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卡特金说:“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从五方面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学生 学习 历史 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对数理化和语文、英语等“主科 ”颇为重视,而对历史等一些“副科”不感兴趣。而历史课是我们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阵地。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是我们历史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 也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和粗浅认识 :
1.明确学习目的 ,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 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在明确了学习活动目的的基础上 , 人们往往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士直接兴趣,感到一身的快乐,即使不能对学习 本身产生兴趣 , 也会由于学习目的的重要性而对学习产生间接兴趣,因此 ,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理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 要强调学习的内在个人价值 , 即强调学习对个人修养、充实自我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能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 可以实现同学们为社会主义祖国 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历史是同学的了解国情的重要教材,它告诉我们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启迪 我们正确地认识未来和走向未来。通过学习历史,使同学们了解了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 ,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 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口近代以来,祖国贫穷落后 , 屡遭外国侵略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为现代化建 设而献身的决心。新中国诞生以来 , 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历史,能够坚定学生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 光辉大道的信念。同时,历史还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 , 能够提高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目的明确后,会由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2.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中学生一般好动、喜新、好奇心强。课间的嬉戏打闹往往会延续到上课。常常是教师走上讲台了 , 仍有些学生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到课堂上来。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最喜欢的语言 , 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 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吸引其注意力 , 比如教《唐朝的衰落》时 , 我是这样导人新课的:“清代史学家赵翼分析唐朝衰落时把原因都归结到杨贵妃一人身上, 认为开元之治,几千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种说法很不公正,我们可以用哪些史实为她清洗不白之冤呢? 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使学生带着一种 “正义感”、打抱不平的心情去学习 , 学习的积极性轻而易举抱调动起来。
当然,导人新课是因教材的不同章节而采取不同方法,再如,在讲抗美援朝一节时,我给同学们唱了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后,立即引起鼓掌、哄动,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问“这首歌名叫什么?创作于什么背景? 歌词大意是什么?”等,然后再展开这一节的内容,这种讲故事、唱歌等 导人新课的方法形式活跃,符合学生年龄管点, 受到学生的欢迎。针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善于结合教材,巧妙地加以引导,有意识地把这种好奇转化为好学。
3.利用兴趣迁移,诱发兴趣
迁移是指导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 , 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兴趣迁移是迁移的一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它是一门涉及古今、横 贯中外、包容政治、经济λ军事、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学科。它同我们开设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兴趣内容与学习之间的联系,诱发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夏、商、西周的兴》一课时教师可穿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可引入“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典故,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般对电视、电影、文学作品感兴趣 , 我就运用兴趣迁移,在历史课上把同学们熟悉的影、视、文学作品引用到课堂上,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插放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引导同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文艺作品中心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 , 使学生感学 然后知“不足”, 从而激发其求知欲 , 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 激发兴趣
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把深奥的事通俗化 ,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而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又如同磁铁一样牢牢殴引住学生 , 把学生引人充满悲壮和欢乐的历史长,使学生置身于事件之中, 从而牵动学生的情绪随之起伏。比如我用激愤、昂扬的语言,讲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详细生动地描绘当时的战争场面,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用清晰、亲切、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爱国将领林则徐、冯子材等的事迹,以增强感染力;用低 沉悲壮的语言追忆关天培血战虎门、左宝贵血染平壤、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场面,讴歌他们为中华民族抛头颅、寄自熟血的英雄主义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复杂的事件 , 使学生茅塞顿开。教师声情并茂、生动形象、 给严绘色的语言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孜孜不倦 ,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培养师生情感 , 启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在教学中必须保持融洽的情感、协调的关系。很难设想 , 学生会对他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 , 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积极作用。
培养师生情感 , 首先老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 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 上课要鼓 励他们多思考、大胆发言 , 课下要关心、理解他们 ,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中间。其次 , 教师要有强烈 的责任心和渊博的知识 , 教师的知识越是户博深厚、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 也就越能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学生心理上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 只要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 就能使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关键词】学生 学习 历史 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对数理化和语文、英语等“主科 ”颇为重视,而对历史等一些“副科”不感兴趣。而历史课是我们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阵地。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是我们历史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 也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和粗浅认识 :
1.明确学习目的 ,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 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在明确了学习活动目的的基础上 , 人们往往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士直接兴趣,感到一身的快乐,即使不能对学习 本身产生兴趣 , 也会由于学习目的的重要性而对学习产生间接兴趣,因此 ,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理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 要强调学习的内在个人价值 , 即强调学习对个人修养、充实自我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能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 可以实现同学们为社会主义祖国 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历史是同学的了解国情的重要教材,它告诉我们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启迪 我们正确地认识未来和走向未来。通过学习历史,使同学们了解了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 ,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 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口近代以来,祖国贫穷落后 , 屡遭外国侵略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为现代化建 设而献身的决心。新中国诞生以来 , 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历史,能够坚定学生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 光辉大道的信念。同时,历史还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 , 能够提高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目的明确后,会由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2.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中学生一般好动、喜新、好奇心强。课间的嬉戏打闹往往会延续到上课。常常是教师走上讲台了 , 仍有些学生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到课堂上来。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最喜欢的语言 , 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 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吸引其注意力 , 比如教《唐朝的衰落》时 , 我是这样导人新课的:“清代史学家赵翼分析唐朝衰落时把原因都归结到杨贵妃一人身上, 认为开元之治,几千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种说法很不公正,我们可以用哪些史实为她清洗不白之冤呢? 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使学生带着一种 “正义感”、打抱不平的心情去学习 , 学习的积极性轻而易举抱调动起来。
当然,导人新课是因教材的不同章节而采取不同方法,再如,在讲抗美援朝一节时,我给同学们唱了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后,立即引起鼓掌、哄动,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问“这首歌名叫什么?创作于什么背景? 歌词大意是什么?”等,然后再展开这一节的内容,这种讲故事、唱歌等 导人新课的方法形式活跃,符合学生年龄管点, 受到学生的欢迎。针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善于结合教材,巧妙地加以引导,有意识地把这种好奇转化为好学。
3.利用兴趣迁移,诱发兴趣
迁移是指导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 , 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兴趣迁移是迁移的一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它是一门涉及古今、横 贯中外、包容政治、经济λ军事、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学科。它同我们开设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兴趣内容与学习之间的联系,诱发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夏、商、西周的兴》一课时教师可穿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可引入“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典故,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般对电视、电影、文学作品感兴趣 , 我就运用兴趣迁移,在历史课上把同学们熟悉的影、视、文学作品引用到课堂上,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插放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引导同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文艺作品中心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 , 使学生感学 然后知“不足”, 从而激发其求知欲 , 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 激发兴趣
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把深奥的事通俗化 ,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而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又如同磁铁一样牢牢殴引住学生 , 把学生引人充满悲壮和欢乐的历史长,使学生置身于事件之中, 从而牵动学生的情绪随之起伏。比如我用激愤、昂扬的语言,讲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详细生动地描绘当时的战争场面,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用清晰、亲切、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爱国将领林则徐、冯子材等的事迹,以增强感染力;用低 沉悲壮的语言追忆关天培血战虎门、左宝贵血染平壤、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场面,讴歌他们为中华民族抛头颅、寄自熟血的英雄主义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复杂的事件 , 使学生茅塞顿开。教师声情并茂、生动形象、 给严绘色的语言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孜孜不倦 ,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培养师生情感 , 启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在教学中必须保持融洽的情感、协调的关系。很难设想 , 学生会对他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 , 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积极作用。
培养师生情感 , 首先老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 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 上课要鼓 励他们多思考、大胆发言 , 课下要关心、理解他们 ,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中间。其次 , 教师要有强烈 的责任心和渊博的知识 , 教师的知识越是户博深厚、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 也就越能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学生心理上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 只要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 就能使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