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提起清明节,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很有画面感地浮现出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绘了一笔伤感的基调,但是随后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乡土人情画卷,哀而不伤,豁然开朗。
清明,作为节日,是为纪念;作为节气,则包含了很多风俗习惯。有民俗学者称,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荡秋千)、蹴鞠(踢球)等种种欢乐。
寒食
清明之日禁烟火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我们知道,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习俗。清明和寒食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有民俗学者认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仅仅是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风俗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宋元时期,寒食节主要风俗由禁烟、吃冷食、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变。这时的寒食节活动有时被称作“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时期。
三是逐渐取代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的主要风俗—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慢慢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的一些风俗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这一时期,“寒食”这个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这一称谓已成为主流说法。
祭祀
扫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人尽皆知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其归乡扫墓。据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着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插柳
柳条青,雨蒙蒙
—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民间有插柳的习俗。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因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踏青
踏青郊游赏春光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虽然清明节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过去,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为宋代诗人的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荡秋千
习俗多样趣味足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有民俗专家指出,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荡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中“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句子,也说明清明节民间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打秋千(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在唐代,打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由于清明打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便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让人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受大众喜爱。
射柳
走马射箭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中“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两句,就体现了射柳是清明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放风筝
风筝落在杏花枝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清明节前后,正是日头正好、春风吹起之时,这个时候,放风筝也是踏青之余的一件樂事。人们会把藏了近乎一年的风筝拿出来迎风放起,任其高飞。风筝又称纸鸢、纸鹞。相传晚唐五代时,一个叫李邺的文人在纸鸢上拴了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如筝,遂名“风筝”。在有些地区,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然后剪断牵线,任其随风飞走,以此寓意祛秽祈福。
放风筝宜古宜今,到现在仍是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但是放风筝时一定要选好地方,注意安全。
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提起清明节,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很有画面感地浮现出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绘了一笔伤感的基调,但是随后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乡土人情画卷,哀而不伤,豁然开朗。
清明,作为节日,是为纪念;作为节气,则包含了很多风俗习惯。有民俗学者称,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荡秋千)、蹴鞠(踢球)等种种欢乐。
寒食
清明之日禁烟火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我们知道,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习俗。清明和寒食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有民俗学者认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仅仅是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风俗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宋元时期,寒食节主要风俗由禁烟、吃冷食、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变。这时的寒食节活动有时被称作“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时期。
三是逐渐取代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的主要风俗—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慢慢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的一些风俗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这一时期,“寒食”这个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这一称谓已成为主流说法。
祭祀
扫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人尽皆知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其归乡扫墓。据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着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插柳
柳条青,雨蒙蒙
—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民间有插柳的习俗。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因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踏青
踏青郊游赏春光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虽然清明节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过去,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为宋代诗人的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荡秋千
习俗多样趣味足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有民俗专家指出,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荡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中“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句子,也说明清明节民间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打秋千(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在唐代,打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由于清明打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便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让人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受大众喜爱。
射柳
走马射箭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中“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两句,就体现了射柳是清明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放风筝
风筝落在杏花枝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清明节前后,正是日头正好、春风吹起之时,这个时候,放风筝也是踏青之余的一件樂事。人们会把藏了近乎一年的风筝拿出来迎风放起,任其高飞。风筝又称纸鸢、纸鹞。相传晚唐五代时,一个叫李邺的文人在纸鸢上拴了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如筝,遂名“风筝”。在有些地区,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然后剪断牵线,任其随风飞走,以此寓意祛秽祈福。
放风筝宜古宜今,到现在仍是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但是放风筝时一定要选好地方,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