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文化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红色文化吸收了世界优秀文化及时代特色,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证明,通过红色教育,教师能够加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对拓展小学语文育人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部分红色文化距离当今时代过于久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产生了对红色经典没兴趣、不爱学、学不会等不良情绪,进而为红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其育人价值带来巨大阻碍。随着时代的发展,影音资料、博物馆等琳琅满目的红色文化资源拉近了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语文学科;红色教育;价值及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红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红色年代的远去,当代中小学能够感受革命先烈精神的机会越来越少。语文教材作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涉及红色文化的内容不断增多。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教材中涉及红色文化的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引导推动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1红色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育人价值
1.1德育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无数前人励志故事、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因此,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小学生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形成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及民族自豪感,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红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德育教育价值,既能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又能通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栋梁之材。
1.2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国民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匮乏,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蚀人们的心灵。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更重,如不及时进行矫正,甚至会导致其失去理想信念,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其未来发展。而传承红色文化可以让中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精神,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促进其正确三观的形成,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1.3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而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且通过红色教育,学生能够在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下形成主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有助于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
2在语文学科融入红色教育的有效路径
2.1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英雄史诗,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无私奉献,为新中国舍生忘死的伟大英雄先烈,留下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英雄故事。为了纪念革命先烈,我国很多地方设有革命教育基地、先烈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所。如果教师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这些红色教育资源的价值,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推动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红色文化对于当代初中生而言,是一段相对比较陌生的历史,结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将红色文化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史料背后蕴含的故事,理解英雄先烈的付出,加深對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综合素养。如我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前往抗日英雄高永祥的出生地灵台县星火乡王家庄村高家庄开展缅怀英烈纪念活动,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综合素养。
2.2读红色文章、名著,写体会,谈感受,让党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语文教材里有单篇红色文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可爱的中国》《最后一次讲演》等,也有大部头的名著如《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等。学生在读的时候,要结合自身实际,写体会,谈感受,把党史教育内化吸收,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例如,读完《最后一次讲演》,学生张艳娜表示,她深刻了解到了闻一多先生在当时艰苦卓绝的历史环境下强烈的激愤之情以及与之相同的革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并看到了他们对理想的追寻,对信仰的执着和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之光。读完《红岩》,学生蔡文悦这样写道: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大义凛然、从容不迫,把死当作一种使命的完成,她对党和国家的深情与热爱,驱散了对死的恐惧,坚定了她的报国之志。我深刻感悟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并铭记作为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对于促进学生三观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结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孟丽君,杨东,陈倩倩.红色文化在语文课程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2):16-17.
[2]姬建新,李红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新蹊径与意义[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3]董永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8(09):6.
关键词:语文学科;红色教育;价值及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红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红色年代的远去,当代中小学能够感受革命先烈精神的机会越来越少。语文教材作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涉及红色文化的内容不断增多。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教材中涉及红色文化的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引导推动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1红色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育人价值
1.1德育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无数前人励志故事、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因此,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小学生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形成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及民族自豪感,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红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德育教育价值,既能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又能通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栋梁之材。
1.2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国民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匮乏,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蚀人们的心灵。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更重,如不及时进行矫正,甚至会导致其失去理想信念,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其未来发展。而传承红色文化可以让中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精神,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促进其正确三观的形成,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1.3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而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且通过红色教育,学生能够在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下形成主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有助于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
2在语文学科融入红色教育的有效路径
2.1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英雄史诗,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无私奉献,为新中国舍生忘死的伟大英雄先烈,留下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英雄故事。为了纪念革命先烈,我国很多地方设有革命教育基地、先烈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所。如果教师在组织初中语文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这些红色教育资源的价值,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推动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红色文化对于当代初中生而言,是一段相对比较陌生的历史,结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将红色文化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史料背后蕴含的故事,理解英雄先烈的付出,加深對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综合素养。如我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前往抗日英雄高永祥的出生地灵台县星火乡王家庄村高家庄开展缅怀英烈纪念活动,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综合素养。
2.2读红色文章、名著,写体会,谈感受,让党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语文教材里有单篇红色文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可爱的中国》《最后一次讲演》等,也有大部头的名著如《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等。学生在读的时候,要结合自身实际,写体会,谈感受,把党史教育内化吸收,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例如,读完《最后一次讲演》,学生张艳娜表示,她深刻了解到了闻一多先生在当时艰苦卓绝的历史环境下强烈的激愤之情以及与之相同的革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并看到了他们对理想的追寻,对信仰的执着和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之光。读完《红岩》,学生蔡文悦这样写道: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大义凛然、从容不迫,把死当作一种使命的完成,她对党和国家的深情与热爱,驱散了对死的恐惧,坚定了她的报国之志。我深刻感悟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并铭记作为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对于促进学生三观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结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孟丽君,杨东,陈倩倩.红色文化在语文课程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2):16-17.
[2]姬建新,李红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新蹊径与意义[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3]董永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