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分界。人们通常都认为,现代文学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但实际上,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现代文学都是对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一种颠覆。现代文学变的越来越趋于自我。
【关键词】文学观;传统与现代;逆变
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分界。从时间上看,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而现代文学同样也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其文学观却与传统文学观相差甚远。人们通常都认为,现代文学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但实际上,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现代文学都是对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一种颠覆。
西方传统的文学观,都有着对终极的“形而上学”的追求,这也正是德理达所批评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西方哲学传统,指的是人们在对世界、存在、物质和意识等哲学范畴进行研究的时候,总是假定语言从属于他以外的某种不变的存在——如观念本质、生命本原、终极目的、先验性、上帝和人等等,即预设了一个永恒在场的终极范畴,它被看作是支配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终极力量。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会不可避免的以这个永恒的在场作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文学本体观上看,传统的文学观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是附属于现实的,处于被动的、附庸的状态。文学关注的是对现实的体现。居于本体的、中心地位的是社会现实,而不是文学自身。由此而产生的文学其功能是教化,即将丑恶的或美好的现实反映给社会大众,提醒人们避免或追求某种性质的东西。从这个方面讲,文学起到的是向导的作用,同时又是中介桥梁的作用。他把现实与人连接起来,从而引导人们对终极形而上学的追求。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学是现实的附属物,不具有纯粹性与独立性。
但到了现代文学时代,这种情况则大有改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语言闪亮登场,语言结构一跃成为阐释一切的根据乃至主宰一切的力量,理性中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相应的,现代文学抵制对终极形而上学的追求,强调文学的纯粹性与独立性,文学至此有了独立的地位。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多元的、更加丰富的人身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的过程中,传统的按一个特定理念生活的范式受到质疑。于是,之前形成的意识形态开始逐渐被瓦解、解构。对社会的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促使人类开始怀疑传统人道主义人性论的理想与道德,转而更多的倾向于对自身意识的关注,从而进一步造成文学的非理想化。在这一过程中,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强调的“无意识”理论,适时的为现代文学向人类心灵的“内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文学注重感觉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这是文学真实观方面的变化:加大对自我感觉、心绪的流动性的描写,注重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在艺术自律性方面,自觉地关注艺术的形式:现代文学各流派能突破传统文学的陈规,积极的尝试各种文学样式的翻新,并系统的提出自己的主张,如象征主义诗歌、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等;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如乔伊斯的《犹里西斯》就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神话模式,艾略特的《荒原》则套用了亚瑟王传说中寻找圣杯的神话模式;现代文学还扩大了审美领域:提倡“反向诗学”、“以丑为美”的新的美学倾向,“发掘恶中之美”,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界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这种美学追求的背后,蕴含着对人生严肃而崇高的爱。下文将以小说这一体裁为例,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变化来看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学观的颠覆。
叙述方面,现代小说普遍采用非戏剧化的叙述方式。没有严格的开头、高潮、结尾这样的叙述线索。散文化的叙述风格,适合重现心理状态和思绪变化。叙述视角不再是单一化的,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全书四章分别以班吉、昆丁、杰生和迪尔西的口吻来叙述。这种新的变换视角的叙述方式改变了传统读者关注高潮、寻找结尾的阅读模式,给读者带来多角度的、全新的阅读体验。人物方面,个人特征淡化。无姓名,无外貌描写,甚至性格模糊。有代表性的是卡夫卡的作品《城堡》和《变形记》。《城堡》的主人公K,外貌、性别、来历一一不明,但却因此别有深厚的寓言与象征意味。他不仅是人类寻找上帝的寓言,也是专制统治权威的象征,具有浓厚的悲剧效果。
情节方面,与传统小说也完全不同,常常是突兀的开头,开放型的结尾。如现代小说的领军作品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罗卫夫人》,以达罗卫夫人上街买花开头,没有任何时间、背景的交代,紧随其后就是买花途中的所见、所想。一系列跳跃性极强的自我意识的描写。作品的目的不是向人讲故事,而是向人说心情,是对自我心绪的陈述与表白。
在审美领域,传统小说中的崇高与肃穆,高、大、全的审美倾向被怪诞和丑陋取代。如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现代小说对死亡、黑夜、堕落、犯罪、变态等等内容的描绘,企图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使丑升华为美。其原因可归结为是现代主义作家处在一个宗教信仰失落、传统价值观念失落的社会中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现代文学会出现如此叛逆性的转变呢?
首先,这是现代社会建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具有“集体无意识”的特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变的便利的同时,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开始与现代社会不适应。同时,人类的心态与现实生活一样也遭受到了深刻的变革,急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来表现新的心理状态。
其次,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并未使人类生活的更加闲适,人反而变的紧张与疲惫,失落与痛苦,陷入心理的焦虑不可自拔。这一现实的悖论表现在文学中便以意识流的形式出现,即意识的突然空白与跳跃。大量的现代小说中出现了长段的没有标点符号的心理叙述——意识流便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
同时,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对人类整个思想和文化传统及社会机制提出了尖锐的责难,在现代作品表面的冷漠和玩世不恭的背后,人们能觉察到现代人精神的迷茫、紊乱和痛苦,从而引发人们思考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卡勒.文学理论 [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 [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M].三联书店,2003.
[5]伊格尔顿.20世纪文学评论 [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文学观;传统与现代;逆变
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分界。从时间上看,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而现代文学同样也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其文学观却与传统文学观相差甚远。人们通常都认为,现代文学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但实际上,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现代文学都是对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一种颠覆。
西方传统的文学观,都有着对终极的“形而上学”的追求,这也正是德理达所批评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西方哲学传统,指的是人们在对世界、存在、物质和意识等哲学范畴进行研究的时候,总是假定语言从属于他以外的某种不变的存在——如观念本质、生命本原、终极目的、先验性、上帝和人等等,即预设了一个永恒在场的终极范畴,它被看作是支配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终极力量。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会不可避免的以这个永恒的在场作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文学本体观上看,传统的文学观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是附属于现实的,处于被动的、附庸的状态。文学关注的是对现实的体现。居于本体的、中心地位的是社会现实,而不是文学自身。由此而产生的文学其功能是教化,即将丑恶的或美好的现实反映给社会大众,提醒人们避免或追求某种性质的东西。从这个方面讲,文学起到的是向导的作用,同时又是中介桥梁的作用。他把现实与人连接起来,从而引导人们对终极形而上学的追求。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学是现实的附属物,不具有纯粹性与独立性。
但到了现代文学时代,这种情况则大有改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语言闪亮登场,语言结构一跃成为阐释一切的根据乃至主宰一切的力量,理性中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相应的,现代文学抵制对终极形而上学的追求,强调文学的纯粹性与独立性,文学至此有了独立的地位。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多元的、更加丰富的人身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的过程中,传统的按一个特定理念生活的范式受到质疑。于是,之前形成的意识形态开始逐渐被瓦解、解构。对社会的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促使人类开始怀疑传统人道主义人性论的理想与道德,转而更多的倾向于对自身意识的关注,从而进一步造成文学的非理想化。在这一过程中,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强调的“无意识”理论,适时的为现代文学向人类心灵的“内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文学注重感觉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这是文学真实观方面的变化:加大对自我感觉、心绪的流动性的描写,注重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在艺术自律性方面,自觉地关注艺术的形式:现代文学各流派能突破传统文学的陈规,积极的尝试各种文学样式的翻新,并系统的提出自己的主张,如象征主义诗歌、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等;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如乔伊斯的《犹里西斯》就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神话模式,艾略特的《荒原》则套用了亚瑟王传说中寻找圣杯的神话模式;现代文学还扩大了审美领域:提倡“反向诗学”、“以丑为美”的新的美学倾向,“发掘恶中之美”,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界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这种美学追求的背后,蕴含着对人生严肃而崇高的爱。下文将以小说这一体裁为例,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变化来看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学观的颠覆。
叙述方面,现代小说普遍采用非戏剧化的叙述方式。没有严格的开头、高潮、结尾这样的叙述线索。散文化的叙述风格,适合重现心理状态和思绪变化。叙述视角不再是单一化的,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全书四章分别以班吉、昆丁、杰生和迪尔西的口吻来叙述。这种新的变换视角的叙述方式改变了传统读者关注高潮、寻找结尾的阅读模式,给读者带来多角度的、全新的阅读体验。人物方面,个人特征淡化。无姓名,无外貌描写,甚至性格模糊。有代表性的是卡夫卡的作品《城堡》和《变形记》。《城堡》的主人公K,外貌、性别、来历一一不明,但却因此别有深厚的寓言与象征意味。他不仅是人类寻找上帝的寓言,也是专制统治权威的象征,具有浓厚的悲剧效果。
情节方面,与传统小说也完全不同,常常是突兀的开头,开放型的结尾。如现代小说的领军作品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罗卫夫人》,以达罗卫夫人上街买花开头,没有任何时间、背景的交代,紧随其后就是买花途中的所见、所想。一系列跳跃性极强的自我意识的描写。作品的目的不是向人讲故事,而是向人说心情,是对自我心绪的陈述与表白。
在审美领域,传统小说中的崇高与肃穆,高、大、全的审美倾向被怪诞和丑陋取代。如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现代小说对死亡、黑夜、堕落、犯罪、变态等等内容的描绘,企图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使丑升华为美。其原因可归结为是现代主义作家处在一个宗教信仰失落、传统价值观念失落的社会中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现代文学会出现如此叛逆性的转变呢?
首先,这是现代社会建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具有“集体无意识”的特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变的便利的同时,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开始与现代社会不适应。同时,人类的心态与现实生活一样也遭受到了深刻的变革,急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来表现新的心理状态。
其次,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并未使人类生活的更加闲适,人反而变的紧张与疲惫,失落与痛苦,陷入心理的焦虑不可自拔。这一现实的悖论表现在文学中便以意识流的形式出现,即意识的突然空白与跳跃。大量的现代小说中出现了长段的没有标点符号的心理叙述——意识流便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
同时,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对人类整个思想和文化传统及社会机制提出了尖锐的责难,在现代作品表面的冷漠和玩世不恭的背后,人们能觉察到现代人精神的迷茫、紊乱和痛苦,从而引发人们思考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卡勒.文学理论 [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 [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M].三联书店,2003.
[5]伊格尔顿.20世纪文学评论 [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