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与年龄特征紧密相关的,因此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他们的心理问题又是环境和教育带来的问题,是与整个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紧密相联的,因此也是有基本脉络可循的。概括起来,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对矛盾:一是“基本需要”与“需要缺失”的矛盾;二是“成长趋势”与“环境限制”的矛盾(表现在“青春恋”问题和“逆反心理”问题);三是“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的矛盾。
不少单亲家庭学生感到自己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关爱、没有人情味、没有理解和谅解,而是充满责骂、侮辱、冲突、争吵、冷漠、苛求和家庭暴力,凝聚着一种僵硬、沉闷、死寂、压抑、危机四伏、令人窒息的气氛。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深藏着恐惧、不安、孤独、自卑、疑虑甚至是仇恨,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情绪、学业进步和情感发展,会在很大的概率上导致他们的人格发生扭曲,其中的少数人则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他们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异性、接触异性,部分中学生甚至会有进一步与异性建立亲密的、超出同学友情关系的欲求。他们对于师长无休无止的唠叨、婆婆妈妈的关心、神经过敏的查访、简单粗暴的教训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和叛逆情绪。因此,中学生常见的盲目和冲动性甚至会产生极端化的反社会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
下面是我班的一个单亲问题学生的案例:
蒋文涛同学插入111班近一年来,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他比较好动,爱大声讲话,经常影响老师讲课,不会听课,不做笔记,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性格固执。他与人相处情绪化,易冲动,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一次,由于他在厕所抽烟被门卫看见并告之教师,该同学就辱骂门卫。我叫家长来学校,向家长反映他的一些情况,他的母亲刚开口说他,他就跑得无影无踪。
3.虚荣心较强,好面子,怕别人提及他的家庭情况。
4.个人卫生差。做值日时,他从来不会自觉地按时完成自己的值日任务,每次都要老师或同学提醒。或者值日时故意迟到。
从蒋文涛的表现分析得出:(1)他是一个亲情缺失的学生。蒋文涛的父亲长年不在他身边,他甚至说不知道父亲在哪里。母亲在酒店上班,与他很少交流。母亲的不闻不问,使他与母亲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亲情的缺失常常让年幼的蒋文涛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因此对人感情淡漠,责任感淡薄。(2)内心深处的自卑。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加上邻居风言风语的谈论,让蒋文涛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并且他觉得没人注意他,就经常故意在课堂上搞破坏,大声说些无厘头的话来引起别人的发笑。他要求母亲给他买名牌衣服穿,还经常借故去接近一位女同学,想引起这位女同学的注意。其实他的这些表现,我认为是在掩饰他内心深处的自卑。
针对蒋文涛的表现,我是这样引导教育的:
一、用无私的爱开启心灵的窗
单亲家庭的子女都缺少完整的家庭的爱,那我就给他师爱吧。我和他谈心、聊天,拉家常、探讨问题,渐渐的,他从愿意跟我交流,到主动跟我交流,再到现在,他开始主动关心起班级的集体利益了。看到他的变化,我内心十分欣慰。同时,他的变化也让我深切感悟出,教育并不是能打开实现所有理想之门的“万能钥匙”,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建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教育专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努力保护好单亲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培养健康人格十分关键的环节。因此,我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中捕捉教育契机,时刻关注他的优点,找准机会在班上、在同学面前表扬他,精心呵护他的自尊心,艺术地、友善地、朋友般地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正确指导他逐步建立了自尊心、树立了自信心。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内心敏感、脆弱,常常以不恭的举动、不敬的言词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因此我与他谈话也十分注意火候,不能太快切入主题,因为他太敏感,很容易一下子把自己封闭得更严;也不要太绕,他会觉得你不安全。我从聊天中,很自然地谈到她的母亲、父亲,说他们都非常爱他,但是他们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况且你还有那么多爱你的大姨、表姐……渐渐的,他一点点向我敞开了心扉。
经过一年的关心和教育,蒋文涛改变了不少坏习惯,性格开朗了,班集体荣誉较强,也愿意找老师说说心里话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而最关键的当然要数育人了。育人的工作是非常辛苦而细致的工作,是极其需要爱心、耐心和恒心的工作。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如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有效教育,促使其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少单亲家庭学生感到自己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关爱、没有人情味、没有理解和谅解,而是充满责骂、侮辱、冲突、争吵、冷漠、苛求和家庭暴力,凝聚着一种僵硬、沉闷、死寂、压抑、危机四伏、令人窒息的气氛。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深藏着恐惧、不安、孤独、自卑、疑虑甚至是仇恨,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情绪、学业进步和情感发展,会在很大的概率上导致他们的人格发生扭曲,其中的少数人则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他们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异性、接触异性,部分中学生甚至会有进一步与异性建立亲密的、超出同学友情关系的欲求。他们对于师长无休无止的唠叨、婆婆妈妈的关心、神经过敏的查访、简单粗暴的教训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和叛逆情绪。因此,中学生常见的盲目和冲动性甚至会产生极端化的反社会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
下面是我班的一个单亲问题学生的案例:
蒋文涛同学插入111班近一年来,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他比较好动,爱大声讲话,经常影响老师讲课,不会听课,不做笔记,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性格固执。他与人相处情绪化,易冲动,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一次,由于他在厕所抽烟被门卫看见并告之教师,该同学就辱骂门卫。我叫家长来学校,向家长反映他的一些情况,他的母亲刚开口说他,他就跑得无影无踪。
3.虚荣心较强,好面子,怕别人提及他的家庭情况。
4.个人卫生差。做值日时,他从来不会自觉地按时完成自己的值日任务,每次都要老师或同学提醒。或者值日时故意迟到。
从蒋文涛的表现分析得出:(1)他是一个亲情缺失的学生。蒋文涛的父亲长年不在他身边,他甚至说不知道父亲在哪里。母亲在酒店上班,与他很少交流。母亲的不闻不问,使他与母亲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亲情的缺失常常让年幼的蒋文涛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因此对人感情淡漠,责任感淡薄。(2)内心深处的自卑。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加上邻居风言风语的谈论,让蒋文涛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并且他觉得没人注意他,就经常故意在课堂上搞破坏,大声说些无厘头的话来引起别人的发笑。他要求母亲给他买名牌衣服穿,还经常借故去接近一位女同学,想引起这位女同学的注意。其实他的这些表现,我认为是在掩饰他内心深处的自卑。
针对蒋文涛的表现,我是这样引导教育的:
一、用无私的爱开启心灵的窗
单亲家庭的子女都缺少完整的家庭的爱,那我就给他师爱吧。我和他谈心、聊天,拉家常、探讨问题,渐渐的,他从愿意跟我交流,到主动跟我交流,再到现在,他开始主动关心起班级的集体利益了。看到他的变化,我内心十分欣慰。同时,他的变化也让我深切感悟出,教育并不是能打开实现所有理想之门的“万能钥匙”,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建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教育专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努力保护好单亲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培养健康人格十分关键的环节。因此,我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中捕捉教育契机,时刻关注他的优点,找准机会在班上、在同学面前表扬他,精心呵护他的自尊心,艺术地、友善地、朋友般地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正确指导他逐步建立了自尊心、树立了自信心。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内心敏感、脆弱,常常以不恭的举动、不敬的言词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因此我与他谈话也十分注意火候,不能太快切入主题,因为他太敏感,很容易一下子把自己封闭得更严;也不要太绕,他会觉得你不安全。我从聊天中,很自然地谈到她的母亲、父亲,说他们都非常爱他,但是他们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况且你还有那么多爱你的大姨、表姐……渐渐的,他一点点向我敞开了心扉。
经过一年的关心和教育,蒋文涛改变了不少坏习惯,性格开朗了,班集体荣誉较强,也愿意找老师说说心里话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而最关键的当然要数育人了。育人的工作是非常辛苦而细致的工作,是极其需要爱心、耐心和恒心的工作。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如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有效教育,促使其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