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我研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 应用 误区
1.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验的本质,加强实验对学生们的教育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动脑意识,还能够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而使他们了解生物学科,加强对生物教学的认识。
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推广探究式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研究的精神。
2.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 “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实验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演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开展中的每一个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的归纳推理思维。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笔者准备了种子萌发的图片、玻璃容器、水、以及一些植物的种子。在课堂开篇阶段,笔者首先将种子放入盛满水的玻璃容器,并让学生近前观看,课堂气氛也随之被调动起来,笔者随即导入课题。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笔者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不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状态,并将种子萌发的图片逐一对学生们进行展示。
2.2 “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随堂实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与教学进度,运用简单的实验道具,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证实。这种实验方式是为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以加强学生们的生活意识。以“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为例。在这节课里,笔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手抓过一片从窗外飘进来的树叶,由一片树叶的形成和分解引导学生去了解由植物向食物转化的过程。通过笔者的引导,学生们有了探究该生物课题的愿望,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我们的实验教学道具。
2.3 “探究式”分组实验教学。分组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以“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为例。笔者首先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笔者以分析光合作用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分组思考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加准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
2.4 “探究式”课外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大自然中的生物,以此来验证理论;另外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如在“植物根的生长”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木根部的生长状况,以及对一些小草根部的形状进行分析,在尽量减少破坏自然生物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的分析,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发教学实验的价值,增强实验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实践应用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质量。
3.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3.1 对探究性学习的随意化。教师应该对探究性教学的原理和内涵进行深入了解,而不是随意地对一些旧的固化的教学形式稍加改动就变成探究式教学的模式。这样很多普通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变成探究性学习,这种对探究性学习随意化的方式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3.2 对探究性学习的泛用化。探究性教学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应该追求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特点等的内部因素外,还受到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另一方面还与所教学的知识内容有关,有些教学内容并不易于或者不适于设计成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形式。
3.3 优化生物现象,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于理解。生物的生命过程是复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进行生物教学时,仅仅依照课本进行讲解是很难将其形象、精准地的表达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当中的图形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将复杂的生物现象和生命过程变得更加简单、真实,从而生动地展现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清晰明确的显示生物的微观与宏观现象,从而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接,易于理解掌握。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结构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DNA”分子结构的立体模型的图像多角度去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观察,从而将微观的事物宏观化,使学生们直观的进行感受和理解,将那些很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直观化,使抽象的生物知识轻松自然地得以学习掌握。此外还有像细胞分裂、母体内胚胎发育的过程、血液循环、生物成长等都可以利用媒体教学来讲解深化,直观表达。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动画手段将抽象的生物过程具体呈现出来,使学生们更加真切的理解生命、掌握生命、生存规律。比如:细胞吸水的原理和过程、遗传规律等等。
3.4 动静结合,加深理解,突破难点,促进认知。生物教材当中的图片、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只能表现表相,而不能将生物的整个生命规律与生命本质做以连续的表达与展现,缺少动态的连续与变化,影响着教学的成果与学生的掌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改善这一缺失,将静态与动态连贯起来,将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现象,将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化解为形象具体的图像、影像表达,从而将难于理解的难点知识简单深入地描述表达出来。比如在讲遗传规律时,其中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是动态微观的变化,很难用肉眼观察得到,学习起来很困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动画的形式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5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成交,增加学科教学容量。由于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信息接收器官,使学生的学习与记忆更加的高效有序,所以课程进展也就相应的快速,课程内容也就变得紧凑连贯,课堂教学容量与成效大大提升。就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讲来说,按传统课程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而利用多媒体方式来教学则高效得多,可以把细胞膜的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的形态结构用图像表现的手段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们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三个课时的讲解只要二个课时即可完成,而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进行练习、拓宽知识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开阔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所展现的优势无可置疑,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有一些亟待改善和提升的问题影响着其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教学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亮富.让交流成为科学课堂的亮点[J].科学课,2010年03期.
[2] 陈杰林.中学生物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如何破解困惑[J].考试周刊,2010年04期.
[3] 刘剑钊.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性[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我研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 应用 误区
1.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验的本质,加强实验对学生们的教育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动脑意识,还能够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而使他们了解生物学科,加强对生物教学的认识。
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推广探究式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研究的精神。
2.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 “探究式”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实验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演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开展中的每一个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的归纳推理思维。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笔者准备了种子萌发的图片、玻璃容器、水、以及一些植物的种子。在课堂开篇阶段,笔者首先将种子放入盛满水的玻璃容器,并让学生近前观看,课堂气氛也随之被调动起来,笔者随即导入课题。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笔者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不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状态,并将种子萌发的图片逐一对学生们进行展示。
2.2 “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随堂实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与教学进度,运用简单的实验道具,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证实。这种实验方式是为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以加强学生们的生活意识。以“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为例。在这节课里,笔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手抓过一片从窗外飘进来的树叶,由一片树叶的形成和分解引导学生去了解由植物向食物转化的过程。通过笔者的引导,学生们有了探究该生物课题的愿望,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我们的实验教学道具。
2.3 “探究式”分组实验教学。分组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以“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为例。笔者首先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笔者以分析光合作用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分组思考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加准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
2.4 “探究式”课外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大自然中的生物,以此来验证理论;另外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如在“植物根的生长”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木根部的生长状况,以及对一些小草根部的形状进行分析,在尽量减少破坏自然生物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的分析,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发教学实验的价值,增强实验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实践应用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质量。
3.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3.1 对探究性学习的随意化。教师应该对探究性教学的原理和内涵进行深入了解,而不是随意地对一些旧的固化的教学形式稍加改动就变成探究式教学的模式。这样很多普通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变成探究性学习,这种对探究性学习随意化的方式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3.2 对探究性学习的泛用化。探究性教学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应该追求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特点等的内部因素外,还受到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另一方面还与所教学的知识内容有关,有些教学内容并不易于或者不适于设计成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形式。
3.3 优化生物现象,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于理解。生物的生命过程是复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进行生物教学时,仅仅依照课本进行讲解是很难将其形象、精准地的表达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当中的图形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将复杂的生物现象和生命过程变得更加简单、真实,从而生动地展现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清晰明确的显示生物的微观与宏观现象,从而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接,易于理解掌握。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结构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DNA”分子结构的立体模型的图像多角度去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观察,从而将微观的事物宏观化,使学生们直观的进行感受和理解,将那些很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直观化,使抽象的生物知识轻松自然地得以学习掌握。此外还有像细胞分裂、母体内胚胎发育的过程、血液循环、生物成长等都可以利用媒体教学来讲解深化,直观表达。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动画手段将抽象的生物过程具体呈现出来,使学生们更加真切的理解生命、掌握生命、生存规律。比如:细胞吸水的原理和过程、遗传规律等等。
3.4 动静结合,加深理解,突破难点,促进认知。生物教材当中的图片、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只能表现表相,而不能将生物的整个生命规律与生命本质做以连续的表达与展现,缺少动态的连续与变化,影响着教学的成果与学生的掌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改善这一缺失,将静态与动态连贯起来,将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现象,将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化解为形象具体的图像、影像表达,从而将难于理解的难点知识简单深入地描述表达出来。比如在讲遗传规律时,其中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是动态微观的变化,很难用肉眼观察得到,学习起来很困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动画的形式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5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成交,增加学科教学容量。由于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信息接收器官,使学生的学习与记忆更加的高效有序,所以课程进展也就相应的快速,课程内容也就变得紧凑连贯,课堂教学容量与成效大大提升。就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讲来说,按传统课程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而利用多媒体方式来教学则高效得多,可以把细胞膜的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的形态结构用图像表现的手段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们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三个课时的讲解只要二个课时即可完成,而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进行练习、拓宽知识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开阔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所展现的优势无可置疑,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有一些亟待改善和提升的问题影响着其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教学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亮富.让交流成为科学课堂的亮点[J].科学课,2010年03期.
[2] 陈杰林.中学生物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如何破解困惑[J].考试周刊,2010年04期.
[3] 刘剑钊.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性[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