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2.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4.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5.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6.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7.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①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②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③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8.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2.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4.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5.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6.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7.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①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②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③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8.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