先生这样处处体贴、钟情自己的男朋友,还有什么原因不愿放下旧日的未婚夫?博子一封封信件到底是在缅怀逝去的爱人,还是在哀悼逝去爱情中走不出来的自己?我想都有吧,但更多的是在哀悼逝去爱情中的自己,信守那一方承诺,但承诺的另一半都已经不在了,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归根到底博子固守的承诺是对爱情中自己的。所以当秋叶先生祭奠回来后,对博子说‘你自由了’。正如影片先后四次出现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观众,回忆以前年华中的自己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在博子最后一次对山大喊‘藤井君,你好吗,我很好’后彻底走出这段病态的人生。与此同时病床上的女藤井树也说出相同的话,与过去的自己说再见,给这段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结论
所有人中,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最在乎自己的是自己,最喜欢自己的也是自己。爱上、迷恋别人不如说是迷恋镜像中的自己,他们或满足了自己心中的期望,或体现了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或让自己看到隐藏在内心的深处的自己。正如艾·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提到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参考文献:
[1] 朱婧.《浅探电影作者岩井俊二及其作者电影》[J].今传媒,2013, (11).
[2]孙竞阳.《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大连理工大学》,2014,(01)
关键词:《情书》;井岩俊二;镜像理论;雅克·拉康;影子
前言
拉康的镜像理论使人类认识世界和自己时有了哲学理论指导。见自己,见他人,见世界。通过他人认识自己,从自己出发去选择世界。电影《情书》中两女一男的爱恋正好契合了拉康这一理论,将哲学理论与电影分析相结合,希望可以发现不同寻常的关注点,得到更多启示。
镜像理论是拉康研究了婴儿产生自我意识的前语言时期的生命经验提出的。实验是6-18个月的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在母亲的搀扶下认识镜中的影像时,从无法辨认“镜中我”到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一共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镜像和迷恋。
见自己,见众生,见世界。镜像理论小到你选择的朋友、爱人是谁,大到你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都可以反射出来。本文将主要讨论镜像理论在电影《情书》中的应用。
一、岩井俊二与《情书》
岩井俊二日本著名导演,作家。拍摄MTV、广告电视节目出身,这一阶段对于他后期的电影影像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1]1995年放映的电影《情书》是他剧场电影的处女作,也是他第一次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很快在日本取得成功,并波及整个东南亚乃至欧洲,成为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第二次高潮的先导。
《情书》从一次偶然的误会展开,讲述了两个相貌相同的女子,两个同名同姓的男女,三人在不同时间地点产生的交集。女主渡边博子因思念已亡故的未婚夫藤井树而向他的故居寄信,却错寄给同名的女藤井树,在一封封来往的信件中,博子渐渐发现未婚夫藤井树对自己的一见钟情的真相,女藤井树也找回了自己年少时的懵懂爱情,给暗恋的青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镜像理论与《情书》的完美结合
导演运用多重巧合的手法使影片得以顺利的发展下去,阴差阳错的信件、男藤井树与女藤井树的重名、女藤井树与渡边博子相同的样貌、女藤井树与父亲相同的命运以及多年后女学生们发现的借书卡等等,无数的巧合凑成了这一部高分文艺片。
(一)第一阶段:认知。未形成主体意识的婴儿被抱到镜子前时并未意识到镜中的是自己。将“自我”认成“他人”。[2]
男藤井树在中学时期与女藤井树互有好感的源头源自他们有相同的名字。中学报到第一天时的点名就将二人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了,同时答道后的四目相对,男藤井树的酷酷表情下隐藏着莫名的悸动,女藤井树的惊诧与害羞,情感的懵懂就此发生。两人被一同分到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男藤井树的小恶趣味—在所有无人问津的借阅卡上写上藤井树的名字,使女藤井树嫌弃不止,而男藤井树只是相视一笑并不多言。直到多年后经过渡边博子和老师同学的提醒才悟出那并不是男藤井树的名字,而是自己的。男藤井树爱上了和他名字相同的女藤井树,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其实是爱上了镜像里的自己。相同的名字,一樣的命运,难捱的青春期,青春里痛苦、迷惘、尴尬、挫败、伤痛、苦涩纷纷涌现,唯有你是我的陪伴。回忆中的色彩明艳亮丽,像一场关于青春期的梦,梦醒回到现实,继续面对生活中的阴郁。
(二)第二阶段:镜像。认出了自己的镜像,但是他误认为这样的“镜像”
是真实存在的。
回忆像一面镜子,照出本来的自我。在男藤井树搬家走后,又认识了与女藤井树拥有相同面貌的渡边博子,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借物思人,渡边博子成为了女藤井树的替身、影子。迟迟不到的求婚,说不出口的话,无不是在说明男藤井树知道这种情感是由国中时的女藤井树造成的,却不愿承认、不想清醒,用这种方法去寄托曾经暗恋的时光。
(三)第三阶段:迷恋。本能的喜欢看到自己,并疯狂的恋上自己。
片中的中心线索就是博子在男藤井树死后郁郁寡欢,寄出相思的信件引发出的一系列故事。在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放下了男藤井树,唯独博子无法从那段感情中脱离。在祭奠男藤井树的三周年仪式上,所有的人都把它当做一场欢乐的相聚,爱喝酒的(藤井树的)爸爸、装病的趁机离开墓地的(藤井树的)妈妈、相约夜晚两点突袭的(藤井树的)朋友、喝醉酒的叔叔,在本应该肃穆庄严的祭奠中,每一个人都已经忘却了往日的痛苦。唯有博子,像痛苦的、冷静的作为旁观者看着“心怀鬼胎”的人们。像女藤井树的母亲所说的“人死了,就很容易被忘记”。这种忘记对女藤井树的爸爸肺癌是这样,对于男藤井树也是这样。日本的死亡观可以说是平静、豁达了,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再生。而始终郁结的博子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放下呢?有了秋叶先生这样处处体贴、钟情自己的男朋友,还有什么原因不愿放下旧日的未婚夫?博子一封封信件到底是在缅怀逝去的爱人,还是在哀悼逝去爱情中走不出来的自己?我想都有吧,但更多的是在哀悼逝去爱情中的自己,信守那一方承诺,但承诺的另一半都已经不在了,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归根到底博子固守的承诺是对爱情中自己的。所以当秋叶先生祭奠回来后,对博子说‘你自由了’。正如影片先后四次出现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观众,回忆以前年华中的自己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在博子最后一次对山大喊‘藤井君,你好吗,我很好’后彻底走出这段病态的人生。与此同时病床上的女藤井树也说出相同的话,与过去的自己说再见,给这段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结论
所有人中,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最在乎自己的是自己,最喜欢自己的也是自己。爱上、迷恋别人不如说是迷恋镜像中的自己,他们或满足了自己心中的期望,或体现了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或让自己看到隐藏在内心的深处的自己。正如艾·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提到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参考文献:
[1] 朱婧.《浅探电影作者岩井俊二及其作者电影》[J].今传媒,2013, (11).
[2]孙竞阳.《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大连理工大学》,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