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刚好遇上恢复高考制度。我也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虽然生在乡下,也住在山上,活在乡下,但命里不是城镇居民,手中没有那个大红的“购粮本”和蓝皮子“户口本”,也就没资格参加那场见证历史进步的高考了。
回到老家,我沉闷好几天,父母也同样沉闷着。当生产队经济保管员的父亲,算是生产队的“班子成员”,有一天中午,他领着两个知青到家里吃饭。父亲像是在鼓励我,也像是说给那些城里人听似的,说:“……农业就像一所大学堂,学的东西多得很。”
晚饭后,父母在煮猪潲、喂猪。隔着房门,我听见父母唉声叹气,像在为我没继续读书的事小声争执着。
父亲说:“照说呢,十五六岁了,也可以在农业上干了。以前也答应过,让他服侍他的大伯。这不正好,可以过房送过去了。”
母亲说:“读书呢,就是亏钱得很。要不等过房送过去找媒人说门亲事,过两年成个家也要得的……”
我所说的大伯,就是父亲的亲哥哥。爷爷奶奶死得早,他两弟兄蜗居一个柴棚遮风挡雨走过来。大伯还帮着父亲“抢来”了母亲,大伯讨了伯娘,两弟兄才分开另过。伯父伯母一生命苦,一连生了两个姑娘,艰难困苦的年月,老大夭折了,只养大了一个姑娘——我们的二姐,后来到了同一个公社看得见县城的“米粮坝”双凤村,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过解放军的退伍兵。伯父伯母担心他们大房的香火后继无人,老无所依,父亲看在弟兄情分上,便商量把我“过房”服侍二老,顶敬他们大房的香火。
父亲和母亲说了好一会儿,其他更多的话我没记住,母亲说,读书很亏钱,这句话刻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现在。
那以后,我也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读书的料,无奈之下打定主意好好务农,帮父母做点家务,慢慢适应田间地头的体力活。每天跟在父母后面上坡下地,干了一个多月农活,薅草、翻苕、打猪草,还样样都在行,只是瘦小的身子变得小了许多。
一天傍晚,父亲赤着脚,背了半背牛草,丢进圈里,拍打着围著他一双泥脚乱蹿的夜蚊子,见我坐在门槛边草凳上疲乏得不想动弹,硬撑着去家门口的水沟边洗脸、洗脚。
父亲说,“还是克复个学,读一年?”
我赌气说:“不读了!”
父亲问,“为啥?”
我说,“娘说亏钱得很!”
……
父亲最后说,“给你三天时间想哈。”
没到三天,在一个该我家为知青“轮饭”的下午,在父亲青椒炒腊肉支应两个小知青吃饭的那个下午,趁着父亲心情好,我当着知青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再去试试,复一年学。
就那样,我一个人每周徒步险峻的梯子岩或者美丽的擐擐桥,去双凤附中补习复读。有一天课间,老师拿了两份当时油印的高考试卷,让我们当课外作业复习、操练,语文、数学都很简单,全是概念性的内容,自己感觉每科八九十分都没问题。那种练习,于我而言,当初就没资格参与,像揭疮疤样的痛。上半学期,借住二姐家走读。虽说食宿不用操心,贤惠的二姐在老人、叔侄、晚辈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十几号人中小心翼翼地周旋着,我在寄人篱下的氛围中上学、放学,并扳着手指算计着周末,走路回家哪怕下地干活也好。
就这样,来来回回将近二十个星期,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假。下半学期开学了,父亲催着去报名,拗不过父母的唠叨,我便提出了住校的要求。无奈,学校虽是附中,招收本地学生为主,条件简陋,没法解决插班生住宿,更谈不上有伙食。开学一周后,邻近的后山、吞都又新来了几个补习生,大家一起先是挤在二楼一间学生宿舍木楼板过道,铺张草席将就过夜。一个新来的同学,在离学校不远有家亲戚,那亲戚有一处闲置的土坯房子,我便随他们搬到了那里免费借住。屋檐下,一溜烟搭起三四个简易灶台,放学后大家各自煮饭吃。那半学期,我背着柴火、炒干的苞谷饭、干板菜等够一周用的“粮草”,照常屁颠屁颠地往返在梯子岩、擐擐桥,往来于家和学校之间。虽然辛苦,但是心情是美丽的,就是那一年的学习改变了我的一生和未来。
也许,父母觉得我的复学对他们来说只是尽义务而已,因而对我上学补习没有信心,升学就更是不抱希望。后来我才知道,父母确实托媒人在为我说亲,在老家往老林深处二梁子悬崖下边的黄家湾,访到一个劳力很好又勤快的姑娘。就在补习即将结束的那个端午节,还戏剧性地答应,让还没见过面的姑娘那未来的“大伯子”——我的大姐,随媒人一起去我未来的“老丈人”家“送节”,代我相亲看姑娘,意思不外乎是希望早点许下这门亲事。
一晃补习生活就结束了。揣着父亲给的5块钱,在县城参加完高中升学考试,心里面一团混沌,脑子里迷迷糊糊的,对进入高中继续学习还真是没敢奢望,抱定这辈子的读书生涯也许就真的到头了。一个人漫无目的不知往何处去,在槐花树小河边的远房哥哥家耍了两天,回到家里,父母便又为我的未来和“成家立业”操起心来。最要紧的是催着我相亲,喊去黄家湾耍我没心思去;喊约着去“井底坝”赶场,我一个人来去自由何不更好。后来,媒人便安排那姑娘到老家乡街子的亲戚家耍,在一个赶场天,在熙熙攘攘的街子上,隔着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流,不远不近地“见了一面”。媒人说,那个姑娘比我大一岁,相貌好,属牛,又勤快,能吃苦耐劳,是“穿金戴银”的配对,安逸得很。那个姑娘虽不是五大三粗,看上去也老实本分,确实像把干农活的好手……最无奈的可能是父母亲,而此刻感到最满意、最寄予希望的,莫过于等着我服侍孝敬的伯父伯母,在他们看来,大房香火下“添人进口”早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没过多久,双凤的二姐把摇把子电话“转弯抹角”地转接到离我家不远的乡街子上,后又托人带信来,说双凤附中录取名单上有我,我已经录取在一中的高中部。得到这个好消息,我不敢相信是真的,趁着天没黑下来,一个人又从走过数十回的、阴森森的梯子岩,一路小跑到二姐家。第二天早上跑到学校,在操场边的墙上,在那张写着二十几个人的红纸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父母仿佛又从我身上看到了一点希望,让读完小学的大姐辍学务农,和父母一起供给我和三个弟妹读书。伯父伯母仿佛对我能否服侍孝敬他们又没了希望,和父母又合计着,让二兄弟“过房”,顶替我照顾伯父伯母。也许是怕夜长梦多,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二兄弟就进了同一个四合院子的伯父伯母的家门,担起了赡养和承续香火的重任。而我那桩有点戏剧性的亲事,随着我的高中生涯也就慢慢地淡出了。
当年的高考,还是“一条龙”招生,一套题统一考试,划大专、中专分数段录取,不像现在这样复杂,中考、高考考试单列不说,专科、本科还分一、二、三。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考到204分,虽与大学无缘,但也超过当年中专录取线4分,考上了地区一所中专学校。
那一年,是1977年,我15岁。
回到老家,我沉闷好几天,父母也同样沉闷着。当生产队经济保管员的父亲,算是生产队的“班子成员”,有一天中午,他领着两个知青到家里吃饭。父亲像是在鼓励我,也像是说给那些城里人听似的,说:“……农业就像一所大学堂,学的东西多得很。”
晚饭后,父母在煮猪潲、喂猪。隔着房门,我听见父母唉声叹气,像在为我没继续读书的事小声争执着。
父亲说:“照说呢,十五六岁了,也可以在农业上干了。以前也答应过,让他服侍他的大伯。这不正好,可以过房送过去了。”
母亲说:“读书呢,就是亏钱得很。要不等过房送过去找媒人说门亲事,过两年成个家也要得的……”
我所说的大伯,就是父亲的亲哥哥。爷爷奶奶死得早,他两弟兄蜗居一个柴棚遮风挡雨走过来。大伯还帮着父亲“抢来”了母亲,大伯讨了伯娘,两弟兄才分开另过。伯父伯母一生命苦,一连生了两个姑娘,艰难困苦的年月,老大夭折了,只养大了一个姑娘——我们的二姐,后来到了同一个公社看得见县城的“米粮坝”双凤村,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过解放军的退伍兵。伯父伯母担心他们大房的香火后继无人,老无所依,父亲看在弟兄情分上,便商量把我“过房”服侍二老,顶敬他们大房的香火。
父亲和母亲说了好一会儿,其他更多的话我没记住,母亲说,读书很亏钱,这句话刻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现在。
那以后,我也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读书的料,无奈之下打定主意好好务农,帮父母做点家务,慢慢适应田间地头的体力活。每天跟在父母后面上坡下地,干了一个多月农活,薅草、翻苕、打猪草,还样样都在行,只是瘦小的身子变得小了许多。
一天傍晚,父亲赤着脚,背了半背牛草,丢进圈里,拍打着围著他一双泥脚乱蹿的夜蚊子,见我坐在门槛边草凳上疲乏得不想动弹,硬撑着去家门口的水沟边洗脸、洗脚。
父亲说,“还是克复个学,读一年?”
我赌气说:“不读了!”
父亲问,“为啥?”
我说,“娘说亏钱得很!”
……
父亲最后说,“给你三天时间想哈。”
没到三天,在一个该我家为知青“轮饭”的下午,在父亲青椒炒腊肉支应两个小知青吃饭的那个下午,趁着父亲心情好,我当着知青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再去试试,复一年学。
就那样,我一个人每周徒步险峻的梯子岩或者美丽的擐擐桥,去双凤附中补习复读。有一天课间,老师拿了两份当时油印的高考试卷,让我们当课外作业复习、操练,语文、数学都很简单,全是概念性的内容,自己感觉每科八九十分都没问题。那种练习,于我而言,当初就没资格参与,像揭疮疤样的痛。上半学期,借住二姐家走读。虽说食宿不用操心,贤惠的二姐在老人、叔侄、晚辈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十几号人中小心翼翼地周旋着,我在寄人篱下的氛围中上学、放学,并扳着手指算计着周末,走路回家哪怕下地干活也好。
就这样,来来回回将近二十个星期,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假。下半学期开学了,父亲催着去报名,拗不过父母的唠叨,我便提出了住校的要求。无奈,学校虽是附中,招收本地学生为主,条件简陋,没法解决插班生住宿,更谈不上有伙食。开学一周后,邻近的后山、吞都又新来了几个补习生,大家一起先是挤在二楼一间学生宿舍木楼板过道,铺张草席将就过夜。一个新来的同学,在离学校不远有家亲戚,那亲戚有一处闲置的土坯房子,我便随他们搬到了那里免费借住。屋檐下,一溜烟搭起三四个简易灶台,放学后大家各自煮饭吃。那半学期,我背着柴火、炒干的苞谷饭、干板菜等够一周用的“粮草”,照常屁颠屁颠地往返在梯子岩、擐擐桥,往来于家和学校之间。虽然辛苦,但是心情是美丽的,就是那一年的学习改变了我的一生和未来。
也许,父母觉得我的复学对他们来说只是尽义务而已,因而对我上学补习没有信心,升学就更是不抱希望。后来我才知道,父母确实托媒人在为我说亲,在老家往老林深处二梁子悬崖下边的黄家湾,访到一个劳力很好又勤快的姑娘。就在补习即将结束的那个端午节,还戏剧性地答应,让还没见过面的姑娘那未来的“大伯子”——我的大姐,随媒人一起去我未来的“老丈人”家“送节”,代我相亲看姑娘,意思不外乎是希望早点许下这门亲事。
一晃补习生活就结束了。揣着父亲给的5块钱,在县城参加完高中升学考试,心里面一团混沌,脑子里迷迷糊糊的,对进入高中继续学习还真是没敢奢望,抱定这辈子的读书生涯也许就真的到头了。一个人漫无目的不知往何处去,在槐花树小河边的远房哥哥家耍了两天,回到家里,父母便又为我的未来和“成家立业”操起心来。最要紧的是催着我相亲,喊去黄家湾耍我没心思去;喊约着去“井底坝”赶场,我一个人来去自由何不更好。后来,媒人便安排那姑娘到老家乡街子的亲戚家耍,在一个赶场天,在熙熙攘攘的街子上,隔着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流,不远不近地“见了一面”。媒人说,那个姑娘比我大一岁,相貌好,属牛,又勤快,能吃苦耐劳,是“穿金戴银”的配对,安逸得很。那个姑娘虽不是五大三粗,看上去也老实本分,确实像把干农活的好手……最无奈的可能是父母亲,而此刻感到最满意、最寄予希望的,莫过于等着我服侍孝敬的伯父伯母,在他们看来,大房香火下“添人进口”早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没过多久,双凤的二姐把摇把子电话“转弯抹角”地转接到离我家不远的乡街子上,后又托人带信来,说双凤附中录取名单上有我,我已经录取在一中的高中部。得到这个好消息,我不敢相信是真的,趁着天没黑下来,一个人又从走过数十回的、阴森森的梯子岩,一路小跑到二姐家。第二天早上跑到学校,在操场边的墙上,在那张写着二十几个人的红纸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父母仿佛又从我身上看到了一点希望,让读完小学的大姐辍学务农,和父母一起供给我和三个弟妹读书。伯父伯母仿佛对我能否服侍孝敬他们又没了希望,和父母又合计着,让二兄弟“过房”,顶替我照顾伯父伯母。也许是怕夜长梦多,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二兄弟就进了同一个四合院子的伯父伯母的家门,担起了赡养和承续香火的重任。而我那桩有点戏剧性的亲事,随着我的高中生涯也就慢慢地淡出了。
当年的高考,还是“一条龙”招生,一套题统一考试,划大专、中专分数段录取,不像现在这样复杂,中考、高考考试单列不说,专科、本科还分一、二、三。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考到204分,虽与大学无缘,但也超过当年中专录取线4分,考上了地区一所中专学校。
那一年,是1977年,我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