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仇和,原江苏省副省长。在其主政沭阳县和宿迁市工作期间,仇和倾心为民,铁腕改革,成效显著。2004年2月4日,南方周末报曾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他以激进手段推进改革的事迹。从此,“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名扬全国。
2007年12月中旬,一纸命令,仇和调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12月23日,仇和带着他的秘书一起“空降”昆明。在两个多月的实践中,仇和强势推出一系列治市措施,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被人们称为是“昆明新政的一缕阳光”。
仇和在昆明履新期间,究竟采用了哪些招数?效果如何?请看特约记者薛化文为本刊发来的报道。
发表“八无”感言
2007年12月28日,也就是仇和到昆明上任的第5天,昆明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公开宣布仇和就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这是仇和第一次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亮相。
在这次大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桓代表省委到会,宣读了中央和省委对仇和的任命并讲话。原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作告别讲话。
仇和在这次大会上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讲了接过这个“接力棒”,既有压力也充满信心;他表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扎根昆明,与昆明全体干部群众一道,再创辉煌。在仇和讲的很多内容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的“八无”感言。
这“八无”是:“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
10多年前,仇和从江苏省城南京到沭阳县当书记时,在就职演说中也曾讲了这“八无”。他具体解释说,无亲无故,就没有人情干扰;无恨无怨,就没有恩怨纠葛;无牵无挂,就没有家庭拖累。这样干起事来,就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仇和的“八无”感言,充分体现了他的处事风格和做人原则。这和他的“改革要冒风险,稳定要付成本,发展要有代价”以及“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的思想和言论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不能现场办证的窗口不要进来
2007年12月28日下午,仇和带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到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调研。这是仇和在昆明就职后进行的第一次调研。
仇和在市公安局的便民服务窗口问:“办理一个人落户要多长时间?”工作人员回答:“手续齐全要25天。”仇和立刻说:“不行,时间太长了。能不能快点?”工作人员告诉他,过年后将会有调整。到时办户口,最长的时间只需要7天。仇和又说,还能不能再快一点?他随后要求服务窗口单位,把从接件到办结的时间打印成表交给他。并明确提出,要提高窗口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要讲速度,比速度,不能老牛拉车慢慢来。便民服务中心,要真正方便人民群众才行。
在走出“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大门时,仇和指着这几个字又说,便民服务的目标和结果,是让老百姓满意。将来让万人评议,不是我们自我表扬、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要把中心变为老百姓的中心,是老百姓满意的中心,那就是本质的区别了。如果在这里办不下来,还要跑几个地方,那就会增加办事人的成本。141个窗口,所有的证在这里都要能办,这样才叫便民,不能现场办证的窗口不要进来。要跑几个地方办证,那就劳民了。
现场直播市委扩大会
2008年1月28日,昆明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这次市委扩大会议与以往的扩大会,有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开门开会,不是闭门开会。即通过昆明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现场直播会议情况。把“小会场”变成了“大会场”。
昆明圆通街的一位社区工作者对记者说,她在社区工作了10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市委的会议怎么开、都讲些什么,这是让老百姓参政的一次实际体验,在第一时间里知道了市委工作报告的内容。过去新闻媒体上刊发的工作报告,一般都是摘要,对一些工作的不足,我们无从知晓。电视和电台的现场直播,对会议精神的了解更加充分了,减少了会议内容传达上的信息流失。
也就是在这次市委扩大会上,仇和提出了要加强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直接联系。他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的工作电话、移动电话和家庭电话,三通必须要有一通。群众找领导,要随时能找得到。
治理软环境要用硬招
2008年2月4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它直接关系到昆明的形象,关系到昆明的发展。仇和对此极为重视。
仇和在宿迁市主政时,把很穷的宿迁市打造成浙商全国最满意的投资城市。仇和说,昆明的各方面条件如此之好,应该比宿迁做得好。
《实施意见》下发后,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召开动员大会。仇和在大会上讲话时说:“要确立这样一个原则,只要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民生,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方法。提倡这样一种精神:凡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参考;凡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都允许突破。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完善政策。”
仇和认为,软环境最能反映和体现形象。昆明的新形象,要靠大家建、大家树。凡是为昆明新形象增光添彩的,要大力宣扬和奖励;谁损害昆明的形象,就要砸掉谁的饭碗。
仇和主张,治理软环境一定要用硬招,要严格执行责任制。《实施意见》中明文规定,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要在《昆明日报》和昆明电视台上公开亮相,就抓好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作出承诺,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监督。
公布领导职务和联系电话
2008年2月16日,《昆明日报》卖疯了,报社不得不加印了3万份。一些外地人还打电话托昆明人买16日的报纸。一时间“昆明纸贵”。
2月16日的《昆明日报》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用4个整版、8万多字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职务分工和联系电话。
领导联系电话的公布,激起了昆明市民的兴奋、好奇和参政议政的热情。人们纷纷拨打各部门电话,目的和心态各异:有的是反映问题,有的是提建议,有的是想试试电话是否打得通、打通后接电话的领导是什么态度。拨打书记仇和、市长张祖林电话的人最多。为了更顺畅地保证在工作时间以外与市民的联系,2月19日,市委书记、市长在原公布电话的基础上再各新增一部联系电话,打这两部电话的时间是当天 18:00至次日8:30。 负责接听书记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晚上平均接听160多个电话。电话开通的第一个晚上,一夜到天亮,电话没有间断过;负责接听市长工作电话的工作人员说,平均每隔10分钟左右就会有一个电话打入。
领导联系电话公布的同时,正是昆明市“两会”召开期间。不少领导因参加会议导致工作电话无人接听,这使市民对政府接受监督的诚意产生了质疑。2月18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接听领导干部公务电话的通知》,对接听电话、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指出对不按规定接听群众来电,或故意刁难、语言不文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及时进行处理而导致发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对媒体公布的“打35个电话22个无人听”的问题,昆明市纪委负责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以文件形式公布。
公布领导联系电话像一把利剑,刺破了多少年来隔在老百姓和官员之间的厚重屏障。政府机关每年都会印制一本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电话号码本,上面都有“内部资料、妥善保管”8个字,并且注明,限内部使用。现昆明市主动拆除了这堵墙。使老百姓也知道了各部门的领导叫啥干啥,还能联系到。
公布领导联系电话,是最起码的政务公开。公众对领导干部联系电话的需求,不仅是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更是对沟通无碍的对话机制的渴求。
2月21日,在昆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仇和说:“我们党的干部,与群众如鱼水之情,血肉相连。如果连电话都不能联系,何谈血肉相连?公务员是公仆,老百姓是主人,主人找公仆都找不到,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出台《领导问责办法》
2008年2月14日,昆明市委和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其中规定有10大项问责内容,及处罚措施和程序。进一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增强了执行力和提高了工作效能。
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规定了昆明市各级党政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具有或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组织,公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中心)等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市管领导干部,如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都将依法照该办法进行问责。
独断、滥用等情况将被问责。凡负责人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有令不行的;对上级命令禁止的行为置若罔闻,不遵守、不制止、不纠正、不查处,有禁不止的任何一项情形,将被问责。
出现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有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或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评估和论证、听证、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报批的;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主观盲目决策,出现失误或造成较大损失的;违规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导致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严重社会矛盾的;违背科学发展观,错误决策,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或环境严重污染,以及其他重大损失中任何一项的,也将被问责。
此外,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出现、发布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决定、命令的;违法授权或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相关职权,或者不依法对受委托者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的;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利用职权向办事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办事拖拉平庸无为的;铺张浪费,暗箱操作等,同样要被问责。问责最重处罚可免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仇和说,出台《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就是要使每个干部都知道、都懂得,懒官、庸官、昏官的日子不好混,共产党的干部要有事业心,要有责任感,要能干实事。
开会时打瞌睡的副局长遭辞职
2008年2月20日上午10时许,昆明市举行的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的专题讲座正在进行。坐在主席台上的仇和,突然打断主讲者的发言,说请稍停一下,我来问个事。坐在第一排右边的第4个同志,请你站起来,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仇和连叫两遍,这个同志才清醒过来,站起来回答了问题。
这位同志,就是后来被媒体称为“瞌睡局长”的、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蒋文辉。
开会时打瞌睡,不认真听讲。对这种现象,仇和不能容忍。
仇和在担任沭阳县委书记时,一次县里开会,一位局级领导迟到5分钟。仇和就叫他站在外面听会,没有让其进会场。
仇和认为,会风很重要,它关系到凝聚人的心思,振奋人的精神,集中人的精力,消除人的惰性。
现在不少地方的会风不正。有的想不来就不来;有的成了“请假专业户”;有的人虽来了,也是人在心不在;有的坐不了几分钟,就溜到会场外聊天;还有的在会场内不停地接、打手机。迟到、早退更是习以为常。
会风不正,政令难行。
蒋文辉副局长认识到自己开会时打瞌睡不对,主动作检讨并提出辞职。两天后,呈贡县纪委宣布,县政府同意了蒋文辉辞去副局长职务的请求。瞌睡局长遭辞职,在昆明官场引起了强烈震动,同时也震动了全国。
自此,昆明市召开的各种会议,会风特别的好。
第一难“城中村”被拆
以前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事,现在城区拆迁亦成了天下第一难事。昆明市“城中村”的拆迁就是如此。
在昆明市主城区范围内,有“城中村”336个,总面积2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800多万平方米,常住人口76万余人。这些“城中村”大都是由于长期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中村”的“城不城乡不乡”,成为春城的尴尬。对城市整体规划和市容市貌建设影响很大。过去曾多次动议要拆迁改造,但难度很大。仇和到任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制定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统一规划,自拆自建”和“拆一还一,就地安置”的原则和政策。并提出把改造“城中村”作为昆明市“第一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使上下很快形成了共识和合力。一场浩大的、空前的城中村拆迁开始了。
2008年2月28日,一声令下,7个“城中村”同时开拆。昆明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势。这和仇和当年在沭阳县的铁腕拆迁搞建设的情形有些相似。
佴家湾村是昆明市区较大的一个“城中村”。在佴家湾村,巨大的“拆”字随处可见,街道两旁的商铺多数已关门。佴家湾村位于昆明市区主干道春城路及吴井路之间,占地70多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呈南北长、东西短分布。上世纪90年代,整个村庄完全被城市包围,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长期以来,佴家湾村村民自建房随心所欲,房屋密度大,布局混乱,市政设施不齐全,村民生活条件差,村民大多靠出租房屋生存。由于外来人员多、情况杂、治安状况也不好。
昆明市336个“城中村”,都将像佴家湾村一样,被限期拆迁。这为改造环境,建设新昆明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从对第一难“城中村”的拆迁中,进一步看到了仇和的胆识和能力,看到了昆明发展的前景和希望。
组织35个招商分局到全国各地驻点招商
招商引资,是仇和在宿迁市主事时的一大法宝。到昆明任职后,仇和同样又拿出这个法宝,发挥其重要又奇特的作用。
在2008年2月下旬,仇和从昆明市各部委办局抽调了100多名干部进行培训,组成35个招商分局,分赴全国各地展开拉网式驻点招商。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昆明市招商引资的任务,将是2007年的两倍。
招商引资,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很难。特别是要完成两倍的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昆明人性格有些温吞。昆明四面环山,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坝子文化”,不敢为天下先。常常是小富即安,容易满足。所以不愿意出远门,安土重迁。像这样大规模、远距离、长期地驻外招商,对昆明人不仅是一次重要实践活动,更是一次观念的冲击和思维的转变。
仇和在沭阳县和宿迁市当书记时,就要求机关1/3干部离岗招商,年终考核没完成任务的,第2年继续进行招商。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一把手免职。尽管这个做法当时引起了一些人质疑,但仇和坚持不变。“不争论,做了再说。”
昆明市分赴各地的招商分局首战告捷。
2008年3月3日,从深圳市传来喜讯:代表深滇经济合作的昆明深圳工业园,签订了总投资额为465亿元人民币的27个项目。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仇和当年担任县委和市委书记时,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医院和学校的拍卖。按照仇和的思路,从2001年开始,宿迁全市12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变为民营,11家县以上医院,全部完成改制。
仇和的理论是:不办穷人医院,穷人学校。政府包办的结果,事实上穷人受损,富人得益,官僚得利。这种情况,只有让市场来发挥功能,要走“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的路子。
2008年3月3日“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的“宿迁模式”在昆明出现。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
《意见》要求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主办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常规医疗服务领域,实行“管办分开”,“社会办、政府管”,“鼓励社会投资,实行自主经营” 。不仅如此,还鼓励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产权多元化改造和重组。《意见》提出的初步目标是,到2012年,民营医疗机构资产,占全市医疗总资产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同时,政府对引资和投资民营医疗的,还给予了许多鼓励和优惠。
这一项项新规,让昆明人感到新鲜,眼界大开。
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后备干部
2008年1月31日,昆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才,到县市区、市属部门担任助理(正科级),并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
昆明市此次公开选拔100名后备干部,主要目的是引进一批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紧缺、急需的人才,培养、储备、改善县处级领导班子机构的优秀年轻干部。
在谈到这次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时,仇和说,建设现代昆明有很多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是,急需人才的短缺;有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熟悉城乡统筹规划设计、城市管理、投融资、国际经贸、招商引资、都市经济等人才不足的挑战。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就是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充实和增强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现代昆明的中坚力量。社会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昆明市此次面向全国的人才选拔,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不拘一格准入。打破以往公开选拔对地域、人员身份和性质的限制,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都可参加公开招考。二是高起点选拔。虽然对人员身份性质不限制,但在报名条件和选拔程序上,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的规定,有所突破。如报名条件规定:必须具备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0周岁以下,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三是高标准定职培养锻炼。这次公选设置县(市)区长“助理”和局长(主任)“助理”岗位,让人才在“助理”岗位上,承担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进行系统综合的培养锻炼。
昆明市这次公开的人才选拔报名起止时间为:2008年2月18日至3月10日下午5:00,笔试时间为2008年3月下旬,笔试结束后,按面试人选与选拔人数3: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 本次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另行安排工作。
中共昆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荣明承诺:本次选拔后备干部,以坚持选出优秀的、胜任的人才为目标;切实把公道正派的原则贯穿整个公开选拔工作的始终;广泛接受监督。
仇和昆明履新80天,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引起了强烈震动和反响。最让老百姓感到新鲜的,就是打破了一些政府行政办事一成不变的常规,拉近了党政领导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仇和新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高兴,让官员害怕畏惧。”仇和雷厉风行办事的作风,给昆明官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官员普遍感到,压力大了,走路快了,要求严了,加班多了,办事认真了。一些在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反映,“地毯式的观念轰炸”,让人应接不暇。新措施出台太快,有点跟不上。
人们欢迎和热爱仇和这样的领导干部,但仅有仇和是不够的。
在现行体制下,仇和这样的领导者是稀缺资源。我们期盼有更多的仇和,以理性的改革意识和勇敢的实践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什么时候“单打独斗”的仇和不再是新闻,才说明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真正的法治而非人治的境界。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12月中旬,一纸命令,仇和调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12月23日,仇和带着他的秘书一起“空降”昆明。在两个多月的实践中,仇和强势推出一系列治市措施,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被人们称为是“昆明新政的一缕阳光”。
仇和在昆明履新期间,究竟采用了哪些招数?效果如何?请看特约记者薛化文为本刊发来的报道。
发表“八无”感言
2007年12月28日,也就是仇和到昆明上任的第5天,昆明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公开宣布仇和就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这是仇和第一次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亮相。
在这次大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桓代表省委到会,宣读了中央和省委对仇和的任命并讲话。原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作告别讲话。
仇和在这次大会上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讲了接过这个“接力棒”,既有压力也充满信心;他表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扎根昆明,与昆明全体干部群众一道,再创辉煌。在仇和讲的很多内容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的“八无”感言。
这“八无”是:“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
10多年前,仇和从江苏省城南京到沭阳县当书记时,在就职演说中也曾讲了这“八无”。他具体解释说,无亲无故,就没有人情干扰;无恨无怨,就没有恩怨纠葛;无牵无挂,就没有家庭拖累。这样干起事来,就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仇和的“八无”感言,充分体现了他的处事风格和做人原则。这和他的“改革要冒风险,稳定要付成本,发展要有代价”以及“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的思想和言论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不能现场办证的窗口不要进来
2007年12月28日下午,仇和带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到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调研。这是仇和在昆明就职后进行的第一次调研。
仇和在市公安局的便民服务窗口问:“办理一个人落户要多长时间?”工作人员回答:“手续齐全要25天。”仇和立刻说:“不行,时间太长了。能不能快点?”工作人员告诉他,过年后将会有调整。到时办户口,最长的时间只需要7天。仇和又说,还能不能再快一点?他随后要求服务窗口单位,把从接件到办结的时间打印成表交给他。并明确提出,要提高窗口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要讲速度,比速度,不能老牛拉车慢慢来。便民服务中心,要真正方便人民群众才行。
在走出“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大门时,仇和指着这几个字又说,便民服务的目标和结果,是让老百姓满意。将来让万人评议,不是我们自我表扬、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要把中心变为老百姓的中心,是老百姓满意的中心,那就是本质的区别了。如果在这里办不下来,还要跑几个地方,那就会增加办事人的成本。141个窗口,所有的证在这里都要能办,这样才叫便民,不能现场办证的窗口不要进来。要跑几个地方办证,那就劳民了。
现场直播市委扩大会
2008年1月28日,昆明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这次市委扩大会议与以往的扩大会,有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开门开会,不是闭门开会。即通过昆明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现场直播会议情况。把“小会场”变成了“大会场”。
昆明圆通街的一位社区工作者对记者说,她在社区工作了10多年,还是第一次知道市委的会议怎么开、都讲些什么,这是让老百姓参政的一次实际体验,在第一时间里知道了市委工作报告的内容。过去新闻媒体上刊发的工作报告,一般都是摘要,对一些工作的不足,我们无从知晓。电视和电台的现场直播,对会议精神的了解更加充分了,减少了会议内容传达上的信息流失。
也就是在这次市委扩大会上,仇和提出了要加强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直接联系。他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的工作电话、移动电话和家庭电话,三通必须要有一通。群众找领导,要随时能找得到。
治理软环境要用硬招
2008年2月4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它直接关系到昆明的形象,关系到昆明的发展。仇和对此极为重视。
仇和在宿迁市主政时,把很穷的宿迁市打造成浙商全国最满意的投资城市。仇和说,昆明的各方面条件如此之好,应该比宿迁做得好。
《实施意见》下发后,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召开动员大会。仇和在大会上讲话时说:“要确立这样一个原则,只要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民生,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方法。提倡这样一种精神:凡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参考;凡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都允许突破。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完善政策。”
仇和认为,软环境最能反映和体现形象。昆明的新形象,要靠大家建、大家树。凡是为昆明新形象增光添彩的,要大力宣扬和奖励;谁损害昆明的形象,就要砸掉谁的饭碗。
仇和主张,治理软环境一定要用硬招,要严格执行责任制。《实施意见》中明文规定,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要在《昆明日报》和昆明电视台上公开亮相,就抓好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作出承诺,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监督。
公布领导职务和联系电话
2008年2月16日,《昆明日报》卖疯了,报社不得不加印了3万份。一些外地人还打电话托昆明人买16日的报纸。一时间“昆明纸贵”。
2月16日的《昆明日报》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用4个整版、8万多字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职务分工和联系电话。
领导联系电话的公布,激起了昆明市民的兴奋、好奇和参政议政的热情。人们纷纷拨打各部门电话,目的和心态各异:有的是反映问题,有的是提建议,有的是想试试电话是否打得通、打通后接电话的领导是什么态度。拨打书记仇和、市长张祖林电话的人最多。为了更顺畅地保证在工作时间以外与市民的联系,2月19日,市委书记、市长在原公布电话的基础上再各新增一部联系电话,打这两部电话的时间是当天 18:00至次日8:30。 负责接听书记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晚上平均接听160多个电话。电话开通的第一个晚上,一夜到天亮,电话没有间断过;负责接听市长工作电话的工作人员说,平均每隔10分钟左右就会有一个电话打入。
领导联系电话公布的同时,正是昆明市“两会”召开期间。不少领导因参加会议导致工作电话无人接听,这使市民对政府接受监督的诚意产生了质疑。2月18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接听领导干部公务电话的通知》,对接听电话、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指出对不按规定接听群众来电,或故意刁难、语言不文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及时进行处理而导致发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对媒体公布的“打35个电话22个无人听”的问题,昆明市纪委负责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以文件形式公布。
公布领导联系电话像一把利剑,刺破了多少年来隔在老百姓和官员之间的厚重屏障。政府机关每年都会印制一本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电话号码本,上面都有“内部资料、妥善保管”8个字,并且注明,限内部使用。现昆明市主动拆除了这堵墙。使老百姓也知道了各部门的领导叫啥干啥,还能联系到。
公布领导联系电话,是最起码的政务公开。公众对领导干部联系电话的需求,不仅是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更是对沟通无碍的对话机制的渴求。
2月21日,在昆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仇和说:“我们党的干部,与群众如鱼水之情,血肉相连。如果连电话都不能联系,何谈血肉相连?公务员是公仆,老百姓是主人,主人找公仆都找不到,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出台《领导问责办法》
2008年2月14日,昆明市委和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其中规定有10大项问责内容,及处罚措施和程序。进一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增强了执行力和提高了工作效能。
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规定了昆明市各级党政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具有或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组织,公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中心)等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市管领导干部,如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都将依法照该办法进行问责。
独断、滥用等情况将被问责。凡负责人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有令不行的;对上级命令禁止的行为置若罔闻,不遵守、不制止、不纠正、不查处,有禁不止的任何一项情形,将被问责。
出现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有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或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评估和论证、听证、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报批的;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主观盲目决策,出现失误或造成较大损失的;违规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导致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严重社会矛盾的;违背科学发展观,错误决策,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或环境严重污染,以及其他重大损失中任何一项的,也将被问责。
此外,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出现、发布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决定、命令的;违法授权或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相关职权,或者不依法对受委托者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的;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利用职权向办事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办事拖拉平庸无为的;铺张浪费,暗箱操作等,同样要被问责。问责最重处罚可免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仇和说,出台《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就是要使每个干部都知道、都懂得,懒官、庸官、昏官的日子不好混,共产党的干部要有事业心,要有责任感,要能干实事。
开会时打瞌睡的副局长遭辞职
2008年2月20日上午10时许,昆明市举行的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的专题讲座正在进行。坐在主席台上的仇和,突然打断主讲者的发言,说请稍停一下,我来问个事。坐在第一排右边的第4个同志,请你站起来,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仇和连叫两遍,这个同志才清醒过来,站起来回答了问题。
这位同志,就是后来被媒体称为“瞌睡局长”的、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蒋文辉。
开会时打瞌睡,不认真听讲。对这种现象,仇和不能容忍。
仇和在担任沭阳县委书记时,一次县里开会,一位局级领导迟到5分钟。仇和就叫他站在外面听会,没有让其进会场。
仇和认为,会风很重要,它关系到凝聚人的心思,振奋人的精神,集中人的精力,消除人的惰性。
现在不少地方的会风不正。有的想不来就不来;有的成了“请假专业户”;有的人虽来了,也是人在心不在;有的坐不了几分钟,就溜到会场外聊天;还有的在会场内不停地接、打手机。迟到、早退更是习以为常。
会风不正,政令难行。
蒋文辉副局长认识到自己开会时打瞌睡不对,主动作检讨并提出辞职。两天后,呈贡县纪委宣布,县政府同意了蒋文辉辞去副局长职务的请求。瞌睡局长遭辞职,在昆明官场引起了强烈震动,同时也震动了全国。
自此,昆明市召开的各种会议,会风特别的好。
第一难“城中村”被拆
以前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事,现在城区拆迁亦成了天下第一难事。昆明市“城中村”的拆迁就是如此。
在昆明市主城区范围内,有“城中村”336个,总面积2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800多万平方米,常住人口76万余人。这些“城中村”大都是由于长期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中村”的“城不城乡不乡”,成为春城的尴尬。对城市整体规划和市容市貌建设影响很大。过去曾多次动议要拆迁改造,但难度很大。仇和到任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制定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统一规划,自拆自建”和“拆一还一,就地安置”的原则和政策。并提出把改造“城中村”作为昆明市“第一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使上下很快形成了共识和合力。一场浩大的、空前的城中村拆迁开始了。
2008年2月28日,一声令下,7个“城中村”同时开拆。昆明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势。这和仇和当年在沭阳县的铁腕拆迁搞建设的情形有些相似。
佴家湾村是昆明市区较大的一个“城中村”。在佴家湾村,巨大的“拆”字随处可见,街道两旁的商铺多数已关门。佴家湾村位于昆明市区主干道春城路及吴井路之间,占地70多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呈南北长、东西短分布。上世纪90年代,整个村庄完全被城市包围,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长期以来,佴家湾村村民自建房随心所欲,房屋密度大,布局混乱,市政设施不齐全,村民生活条件差,村民大多靠出租房屋生存。由于外来人员多、情况杂、治安状况也不好。
昆明市336个“城中村”,都将像佴家湾村一样,被限期拆迁。这为改造环境,建设新昆明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从对第一难“城中村”的拆迁中,进一步看到了仇和的胆识和能力,看到了昆明发展的前景和希望。
组织35个招商分局到全国各地驻点招商
招商引资,是仇和在宿迁市主事时的一大法宝。到昆明任职后,仇和同样又拿出这个法宝,发挥其重要又奇特的作用。
在2008年2月下旬,仇和从昆明市各部委办局抽调了100多名干部进行培训,组成35个招商分局,分赴全国各地展开拉网式驻点招商。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昆明市招商引资的任务,将是2007年的两倍。
招商引资,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很难。特别是要完成两倍的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昆明人性格有些温吞。昆明四面环山,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坝子文化”,不敢为天下先。常常是小富即安,容易满足。所以不愿意出远门,安土重迁。像这样大规模、远距离、长期地驻外招商,对昆明人不仅是一次重要实践活动,更是一次观念的冲击和思维的转变。
仇和在沭阳县和宿迁市当书记时,就要求机关1/3干部离岗招商,年终考核没完成任务的,第2年继续进行招商。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一把手免职。尽管这个做法当时引起了一些人质疑,但仇和坚持不变。“不争论,做了再说。”
昆明市分赴各地的招商分局首战告捷。
2008年3月3日,从深圳市传来喜讯:代表深滇经济合作的昆明深圳工业园,签订了总投资额为465亿元人民币的27个项目。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仇和当年担任县委和市委书记时,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医院和学校的拍卖。按照仇和的思路,从2001年开始,宿迁全市12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变为民营,11家县以上医院,全部完成改制。
仇和的理论是:不办穷人医院,穷人学校。政府包办的结果,事实上穷人受损,富人得益,官僚得利。这种情况,只有让市场来发挥功能,要走“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的路子。
2008年3月3日“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的“宿迁模式”在昆明出现。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
《意见》要求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主办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常规医疗服务领域,实行“管办分开”,“社会办、政府管”,“鼓励社会投资,实行自主经营” 。不仅如此,还鼓励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产权多元化改造和重组。《意见》提出的初步目标是,到2012年,民营医疗机构资产,占全市医疗总资产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同时,政府对引资和投资民营医疗的,还给予了许多鼓励和优惠。
这一项项新规,让昆明人感到新鲜,眼界大开。
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后备干部
2008年1月31日,昆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才,到县市区、市属部门担任助理(正科级),并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
昆明市此次公开选拔100名后备干部,主要目的是引进一批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紧缺、急需的人才,培养、储备、改善县处级领导班子机构的优秀年轻干部。
在谈到这次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时,仇和说,建设现代昆明有很多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是,急需人才的短缺;有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熟悉城乡统筹规划设计、城市管理、投融资、国际经贸、招商引资、都市经济等人才不足的挑战。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就是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充实和增强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现代昆明的中坚力量。社会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昆明市此次面向全国的人才选拔,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不拘一格准入。打破以往公开选拔对地域、人员身份和性质的限制,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都可参加公开招考。二是高起点选拔。虽然对人员身份性质不限制,但在报名条件和选拔程序上,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的规定,有所突破。如报名条件规定:必须具备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0周岁以下,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三是高标准定职培养锻炼。这次公选设置县(市)区长“助理”和局长(主任)“助理”岗位,让人才在“助理”岗位上,承担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进行系统综合的培养锻炼。
昆明市这次公开的人才选拔报名起止时间为:2008年2月18日至3月10日下午5:00,笔试时间为2008年3月下旬,笔试结束后,按面试人选与选拔人数3: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 本次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另行安排工作。
中共昆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荣明承诺:本次选拔后备干部,以坚持选出优秀的、胜任的人才为目标;切实把公道正派的原则贯穿整个公开选拔工作的始终;广泛接受监督。
仇和昆明履新80天,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引起了强烈震动和反响。最让老百姓感到新鲜的,就是打破了一些政府行政办事一成不变的常规,拉近了党政领导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仇和新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高兴,让官员害怕畏惧。”仇和雷厉风行办事的作风,给昆明官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官员普遍感到,压力大了,走路快了,要求严了,加班多了,办事认真了。一些在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反映,“地毯式的观念轰炸”,让人应接不暇。新措施出台太快,有点跟不上。
人们欢迎和热爱仇和这样的领导干部,但仅有仇和是不够的。
在现行体制下,仇和这样的领导者是稀缺资源。我们期盼有更多的仇和,以理性的改革意识和勇敢的实践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什么时候“单打独斗”的仇和不再是新闻,才说明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真正的法治而非人治的境界。
200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