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论,尝试性地将TQM的手段和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建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TQM;高等教育;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也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学习的桥梁。在我国,“十一五”期间高校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保持在28万左右,承担了2/3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的“863”计划等项目,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数近2/3 [1]。实践表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高等教育建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论,尝试性地将TQM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该体系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严格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制度系统为基础,以组织系统为保障,以反馈系统为信息渠道,各系统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
1.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建立步骤
所谓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就是指应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共同目标,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科研等活动紧密组织起来,明确规定他们各自在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有机整体。
1.1建立基于TQM专职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机构
TQM是一种多功能、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TQM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他的管理首先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后来在西欧与日本逐渐得到推广与发展。TQM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实现定量化。它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的质量管理循环,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 [2]。因此,它比传统的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等质量管理更加完善与全面。
建立健全专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并将TQM应用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中,规定各级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明确规定各部门、各类人员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权限等,这样就可以实现从分割的质量管理向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发展。它不但是一种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而且是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进行的对高等教育质量全过程的控制,做到不忽视可能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的任何一个环节和任何一个人。实现从过去的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以把关为主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把管结果变为管因素,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2 制订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的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实现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目标的重要保证。
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在遵循课程体系优化原则以及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创建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定位,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贯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体现。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方案中。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从内容设计到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都应立足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应是实现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会起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作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应加强各实践环节之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明确对各专业学生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3)实行学分制改革,确定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分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实行学分制改革,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其从被动性、依赖性学习转向创造性、自主性学习。
1.3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高等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指强化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质量控制而制定的教学规章、条例、制度、守则、规则、细则等。它具有一定的法制效应和约束力,是全体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的教学行为准则,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和教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保证 [3]。因此,为保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组织管理标准化(包括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程序化、图表规格化、考核定量化)。
1.4 按照PDCA循环的方法,严密控制高等教育过程质量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全部过程也就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因此,要对每一门课程都建立起教学程序标准及教学标准,质量标准,检查标准,按照TQM的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着,对标准的贯彻执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把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由消极的检查转变为积极的预防。
1.5 建立高效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测量和调查。评价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系统是以学生和教师个体为对象,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改革传统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系统,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做出客观分析与价值判断的微观教育评价。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系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完善教学评价结构。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督促,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标准和手段,用科学评价方法鉴别好的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评价过程动态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过程是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它关心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与否。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有效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可通过课堂或课外作业、实习、实验、课堂讨论以及时测验等来实现,并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对评价标准的完善和修正,同时还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3)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及笔试、口试、开卷、实验、调研、设计、考察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论文、综合作业等形式,以及独立完成与组讨论完成相结合,考场上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相结合等方法。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需要选择多种恰当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机制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4)改革考试制度。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测试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高等教育的考试形式要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
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因素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目标与发展模式、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招生制度与生源结构等。因此,高等教育要把影响其质量的诸因素,按照TQM的方法有机地协调、控制和处理,构建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其体系由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和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构成。
2.1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质量测评和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的监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主要由常规管理子系统、教学法规管理子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子系统组成。
2.1.1常规管理子系统
建立学校、院系、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及督导组专家参加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建立教学检查、随堂听课、实践教学环节检查、期中期末巡考、教师授课质量评估、问卷调查等制度,采取多渠道的信息收集方法。通过严格的教学检查、有效的监督、科学的评估和宏观上的调控,促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1.2教学法规管理子系统
根据TQM的要求,组织专人负责将有关高等教育教学法规,如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教学管理规范、实习实训工作条例、督导工作条例等,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符合TQM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需要。并全面制订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每一门课程都建立起教学程序标准及教学标准,质量标准,检查标准,并对标准的贯彻执行进行有效的控制。
2.2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信息反馈系统
《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信息反馈系统》采用Server/Web开发模式,运用ASP.NET开发语言,引入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组合校园网络进行开发、设计,具备强大的网络处理、计算能力、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4]。
该系统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过程各种信息的跟踪、分析和反馈,并通过吸收、分析各种信息,对培养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其工作原理是:有关管理人员通过校园网络访问Web服务器,浏览《信息反馈系统》主页,根据收集的与培养质量有关的数据,填写有关表单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客户端程序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汇总、查询、分析,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统计学中的3∑采样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加工,制成汇总报表,形成对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质量的量化反映。
《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公布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质量状态数据和质量活动信息,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信息支持。这种采用基于Web形式的数据采集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
2.3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与诊断系统
这是由教学管理部门、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和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的。他们的职责是根据《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制成的汇总报表和形成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量化反映,定期对学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状态做出评价,运用TQM的 PDCA循环工作程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向校长和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方面的建议。其具体工作是:1)找出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2)分析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3)找出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大的原因;4)制定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计划;5)执行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计划;6)检查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计划效果;7)巩固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计划效果;8)遗留问题的处理。
本文研究的基于TQM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系统与以往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不同之处在于,在宏观方面,它是从战略高度认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使命,使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价值观。在微观方面,它要组织发动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培养有关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环节共同担负起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5]。
3.结语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其形式和途径多样,但大多在个别院校甚至系所等小范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9):89-95.
[2]沈思聪,廖永平.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82:21-24.
[3]韩晓霞.高等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34-36
[4]张浩军.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1(11):56-57.
[5]马陆亭.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3):429-431.
作者简介:
沈智慧(1952-),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数据库、网络技术和教学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财教指[2011]93号)
【关键词】TQM;高等教育;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也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学习的桥梁。在我国,“十一五”期间高校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保持在28万左右,承担了2/3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的“863”计划等项目,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数近2/3 [1]。实践表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高等教育建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论,尝试性地将TQM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该体系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严格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制度系统为基础,以组织系统为保障,以反馈系统为信息渠道,各系统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
1.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建立步骤
所谓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就是指应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共同目标,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科研等活动紧密组织起来,明确规定他们各自在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有机整体。
1.1建立基于TQM专职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机构
TQM是一种多功能、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TQM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他的管理首先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后来在西欧与日本逐渐得到推广与发展。TQM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实现定量化。它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的质量管理循环,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 [2]。因此,它比传统的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等质量管理更加完善与全面。
建立健全专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并将TQM应用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中,规定各级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明确规定各部门、各类人员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权限等,这样就可以实现从分割的质量管理向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发展。它不但是一种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而且是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进行的对高等教育质量全过程的控制,做到不忽视可能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的任何一个环节和任何一个人。实现从过去的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以把关为主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把管结果变为管因素,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2 制订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的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实现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目标的重要保证。
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在遵循课程体系优化原则以及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创建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定位,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贯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体现。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方案中。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从内容设计到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都应立足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应是实现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会起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作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应加强各实践环节之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明确对各专业学生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3)实行学分制改革,确定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分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实行学分制改革,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其从被动性、依赖性学习转向创造性、自主性学习。
1.3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高等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指强化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质量控制而制定的教学规章、条例、制度、守则、规则、细则等。它具有一定的法制效应和约束力,是全体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的教学行为准则,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和教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保证 [3]。因此,为保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组织管理标准化(包括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程序化、图表规格化、考核定量化)。
1.4 按照PDCA循环的方法,严密控制高等教育过程质量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全部过程也就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因此,要对每一门课程都建立起教学程序标准及教学标准,质量标准,检查标准,按照TQM的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着,对标准的贯彻执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把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由消极的检查转变为积极的预防。
1.5 建立高效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测量和调查。评价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系统是以学生和教师个体为对象,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改革传统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系统,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做出客观分析与价值判断的微观教育评价。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系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完善教学评价结构。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督促,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标准和手段,用科学评价方法鉴别好的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评价过程动态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过程是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它关心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与否。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有效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可通过课堂或课外作业、实习、实验、课堂讨论以及时测验等来实现,并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对评价标准的完善和修正,同时还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3)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及笔试、口试、开卷、实验、调研、设计、考察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论文、综合作业等形式,以及独立完成与组讨论完成相结合,考场上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相结合等方法。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需要选择多种恰当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机制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4)改革考试制度。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测试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高等教育的考试形式要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实现
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因素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目标与发展模式、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招生制度与生源结构等。因此,高等教育要把影响其质量的诸因素,按照TQM的方法有机地协调、控制和处理,构建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其体系由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和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构成。
2.1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质量测评和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的监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主要由常规管理子系统、教学法规管理子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子系统组成。
2.1.1常规管理子系统
建立学校、院系、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及督导组专家参加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建立教学检查、随堂听课、实践教学环节检查、期中期末巡考、教师授课质量评估、问卷调查等制度,采取多渠道的信息收集方法。通过严格的教学检查、有效的监督、科学的评估和宏观上的调控,促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1.2教学法规管理子系统
根据TQM的要求,组织专人负责将有关高等教育教学法规,如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教学管理规范、实习实训工作条例、督导工作条例等,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符合TQM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需要。并全面制订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每一门课程都建立起教学程序标准及教学标准,质量标准,检查标准,并对标准的贯彻执行进行有效的控制。
2.2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信息反馈系统
《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信息反馈系统》采用Server/Web开发模式,运用ASP.NET开发语言,引入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组合校园网络进行开发、设计,具备强大的网络处理、计算能力、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4]。
该系统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过程各种信息的跟踪、分析和反馈,并通过吸收、分析各种信息,对培养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其工作原理是:有关管理人员通过校园网络访问Web服务器,浏览《信息反馈系统》主页,根据收集的与培养质量有关的数据,填写有关表单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客户端程序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汇总、查询、分析,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统计学中的3∑采样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加工,制成汇总报表,形成对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质量的量化反映。
《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公布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质量状态数据和质量活动信息,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信息支持。这种采用基于Web形式的数据采集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
2.3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评价与诊断系统
这是由教学管理部门、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和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的。他们的职责是根据《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制成的汇总报表和形成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量化反映,定期对学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状态做出评价,运用TQM的 PDCA循环工作程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向校长和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方面的建议。其具体工作是:1)找出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2)分析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3)找出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大的原因;4)制定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计划;5)执行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计划;6)检查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计划效果;7)巩固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措施计划效果;8)遗留问题的处理。
本文研究的基于TQM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系统与以往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不同之处在于,在宏观方面,它是从战略高度认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使命,使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价值观。在微观方面,它要组织发动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培养有关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环节共同担负起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5]。
3.结语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其形式和途径多样,但大多在个别院校甚至系所等小范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9):89-95.
[2]沈思聪,廖永平.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82:21-24.
[3]韩晓霞.高等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34-36
[4]张浩军.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1(11):56-57.
[5]马陆亭.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3):429-431.
作者简介:
沈智慧(1952-),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数据库、网络技术和教学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财教指[2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