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开始从主体性关系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真实形态,对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新媒体环境下,要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互动交流、创新网络载体。
【关键词】新媒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新增青少年网民1028万,增长率为3.7%,青少年在家里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到89.9%。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深入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班团建设”“新媒体+学风建设”“新媒体+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一系列新的命题,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应变能力。2014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积极应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紧要任务。与此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塑造良好的学风,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人生观教育、成才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开展学风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提升教育实效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分析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对象、客观环境等要素发生的变化,根据学风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树立科学的理念,最终达到推进学风建设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拟借助主体间性理论,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所发生的转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特点与主体间性的新理念,提出新媒体环境中推进学风建设的思路与具体路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变
互联网技术应用所导致的信息传播泛化,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传统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主体性被削弱、客体的主体性得到增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由传统主体性关系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难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真实状态,而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与认知路径。①
(一)新媒體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变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主体—客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教育者根据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要求、受教育者的特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②在这种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支配权和主导性,而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则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主客体关系,以教育者为代表的传统主体的主体性不断地被削弱、以受教育者为代表的传统客体的主体性不断地得到增强。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因其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青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表达自身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利被极大地削弱。③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网络空间中,青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点赞”“转发”“打赏”等成为他们表达诉求、参与互动的重要方式。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理解和内化更加地多元主动,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个人的能动性与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环境的去中心化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运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已经很难完全理解和认识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主体间性理论为理解、认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理念和方法的指导。
(二)主体间性对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由胡塞尔提出,经海德格尔、马丁·布伯等人发展完善。主体间性理论克服了传统哲学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主体的缺陷,超越了“主体—客体”的关系模式,从而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模式。④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形成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主体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的主体性是交互主体性而非占有性个人主体性。⑤主体间性理论较好地回应了新媒体环境中传统主体性关系理论所受到的冲击,反映了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形态。
一方面,它回应和尊重青年学生日益发展的主体意识,将青年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构建了“主体—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超越了信息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兼容性的特点,为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提供技术手段。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这一技术优势,进一步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将主体间的互动对话作为主要特征。同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媒体等教育手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反映了新媒体技术的工具属性。新媒体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将网络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用先进的文化手段占领新的阵地,将网络工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的有效载体加以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新增青少年网民1028万,增长率为3.7%,青少年在家里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到89.9%。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深入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班团建设”“新媒体+学风建设”“新媒体+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一系列新的命题,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应变能力。2014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积极应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紧要任务。与此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塑造良好的学风,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人生观教育、成才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开展学风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提升教育实效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分析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对象、客观环境等要素发生的变化,根据学风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树立科学的理念,最终达到推进学风建设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拟借助主体间性理论,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所发生的转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特点与主体间性的新理念,提出新媒体环境中推进学风建设的思路与具体路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变
互联网技术应用所导致的信息传播泛化,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传统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主体性被削弱、客体的主体性得到增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由传统主体性关系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难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真实状态,而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与认知路径。①
(一)新媒體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变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主体—客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教育者根据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要求、受教育者的特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②在这种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支配权和主导性,而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则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主客体关系,以教育者为代表的传统主体的主体性不断地被削弱、以受教育者为代表的传统客体的主体性不断地得到增强。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因其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青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表达自身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利被极大地削弱。③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网络空间中,青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点赞”“转发”“打赏”等成为他们表达诉求、参与互动的重要方式。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理解和内化更加地多元主动,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个人的能动性与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环境的去中心化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运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已经很难完全理解和认识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主体间性理论为理解、认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理念和方法的指导。
(二)主体间性对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由胡塞尔提出,经海德格尔、马丁·布伯等人发展完善。主体间性理论克服了传统哲学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主体的缺陷,超越了“主体—客体”的关系模式,从而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模式。④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形成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主体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的主体性是交互主体性而非占有性个人主体性。⑤主体间性理论较好地回应了新媒体环境中传统主体性关系理论所受到的冲击,反映了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形态。
一方面,它回应和尊重青年学生日益发展的主体意识,将青年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构建了“主体—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超越了信息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兼容性的特点,为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提供技术手段。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这一技术优势,进一步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将主体间的互动对话作为主要特征。同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媒体等教育手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反映了新媒体技术的工具属性。新媒体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将网络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用先进的文化手段占领新的阵地,将网络工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发展的有效载体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