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实用”不放松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提升节目“黏度”的角度,对《中国艺考》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艺考》;信息服务;“黏度”
  迄今为止,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艺考》节目已经播出第二季,总体看来做的不错。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一个,就是综合了综艺真人秀和信息服务类节目,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这个其实是《中国艺考》这个节目的特点,也是《中国艺考》这个节目的卖点。
  但是我不得不说,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可能受同类节目的影响,有点在综艺真人秀和信息服务类节目之间游移。我认为,《中国艺考》这个节目应该在“信息服务”上做足文章。据我所知,艺考现在有极大的市场。据估计,这个市场仅仅是OTO这一块,就有高达千亿的潜力。①如果哪天取消艺考,估计中国至少得有上百万人失业。
  这么庞大的市场,就为我们节目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那么多人在从事艺考工作,有那么多人在消费艺考,这方面如果开发好,那真的是前景一片光明。《中国艺考》这个节目综艺的成分或者是表演的成分已经足够了,下一步应该在和考试结合上下功夫。我们要把这个节目做成所有艺考生的“入门教材”、辅导材料,而且是重要的辅导材料。考生没有看过这个节目就很可能考不上,我们心里得这么想,而且要往这方面努力,不断提升节目的“黏度”。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宣传,以便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更多的关注。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增强这个节目的“黏度”呢?
  我想,可能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节目相关信息的系统性。辅导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中国艺考》应努力成为艺考的辅导教材,目前《中国艺考》有相关信息,但是不够系统。建议在以往节目的基础上,提供艺考的通论型信息,即所有艺考生应知应会的一二三四,等等。
  二是突出重点信息或者重点知识。节目主创团队心里面应该有一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应该突出重点,然后在节目里面突出重点。不是说一句就完了,必要时要出动画,要出大字幕,要让参与节目录制的考生反复讨论。在好看的同时,要突出重点,要把前面提到的“应知应会”在这里面体现出来。
  三是强化重点信息或者重点知识的“有用性”应用。可以一季播完了,找些观众来试试,给他们来一个“小考”。看看他们在看了这个节目之后学到了什么,哪些认知是对的,哪些认知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因为增强了参与感,所以大家可能就更爱看。也可以找某个同学,让他现身说法,谈一谈看了《中国艺考》以后对自己的启发。
  四是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实战性”。《中国艺考》基本上是模拟实际的艺考,老师也有“黑脸”“红脸”,艺考生进到小屋遇到的情况也比较相似。节目可以加进一些纪录片的元素,例如加进一些真实艺考的内容、一段真实艺考的视频等,从而拉近考生与艺考的距离。
  五是增強节目观赏的方便度。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看这个节目还不是很方便。往往还得在网盘上看,而网盘经常“卡壳”。在这个信息非常丰富乃至面临信息丰富的痛苦的时代,如果不能够增强节目观赏的方便度,很可能会失去相当一部分受众。
  六是加大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力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应该是强强合作,而不是随意凑合。《中国艺考》应该与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这样的新媒体平台合作,这样播出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七是增强节目播出时间的科学性。电视台节目播出的时间安排有自己的考虑,但是,我觉得目前的时间安排可以再斟酌。众所周知,艺考是在春节前后进行,而且大部分是在春节前进行。所以这个节目的首播时间应该安排在上一年的暑假,这样周播也成、日播也好,怎么播都行。同时,也给艺考生和家长一个缓冲余地,让他们利用暑假看看这个节目,增加信心。
  总而言之,我认为,艺考这个市场本身特别大,目前有关机构所能够提供的有效供给又存在较大缺口,这就给了《中国艺考》这个节目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节目组广纳群言、广采众智,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反法西斯,是除了反恐之外,当前全球范围屈指可数的具有普遍共识的世界性文化主题。如何呈现作为法西斯形象化身的侵略者形象,是所有反法西斯题材影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侵略者形象的全面、系统识别,是直面新世纪以来中国反法西斯题材影片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反法西斯;后冷战;侵略者形象;人性论;民族主义  反法西斯,恐怕是除了反恐之外,当前全球范围屈指可数的具有普遍共识的世界性主题。然而,
期刊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就职于福建省广播电视系统,原以为会在广播电视系统“奋斗终身”。但后来由于工作变动,还是离开了福建广播电视系统,来到了高校工作,没想到后来又和高校宣传、高校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我先到了南开大学,在南开大学有线电视台工作。1999年底,不满36岁的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电视台工作,一晃,近20年了。這20年,是北师大改
期刊
【内容摘要】“精准化”乃是各类营销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文化旅游精准营销”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将包括但不限于“泸定桥精神”在内的红色文化发扬光大等问题,指出要促进泸定桥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有效对接,搭建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传播平台,开展红色旅游大数据精准营销等。  【关键词】泸定桥;精神;文化旅游;整合营销  引言  2018年是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3周年,我们不仅要铭记“飞夺泸定桥”精神,更需要
期刊
【内容摘要】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通过明确大类培养的教学理念、借助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弘扬区域特色的文化传统、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潮流,在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做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为中国影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创新;人才  一、引言  “在大学的诸多任务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首要任务。”①但是如何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同的时
期刊
【内容摘要】红色文化具有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聚合中华民族力量的重大意义。在过往的红色文化传播中,基本都遵循“傳递观”的主导模式。在新的传播与接受环境中,要增强红色文化的接受度,增大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影响,从思维上更需引入传播“仪式观”的理念,并通过相关场域的建构与叙事模式的改变,使红色文化传播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求产生更好的契合度。  【关键词】场域;叙事;红色;文化;传播  引言  红
期刊
周鸿铎,1940年出生,河南濮阳人,国家二级教授。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荣誉所长,博士生导师,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中国传媒经济终身成就奖和世界传媒经济特别贡献奖。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先后在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北京日报社和中国传媒大学工作。曾担任中国传媒大学社会管理系、管理系主任、中国劳动学会理事、北京市劳动学会副会长、《现代传播》编委、“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大会”学术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泸定桥精神的由来”切入,描摹了泸定桥故事的传播变迁与传播变异,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指出了对于包括但不限于“飞夺泸定桥”在内的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面临被解构乃至颠覆的危险绝不应掉以轻心,并且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新复杂语境中赓续红色记忆的相关传播策略建议。主要包括:“从单一的传统媒体传播向多媒体传播乃至泛媒体传播转变”“从单次传播向多次传播乃至N次传播转变”“从表层传播与深度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对《中国艺考》节目的观感,提出打好“首都”和“教育”两张牌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艺考》;首都;教育  到现在,《中国艺考》系列节目已经开办两年了。键入“《中国艺考》系列节目”作为关键短语在百度上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结果约1,420,000个。应当说,这个系列节目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我所工作的单位,也有很多人看过这个系列节目。这一点是许多其他同类节
期刊
【内容摘要】做好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对于培养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电视频道(CCTV4)作为一个面向全球播出的中文电视频道,近年来在弘扬中华文化、沟通海外侨胞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其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的特色包括:平民化传播风格缩短海外受众距离、共通性话题引发海外受众共鸣、多元化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多样化呈现增强对海外受众黏性四个方面。在未来的对外文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教育电视台四档直播节目为例,描述了CETV在融媒体转型方面的相关做法,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媒体运营策略。  【关键词】传统电视媒体;融媒体;策略;教育电视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观众已经被新媒体抢走,快餐式的网络视频点播,更加剧了传统电视媒体观众群的流失,电视观众老龄化的特征日趋明显,电视开机率正在逐步降低。自国务院发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