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的“酒”字写作“酉”,是酒器的象形,说明酒器与酒相伴而生。陶器酒具的产生,是人类发明酿酒的一个主要标志,它的出现也是判断酒的存在与否的确切证据,它为研究酿酒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佐证。由于酿酒、盛酒和饮酒的需要,人们才制作了各种陶瓷酒具。仰韶遗址出土的陶器六孔大瓷,证明先民们已懂得了酿酒技术,这为我国酿酒起源于六七千年前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陶瓷之酿
《礼记·月令》总结了酿酒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其中一条是:“陶器必良”。在山东省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酿酒生产过程中,发酵用的陶器大口樽、过滤用的陶器漏缸、接酒用的陶盆、储酒用的陶瓮。这些陶器酿酒具均为山东莒县陵河出土。
陶器在酿造名贵茅台酒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贡献呢!这是因为茅台酒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了酯和水,如果把水分子“移”走,就会使酒中醇和酸转变为酯,这样,酯化反应更加完全,某些具有特殊香味的化合物的含量慢慢提高。陶坛看起来似乎没有孔隙,其实只要用电子显微镜去观察,就会发现,它有大量的孔隙,在酿造茅台酒的过程中,每年要从这些土陶酒坛的孔隙中渗漏掉5万公斤“茅台酒”—水。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台酒越放越香的原因之一。
陶瓷之盛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发现并发掘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墓葬,是我国十大考古奇迹之一。在满城汉墓北耳室库房内共出土装酒的陶缸33只,这种方形陶缸高约70厘米,缸内还留有装酒的残迹。部分陶缸标明酒的名称与重量,如黍上尊酒十五石、稻酒十一石,等等。估计这些酒缸在当时共装酒5000多千克。
1980年7月在浙江临安县吴越国王钱缪的母亲水邹氏墓里,出土了一种比缶大的盛酒器—越窑瓷大酒罂,通高66厘米、口径19.8厘米。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盖呈半球形,顶作花蕾状,造形新颖别致,釉面润泽晶莹,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
上海博物馆收藏两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分别用黑彩题书“清沽美酒”、“醉乡酒海”,可见它们是储酒器。
古往今来,用陶瓷做酒壶比比皆是。比如,宋朝皇宫中使用的一种陶瓷酒壶十分有趣。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人们给这种有趣的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称—鸳鸯转香壶。制造这种壶的传统工艺一度失传。河南睢县陶瓷厂老工人花费十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仿宋转香壶。这种仿宋壶比古代的壶更有趣,饮酒时可奏出委婉动听的电子音乐,还可发出“欢迎光临,朋友干杯!”的中英两种语音,大助酒兴。
河北曲阳北岳庙旧藏宋代定窑白瓷八仙酒壶,可盛酒八杯。斟满一杯,酒即不流,转变方向后,又可斟一杯,如此八次,酒樽即空。河北定窑瓷厂据此仿制了一种“定量十杯白鹅陶瓷酒具”。这种酒具在斟酒时能够杯满自停。
在陕西省博物馆有一件北宋耀州窑出品的倒流瓷壶。壶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造型精美,釉色明快素雅。它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那么酒从哪里进入呢?此壶为什么叫倒流壶呢?原来,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中注入。古代工匠利用连通器内液面等高的原理,通过一个中心隔水管来控制酒面。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酒时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下孔也不漏。这种倒流壶给人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美的艺术享受。
在江西铅山县出土了一套北宋陶瓷温酒器—影青带碗注壶。它是由注壶与注碗组成,通高28厘米。注子直口、折肩、六瓣瓜棱腹,圈足微作外撇,流嘴细长高曲,执把扁平呈带状,曲折连接颈腹间。温碗呈八瓣莲苞式,敞口、深腹,圈足。该壶瓷质细腻,造型雅致,纹饰瑰丽,制作精巧。它集圆雕、刻花、贴塑等工艺于一体,整体造型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玉芙蓉。当注碗内装入热水,注壶里的酒即可保温,随酌随饮,妙趣横生。它流行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不仅是实用的酒具,而且也是精致的工艺品。该壶为景德镇官窑所产。
陶瓷之饮
距今已有4600年的屈家岭文化,是1955年发现的。从发掘的陶器中,可以看到许多饮酒的器皿,其中最多的是高圈足杯、平底杯和蛋壳彩陶杯等。这些陶器陶质细腻,胎薄如蛋壳,一般厚只有0.1~0.2厘米。
宋朝有一种有趣的陶瓷酒器—九龙公道杯。此杯造型别致,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塑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全部吸入底座,故称“公道杯”。制造此杯的传统工艺也曾一度失传,现在景德镇市曙光瓷厂能生产这种珍贵的九龙公道杯。
江苏徐州有个叫滕绍举的。他家有一陶瓷陪酒杯,玲珑精巧,民国年间,疑为江西萍乡仿景德镇的制品。此杯高约5厘米,圆口,直径约3厘米。杯有三足,方形,其两足上有凹下去的“清水”二字。有趣的是,此杯有三孔,一孔在杯底,一孔在杯腰,一孔在杯沿。杯沿、杯腰两孔相通,饮酒时,嘴贴在杯沿上的小孔一吹,便发出“咕咕”的声音。杯底一孔,有何作用,尚不可知。酒宴上,这种陪酒杯,多为不嗜酒者所用。尽管你不善饮,但用此杯,你须得饮出声音来,以助同桌亲朋好友的雅兴。
陶瓷之酿
《礼记·月令》总结了酿酒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其中一条是:“陶器必良”。在山东省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酿酒生产过程中,发酵用的陶器大口樽、过滤用的陶器漏缸、接酒用的陶盆、储酒用的陶瓮。这些陶器酿酒具均为山东莒县陵河出土。
陶器在酿造名贵茅台酒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贡献呢!这是因为茅台酒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了酯和水,如果把水分子“移”走,就会使酒中醇和酸转变为酯,这样,酯化反应更加完全,某些具有特殊香味的化合物的含量慢慢提高。陶坛看起来似乎没有孔隙,其实只要用电子显微镜去观察,就会发现,它有大量的孔隙,在酿造茅台酒的过程中,每年要从这些土陶酒坛的孔隙中渗漏掉5万公斤“茅台酒”—水。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台酒越放越香的原因之一。
陶瓷之盛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发现并发掘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墓葬,是我国十大考古奇迹之一。在满城汉墓北耳室库房内共出土装酒的陶缸33只,这种方形陶缸高约70厘米,缸内还留有装酒的残迹。部分陶缸标明酒的名称与重量,如黍上尊酒十五石、稻酒十一石,等等。估计这些酒缸在当时共装酒5000多千克。
1980年7月在浙江临安县吴越国王钱缪的母亲水邹氏墓里,出土了一种比缶大的盛酒器—越窑瓷大酒罂,通高66厘米、口径19.8厘米。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盖呈半球形,顶作花蕾状,造形新颖别致,釉面润泽晶莹,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
上海博物馆收藏两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分别用黑彩题书“清沽美酒”、“醉乡酒海”,可见它们是储酒器。
古往今来,用陶瓷做酒壶比比皆是。比如,宋朝皇宫中使用的一种陶瓷酒壶十分有趣。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人们给这种有趣的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称—鸳鸯转香壶。制造这种壶的传统工艺一度失传。河南睢县陶瓷厂老工人花费十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仿宋转香壶。这种仿宋壶比古代的壶更有趣,饮酒时可奏出委婉动听的电子音乐,还可发出“欢迎光临,朋友干杯!”的中英两种语音,大助酒兴。
河北曲阳北岳庙旧藏宋代定窑白瓷八仙酒壶,可盛酒八杯。斟满一杯,酒即不流,转变方向后,又可斟一杯,如此八次,酒樽即空。河北定窑瓷厂据此仿制了一种“定量十杯白鹅陶瓷酒具”。这种酒具在斟酒时能够杯满自停。
在陕西省博物馆有一件北宋耀州窑出品的倒流瓷壶。壶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造型精美,釉色明快素雅。它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那么酒从哪里进入呢?此壶为什么叫倒流壶呢?原来,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中注入。古代工匠利用连通器内液面等高的原理,通过一个中心隔水管来控制酒面。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酒时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下孔也不漏。这种倒流壶给人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美的艺术享受。
在江西铅山县出土了一套北宋陶瓷温酒器—影青带碗注壶。它是由注壶与注碗组成,通高28厘米。注子直口、折肩、六瓣瓜棱腹,圈足微作外撇,流嘴细长高曲,执把扁平呈带状,曲折连接颈腹间。温碗呈八瓣莲苞式,敞口、深腹,圈足。该壶瓷质细腻,造型雅致,纹饰瑰丽,制作精巧。它集圆雕、刻花、贴塑等工艺于一体,整体造型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玉芙蓉。当注碗内装入热水,注壶里的酒即可保温,随酌随饮,妙趣横生。它流行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不仅是实用的酒具,而且也是精致的工艺品。该壶为景德镇官窑所产。
陶瓷之饮
距今已有4600年的屈家岭文化,是1955年发现的。从发掘的陶器中,可以看到许多饮酒的器皿,其中最多的是高圈足杯、平底杯和蛋壳彩陶杯等。这些陶器陶质细腻,胎薄如蛋壳,一般厚只有0.1~0.2厘米。
宋朝有一种有趣的陶瓷酒器—九龙公道杯。此杯造型别致,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塑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全部吸入底座,故称“公道杯”。制造此杯的传统工艺也曾一度失传,现在景德镇市曙光瓷厂能生产这种珍贵的九龙公道杯。
江苏徐州有个叫滕绍举的。他家有一陶瓷陪酒杯,玲珑精巧,民国年间,疑为江西萍乡仿景德镇的制品。此杯高约5厘米,圆口,直径约3厘米。杯有三足,方形,其两足上有凹下去的“清水”二字。有趣的是,此杯有三孔,一孔在杯底,一孔在杯腰,一孔在杯沿。杯沿、杯腰两孔相通,饮酒时,嘴贴在杯沿上的小孔一吹,便发出“咕咕”的声音。杯底一孔,有何作用,尚不可知。酒宴上,这种陪酒杯,多为不嗜酒者所用。尽管你不善饮,但用此杯,你须得饮出声音来,以助同桌亲朋好友的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