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文化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中,学术界至少有过两次关于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其成绩是为大家所公认。不无遗憾的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讨论,绝少有人系统地论述到古代的礼乐文明。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这种现象令人多少感到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庞大的体系。它的核心是什么?1983年,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钱先生的见解十分精辟,我完全赞同。事实上从古代中国的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从国家典制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从本质上把握古代中国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礼乐文明在中国出现,是历史的进步。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是中国社会从神权时代走向人本主义时代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殷墟考古遗址中,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与成千上万的卜用甲骨共存,可见在高度发达的殷代物质文明之上,耸立着一个事事占卜、迷信鬼神的精神世界。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衡。人,尤其是社会下层的人,似乎是为着鬼神而活着,或者以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为鬼神打造祭器,或者随时把生命和鲜血变做祭坛上的供品。人祭(用活人做祭品)、人殉(用活人殉葬)的盛行,表明人没有自身的价值可言。牧野之战,使偏处一隅的小邦周国竟然在朝夕之间推翻了强盛显赫的商王朝,事态的发展如此迅速,连周人自己也感到惊讶。“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如何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成为周初政治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周公总结商亡的历史教训,认为根本原因是商王失德滥罚。为了周的长治久安,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也就是实行“德政”的政治纲领,要求统治者“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把人民的反应作为为政得失的标志;又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敏,天明畏(威)自我民明威”,将人民的意志看作是上天的意志的体现,所以,为政治国,要以人为本。从《尚书》可知,周公所说的“民”,包括社会下层的“小民”在内。在中国历史上,人的价值第一次被从理论上得到论证,政治思想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人祭、人殉逐步被废止,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飞跃。
  “德”是潜存于人心,是理想的美好品性,但它的内涵很抽象,没有明确的重心。孔子赞美周公的德政思想并加以发展,他每每用“仁”字来置换“德”字,并解释说“仁者,爱人”,有德之人就是爱人之人,从而使“德政”的指向更加鲜明。在孔子看来,所谓德政就是对社会、家庭、人民的关爱之政。有国有家者的“德”,应该体现在国政、家政和自己的言语举止中。人非圣贤,德性不会与生俱来,需要经过砥砺和涵养才会逐步形成。为了便于人们修养德性,孔子把周代相传的冠、婚、丧、祭、飨、射、朝、聘等礼仪,改造成为一套道德行为的规范,统称为“礼”。使人们在揖让进退之际,增益其德。如能久习而成性,则庶几乎近于德。因此,礼的功能,从大处而言,是要推行仁政;从小处而言,是要造就德性充盈的君子。
  礼之所以合理,正如《礼记》所说“礼缘人情而作”,它是基于人情而制定的。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篇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与《中庸》“天命之谓性”之说如出一辙,人性是天赋予的自然属性,理应得到尊重。另一篇《尊德义》说:“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马,马之道也。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人道为近。”即使是禹、造父、后稷那样的人杰,也必须顺从其治理的对象的天性,才能获得成功,何况是治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人性的流露,表现为喜、怒、哀、乐之情。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恶之情,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性可以不受制约,可以纵情放任,那样无异于将人类等同于动物。人的好恶之情的缺乏或者过度,同样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能力,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只有健康的情感,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保证。人的情感应该与天道(大自然)一样,处在阴阳和谐的“至中”境界。但是人性不能自发企及于至中之地,因此需要礼(各种仪式节文)来引导人性,使之合于天道,这是儒家礼治主义的根本要旨之所在。儒家所提倡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无一不根于人性。清人凌廷堪在他的《复礼》篇中论述圣人之道说,“圣人舍礼无以为教也,贤人舍礼无以为学也”,认为贯穿三代之治的,无非是一个“礼”字,可谓深得儒家思想之大要。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东方文化的特色大多渊源于此,已经略如上述。但是学术界对礼文化的发掘却是相当的薄弱。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邹昌林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礼文化》的出版,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邹昌林先生长年从事中国古代礼学研究,成果丰硕。此书是“文革”后少数几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礼文化的专著之一。作者从宏观上对中国古礼的起源与整合,古礼的类别、结构、功能、价值形成过程及其特色,作了系统的论述,书中新见迭出,读之令人欣喜。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引起学术界研究中国礼文化的进一步升温。
  平心而论,邹书如能将礼文化扩展为礼乐文化,则更能揭示传统文化的特色。《乐记》将礼、乐、刑、政作为实现王道的要素相提并论,认为“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有其深意。儒家的礼文化与乐文化相辅相成。儒家理论中的乐,有丰富的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音乐,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乐是人性的体现。人类喜爱的是乐音,是与噪声相对而言的。知声而不知音,就与禽兽无别。乐为心声,《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三者是性情递升的必然表现。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有形而无道,就不能不乱。所以,君子应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情感的节制,礼偏重于行为,乐则偏重于内心,两者不可分割。
  其次,乐是教化之具。中国上古有采风的传统,君王在巡察境内四方时,地方官要展示当地流行的乐歌。考察民歌,可以知道地方官的志向,以及民风的正邪。郑卫之声、桑间之音,一定是乱国之君所好。所以《吕氏春秋·音初》篇说,“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随行的官员记录下好的民歌(即所谓“采风”),带回去推广,这是“乐教”的萌芽。《诗经》的国风,就是十五国的民歌。
  纯正无邪的乐章,其声快乐而不放任,节奏感人至深,可以化民成俗,使人心向善,邪气便无从接近。乐教是使人民接受良好影响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礼记》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圣人寓教于乐。儒家用乐体现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道,所以许多礼仪都配有寓意深长的乐曲。《乐记》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孔子倡导乐教,把它作为“六艺”之一,列入教育科目,要求学生“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可谓意味深长。
  第三,“音乐通乎政”,乐与治道密切相关。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所以,治世之音安而乐,其政和谐;乱世之音怨而怒,其政乖戾;亡国之音哀而思,其民困弊。儒家认为,只有盛德之帝才有盛乐,如黄帝有《咸池》,颛顼有《承云》,帝喾有《唐歌》,帝尧有《大章》,舜有《九招》、《六列》、《六英》之乐,即所谓“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惟其如此,古天子用乐章奖赏有功德于民者,大禹治水,勤劳天下,于是舜命皋陶作《夏迭》九章;汤商伐桀,黔首安宁,汤命伊尹作《大护》之舞、《晨露》之歌;武王克商,乃命周公作《大武》。所以子夏说:“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儒家认为,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乐。而无道昏君不然,夏桀、殷纣作侈乐、造大鼓,不中律吕,糜费国力,闻之令人心气惊骇,意念摇荡,致使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人民呻吟,还有何乐可言?所以,只有君子能懂得乐。君子审声而知音,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治国之道尽在其中。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所以古人说:“乐者德之华也。”
  儒家关于乐的理论,是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学界作深入的发掘和研究,离开乐来谈论礼文化,则礼文化就是不完整的,不知邹君以为然否?当然,乐文化的体系也相当庞大,非一日之功可成。礼乐文化的深入研究,也绝非一篇博士论文所能包容,这是我们不能苛求于邹君的。
  近些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传统文化的流失日甚一日,长此以往,五千年中华文明何在?不能不令人心忧。有感于此,有识之士为保护传统文化多有举措。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些举措大多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而且主要集中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如民间工艺、古建筑、饮食文化、戏曲等等,仅仅如此,不足以有效地捍卫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在笔者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文化战略,包括从整体上深入论证传统文化,研究如何保护其合理的内核,如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如何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等等,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而且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其重要性不亚于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而如何保有中华礼乐文明的精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准,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其他文献
一缘起    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仑、玛雅、印加并称世界六大文明,中国、印度、玛雅、印加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其中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最为神秘。玛雅文明产生于距今约5100年前后,某些西方学者因其发达的天文学,竟将其说成是“外星文明”。  从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186件玛雅文物在中国巡展,使人们一睹玛雅文明的庐山真面目。同时中华世纪坛《世界文明系列》编委会编辑出版了一部大型图书
期刊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多年来受到批评,认为是贬低劳动者的重要性。不过换个角度看,这句话也就是表述了一个极为平常的真理:头脑应该支配手脚,灵魂应该摆布肉体,思想应该制约蛮力,文治应该盖过武功。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历来都如此,否则它就会是病态的、短命的。“力”治于“心”,是人类最古老的智慧成就,是金科玉律。  不过这种传统的“心”“力”之别,到今天却变得有些模糊了。首要的
期刊
这一点似乎无庸置疑。在《梁实秋先生手订译著书目》里,就收有《百兽图》《苏联的强迫劳工》《法国共产党真相》三部署名“李启纯’’的作品。余光中的《梁翁传莎翁》一文谈到莎翁全集之外,还说到了“梁翁”翻译《百兽图》的情况,他根本就没有提笔名的问题,《百兽图》似乎无需辩驳地属“梁翁’’的译作。胡百华编的《梁实秋先生简谱》里也记载有《百兽图》《苏联的强迫劳工》《法国共产党真相》三部作品的翻译时间。刘真在纪念梁
期刊
考据是治文史的学者常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大体上是通过各种证明的办法,判断某件事情的真伪。清代考据学最盛,有人赞扬,说它是很科学的方法;也有人批评,说它繁琐不堪,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古往今来,人类的追求不过是真、善、美三字,考据即是为了求真。有人求大真,有人求小真,别人不耐烦那具体的求证过程,虽然可以苛责为庸俗,倒也并非不可理解。   想起小时候学数学,求证数学的定理。那定理明明白白是对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常德、宁波、衢州、江山、丽水、金华、东阳、义乌等地撒放了大量的细菌武器,使当地人民受到了极大的残害。日本进行细菌战的部队,一般知道叫731,其实远不止此,上海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死亡工厂》,用大量已经公开的揭露材料,叙述了日本进行细菌战的罪恶。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授谢尔顿·H·哈里斯先生,中国译本的译者之一王选,根据调查所得,代表她家乡的父老兄弟,作为原告正在
期刊
写下这么严肃这么严重的一个话题,有点吓人;曾自问是否太过敏感、太苛求、太不外交太不绅士?要知道现在的学术家批评家尤其是高级别的专家,早已放弃这样指名道姓的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然而,我不必也不想去宛转曲折,实在是因为这本书所讲所说很严肃很严重,必须还以同样的态度,才是对它的重视。更何况不是我们要挑起争端,而是这本书已经从内部向我们“挑战”了;故此本文重在“看”,摘示出来让大家看看,事实就是如此 ……
期刊
9·11恐怖事件的血腥、废墟与一个个愤怒的面孔,至今历历在目。美国亚洲协会(NGO)主席Nicholas Platt作为亲身经历者,在复旦‘林肯论坛’上言及此事,声音低沉,哽咽,几不成语。‘A sufferer should never know the intensity of what he endures by the present but chiefly by the pankles
期刊
我辈从“文化大革命”过来,一听“格言”,条件反射,马上想到发行八亿,人手一册的语录“小红书”。那年头,早请示,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语录是至高无上的格言,全国只此一言堂。正如大人物童年时代《咏蛙》绝句: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出声  伟哉这两句堪称巨人格言,至今回想起来犹有余威  伴随新世纪,进入群言堂。俄国人契诃夫的格言说得好:大狗有大狗的叫法,小狗有小狗的叫法。语录体的书籍,
期刊
居住和工作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的人,缺乏自然环境的氛围和生机因此,我们称城市为“城市丛林”。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和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一个自然的环境。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这些高科技给现代社会带来众多益处,使数量众多的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但同时我们需要把那些能使我们受益的科技与那些会伤害我们的科技区分开来,选择那些绿色科技,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积极有益的遗产。  
期刊
中西法律文化“暗合”?一看这书名,您可能就会联想到近代中国一些学者的“爱国主义”思维顽习——“举泰西之制而证之于古”,“西法之中固有与古法相同者”(沈家本《寄移文存》卷六);“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与严幼陵先生书》)。  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范忠信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仞1年版)绝非如此,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这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