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昌市第一中学作为许昌市教育的一个窗口,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实施均衡教育和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高效课堂”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务实团队 示发展之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学校要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杨改莲校长始终用“做一个优秀的领跑者和服务者”要求自己: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应该“行动至上”。学校的发展是靠做,而不是靠说。
正是杨校长对工作的执著、实干,使得这位“领跑人”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领跑人”的心智在创新中得到展现,“领跑人”的人生价值在实干中得到体现。也正是在她身体力行的带动下,许昌市一中的创建名校之路写满了“实干”二字。
实干,也是许昌市一中整个师资团队的真实写照。
许昌市一中的独特之处,就是有一支非常敬业、非常有能力、非常有办法的教育团队。这也是杨改莲校长引以为豪的地方。
学校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传、帮、带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为促进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学校实行教研组长领导下年级各科组长负责制,同一个学科内部“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模式、统一点评”,以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反思到位。
為树立教书育人的优秀典型,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许昌市一中还建立了首席班主任评选制度。去年,学校评出了首届三名首席班主任。今年,学校将把评选范围进一步扩大,除首席班主任外,还将评出首席学科教师、模范班主任和模范教职工。
许昌市一中在务实中打造出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让学校成为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高效课堂 示改革之范
课堂是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战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许昌市一中围绕建设“质量一中”的工作目标,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和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校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实验与研究,进一步加强教师备课和教研组活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立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四环节高校课堂模式,即“预习展示——质疑探究——点拨提升——评价反思”,将45分钟内老师传授的知识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最大化。
模式只是一个框架,有模式并不意味着唯模式。在许昌市一中,虽然每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必须有“预习展示——质疑探究——点拨提升——评价反思”四个环节,但四个环节如何体现却因人而异。
许昌市一中向课堂要效益,扎实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作为一所始建于1948年的老学校,在市直中学中招考试中,许昌市一中已连续6年夺冠。特别是2011年,该校共有10名学生进入市直前10名,32名学生突破600分大关,232名学生被省示范性高中正式录取,252名学生达到优秀生分数线524分的标准,占市区优秀率的33%。
此外,学校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变以往教师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通过教研活动、学术研讨、互帮互助等形式,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促质量,抓好教师专业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展教法学法研究,让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搭建教研平台,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阔教师视野。
精细化管理 示质量之范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许昌市一中紧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中心,将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形成全面、全程、全员管理体系。
从2009年起,该校便形成了“科学精细化管理,创新科研型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办好示范性学校”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管理第一、质量第一、素质第一”的办学目标,全面开展各项检查评比工作,抓管理、抓质量、创名校。“人民满意学校”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该校从细化、量化、具体化、即时化、常规化这“五化”入手,将学校的执行力提升推向新的高度。
据介绍,在“五化”的要求之下,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8个执行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每项工作、每个工作时间段、每个工作环节执行、督察、反馈、评估到位。在该校出台的《许昌市第一中学关于加强学校执行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上,记者看到,该校将8个执行组的工作进行了细化,每个执行组的工作任务都进行了量化,并保证各项工作具体化、即时化、常规化。以杨改莲负责的第一执行组为例,该组被称为“结果点评反馈组”,其职责已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把学校的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市教育局及上级部门分配的有关工作,科学规范地分配到每个执行组,并提出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要求每天9时到10时对各执行组前一天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执行人员及时将检查结果报送杨改莲校长审核点评,并将点评的情况公布在点评栏内……
该校树立全校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分工、分包不分家,各执行组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紧密合作、相互支持,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在今年3月举行的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与会代表对许昌市一中的执行力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化立校 示育人之范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幸福和谐的“人”。一句话:教育为幸福生活奠基。
人文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实质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以全体师生的愉快生活、全体同学的进步与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许昌市一中大力创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风纯正、质量上乘,师生精神面貌好的文化环境,努力打造“人文一中”。学校注重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此外,还开展民族英雄事迹展示和科技名人及科技成就展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情感。
近年来,许昌市一中注重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荣获“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称号。学校实施校园文化战略,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渗透,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培养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除了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外,增加《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读本,充实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打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通过诵读、熟背经典文章,开发智力、培养健全人格、规范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积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中学生兴趣广泛,适当引导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为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兴办了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各个兴趣小组和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使得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也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
其实在杨校长眼中,一所名校,所注重的绝不仅仅是眼前的学业成绩,更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许昌市一中,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是学会做人,第二件事才是学会读书。
新起点、新机遇、新辉煌。站在“许昌市名校”的起点上,杨改莲校长有了更大的远景:要在两三年内把许昌市一中办成全省名校,五六年内争创全国名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记者采访时,她又远赴上海考察、学习。因为她相信奇迹源于简单执著的信念,只要信念在心中形成,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做,就一定能实现。
正如她在“校长寄语”中所写: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秉承一中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承担历史使命,传承历史文明,续写辉煌的乐章!
务实团队 示发展之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学校要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杨改莲校长始终用“做一个优秀的领跑者和服务者”要求自己: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应该“行动至上”。学校的发展是靠做,而不是靠说。
正是杨校长对工作的执著、实干,使得这位“领跑人”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领跑人”的心智在创新中得到展现,“领跑人”的人生价值在实干中得到体现。也正是在她身体力行的带动下,许昌市一中的创建名校之路写满了“实干”二字。
实干,也是许昌市一中整个师资团队的真实写照。
许昌市一中的独特之处,就是有一支非常敬业、非常有能力、非常有办法的教育团队。这也是杨改莲校长引以为豪的地方。
学校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传、帮、带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为促进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学校实行教研组长领导下年级各科组长负责制,同一个学科内部“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模式、统一点评”,以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反思到位。
為树立教书育人的优秀典型,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许昌市一中还建立了首席班主任评选制度。去年,学校评出了首届三名首席班主任。今年,学校将把评选范围进一步扩大,除首席班主任外,还将评出首席学科教师、模范班主任和模范教职工。
许昌市一中在务实中打造出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让学校成为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高效课堂 示改革之范
课堂是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战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许昌市一中围绕建设“质量一中”的工作目标,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和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校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实验与研究,进一步加强教师备课和教研组活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立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四环节高校课堂模式,即“预习展示——质疑探究——点拨提升——评价反思”,将45分钟内老师传授的知识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最大化。
模式只是一个框架,有模式并不意味着唯模式。在许昌市一中,虽然每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必须有“预习展示——质疑探究——点拨提升——评价反思”四个环节,但四个环节如何体现却因人而异。
许昌市一中向课堂要效益,扎实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作为一所始建于1948年的老学校,在市直中学中招考试中,许昌市一中已连续6年夺冠。特别是2011年,该校共有10名学生进入市直前10名,32名学生突破600分大关,232名学生被省示范性高中正式录取,252名学生达到优秀生分数线524分的标准,占市区优秀率的33%。
此外,学校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变以往教师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通过教研活动、学术研讨、互帮互助等形式,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促质量,抓好教师专业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展教法学法研究,让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搭建教研平台,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阔教师视野。
精细化管理 示质量之范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许昌市一中紧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中心,将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形成全面、全程、全员管理体系。
从2009年起,该校便形成了“科学精细化管理,创新科研型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办好示范性学校”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管理第一、质量第一、素质第一”的办学目标,全面开展各项检查评比工作,抓管理、抓质量、创名校。“人民满意学校”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该校从细化、量化、具体化、即时化、常规化这“五化”入手,将学校的执行力提升推向新的高度。
据介绍,在“五化”的要求之下,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8个执行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每项工作、每个工作时间段、每个工作环节执行、督察、反馈、评估到位。在该校出台的《许昌市第一中学关于加强学校执行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上,记者看到,该校将8个执行组的工作进行了细化,每个执行组的工作任务都进行了量化,并保证各项工作具体化、即时化、常规化。以杨改莲负责的第一执行组为例,该组被称为“结果点评反馈组”,其职责已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把学校的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市教育局及上级部门分配的有关工作,科学规范地分配到每个执行组,并提出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要求每天9时到10时对各执行组前一天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执行人员及时将检查结果报送杨改莲校长审核点评,并将点评的情况公布在点评栏内……
该校树立全校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分工、分包不分家,各执行组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紧密合作、相互支持,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在今年3月举行的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与会代表对许昌市一中的执行力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化立校 示育人之范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幸福和谐的“人”。一句话:教育为幸福生活奠基。
人文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实质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以全体师生的愉快生活、全体同学的进步与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许昌市一中大力创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风纯正、质量上乘,师生精神面貌好的文化环境,努力打造“人文一中”。学校注重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此外,还开展民族英雄事迹展示和科技名人及科技成就展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情感。
近年来,许昌市一中注重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荣获“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称号。学校实施校园文化战略,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渗透,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培养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除了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外,增加《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读本,充实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打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通过诵读、熟背经典文章,开发智力、培养健全人格、规范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积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中学生兴趣广泛,适当引导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为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兴办了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各个兴趣小组和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使得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也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
其实在杨校长眼中,一所名校,所注重的绝不仅仅是眼前的学业成绩,更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许昌市一中,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是学会做人,第二件事才是学会读书。
新起点、新机遇、新辉煌。站在“许昌市名校”的起点上,杨改莲校长有了更大的远景:要在两三年内把许昌市一中办成全省名校,五六年内争创全国名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记者采访时,她又远赴上海考察、学习。因为她相信奇迹源于简单执著的信念,只要信念在心中形成,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做,就一定能实现。
正如她在“校长寄语”中所写: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秉承一中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承担历史使命,传承历史文明,续写辉煌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