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科目。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信技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方法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计算机硬件设施保障不足
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农村中学计算机硬件配套极不完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更是少之又少,往往一个学校就一个多媒体教室,并且计算机数量有限,一般两到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同时加上配置比较低,很容易造成机器死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结构不合理
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是一门专业化很强的学科,而在农村,任课教师并不是科班毕业的教师,认为只要会电脑就可以带上这门课,这就从一开注定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强,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学科时间安排不合理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时量安排得很少,一般每一班一周只有一节课,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巩固联系以前的内容,走马观花,学习效果很差。
4.教材内容编排不太合理
作为新的学科,信息技术的有些内容编排不太合理,有些内容太难,由于地理条件,地区差异,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里没有电脑,这和城市的学生没法比较。因此,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编排适合农村特色的教材。
二、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1.进一步较大经费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学校要积极争取,多方筹资,补充电脑设施,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安排,让学生有时间在电脑上练习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及时调整师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要学有所教各尽所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2.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贴近生活,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教练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方法、案例法、激励教学法等,下面我分别谈谈这几种方法。
教练法是教师通过电脑控制软件演示给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个方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方法,由于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限,学习时间不足,因此教师演示可以更容易地学到知识和操作方法。比如初一的刚入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电脑桌面操作、新建文件夹、电脑系统设置方法,需要演示学生才能明白。
任务驱动法是目前信息技术课中运用最多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是有效减小学生之间差异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三种形式:其一是学生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二是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根据教学纲要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其三是作业分层,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一般是在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
案例学习法是分析和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通过举例和案例进行教授知识,帮助学生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并且学会解决难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激励教学法,就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动画教学,让学生学会动画制作的技能和通过合作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他学生,这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信息素质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能力和意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真正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质量。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方法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计算机硬件设施保障不足
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农村中学计算机硬件配套极不完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更是少之又少,往往一个学校就一个多媒体教室,并且计算机数量有限,一般两到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同时加上配置比较低,很容易造成机器死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结构不合理
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是一门专业化很强的学科,而在农村,任课教师并不是科班毕业的教师,认为只要会电脑就可以带上这门课,这就从一开注定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强,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学科时间安排不合理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时量安排得很少,一般每一班一周只有一节课,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巩固联系以前的内容,走马观花,学习效果很差。
4.教材内容编排不太合理
作为新的学科,信息技术的有些内容编排不太合理,有些内容太难,由于地理条件,地区差异,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里没有电脑,这和城市的学生没法比较。因此,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编排适合农村特色的教材。
二、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1.进一步较大经费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学校要积极争取,多方筹资,补充电脑设施,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安排,让学生有时间在电脑上练习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及时调整师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要学有所教各尽所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2.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贴近生活,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教练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方法、案例法、激励教学法等,下面我分别谈谈这几种方法。
教练法是教师通过电脑控制软件演示给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个方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方法,由于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限,学习时间不足,因此教师演示可以更容易地学到知识和操作方法。比如初一的刚入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电脑桌面操作、新建文件夹、电脑系统设置方法,需要演示学生才能明白。
任务驱动法是目前信息技术课中运用最多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是有效减小学生之间差异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三种形式:其一是学生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二是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根据教学纲要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其三是作业分层,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一般是在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
案例学习法是分析和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通过举例和案例进行教授知识,帮助学生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并且学会解决难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激励教学法,就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动画教学,让学生学会动画制作的技能和通过合作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他学生,这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信息素质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能力和意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真正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