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孟子与荀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教育这些思想同出一辙,但是却有一些相异之处。文章将对孟子以及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希望可以对这两者的教育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关键词】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比较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哲学教育思想。虽然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同属儒家思想,但是他们的教育哲学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不同的道德基础上,在教育方法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正是对于人性认识上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在教育这些思想方面的差异。
一、孟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孟子是我国第一位明确提出古代学校教育目的“明人伦”思想家,他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并通过学校教育来为国家政治提供服务。在孟子看来,教育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达善性的过程。孟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该以此为基础来向学生达到善性。为了实现传达善性的目的,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他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点,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道德教育方法与措施,他认为,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同时,孟子还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他认为,教师在去教学生明白之前必须先自己明白,也就是所谓的“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还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的观点。
此外,荀子还提出了关于“天命不足畏”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建立在“制天命而用之”、“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这让荀子进一步明确了改造自我与客观世界的重要性。荀子非常关注自然规律的作用,这对于当时迷信思想的排除起了很大的作用,將人们动传统上古畏天之威的思想中解放。这是对人文和科学上的颠覆。
二、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为了能够帮助统治阶级的统治,教育应该将培养“士”、“君子”以及“圣人”作为目的。荀子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和孟子不同,荀子将“礼”作为了他的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荀子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中提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以致用,不能只注重于理论教育,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多多关注社会实践。荀子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荀子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化性起伪,这是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第二,荀子认为教师要“正礼”,要为礼法兼治社会的实现做出努力。《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言:“人之有道也,饱食、
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道,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孟子痛批杨朱、墨翟二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此外,荀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重视教育,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还认为,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发挥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因此,社会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
三、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比较
从上述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和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既有着共同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共同点在于,孟子和荀子均认为教育应该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当然,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也有着不少的差别,下面将对两者的差别进行分析。
孟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教育要做的是保持人善良的本性。而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则是性恶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教育要做到的是改变人邪恶的本性,这是孟子与荀子在教育作用方面的区别所在。同时,儒家学者是十分重视政治生活与政治伦理研究的,儒家的一贯思想也是“从政治要求出发看待教育,使教育紧紧地为政治服务”,孟、荀二人的政治学思想与教育哲学思想也存在相互贯通之处。
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的方面,孟子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因此,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而荀子则认为,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统治阶提供治术人才,因此,应该将礼、诗等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两者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的方面的差别。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在教学主张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则正好与孟子的主张相反,他的主张是“外求”。孟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内省的过程,而荀子则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闻见知行的过程,这是两者教育哲学思想的区别所在。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孟子与荀子同属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完全相同的。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教育应该能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但他们的教学哲学思想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别的。笔者认为,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主张这三方面,当然,这只是比较浅显的比较,更近一步的比较有待专家以及学者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汤慧兰,郭名峰,曹艳春.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J].大众文艺,2016(10).
[2] 庞果.殊途同归: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争辩──比较分析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J].企业导报,2011(04).
[3] 刘嘉红.从《孟子》不同注本窥见孟学发展演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4] 陈晓利.孟子、荀子人性论之比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9(01).
【关键词】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比较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哲学教育思想。虽然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同属儒家思想,但是他们的教育哲学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不同的道德基础上,在教育方法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正是对于人性认识上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在教育这些思想方面的差异。
一、孟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孟子是我国第一位明确提出古代学校教育目的“明人伦”思想家,他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并通过学校教育来为国家政治提供服务。在孟子看来,教育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达善性的过程。孟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该以此为基础来向学生达到善性。为了实现传达善性的目的,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他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点,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道德教育方法与措施,他认为,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同时,孟子还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他认为,教师在去教学生明白之前必须先自己明白,也就是所谓的“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还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的观点。
此外,荀子还提出了关于“天命不足畏”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建立在“制天命而用之”、“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这让荀子进一步明确了改造自我与客观世界的重要性。荀子非常关注自然规律的作用,这对于当时迷信思想的排除起了很大的作用,將人们动传统上古畏天之威的思想中解放。这是对人文和科学上的颠覆。
二、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为了能够帮助统治阶级的统治,教育应该将培养“士”、“君子”以及“圣人”作为目的。荀子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和孟子不同,荀子将“礼”作为了他的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荀子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中提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以致用,不能只注重于理论教育,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多多关注社会实践。荀子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荀子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化性起伪,这是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第二,荀子认为教师要“正礼”,要为礼法兼治社会的实现做出努力。《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言:“人之有道也,饱食、
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道,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孟子痛批杨朱、墨翟二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此外,荀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重视教育,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还认为,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发挥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因此,社会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
三、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比较
从上述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和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既有着共同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共同点在于,孟子和荀子均认为教育应该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当然,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也有着不少的差别,下面将对两者的差别进行分析。
孟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教育要做的是保持人善良的本性。而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则是性恶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教育要做到的是改变人邪恶的本性,这是孟子与荀子在教育作用方面的区别所在。同时,儒家学者是十分重视政治生活与政治伦理研究的,儒家的一贯思想也是“从政治要求出发看待教育,使教育紧紧地为政治服务”,孟、荀二人的政治学思想与教育哲学思想也存在相互贯通之处。
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的方面,孟子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因此,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而荀子则认为,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统治阶提供治术人才,因此,应该将礼、诗等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两者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的方面的差别。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在教学主张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则正好与孟子的主张相反,他的主张是“外求”。孟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内省的过程,而荀子则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闻见知行的过程,这是两者教育哲学思想的区别所在。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孟子与荀子同属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完全相同的。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教育应该能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但他们的教学哲学思想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别的。笔者认为,孟子与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主张这三方面,当然,这只是比较浅显的比较,更近一步的比较有待专家以及学者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汤慧兰,郭名峰,曹艳春.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J].大众文艺,2016(10).
[2] 庞果.殊途同归: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争辩──比较分析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J].企业导报,2011(04).
[3] 刘嘉红.从《孟子》不同注本窥见孟学发展演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4] 陈晓利.孟子、荀子人性论之比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