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改革新阶段的根本特征和聚焦点,应该是构建和完善以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激活生命潜能,陶养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和主轴的教育教学生命互动机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生命观 教育教学互动机制
过去八年,新课程改革在实验、探索、成果推广的过程中,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转变人才教育模式为核心任务,促进了教育由关注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的深层次变革。伴随着涉及教育理念、课程构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管理的全方位教育改革,广大师生正在健康地成长。然而,“实用性”、“功利性”、教与学行为偏重“技能性”等价值取向还在影响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导致生命发展意识游离于教与学活动之外的现象产生。面对“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推广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明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的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新的聚焦点,探索和实施新策略呢?我认为,用教育的“生命观”审视教育,则新阶段的根本特征、聚焦点及主要策略,应该是构建和完善以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激活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和主轴的教育教学生命互动机制。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特征之一:践行教育的“生命观”和“整体思维”,确立“育人生命发展之自觉”的教育目标。
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把人的内在力量的发展提升到教育目的的高度,强调用人的完整性的观点,用“整体思维”看待教育。因为人在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时,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出现的。看不到这种完整性,教育就会片面化。[1]因此,教育应该突出对学生作为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关注和满足。新课程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有利于引导我们激活教材文本资源和学生认知体验的“原始资源”,有利于在多向互动、动态创生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资源。然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往往只将其看成服务于认知目标的“附属物”、纯工具角色、单纯刺激某种技能学习“趣味”的手段,甚至将其当成以示目标完整性的有名无实的标签,而不是像叶澜所说的“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和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及价值。”[2]没有认识到情感目标本身也是一个终极目标。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个性化、动态化、多层次、丰富多彩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活动中的作用和效应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文本价值取向的共性,又要看到学生认知和体验过程的个性、差异性和发展性;既要看到学科特点和学习某种技能过程中的共性特点,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我们不能把教学活动从师生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剥离出来。我们应该鼓励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需要、体验、潜能和个性的师生在课堂教学的多种形式、多向互动的交互作用中,激发生命活力,发掘情感智慧潜能,激活创新能力。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赋予人把握自己命运的意识和能力”,“育人生命发展之自觉”[3]是教育的重要品质。
新特征之二:以教育的“生命观”,指导生命课堂构建。
叶澜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生命主动发展的伟大事业[4],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构建生命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一直抵教育本质的基础性、原点性问题,将教师的教育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到一起;是促进“生本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生长点、重要切入点以及有效发力点;是实施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等核心理念的交汇点。它能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的“最新”究竟是什么,怎样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困惑,同时,对引领教师走出课堂教学片面关注技术性之“外力”,却忽视生命互动之“内功”的误区,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根本是生命,教育的根基是孩子,教育的根源是生活。而生命课堂的构建,正是植根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它让知识以“生命的动态”呈现,将现实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长需要相沟通。
如有位教师在上七年级思品课《合作带来共赢》之前,先将学生分成“家庭组”、“公司组”、“师生组”、“异性组”,再让他们分别对四个群体中竞争及合作情况进行社会调查。课堂上,他又让各组学生模拟群体成员角色,参加“怎样让合作带来共赢”的讨论,再现和体验生活特定情境。结果,家庭组中有个饱尝父母离异之苦,受到邻里关照的孩子说:“我是爸爸,应该有爱心和责任,家里面要合作得很和谐,还要在与其他家庭的竞争中互利互助、共同致富。”公司组有的说:“我是经理,我要传递爱心,启发大家在竞争中友好合作,荣辱与共。”师生组一个学困生说:“我是校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在竞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异性组有的说:“我要用友情让异性之间的竞争焕发出合作共赢的异彩。”
融进真实的生活情境,架起一道桥梁,沟通课堂与生活;引进时代活水,唤起心灵感应,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正如叶澜所说:“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符号,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但是要靠教师去把它们重新激活,使其呈现生命态,办法是让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世界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5]以精神生命参与为根本,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基本方向,以孩子生活世界真切的个性化体验为基础,以心灵参与的角色对话为前提,以幸福共品、情感共鸣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为桥梁的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互动。
新特征之三:以“激发生命活力”为宗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中生命活动的“整合”。
“促进精神生命发展”作为“新基础教育”的特质,需要我们从教育的根本上赋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内涵——实现“三能”整合,即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智能型”,发挥教师教育教学艺术和策略创新的“能动性”,以及发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潜能”的有机整合。当今时代,以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正趋向于智能型、人性化,各国都借此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以加深创新素质和谐发展的深度。如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贯穿于不断发掘潜能的终身教育体系中。[6]这要求我们构建充分发掘学生情感、智慧潜能的信息化生态课程。现代信息技术与三维课程目标实施整合,充分利用师生情智活资源,把融进真实生活的媒体情境和学生活动真实情境交融起来,构建人性化生态课堂,以适应网络教学人性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实现情(情感)、智(智慧)、技(技能)交融共生,激活精神生命,发掘学生情感潜能、智慧潜能、元认知潜能、创新实践潜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真正提高生命活动的质量。
如我校在“十一五”课程信息化课题研究实施中,在设计虚拟网站时输入了各学科的大量学习资源和生活仿真情境的课文、章节(单元)、“智能大冲浪”活动:“腾飞点”(基础知识大比拼)—“探险区”(问题探究)—“云里斗”(分歧点辩论)—“新洞天”(先发现、创新点)—“凯旋门”(研究成果自述)—“我实践”(实际问题个性化创造性解决)—“颁奖词”(激励性评价)。同时,我校在实施中不仅指导学生利用中教育星和K12等资源及本地强势优质资源进行拓展延伸研究,而且设计了BBS,以便学生交流社会实践体会。在活动环节中,“知识闯关”伴随着人性化的鼓励喝彩、情感激导、策略引导、过程调控。用在课堂上时,教师通过网络把学生连接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发挥“情智激导”和“头脑风暴”效应。这种新型的人机交互环境,自然呈现了一个界面友好、形象逼真、积极能动、激烈角逐、情智互生、张扬个性、师生潜能充分发掘、学生学科素养和谐发展的开放性立体课堂。
参考文献:
[1][2][3][4][5]余慧娟.为了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记叶澜与她的“新基础教育”.人民教育,2009.17.
[6]张芹.中美英日德五国信息技术教育战略比较.中央教课所.教育情报参考,2007.9.58.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生命观 教育教学互动机制
过去八年,新课程改革在实验、探索、成果推广的过程中,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转变人才教育模式为核心任务,促进了教育由关注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的深层次变革。伴随着涉及教育理念、课程构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管理的全方位教育改革,广大师生正在健康地成长。然而,“实用性”、“功利性”、教与学行为偏重“技能性”等价值取向还在影响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导致生命发展意识游离于教与学活动之外的现象产生。面对“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推广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明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的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新的聚焦点,探索和实施新策略呢?我认为,用教育的“生命观”审视教育,则新阶段的根本特征、聚焦点及主要策略,应该是构建和完善以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激活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和主轴的教育教学生命互动机制。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特征之一:践行教育的“生命观”和“整体思维”,确立“育人生命发展之自觉”的教育目标。
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把人的内在力量的发展提升到教育目的的高度,强调用人的完整性的观点,用“整体思维”看待教育。因为人在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时,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出现的。看不到这种完整性,教育就会片面化。[1]因此,教育应该突出对学生作为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关注和满足。新课程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有利于引导我们激活教材文本资源和学生认知体验的“原始资源”,有利于在多向互动、动态创生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资源。然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往往只将其看成服务于认知目标的“附属物”、纯工具角色、单纯刺激某种技能学习“趣味”的手段,甚至将其当成以示目标完整性的有名无实的标签,而不是像叶澜所说的“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和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及价值。”[2]没有认识到情感目标本身也是一个终极目标。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个性化、动态化、多层次、丰富多彩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活动中的作用和效应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文本价值取向的共性,又要看到学生认知和体验过程的个性、差异性和发展性;既要看到学科特点和学习某种技能过程中的共性特点,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我们不能把教学活动从师生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剥离出来。我们应该鼓励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需要、体验、潜能和个性的师生在课堂教学的多种形式、多向互动的交互作用中,激发生命活力,发掘情感智慧潜能,激活创新能力。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赋予人把握自己命运的意识和能力”,“育人生命发展之自觉”[3]是教育的重要品质。
新特征之二:以教育的“生命观”,指导生命课堂构建。
叶澜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生命主动发展的伟大事业[4],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构建生命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一直抵教育本质的基础性、原点性问题,将教师的教育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到一起;是促进“生本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生长点、重要切入点以及有效发力点;是实施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等核心理念的交汇点。它能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的“最新”究竟是什么,怎样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困惑,同时,对引领教师走出课堂教学片面关注技术性之“外力”,却忽视生命互动之“内功”的误区,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根本是生命,教育的根基是孩子,教育的根源是生活。而生命课堂的构建,正是植根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它让知识以“生命的动态”呈现,将现实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长需要相沟通。
如有位教师在上七年级思品课《合作带来共赢》之前,先将学生分成“家庭组”、“公司组”、“师生组”、“异性组”,再让他们分别对四个群体中竞争及合作情况进行社会调查。课堂上,他又让各组学生模拟群体成员角色,参加“怎样让合作带来共赢”的讨论,再现和体验生活特定情境。结果,家庭组中有个饱尝父母离异之苦,受到邻里关照的孩子说:“我是爸爸,应该有爱心和责任,家里面要合作得很和谐,还要在与其他家庭的竞争中互利互助、共同致富。”公司组有的说:“我是经理,我要传递爱心,启发大家在竞争中友好合作,荣辱与共。”师生组一个学困生说:“我是校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在竞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异性组有的说:“我要用友情让异性之间的竞争焕发出合作共赢的异彩。”
融进真实的生活情境,架起一道桥梁,沟通课堂与生活;引进时代活水,唤起心灵感应,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正如叶澜所说:“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符号,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但是要靠教师去把它们重新激活,使其呈现生命态,办法是让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世界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5]以精神生命参与为根本,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基本方向,以孩子生活世界真切的个性化体验为基础,以心灵参与的角色对话为前提,以幸福共品、情感共鸣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为桥梁的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互动。
新特征之三:以“激发生命活力”为宗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中生命活动的“整合”。
“促进精神生命发展”作为“新基础教育”的特质,需要我们从教育的根本上赋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内涵——实现“三能”整合,即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智能型”,发挥教师教育教学艺术和策略创新的“能动性”,以及发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潜能”的有机整合。当今时代,以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正趋向于智能型、人性化,各国都借此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以加深创新素质和谐发展的深度。如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贯穿于不断发掘潜能的终身教育体系中。[6]这要求我们构建充分发掘学生情感、智慧潜能的信息化生态课程。现代信息技术与三维课程目标实施整合,充分利用师生情智活资源,把融进真实生活的媒体情境和学生活动真实情境交融起来,构建人性化生态课堂,以适应网络教学人性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实现情(情感)、智(智慧)、技(技能)交融共生,激活精神生命,发掘学生情感潜能、智慧潜能、元认知潜能、创新实践潜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真正提高生命活动的质量。
如我校在“十一五”课程信息化课题研究实施中,在设计虚拟网站时输入了各学科的大量学习资源和生活仿真情境的课文、章节(单元)、“智能大冲浪”活动:“腾飞点”(基础知识大比拼)—“探险区”(问题探究)—“云里斗”(分歧点辩论)—“新洞天”(先发现、创新点)—“凯旋门”(研究成果自述)—“我实践”(实际问题个性化创造性解决)—“颁奖词”(激励性评价)。同时,我校在实施中不仅指导学生利用中教育星和K12等资源及本地强势优质资源进行拓展延伸研究,而且设计了BBS,以便学生交流社会实践体会。在活动环节中,“知识闯关”伴随着人性化的鼓励喝彩、情感激导、策略引导、过程调控。用在课堂上时,教师通过网络把学生连接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发挥“情智激导”和“头脑风暴”效应。这种新型的人机交互环境,自然呈现了一个界面友好、形象逼真、积极能动、激烈角逐、情智互生、张扬个性、师生潜能充分发掘、学生学科素养和谐发展的开放性立体课堂。
参考文献:
[1][2][3][4][5]余慧娟.为了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记叶澜与她的“新基础教育”.人民教育,2009.17.
[6]张芹.中美英日德五国信息技术教育战略比较.中央教课所.教育情报参考,200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