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心理健康课开设的目的就是為了帮助高职生认识自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学会心理调节的方法,知道怎么消除心理上的困扰,以便降低高职生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还有很多不足,因此,本文从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因素出发,探讨应对策略和实施方法,旨在促进为高职生健康使高职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实施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前需要考虑的因素
1. 认清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第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将近有十分之一的高职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异常,而轻度心理异常的更是达到了四分之一。
第二,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也不同。每个心理异常的高职生在表现上有所不同,有的在自我认知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他们不满于现在的生活,但是却没有信心去进行改变,在心理上也不接受这样的自己;有的无法协调人际关系,如果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出现问题,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还有一部分会因为巨大的就业压力,对未来的就业和生活表现出畏难情绪。
第三,高职生入学时“伤痕心理”严重。高职生往往会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这种失败的情绪会给他们带来焦虑感和挫折感,从而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很多高职生并不希望进入高职学校进修学习,容易对所学专业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这些具有“伤痕心理”的高职生往往会出现心理障碍。
2. 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高职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高职生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建树,还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在工作中乐于接受并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勤于进取的精神,能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 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将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情境相互融合,教师通过建立心理情境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而高职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去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设心理情境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发挥。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活泼新颖的活动方式,使高职生有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堂可以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心灵故事。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心灵实验故事,大部分心灵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高职生从中感受到爱与希望,以达到破题明意的目的。
第二环节:心海导航。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有关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理论,虽然一节好的心理健康课程不能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导,但是心理知识和理论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可以帮助高职生提升对某个主题的认识。
第三环节:心随我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建立几个活动情境,这些活动情境步步推进,帮助高职生感悟和体验,激发高职生的训练兴趣,调节自己的情感。
第四环节:心灵感悟。在这个环节可以提倡学生集体吟诵名言,选择的名言是对该节教学活动的概括。高职生通过吟诵的方式,可以加深感悟,完成观念的内化。
第五环节:修心践行。健康心理状态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因此高职生必须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不断修心践行,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练习和反思,实现拓展。
三、结语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培养高职生创新性思维,磨炼他们的意志,引导他们走上积极乐观的人生道路,促进高职生全面成才。因此,我们必须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为高职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3(2).
[3]岳素萍.心理健康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12(4).
[4]曾红梅.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J].心理科学,2013(6).
作者简介:姚婧媛(1985— ),女,回族,黑龙江五常人,研究生,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实施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前需要考虑的因素
1. 认清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第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将近有十分之一的高职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异常,而轻度心理异常的更是达到了四分之一。
第二,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也不同。每个心理异常的高职生在表现上有所不同,有的在自我认知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他们不满于现在的生活,但是却没有信心去进行改变,在心理上也不接受这样的自己;有的无法协调人际关系,如果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出现问题,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还有一部分会因为巨大的就业压力,对未来的就业和生活表现出畏难情绪。
第三,高职生入学时“伤痕心理”严重。高职生往往会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这种失败的情绪会给他们带来焦虑感和挫折感,从而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很多高职生并不希望进入高职学校进修学习,容易对所学专业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这些具有“伤痕心理”的高职生往往会出现心理障碍。
2. 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高职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高职生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建树,还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在工作中乐于接受并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勤于进取的精神,能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 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将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情境相互融合,教师通过建立心理情境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而高职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去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设心理情境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发挥。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活泼新颖的活动方式,使高职生有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堂可以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心灵故事。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心灵实验故事,大部分心灵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高职生从中感受到爱与希望,以达到破题明意的目的。
第二环节:心海导航。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有关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理论,虽然一节好的心理健康课程不能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导,但是心理知识和理论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可以帮助高职生提升对某个主题的认识。
第三环节:心随我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建立几个活动情境,这些活动情境步步推进,帮助高职生感悟和体验,激发高职生的训练兴趣,调节自己的情感。
第四环节:心灵感悟。在这个环节可以提倡学生集体吟诵名言,选择的名言是对该节教学活动的概括。高职生通过吟诵的方式,可以加深感悟,完成观念的内化。
第五环节:修心践行。健康心理状态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因此高职生必须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不断修心践行,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练习和反思,实现拓展。
三、结语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培养高职生创新性思维,磨炼他们的意志,引导他们走上积极乐观的人生道路,促进高职生全面成才。因此,我们必须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为高职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3(2).
[3]岳素萍.心理健康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12(4).
[4]曾红梅.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J].心理科学,2013(6).
作者简介:姚婧媛(1985— ),女,回族,黑龙江五常人,研究生,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