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材料是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依据。然而,在很多数学课堂上,学习材料的选择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性地选择、利用学习材料,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服务。那么,如何巧用学习材料,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现略举一二,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 起点性学习材料——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师选取的教学起点准确与否,对学生认知发展、思维水平、探索热情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选择真正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探究活动,这样才能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案例】 《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谁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
生:7的口诀有: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你真厉害,知道这么多,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口诀的意思吗?
请你选择其中的两句来研究。(学生们纷纷开始动手画。)
师:你能说说你研究的这两句口诀的意思吗?
生:4表示有4筐苹果,7表示每筐有7个苹果,28表示一共有28个苹果。
生:5表示有5筐苹果,7表示每筐有7个苹果,35表示一共有35个苹果。
师:那谁来说一说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
生:第一个7表示有7筐苹果,第二个7表示每筐有7个苹果,49表示一共有49个苹果。
……
师: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收获吗?
生:我学会了自己编口诀,并且能用画图来表示。
生:我原来只会背诵7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不但可以很熟练地背出来,还知道了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乘法问题。比如:一个星期有7天,日历上都是按7天排的。古代的七言律诗,每一句都有7个字。
我们在教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时,往往会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背诵了。上述案例中教师针对这样的现实起点,改变教学设计,直接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7句口诀,然后选择一定的辅助材料(如画图)请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思考其中两句口诀所表示的含义。我们会发现学生乐此不疲,没有学生说:“我都会了”。学生在画图思考的过程中,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分析并理解了口诀的含义,又一次尝到了思考的乐趣。这样处理既不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又不让学生的认知停留在低水平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向较高层次的发展。正因为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与知识储备,洞察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非常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 挑战性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冲动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挑战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动态及发展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善于选择有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这样才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 四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教学片段
师:班级里有48名学生,现在想知道全班同学1分钟跳绳共有多少下,你有什么办法?
生1:全班学生一起跳绳1分钟,把每位同学跳的次数加起来。
生2:也可以用一个人的成绩去乘48。
师: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怎样?
生1:第一种太麻烦。
生2:第二种不太准确,要是让一个跳得比较慢(或快)的同学去跳的话,全班同学的跳绳总数会相差很大。
生3:分组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学生按跳绳水平分成快、中、慢三个组,在三个组中各选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来跳,再统计出一分钟每人跳绳的平均成绩,去乘48,这样得到的总数比较合理科学。
师:同学们说得好,现在老师挑选了这三个组的各3名同学去跳绳,9名同学跳的总数为1350下。照这样的水平,这个班48名学生一分钟一共能跳绳多少下?(教师出示题目)你能解答吗?
……
本课时的教学在教材上大多是“准确的归一”,从这个局部的样本很容易做出对整体数量的判断,对于这样的学习材料,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学生解决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因此这样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而本案例中“要知道全班48名学生1分钟一共跳绳多少下”这个学习材料,老师将“准确的归一”调整为“不准确的归一”,单一量(一名学生的跳绳数量)成了“虚拟”的不确定的数,对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性,学生迫切需要从样本分析的数据(平均数)中推断出总体的大致数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冲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后,不断集中与深入,最终找到了最佳方案。
三、 开放性学习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现在的课堂倡导开放性学习,而选择开放性的学习材料要留有认识空隙,能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广阔的空间,以利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利用猜测、假设、推理、操作、验证等探索性思维活动来填补认识空隙,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态来思考问题,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案例】 《分数的初步认识》结尾的教学片段
师: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卖蛋糕”广告。冬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四份,可他转身一看,哎呀,来了8个人,他该怎么办呢?正当他解决了问题(中间横切一刀)的时候,又来了第9个孩子,他又会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段广告(课件动态演示,将连续的四个画面定格),边看边思考:广告中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生:我联想到。
师:大家猜猜看,他是从哪个画面联想到了?(生:第一个。)没错,把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它的。
生:我还联想到。
师:他又是从哪幅画面中联想到的?
生:第二幅画面。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
生:还能联想到。
师:请问是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的?(生:第四幅。)没错!如果冬冬把他的蛋糕正好分成2份的话,联想到就更准确了。那这里的又是谁的呢?
生:这块蛋糕的。
生:整个蛋糕的。
生:不对,我觉得不是。
师:看到第9个孩子,联想到很自然,为什么冬冬分到的蛋糕不能用表示呢?
生:因为蛋糕没有平均分成9份。
……
(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我选择了一则“广告”,请学生说说联想到了几分之几,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有学生说,也有学生说,更有学生说、,学生从同伴的回答中探究感知,开辟了与众不同的思维角度。在整个交流、汇报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考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四、 重组性学习材料——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教材并非“圣经”,对具体的学生应有具体的取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教材作适度增删拓展,合理调整顺序,进行重组。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把基本的概念和数学思维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案例】 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教学片段
师:如果这5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根?
生:52÷2
师:谁能来口算呢?
生1:个位上的2除以2得1;十位上还有5表示50,50除以2得25;1加25等于26。
生2:“这道题不太好口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1:估算
生2:先从5捆中拿出4捆,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捆,就是20根;再将剩下的1捆和2根合起来是12根,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6根,20加6是26根。(边说边给大家演示摆小棒。)
生3:我还可以列竖式,先用十位上的5除以2,商是2,还余1;再将余数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2,就是6。(如下图)
生4:他的方法写的步数很多,太麻烦了。
生5:我觉得他写的步数虽然多一些,但思路很清楚。(有人附和。)
先尝试练习56÷4和75÷5,后呈现42÷2,学生尝试计算。(如下图)
师:你们觉得42÷2与前面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1:这道题目十位上正好分完。
生2:这道题目十位上没有余数,前面两道十位上还有余数。
生3:十位除后余数是0,0写上去也没用,就不用写了,只要把个位移下来继续除就可以了。
师:那你们觉得这三道题目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都是分两步来计算的。
生2:都是从高位算起的。
生3:数位都要对齐。
教材的思路是先教学例1(42÷2),为例2(52÷2)的教学打好基础,作好铺垫。由于大部分学生口算起来并不困难,很容易将竖式的格式写成下边的算式: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笔算的必要性体会不深,对于其中的算理思考得不够。基于以上认识,本案例中我将例1与例2教学顺序对调了一下,尝试重组学习材料。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能很快口算出52÷2的结果时的无奈与焦急,该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学生不得不对学习材料作必要的思考与探索。他们想到了借助直观的小棒操作,找到了答案。不仅深入理解了算理,习得了正确的竖式书写格式,更让学生把直观的表象与抽象的竖式联系起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对数学学习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有效利用的过程,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就会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 胡继渊,沈正元.加涅的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2] 浙江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
[3] 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全球教育展望,2005(5).
一、 起点性学习材料——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师选取的教学起点准确与否,对学生认知发展、思维水平、探索热情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选择真正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探究活动,这样才能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案例】 《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谁知道7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
生:7的口诀有: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你真厉害,知道这么多,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口诀的意思吗?
请你选择其中的两句来研究。(学生们纷纷开始动手画。)
师:你能说说你研究的这两句口诀的意思吗?
生:4表示有4筐苹果,7表示每筐有7个苹果,28表示一共有28个苹果。
生:5表示有5筐苹果,7表示每筐有7个苹果,35表示一共有35个苹果。
师:那谁来说一说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
生:第一个7表示有7筐苹果,第二个7表示每筐有7个苹果,49表示一共有49个苹果。
……
师: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收获吗?
生:我学会了自己编口诀,并且能用画图来表示。
生:我原来只会背诵7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不但可以很熟练地背出来,还知道了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乘法问题。比如:一个星期有7天,日历上都是按7天排的。古代的七言律诗,每一句都有7个字。
我们在教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时,往往会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背诵了。上述案例中教师针对这样的现实起点,改变教学设计,直接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7句口诀,然后选择一定的辅助材料(如画图)请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思考其中两句口诀所表示的含义。我们会发现学生乐此不疲,没有学生说:“我都会了”。学生在画图思考的过程中,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分析并理解了口诀的含义,又一次尝到了思考的乐趣。这样处理既不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又不让学生的认知停留在低水平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向较高层次的发展。正因为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与知识储备,洞察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非常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 挑战性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冲动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挑战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动态及发展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善于选择有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这样才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 四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教学片段
师:班级里有48名学生,现在想知道全班同学1分钟跳绳共有多少下,你有什么办法?
生1:全班学生一起跳绳1分钟,把每位同学跳的次数加起来。
生2:也可以用一个人的成绩去乘48。
师: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怎样?
生1:第一种太麻烦。
生2:第二种不太准确,要是让一个跳得比较慢(或快)的同学去跳的话,全班同学的跳绳总数会相差很大。
生3:分组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学生按跳绳水平分成快、中、慢三个组,在三个组中各选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来跳,再统计出一分钟每人跳绳的平均成绩,去乘48,这样得到的总数比较合理科学。
师:同学们说得好,现在老师挑选了这三个组的各3名同学去跳绳,9名同学跳的总数为1350下。照这样的水平,这个班48名学生一分钟一共能跳绳多少下?(教师出示题目)你能解答吗?
……
本课时的教学在教材上大多是“准确的归一”,从这个局部的样本很容易做出对整体数量的判断,对于这样的学习材料,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学生解决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因此这样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而本案例中“要知道全班48名学生1分钟一共跳绳多少下”这个学习材料,老师将“准确的归一”调整为“不准确的归一”,单一量(一名学生的跳绳数量)成了“虚拟”的不确定的数,对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性,学生迫切需要从样本分析的数据(平均数)中推断出总体的大致数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冲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后,不断集中与深入,最终找到了最佳方案。
三、 开放性学习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现在的课堂倡导开放性学习,而选择开放性的学习材料要留有认识空隙,能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广阔的空间,以利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利用猜测、假设、推理、操作、验证等探索性思维活动来填补认识空隙,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态来思考问题,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案例】 《分数的初步认识》结尾的教学片段
师: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卖蛋糕”广告。冬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四份,可他转身一看,哎呀,来了8个人,他该怎么办呢?正当他解决了问题(中间横切一刀)的时候,又来了第9个孩子,他又会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段广告(课件动态演示,将连续的四个画面定格),边看边思考:广告中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生:我联想到。
师:大家猜猜看,他是从哪个画面联想到了?(生:第一个。)没错,把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它的。
生:我还联想到。
师:他又是从哪幅画面中联想到的?
生:第二幅画面。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
生:还能联想到。
师:请问是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的?(生:第四幅。)没错!如果冬冬把他的蛋糕正好分成2份的话,联想到就更准确了。那这里的又是谁的呢?
生:这块蛋糕的。
生:整个蛋糕的。
生:不对,我觉得不是。
师:看到第9个孩子,联想到很自然,为什么冬冬分到的蛋糕不能用表示呢?
生:因为蛋糕没有平均分成9份。
……
(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我选择了一则“广告”,请学生说说联想到了几分之几,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有学生说,也有学生说,更有学生说、,学生从同伴的回答中探究感知,开辟了与众不同的思维角度。在整个交流、汇报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考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四、 重组性学习材料——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教材并非“圣经”,对具体的学生应有具体的取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教材作适度增删拓展,合理调整顺序,进行重组。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把基本的概念和数学思维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案例】 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教学片段
师:如果这5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根?
生:52÷2
师:谁能来口算呢?
生1:个位上的2除以2得1;十位上还有5表示50,50除以2得25;1加25等于26。
生2:“这道题不太好口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1:估算
生2:先从5捆中拿出4捆,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捆,就是20根;再将剩下的1捆和2根合起来是12根,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6根,20加6是26根。(边说边给大家演示摆小棒。)
生3:我还可以列竖式,先用十位上的5除以2,商是2,还余1;再将余数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2,就是6。(如下图)
生4:他的方法写的步数很多,太麻烦了。
生5:我觉得他写的步数虽然多一些,但思路很清楚。(有人附和。)
先尝试练习56÷4和75÷5,后呈现42÷2,学生尝试计算。(如下图)
师:你们觉得42÷2与前面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1:这道题目十位上正好分完。
生2:这道题目十位上没有余数,前面两道十位上还有余数。
生3:十位除后余数是0,0写上去也没用,就不用写了,只要把个位移下来继续除就可以了。
师:那你们觉得这三道题目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都是分两步来计算的。
生2:都是从高位算起的。
生3:数位都要对齐。
教材的思路是先教学例1(42÷2),为例2(52÷2)的教学打好基础,作好铺垫。由于大部分学生口算起来并不困难,很容易将竖式的格式写成下边的算式: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笔算的必要性体会不深,对于其中的算理思考得不够。基于以上认识,本案例中我将例1与例2教学顺序对调了一下,尝试重组学习材料。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能很快口算出52÷2的结果时的无奈与焦急,该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学生不得不对学习材料作必要的思考与探索。他们想到了借助直观的小棒操作,找到了答案。不仅深入理解了算理,习得了正确的竖式书写格式,更让学生把直观的表象与抽象的竖式联系起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对数学学习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有效利用的过程,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就会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 胡继渊,沈正元.加涅的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2] 浙江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
[3] 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全球教育展望,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