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处两篇文章均来自铁路一线职工的手笔,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露,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燕儿报春时
在乡间,我们亲切地唤它们——小燕儿。春天,柳树发芽的时候,眼前便开始闪动它们轻灵的身影,在田里快速掠过,或者在村庄的房前屋后箭矢般飞来飞去,很忙碌的样子。除了半空的电线和农舍的屋檐,你很少看见燕子停在什么地方歇息,比如树木、篱笆等,落到地面上更是少之又少,除非那是小河边或水井边,它们落下来,只为衔口泥,而“衔”的过程非常之短,让你几乎感觉不到停顿。
小燕儿是典型的候鸟,每到秋风起来,便成群结队飞往南方过冬。燕子去南方,不光为了享受阳光和空气,更为了解决食物的问题。据说,燕子是最挑食的鸟类,除了捕捉飞翔的昆虫,对别的食物全没胃口,而它们娇贵的嘴巴也不会像啄木鸟那样,啄食树洞里的幼虫,无可奈何,只得千里迢迢旅居南方,在那儿快活地过上几个月,用南方“吴侬软语”的昆虫把自己养得肥肥壮壮,来年春天再回到北方来。
不过,燕子回到北方就不仅是吃喝玩乐,得抓紧时间哺育后代呢。
燕子们一回来就忙个不停。没巢的,赶紧筑个新巢;有过旧巢的,需修修补补,添置羽毛、树叶之类,把小屋拾掇得舒舒服服,日后夫妻小日子过得滋润,宝贝们一来到世上,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谁说燕子们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不在无形中敦促和鼓舞着乡下人呢?
燕子是吉祥的象征。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却不是谁家的屋檐都筑的。在乡下人看来,燕子在谁家筑巢,不是那家原本就过得和睦、殷实,便是那家很快要变得和睦、殷实了。为此,乡下人格外偏爱燕子,不捕食、不伤害,一到春天还要门户洞开,盛情接纳燕子来家久住。大人训诫孩子们别招惹燕子,用的都是同一个警语:“捉燕子闹眼睛!”闹眼睛,即是害眼疾。唬小孩儿的话,没道理的。老实的小孩儿或许被吓住,真就不敢逮燕子了。可是,倘遇到像我一样顶有好奇心的小孩儿,闹眼睛的事也是要试试的。
30多年前,乡下的房子多是泥墙草屋,住人的里屋糊着棚,而做饭的外屋是不糊棚的,木头的檩子、椽子、秫秸的房盖,统统裸露,看起来的确粗朴,可燕子筑巢再合适不过,它们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轻而易举地粘在椽子与房盖相接处,粘得非常牢固。燕子的工作效率是一流,不经意间,那巢就建好了,像一只倒扣的粗陶大碗。过不多久,同样是不经意间,那碗口上已探出三五个黄嘴丫儿的秃脑袋来,吱吱吱,叫个不停,催促爹娘给弄吃的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人晏殊借落花归燕,委婉地道出: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无法挽留,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别的美好事物再现,只不过不是原封不动,而是“似曾相识”。
同是一袭黑羽,跟乌鸦相比,燕子的外形要俊俏可爱得多。从前的西方人便是仿造燕子神秘轻巧的外套,发明了燕尾服的?
不得不说的是,以我的观察,我所在的城市,燕子已不多见,即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
那么,乡间的燕子怎样呢?母亲在电话里说,如今的乡下,燕子的数量远不如早年。是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
库切的火车
他住在莫布雷火车站附近一个居室的公寓里……”南非作家库切在他的《青春》开篇即将一种可能远行的诗意推给读者。
火车从远处开来,然后开向远处——不知车站的职工们离开没有,他们是否也居住在那个叫莫布雷的火车站附近。每天早晨或者黄昏,他们夹着铝制的饭盒,穿过喧哗的街道,踩着文学中的落叶走向调车场。正点的火车正缓缓开进车站,一些离开的人安静地站在高高的站台上,旅行箱上的标签透露出这个从文学中出走的主人公的痕迹。似乎这个世界对于这位旅行者的踪迹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他来了,走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悄无声息。只有火车在制造着声音,或说暗示着出走的意义。 我的一位朋友总是定期从中国的最南端发来消息问我一些关于文学或生命奇怪的问题。他的问题有时需要回答,有时则根本不需要回答,似乎在他发来消息的时候,这些问题在路上已经自己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他忽然问我近来在读什么书,我随口告诉他:库切的《等待野蛮人》。
这时我听到他身边火车进站的声音,他正要去北方,一边问我北方的天气,一边聊起了关于我对库切的看法,我怀疑他对库切的认识要比我精深得多。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小说《等待野蛮人》的场景,在陌生的红色土地上一群拥枪而睡的白人士兵,还有赤着双脚在远处张望的黑人。后来,我把同样是库切的长篇小说《耻》推荐给他,没想到他向我提起了《青春》与《男孩》,他向我讲述这两部作为库切自传体小说的细节,说起那个奥地利的胖乎乎的女孩,关于异域的一个干家政的过客,还说起那出现在库切小说里的火车。我的朋友接着说,库切的小说让他想起当年自己“出走”时的情形。
我注意到他说出的一个词:出走。这是个迷人的词汇,但是,让我想破脑筋我也想不到他会将这样一个词语用在库切身上。结果,回过头来想了想我所阅读过的库切,朋友的这个“出走”形容得再贴切不过。火车从晨雾中驶出,一切似乎都沉浸在夜梦里,可是,清醒的火车已经抵达站台。这个时候,出走的本身便是一部作品,谁来品读都是悄无声息的。
我从来都没有认为库切是个安分的人,他的脚步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沙漠、农场、海边、校园、城堡这些都是他要出走的方向。库切一直在试图远离昨日的自己。在他的作品中,你总能读出库切所塑造的“出走”形象。
但是,所有的出走不也都是一种抵达吗?我们向着远方出发,都在找寻那些叫未来或成长的东西,包括人生本身。我想,我可以这样回答朋友的提问了。朋友此时已经在路上,他倚在列车车窗冰凉的玻璃上,窗外稻田里的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是南方的冬季,灰蒙蒙的山洼里长着一棵棵不辨其本的树木。朋友打开长满凌霄花的蓝色书页会心地笑着: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让人觉得惊讶和值得前行的事情。
在库切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是,一行人站在初春的大地上,水鸟在水面盘旋,羚羊在远处吃草,大家在非洲大地上露营,晚餐吃着咸肉、面包、豆子、干果,喝着省下来的淡水。出走或抵达,就这样唤醒了我们心中那叫早晨或信仰的东西。
燕儿报春时
在乡间,我们亲切地唤它们——小燕儿。春天,柳树发芽的时候,眼前便开始闪动它们轻灵的身影,在田里快速掠过,或者在村庄的房前屋后箭矢般飞来飞去,很忙碌的样子。除了半空的电线和农舍的屋檐,你很少看见燕子停在什么地方歇息,比如树木、篱笆等,落到地面上更是少之又少,除非那是小河边或水井边,它们落下来,只为衔口泥,而“衔”的过程非常之短,让你几乎感觉不到停顿。
小燕儿是典型的候鸟,每到秋风起来,便成群结队飞往南方过冬。燕子去南方,不光为了享受阳光和空气,更为了解决食物的问题。据说,燕子是最挑食的鸟类,除了捕捉飞翔的昆虫,对别的食物全没胃口,而它们娇贵的嘴巴也不会像啄木鸟那样,啄食树洞里的幼虫,无可奈何,只得千里迢迢旅居南方,在那儿快活地过上几个月,用南方“吴侬软语”的昆虫把自己养得肥肥壮壮,来年春天再回到北方来。
不过,燕子回到北方就不仅是吃喝玩乐,得抓紧时间哺育后代呢。
燕子们一回来就忙个不停。没巢的,赶紧筑个新巢;有过旧巢的,需修修补补,添置羽毛、树叶之类,把小屋拾掇得舒舒服服,日后夫妻小日子过得滋润,宝贝们一来到世上,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谁说燕子们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不在无形中敦促和鼓舞着乡下人呢?
燕子是吉祥的象征。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却不是谁家的屋檐都筑的。在乡下人看来,燕子在谁家筑巢,不是那家原本就过得和睦、殷实,便是那家很快要变得和睦、殷实了。为此,乡下人格外偏爱燕子,不捕食、不伤害,一到春天还要门户洞开,盛情接纳燕子来家久住。大人训诫孩子们别招惹燕子,用的都是同一个警语:“捉燕子闹眼睛!”闹眼睛,即是害眼疾。唬小孩儿的话,没道理的。老实的小孩儿或许被吓住,真就不敢逮燕子了。可是,倘遇到像我一样顶有好奇心的小孩儿,闹眼睛的事也是要试试的。
30多年前,乡下的房子多是泥墙草屋,住人的里屋糊着棚,而做饭的外屋是不糊棚的,木头的檩子、椽子、秫秸的房盖,统统裸露,看起来的确粗朴,可燕子筑巢再合适不过,它们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轻而易举地粘在椽子与房盖相接处,粘得非常牢固。燕子的工作效率是一流,不经意间,那巢就建好了,像一只倒扣的粗陶大碗。过不多久,同样是不经意间,那碗口上已探出三五个黄嘴丫儿的秃脑袋来,吱吱吱,叫个不停,催促爹娘给弄吃的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人晏殊借落花归燕,委婉地道出: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无法挽留,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别的美好事物再现,只不过不是原封不动,而是“似曾相识”。
同是一袭黑羽,跟乌鸦相比,燕子的外形要俊俏可爱得多。从前的西方人便是仿造燕子神秘轻巧的外套,发明了燕尾服的?
不得不说的是,以我的观察,我所在的城市,燕子已不多见,即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
那么,乡间的燕子怎样呢?母亲在电话里说,如今的乡下,燕子的数量远不如早年。是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
库切的火车
他住在莫布雷火车站附近一个居室的公寓里……”南非作家库切在他的《青春》开篇即将一种可能远行的诗意推给读者。
火车从远处开来,然后开向远处——不知车站的职工们离开没有,他们是否也居住在那个叫莫布雷的火车站附近。每天早晨或者黄昏,他们夹着铝制的饭盒,穿过喧哗的街道,踩着文学中的落叶走向调车场。正点的火车正缓缓开进车站,一些离开的人安静地站在高高的站台上,旅行箱上的标签透露出这个从文学中出走的主人公的痕迹。似乎这个世界对于这位旅行者的踪迹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他来了,走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悄无声息。只有火车在制造着声音,或说暗示着出走的意义。 我的一位朋友总是定期从中国的最南端发来消息问我一些关于文学或生命奇怪的问题。他的问题有时需要回答,有时则根本不需要回答,似乎在他发来消息的时候,这些问题在路上已经自己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他忽然问我近来在读什么书,我随口告诉他:库切的《等待野蛮人》。
这时我听到他身边火车进站的声音,他正要去北方,一边问我北方的天气,一边聊起了关于我对库切的看法,我怀疑他对库切的认识要比我精深得多。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小说《等待野蛮人》的场景,在陌生的红色土地上一群拥枪而睡的白人士兵,还有赤着双脚在远处张望的黑人。后来,我把同样是库切的长篇小说《耻》推荐给他,没想到他向我提起了《青春》与《男孩》,他向我讲述这两部作为库切自传体小说的细节,说起那个奥地利的胖乎乎的女孩,关于异域的一个干家政的过客,还说起那出现在库切小说里的火车。我的朋友接着说,库切的小说让他想起当年自己“出走”时的情形。
我注意到他说出的一个词:出走。这是个迷人的词汇,但是,让我想破脑筋我也想不到他会将这样一个词语用在库切身上。结果,回过头来想了想我所阅读过的库切,朋友的这个“出走”形容得再贴切不过。火车从晨雾中驶出,一切似乎都沉浸在夜梦里,可是,清醒的火车已经抵达站台。这个时候,出走的本身便是一部作品,谁来品读都是悄无声息的。
我从来都没有认为库切是个安分的人,他的脚步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沙漠、农场、海边、校园、城堡这些都是他要出走的方向。库切一直在试图远离昨日的自己。在他的作品中,你总能读出库切所塑造的“出走”形象。
但是,所有的出走不也都是一种抵达吗?我们向着远方出发,都在找寻那些叫未来或成长的东西,包括人生本身。我想,我可以这样回答朋友的提问了。朋友此时已经在路上,他倚在列车车窗冰凉的玻璃上,窗外稻田里的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是南方的冬季,灰蒙蒙的山洼里长着一棵棵不辨其本的树木。朋友打开长满凌霄花的蓝色书页会心地笑着: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让人觉得惊讶和值得前行的事情。
在库切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是,一行人站在初春的大地上,水鸟在水面盘旋,羚羊在远处吃草,大家在非洲大地上露营,晚餐吃着咸肉、面包、豆子、干果,喝着省下来的淡水。出走或抵达,就这样唤醒了我们心中那叫早晨或信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