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父母与子女间的代际伦理仍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的伦理关系。养老、敬老是基本的家庭美德,家庭尤其农村家庭承担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指望“未富先老”的国家完全代行养老之责并不现实。因此,在政府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功能的同时,弘扬发展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文化,仍然是基本和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69-02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是目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农村养老问题尤其突出。农村老年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既缺乏劳动能力,又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何处安放人们的暮年”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根据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主体上仍将采取“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支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理念——孝文化的重塑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弘扬孝文化的现实背景
通常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养老问题上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适时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健全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但要清醒看到的一个现实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富先老”的中国偏偏又赶上最易激发新旧矛盾、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的社会转型。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较少变迁,生产知识、技能乃至生活中的礼法规则几乎都是世代相袭,即为费老所说的“教化”。前一代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对后一代人仍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而且年龄越大,知识、经验越丰富,便越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也越依赖他们。家庭离不开老人,老人也不可能离开家庭,家庭始终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依托,家庭养老也始终是一种稳固的养老模式。当今社会的变迁,正不断使得依托家庭养老这种绵延千载的文化模式——“崇老文化”失去其经济、社会基础。目前中国农村,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如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竞争压力增加,代际倾斜严重,导致孝观念淡化;思想和经济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价值多元化。“孝”的观念趋于淡薄,甚至发展到不愿养老的地步。诚如著名学者贺雪峰所描述的那样:“在有些农村,没有人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生活,虽然人人都会老,从而人人都会面对着老年后的悲惨处境。”“在缺乏本体性价值同时又缺少社会性价值的情况下,一个社会就不再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来约束私欲的膨胀,就不会有长远的预期,就会成为一个短视的没有前途和希望的社会,就是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国的某些农村正在落入这样的陷阱中。” [1] 重塑中国传统孝文化成为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二、孝文化的主要内容
孝文化是指在历史上的中国这样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社会,为适应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和协调父子关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孝的观念、规范、行为方式及政治性目的的总和。从传统意义上讲,孝文化即指“孝道”,它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人伦关系处理问题,既有理念的遵循,又有实践的操作[2]。“孝”字最早出现在三千余年前殷商时代,但当时只见于卜辞和地名。和现代意义相同的“孝”字,较早见于《尚书·酒诰》篇,“妹土(民)嗣而股肱,纯基艺黍稷,奔走事厥长上,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此外在《诗》、《易》等古代典籍中亦有关于“孝”的记载。这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已开始形成自觉的“孝”的观念,“孝”在当时已是普遍为人们接受并遵循的道德原则。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贵仁”著称,他继承了“爱亲之谓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孝”为“仁”本的思想。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儒家把“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老百姓而言,修身和齐家更为重要,修身首先要重视孝道的培养。
养亲敬亲。“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养育子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子女成人以后,要尽心竭力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安度晚年。养亲是孝最基本的含义,养亲为孝,不养亲即为不孝。这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孝不仅提倡在物质生活上养亲,而且倡导在精神生活上敬亲。所谓敬亲,即要求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保证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使他们心情愉快。《论语·为政》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对父母仅是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狗马的饲养也是养,如果对父母不真诚尊敬,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何区别? 所以,孝敬父母要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态,知“父母唯其疾之忧”,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把侍奉父母作为一种幸福快乐的思想境界。《孟子·万章上》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里“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尊亲作为孝的最高层次。
第二,无违有后。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无违”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要求子女对父母严格奉行礼节; 二是无违于父道,要求子女以父志为转移; 三曰“谏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3] 这三层含义的主旨就是告诉人们,要能够尊重父母的意愿,以礼侍奉。即使父母有错误,也应当讲究方式和方法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致置父母于不义。纵使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和理解,不要怨恨父母。“有后”,在《孝经·圣治章》中有云: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繁育后代,延续子嗣是古代孝道的重要内容。 第三,葬之以礼。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主张丧事应有悲痛之情,而不应铺张浪费。孔子认为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由于孔子及其后来学者的大力倡导,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对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弘扬孝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依靠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孝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形态经过历代圣贤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积淀。曾国藩曾经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近代梁漱溟也说: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批判地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对于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弘扬孝文化:一方面要建设孝文化,重构孝文化的内涵,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孝德、孝道、孝行体系;另一方面要切实践行新的孝文化,自下而上建立起规范而又具操作性的策略、举措和通行的基本形式。
建设孝文化,是弘扬孝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千百年来,因为孝道大行天下,才使中国的家庭有了和谐,社会有了秩序,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家庭和睦,敬亲睦邻是人们的共识,只是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阶级及民族不同,孝道观的性质、特点、标准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可无论如何,孔子所倡导的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美好的传统之一。现代社会继承、发扬传统孝道是必要的、合理的,弘扬孝文化是实现农村老有所养的现实选择。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和甄别传统孝文化,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而重构孝文化的内涵,弘扬孝文化才能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加强对孝文化源流的研究。从深入研读现存古文献、现有考古记录入手,理清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于农业文明发祥的同时,就形成了孝意识的基本事实;梳理孝意识衍生成孝文化,进而汇入中华主流文化——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切实践行新的孝文化,是弘扬孝文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农村孝文化建设研究的着力点不是对现实生活现象作描述性的表述,而是要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致力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现象作探索性的理性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为新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对策、举措及践行孝文化的基本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和建议。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回溯历史,在孝风濡染下,代代老人生活在大家庭中,几世同堂,子孝孙贤,共享天伦,成为一种为东西各方广泛称颂的“东方文明”。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的今天,贤哲们的这种认识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具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针对性。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孝心丧失,都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社会,纵然繁华盛典,也构不成和谐。百善孝为先,家和国昌盛。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正如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的:“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将忠孝讲到极点,国家自然强盛。” [4]
参考文献:
[1]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32.
[2] 潘剑峰,谢永顺.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及其在农村养老中的价值[J].桂海论丛,2005,(2).
[3] 宁也业.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2-3.
[4]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4.[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69-02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是目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农村养老问题尤其突出。农村老年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既缺乏劳动能力,又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何处安放人们的暮年”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根据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主体上仍将采取“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支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理念——孝文化的重塑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弘扬孝文化的现实背景
通常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养老问题上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适时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健全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但要清醒看到的一个现实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富先老”的中国偏偏又赶上最易激发新旧矛盾、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的社会转型。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较少变迁,生产知识、技能乃至生活中的礼法规则几乎都是世代相袭,即为费老所说的“教化”。前一代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对后一代人仍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而且年龄越大,知识、经验越丰富,便越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也越依赖他们。家庭离不开老人,老人也不可能离开家庭,家庭始终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依托,家庭养老也始终是一种稳固的养老模式。当今社会的变迁,正不断使得依托家庭养老这种绵延千载的文化模式——“崇老文化”失去其经济、社会基础。目前中国农村,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如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竞争压力增加,代际倾斜严重,导致孝观念淡化;思想和经济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价值多元化。“孝”的观念趋于淡薄,甚至发展到不愿养老的地步。诚如著名学者贺雪峰所描述的那样:“在有些农村,没有人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生活,虽然人人都会老,从而人人都会面对着老年后的悲惨处境。”“在缺乏本体性价值同时又缺少社会性价值的情况下,一个社会就不再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来约束私欲的膨胀,就不会有长远的预期,就会成为一个短视的没有前途和希望的社会,就是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国的某些农村正在落入这样的陷阱中。” [1] 重塑中国传统孝文化成为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二、孝文化的主要内容
孝文化是指在历史上的中国这样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社会,为适应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和协调父子关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孝的观念、规范、行为方式及政治性目的的总和。从传统意义上讲,孝文化即指“孝道”,它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人伦关系处理问题,既有理念的遵循,又有实践的操作[2]。“孝”字最早出现在三千余年前殷商时代,但当时只见于卜辞和地名。和现代意义相同的“孝”字,较早见于《尚书·酒诰》篇,“妹土(民)嗣而股肱,纯基艺黍稷,奔走事厥长上,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此外在《诗》、《易》等古代典籍中亦有关于“孝”的记载。这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已开始形成自觉的“孝”的观念,“孝”在当时已是普遍为人们接受并遵循的道德原则。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贵仁”著称,他继承了“爱亲之谓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孝”为“仁”本的思想。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儒家把“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老百姓而言,修身和齐家更为重要,修身首先要重视孝道的培养。
养亲敬亲。“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养育子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子女成人以后,要尽心竭力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安度晚年。养亲是孝最基本的含义,养亲为孝,不养亲即为不孝。这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孝不仅提倡在物质生活上养亲,而且倡导在精神生活上敬亲。所谓敬亲,即要求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保证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使他们心情愉快。《论语·为政》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对父母仅是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狗马的饲养也是养,如果对父母不真诚尊敬,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何区别? 所以,孝敬父母要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态,知“父母唯其疾之忧”,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把侍奉父母作为一种幸福快乐的思想境界。《孟子·万章上》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里“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尊亲作为孝的最高层次。
第二,无违有后。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无违”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要求子女对父母严格奉行礼节; 二是无违于父道,要求子女以父志为转移; 三曰“谏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3] 这三层含义的主旨就是告诉人们,要能够尊重父母的意愿,以礼侍奉。即使父母有错误,也应当讲究方式和方法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致置父母于不义。纵使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和理解,不要怨恨父母。“有后”,在《孝经·圣治章》中有云: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繁育后代,延续子嗣是古代孝道的重要内容。 第三,葬之以礼。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主张丧事应有悲痛之情,而不应铺张浪费。孔子认为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由于孔子及其后来学者的大力倡导,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对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弘扬孝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依靠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孝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形态经过历代圣贤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积淀。曾国藩曾经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近代梁漱溟也说: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批判地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对于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弘扬孝文化:一方面要建设孝文化,重构孝文化的内涵,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孝德、孝道、孝行体系;另一方面要切实践行新的孝文化,自下而上建立起规范而又具操作性的策略、举措和通行的基本形式。
建设孝文化,是弘扬孝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千百年来,因为孝道大行天下,才使中国的家庭有了和谐,社会有了秩序,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家庭和睦,敬亲睦邻是人们的共识,只是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阶级及民族不同,孝道观的性质、特点、标准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可无论如何,孔子所倡导的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美好的传统之一。现代社会继承、发扬传统孝道是必要的、合理的,弘扬孝文化是实现农村老有所养的现实选择。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和甄别传统孝文化,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而重构孝文化的内涵,弘扬孝文化才能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加强对孝文化源流的研究。从深入研读现存古文献、现有考古记录入手,理清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于农业文明发祥的同时,就形成了孝意识的基本事实;梳理孝意识衍生成孝文化,进而汇入中华主流文化——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切实践行新的孝文化,是弘扬孝文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农村孝文化建设研究的着力点不是对现实生活现象作描述性的表述,而是要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致力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现象作探索性的理性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为新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对策、举措及践行孝文化的基本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和建议。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回溯历史,在孝风濡染下,代代老人生活在大家庭中,几世同堂,子孝孙贤,共享天伦,成为一种为东西各方广泛称颂的“东方文明”。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的今天,贤哲们的这种认识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具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针对性。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孝心丧失,都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社会,纵然繁华盛典,也构不成和谐。百善孝为先,家和国昌盛。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正如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的:“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将忠孝讲到极点,国家自然强盛。” [4]
参考文献:
[1]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32.
[2] 潘剑峰,谢永顺.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及其在农村养老中的价值[J].桂海论丛,2005,(2).
[3] 宁也业.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2-3.
[4]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4.[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