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些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刚好遇上恢复高考制度。我也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虽然生在乡下,也住在山上,活在乡下,但命里不是城镇居民,手中没有那个大红的“购粮本”和蓝皮子“户口本”,也就没资格参加那场见证历史进步的高考了。
  回到老家,我沉闷好几天,父母也同样沉闷着。当生产队经济保管员的父亲,算是生产队的“班子成员”,有一天中午,他领着两个知青到家里吃饭。父亲像是在鼓励我,也像是说给那些城里人听似的,说:“……农业就像一所大学堂,学的东西多得很。”
  晚饭后,父母在煮猪潲、喂猪。隔着房门,我听见父母唉声叹气,像在为我没继续读书的事小声争执着。
  父亲说:“照说呢,十五六岁了,也可以在农业上干了。以前也答应过,让他服侍他的大伯。这不正好,可以过房送过去了。”
  母亲说:“读书呢,就是亏钱得很。要不等过房送过去找媒人说门亲事,过两年成个家也要得的……”
  我所说的大伯,就是父亲的亲哥哥。爷爷奶奶死得早,他两弟兄蜗居一个柴棚遮风挡雨走过来。大伯还帮着父亲“抢来”了母亲,大伯讨了伯娘,两弟兄才分开另过。伯父伯母一生命苦,一连生了两个姑娘,艰难困苦的年月,老大夭折了,只养大了一个姑娘——我们的二姐,后来到了同一个公社看得见县城的“米粮坝”双凤村,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过解放军的退伍兵。伯父伯母担心他们大房的香火后继无人,老无所依,父亲看在弟兄情分上,便商量把我“过房”服侍二老,顶敬他们大房的香火。
  父亲和母亲说了好一会儿,其他更多的话我没记住,母亲说,读书很亏钱,这句话刻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现在。
  那以后,我也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读书的料,无奈之下打定主意好好务农,帮父母做点家务,慢慢适应田间地头的体力活。每天跟在父母后面上坡下地,干了一个多月农活,薅草、翻苕、打猪草,还样样都在行,只是瘦小的身子变得小了许多。
  一天傍晚,父亲赤着脚,背了半背牛草,丢进圈里,拍打着围著他一双泥脚乱蹿的夜蚊子,见我坐在门槛边草凳上疲乏得不想动弹,硬撑着去家门口的水沟边洗脸、洗脚。
  父亲说,“还是克复个学,读一年?”
  我赌气说:“不读了!”
  父亲问,“为啥?”
  我说,“娘说亏钱得很!”
  ……
  父亲最后说,“给你三天时间想哈。”
  没到三天,在一个该我家为知青“轮饭”的下午,在父亲青椒炒腊肉支应两个小知青吃饭的那个下午,趁着父亲心情好,我当着知青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再去试试,复一年学。
  就那样,我一个人每周徒步险峻的梯子岩或者美丽的擐擐桥,去双凤附中补习复读。有一天课间,老师拿了两份当时油印的高考试卷,让我们当课外作业复习、操练,语文、数学都很简单,全是概念性的内容,自己感觉每科八九十分都没问题。那种练习,于我而言,当初就没资格参与,像揭疮疤样的痛。上半学期,借住二姐家走读。虽说食宿不用操心,贤惠的二姐在老人、叔侄、晚辈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十几号人中小心翼翼地周旋着,我在寄人篱下的氛围中上学、放学,并扳着手指算计着周末,走路回家哪怕下地干活也好。
  就这样,来来回回将近二十个星期,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假。下半学期开学了,父亲催着去报名,拗不过父母的唠叨,我便提出了住校的要求。无奈,学校虽是附中,招收本地学生为主,条件简陋,没法解决插班生住宿,更谈不上有伙食。开学一周后,邻近的后山、吞都又新来了几个补习生,大家一起先是挤在二楼一间学生宿舍木楼板过道,铺张草席将就过夜。一个新来的同学,在离学校不远有家亲戚,那亲戚有一处闲置的土坯房子,我便随他们搬到了那里免费借住。屋檐下,一溜烟搭起三四个简易灶台,放学后大家各自煮饭吃。那半学期,我背着柴火、炒干的苞谷饭、干板菜等够一周用的“粮草”,照常屁颠屁颠地往返在梯子岩、擐擐桥,往来于家和学校之间。虽然辛苦,但是心情是美丽的,就是那一年的学习改变了我的一生和未来。
  也许,父母觉得我的复学对他们来说只是尽义务而已,因而对我上学补习没有信心,升学就更是不抱希望。后来我才知道,父母确实托媒人在为我说亲,在老家往老林深处二梁子悬崖下边的黄家湾,访到一个劳力很好又勤快的姑娘。就在补习即将结束的那个端午节,还戏剧性地答应,让还没见过面的姑娘那未来的“大伯子”——我的大姐,随媒人一起去我未来的“老丈人”家“送节”,代我相亲看姑娘,意思不外乎是希望早点许下这门亲事。
  一晃补习生活就结束了。揣着父亲给的5块钱,在县城参加完高中升学考试,心里面一团混沌,脑子里迷迷糊糊的,对进入高中继续学习还真是没敢奢望,抱定这辈子的读书生涯也许就真的到头了。一个人漫无目的不知往何处去,在槐花树小河边的远房哥哥家耍了两天,回到家里,父母便又为我的未来和“成家立业”操起心来。最要紧的是催着我相亲,喊去黄家湾耍我没心思去;喊约着去“井底坝”赶场,我一个人来去自由何不更好。后来,媒人便安排那姑娘到老家乡街子的亲戚家耍,在一个赶场天,在熙熙攘攘的街子上,隔着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流,不远不近地“见了一面”。媒人说,那个姑娘比我大一岁,相貌好,属牛,又勤快,能吃苦耐劳,是“穿金戴银”的配对,安逸得很。那个姑娘虽不是五大三粗,看上去也老实本分,确实像把干农活的好手……最无奈的可能是父母亲,而此刻感到最满意、最寄予希望的,莫过于等着我服侍孝敬的伯父伯母,在他们看来,大房香火下“添人进口”早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没过多久,双凤的二姐把摇把子电话“转弯抹角”地转接到离我家不远的乡街子上,后又托人带信来,说双凤附中录取名单上有我,我已经录取在一中的高中部。得到这个好消息,我不敢相信是真的,趁着天没黑下来,一个人又从走过数十回的、阴森森的梯子岩,一路小跑到二姐家。第二天早上跑到学校,在操场边的墙上,在那张写着二十几个人的红纸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父母仿佛又从我身上看到了一点希望,让读完小学的大姐辍学务农,和父母一起供给我和三个弟妹读书。伯父伯母仿佛对我能否服侍孝敬他们又没了希望,和父母又合计着,让二兄弟“过房”,顶替我照顾伯父伯母。也许是怕夜长梦多,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二兄弟就进了同一个四合院子的伯父伯母的家门,担起了赡养和承续香火的重任。而我那桩有点戏剧性的亲事,随着我的高中生涯也就慢慢地淡出了。
  当年的高考,还是“一条龙”招生,一套题统一考试,划大专、中专分数段录取,不像现在这样复杂,中考、高考考试单列不说,专科、本科还分一、二、三。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考到204分,虽与大学无缘,但也超过当年中专录取线4分,考上了地区一所中专学校。
  那一年,是1977年,我15岁。
其他文献
秋风伸出手将满山遍野的枫叶抽打得面红耳赤时,石田山岗上的毛栗球都笑开了嘴,露出褐色的一排牙齿,有的笑劲太猛,竟然蹦出牙床落满一地。湿漉漉的土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毛栗子,它们将脸皮贴在温暖的大地上,像婴儿睡在床上,一肚子的满足与惬意。  毛栗也算是板栗的一种,是土生土长的灌木,身材矮小,一个树蔸要丛生出四五个枝干,像一把把撑开了的绿伞接风接雨喂养自己。它枝干纤瘦,一副三餐呷不饱,发育不良长不高的样子,叶
期刊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的厉害就是出了名的,我语文考试没合格,英语老师就告诉语文老师:“你把他妈叫来,特管用。”我妈就来了,很激动地和老师对话,其实是“喊话”,说的无外乎就是那几句:“老师你不用客气,我家孩子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该打打该骂骂,我绝不反对……”她喊话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声音也很大,手上会伴有很多动作,她看起来挺凶的,老師同学也都这么以为。  但其实是恐惧。  恐惧不是为别的,是为了掩盖软
期刊
柏油马路在烈日下吱吱地作响,好像冒着缕缕轻烟,从窗口望出去没有一丝的风影,我躲在空调房内不敢出门半步,又一个炎夏到来了。如今,我已不能离开所在的小城去乡村分享老父丰收的喜悦,感受那如火的夏日,我已远离了田地,那饱含阳光、泛着新鲜、混杂土腥味的稻谷,已经不是我的丰收果实。   七月骄阳似火,直催得路旁绿油油稻田没有几日便发黄,稻子发黄了,整个田野都连成了一片,满眼金黄。那几日,父亲身后跟着条狗,往田
期刊
我又遇见了他,就是那位总牵了一条狗,在我家附近的那座小山上撞树的老朋友。这次遇见他不是在山上,而是在一处叫作“泉城”的公园里,也是傍晚。  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一年?不止,至少有两年。  没有见到他是因为我散步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医生告诫我多走一点——我把散步的地点改在了这处离家稍远一点的公园里。公园很大、很清幽,林木也很茂盛,还有两片湖、一架凌空的桥,很适合“多走一点”。公园里有一块近水的空
期刊
我的睡眠习惯大多是晚睡晚起,一般是七点多起床,今天奇了怪了,清晨五点就醒来了。看看窗外,在一片轻柔的雾霭中万籁俱寂,本想再睡上一会儿,可硬是睡不着,索性就起了个早床。一番洗漱,吃过早点,习惯性地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闲来无事,找出几个月前写的一篇小文《少日同窗侣》传到博客上。这是一篇追忆同学的文章,题目则取自钱钟书先生《寄祝許大千七十》。他的这首诗全篇如下:“少日同窗侣,天涯一故人。振奇风骨卓,坦
期刊
小时候最喜在黄昏,暮色四合时,几个小兄弟姐妹搬来小板凳,围坐在庭院里。晚风徐来,奶奶形形色色的故事也随风飘来。其中奶奶讲过的一则往事,是关于我们车家和简家的,很是耐人寻味。  解放前,我们家和邻村的简家在当地都是大户人家,某一日,我的曾祖和简家老爷在附近的集镇相遇。巧的是,当天他们身边各带一小儿。曾祖带的是小儿子(我的三爹),简家带的是他的长子秋顺。两个小孩年龄相仿,都十岁左右。车简两家本是世交,
期刊
花圈圈是当地人对花圈圈饼的简称。在我的老家,每到端午节都要吃花圈圈饼,而外婆做的花圈圈饼最好吃。  外婆做花圈圈饼的程序很多。  端午节的前一天,一大早起来,外婆会让姐姐们从院子里的花椒树上采摘一些新鲜的花椒叶来,用花椒叶煮水,然后给花椒叶水中加上少许的盐,用来和面。和好的面要放置半天的时间,让其充分发酵好后,才能做花圈圈饼。  吃过晚饭后,面也发酵好了。外婆将发酵好的面团倒在已收拾干净的案板上,
期刊
在养过的那些家畜里,我觉得,猪的待遇是最高的。它们不用像狗那样,辛苦地看家护院,也不用像猫那样,不遗余力地捕捉老鼠,甚至比鸡还要清闲。而猪,似乎什么事情也不用做,只知道“哼哧哼哧”地甩脑袋,饿了就大叫,吃饱了,倒头便睡。  何况,它们还有属于自己的圈舍。  父母在紧挨着三间瓦房的自留地里,特意辟了一块地方,应该有十几平米吧,用红砖和青瓦,整整齐齐地码成猪圈。它比我家盖的厕所都要大,远远望去,就像一
期刊
2006年春天的一个中午,老婆小心翼翼地把一只还没有完全睁眼的白色小狗搂在怀里带回家。  老婆指点我用纸盒、旧毛衣给小狗做了一个狗窝。在我做狗窝时,老婆宣布:这只小狗从现在起就是我们家庭的新成员了,它的名字叫乖乖。  乖乖是一只哈巴狗,全身雪白的,非常柔软,就像一团大大的棉花糖。到了下午,乖乖在狗窝里不停地叫,老婆用开水冲调出一小碗玉米粥,又找了一根吃冰淇淋的小勺,挖上一点点,凑到乖乖嘴边。乖乖晃
期刊
宽布儿十五岁了,他喜欢睡在大青屋西头的吊脚楼上,楼下就是拴着的黑黝黝的大水牛。宽布儿醒来后,便使劲儿地惺忪着眼睛想着生病的外公昨天交代的事情,停歇片刻后一个鲤鱼打挺地从床上跳将下来,旋风一般地跑到鸡笼边,鸡群早已被嫲嫲赶进树林子吃虫子去了。宽布儿伸手掏出两只小母鸡刚下的还是温热的鸡蛋,高兴地一溜儿小跑来到牛栏边。大水牛似乎知道有好事要发生似的,见到宽布儿就精神抖擞地大叫了一声“哞儿——”。宽布儿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