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建设数学高效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以期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组
高效的课堂,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难度较大。立足这一学科特点,数学教师必须利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下面,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相比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枯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幽默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开拓思想、自主实践,最终实现数学能力素質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趣味化教学模式呢?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数学学习习惯等学情,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鉴于小学生喜爱游戏、故事等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融入这些因素。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组织小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具体来说,教师给每个小学生发放一个号码牌,号码牌上的数字是不同的,但都是有联系的,比如拿着15、3、5等数字的同学就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有联系的同学就要迅速抱在一起,被剩下的同学就要被淘汰了。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顺理成章地促使小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中。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融入游戏的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这不符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新课改强调尊重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小组合作来将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也适用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的生成与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合理地进行分组,为小学生提出适当的小组合作探究任务与问题,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去合作探究关于两者的一些性质特点。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尝试制作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实际模型去探究。在此过程中,小组学生共同动手动脑,利用有限的材料制作出了相关的模型,有效锻炼了合作的能力和意识。之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或者说任务,比如: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比较不同的模型,观察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结合教材,介绍一下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各自都有多少个;思考长方体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等等。以此促使小组去尝试探究、总结。之后,教师提供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小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
三、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所谓分层,是指在课堂教学系统的前提下,为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它是对以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分层这一概念融入在作业或者说课堂练习方面,以有效提高练习的针对性,促进不同学生都能够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可以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基本的巩固练习题,比如“矩形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8厘米、5厘米和4厘米。包装该盒子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这个纸箱的体积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直接给出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所有条件。学生只需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获得结果,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概念和公式的记忆。同时,教师可以要求中间层次的学生完成能力提高问题,为优秀学生设计拓展延伸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今后的生活和更高段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从不同方面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宋妮.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20-121.
[2]吴秋红.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47-48.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组
高效的课堂,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难度较大。立足这一学科特点,数学教师必须利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下面,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相比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枯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幽默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开拓思想、自主实践,最终实现数学能力素質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趣味化教学模式呢?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数学学习习惯等学情,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鉴于小学生喜爱游戏、故事等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融入这些因素。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组织小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具体来说,教师给每个小学生发放一个号码牌,号码牌上的数字是不同的,但都是有联系的,比如拿着15、3、5等数字的同学就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有联系的同学就要迅速抱在一起,被剩下的同学就要被淘汰了。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顺理成章地促使小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中。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融入游戏的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这不符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新课改强调尊重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小组合作来将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也适用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的生成与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合理地进行分组,为小学生提出适当的小组合作探究任务与问题,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去合作探究关于两者的一些性质特点。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尝试制作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实际模型去探究。在此过程中,小组学生共同动手动脑,利用有限的材料制作出了相关的模型,有效锻炼了合作的能力和意识。之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或者说任务,比如: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比较不同的模型,观察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结合教材,介绍一下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各自都有多少个;思考长方体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等等。以此促使小组去尝试探究、总结。之后,教师提供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小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
三、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所谓分层,是指在课堂教学系统的前提下,为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它是对以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分层这一概念融入在作业或者说课堂练习方面,以有效提高练习的针对性,促进不同学生都能够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可以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基本的巩固练习题,比如“矩形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8厘米、5厘米和4厘米。包装该盒子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这个纸箱的体积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直接给出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所有条件。学生只需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获得结果,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概念和公式的记忆。同时,教师可以要求中间层次的学生完成能力提高问题,为优秀学生设计拓展延伸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今后的生活和更高段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从不同方面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宋妮.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20-121.
[2]吴秋红.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