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教育无论是从性质、目标、功能都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相连性,生命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教学途径。生命教育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其倡导生命的自由性、独立性与完整性,其能够促进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促进学生向生命的自由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提出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思路。
关键词:革新思考;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
一、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视域下,通过体育课程的學习与锻炼,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体育技能,还能够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基于此,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发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发现自身的成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操控能力。学生通过体育耐力运动项目的锻炼,能够体验到自身体育运动的极点,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的完善需要科学的体育训练。体育训练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生理机能与身体结构会形成一系列的反映,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能够在锻炼中了解是生命自然的存在,让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二)有利于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激情
生命教育视域下,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坚强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的性格、乐观的心态,以及团体合作的集体观念,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思想意志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要发挥自身的能力,又要积极的配合同伴,发挥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高校应该广泛的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使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同时,积极的配合队友,为队友喝彩,增强团队荣誉感,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多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能够走出寝室、走向户外、远离网络,唤醒学生沉睡的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点燃学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变得积极与乐观,从而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激情。
二、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思路
(一)树立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的教学观念
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应该注重教育学生自然生命发展方式,通过体育锻炼来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能够看出高校体育课程是以学生的自然生命为发展对象的,其教学的基本是对自然生命的提高与保护,并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与生存意识。高校体育运动中能够展示学生的运动美,也就是生命运动之美。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应该尊重他人、尊重体育比赛、尊重对手,提高学生团队意识,重视体育运动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感受到生命教育的真善美。因此,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是一项新的研究课程,需要高校构建科学的教育机制,才能够有所作为,从而形成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的教学观念。高校应做好以体育课程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渠道,以体育实践运动项目作为提高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实践运动项目中消除学生的危机心理,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下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二)建立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的特色课程
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在体育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生命教育具有许多的教学内容,例如,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死亡教育、生存教育等这些教学内容都能够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知识,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爱惜生命,具体实施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其一,高校可以在体育课程中设立理论章节教育,将生命教育思想贯彻到理论章节中,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其二,高校在体育课程中应该多融入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内容,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讲解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课程知识,例如,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野外逃生、拓展训练中,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生命;其三,高校应该将人文关怀内容体现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与关心生命,从而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构建一支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
生命教育视域下,通过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的有效结合,能够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惑,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通过运动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然。基于此,高校应该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来为学生授课。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生命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还是很匮乏,体育教师与生命教育教师还是处于分化状态,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因此,高校应该积极的构建一支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生命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高校应该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融入到培养工作中,从而使体育教师成为专业化的教师。再者,高校应该聘请一些、高水平、高素质、高专业文化的教师,融入到体育师资队伍中,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学好生命教育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是满足人类对生命的需求而创设的,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从而实现生命教育回归与本体的教学目的。因此,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基于此,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应该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树立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色,构建一支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井红艳,张胜华,李良胤.高校体育风险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05):56-60.
[2]吴绪敏.“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02):100-102.
作者简介:杨春霞(1985—),女,白族,云南昆明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关键词:革新思考;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
一、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视域下,通过体育课程的學习与锻炼,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体育技能,还能够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基于此,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发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发现自身的成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操控能力。学生通过体育耐力运动项目的锻炼,能够体验到自身体育运动的极点,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的完善需要科学的体育训练。体育训练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生理机能与身体结构会形成一系列的反映,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能够在锻炼中了解是生命自然的存在,让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二)有利于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激情
生命教育视域下,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坚强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的性格、乐观的心态,以及团体合作的集体观念,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思想意志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要发挥自身的能力,又要积极的配合同伴,发挥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高校应该广泛的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使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同时,积极的配合队友,为队友喝彩,增强团队荣誉感,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多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能够走出寝室、走向户外、远离网络,唤醒学生沉睡的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点燃学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变得积极与乐观,从而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激情。
二、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思路
(一)树立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的教学观念
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应该注重教育学生自然生命发展方式,通过体育锻炼来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能够看出高校体育课程是以学生的自然生命为发展对象的,其教学的基本是对自然生命的提高与保护,并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与生存意识。高校体育运动中能够展示学生的运动美,也就是生命运动之美。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应该尊重他人、尊重体育比赛、尊重对手,提高学生团队意识,重视体育运动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感受到生命教育的真善美。因此,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是一项新的研究课程,需要高校构建科学的教育机制,才能够有所作为,从而形成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的教学观念。高校应做好以体育课程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渠道,以体育实践运动项目作为提高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实践运动项目中消除学生的危机心理,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下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二)建立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的特色课程
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在体育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生命教育具有许多的教学内容,例如,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死亡教育、生存教育等这些教学内容都能够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知识,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爱惜生命,具体实施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其一,高校可以在体育课程中设立理论章节教育,将生命教育思想贯彻到理论章节中,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其二,高校在体育课程中应该多融入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内容,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讲解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课程知识,例如,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野外逃生、拓展训练中,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生命;其三,高校应该将人文关怀内容体现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与关心生命,从而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构建一支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
生命教育视域下,通过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的有效结合,能够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惑,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通过运动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然。基于此,高校应该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来为学生授课。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生命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还是很匮乏,体育教师与生命教育教师还是处于分化状态,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因此,高校应该积极的构建一支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生命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高校应该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融入到培养工作中,从而使体育教师成为专业化的教师。再者,高校应该聘请一些、高水平、高素质、高专业文化的教师,融入到体育师资队伍中,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学好生命教育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是满足人类对生命的需求而创设的,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从而实现生命教育回归与本体的教学目的。因此,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基于此,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应该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树立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色,构建一支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井红艳,张胜华,李良胤.高校体育风险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05):56-60.
[2]吴绪敏.“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02):100-102.
作者简介:杨春霞(1985—),女,白族,云南昆明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