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因为几个学生的“插嘴”,生成了新问题,新教材的老困惑“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怎么办”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已有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我认为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是轻松的。于是,我按照加法交换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教学。
片断一:
(板书:4×25=25×4)
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师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17×18=18×17、35×7=7×35、1×2=2×1)
几个学生开始迫不及待了:乘法交换律!
师:对,这个规律叫做乘法交换律。你们会用喜欢的符号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生1:×○=○×。
生2:axb=bxa。
生3:☆×□=□×☆。
生4:老师,我有问题。(此时,我正打算组织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巩固练习)
师:哦,你说。
生4:加法有交换律,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除法、减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
(显然,他的提问打乱了我原本自认为有序的教学设计。是直接告诉他结果呢?还是给学生一个探讨的机会?我心中很快有了答案)
师:好,现在老师请每位同学任意选一种运算,用探究乘法交换律的方法(举例、猜想、验证、结论)来研究其他运算是否也具有交换律。
(学生们纷纷地议论开了)
生2:减法也有交换律,如5-5=5-5。
生6:减法没有交换律,如5-3不等于3-5。
师:对,一个反例就能否定这个结论了。也就是说,交换减数与被减数的位置,差可能不变,也可能——
生:没有差。
师:差是有的,我们以后会学到。但差变了,那还能不能说“差不变”?
生:不能。
师:这就是说,减法一
生:没有交换律。
生5:我认为我的发现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可以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不变”。
师:这样说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但不能把这叫做减法交换律,因为这只是一部分减法算式的规律。
师:除法呢?
(有了刚才的交流,学生们很快就形成了共识)
生:除法没有交换律。
(下课铃声响了)
教学感悟:
下课铃声响了,可课后的巩固练习还没有进行,教学进度没有完成。但学生们经历了一个旁逸斜出、停顿感悟的机会,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强调的“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数学化的过程”吗?
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学习的主人,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开拓人才。因此,数学课堂应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碰撞闪现出新的思维火花。课堂的生命力也正是来自学生对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认同。学生只有经历了个体特有的感悟、体验,才能得到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的一些家常课中,虽然时常会碰到像这样“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的现象,但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主动进行“综合思考,全面设计”的安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必要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与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结构化的、块状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不过,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存在一些我们教师自身原因导致“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效能的建设。
片断二:“认识圆的半径”
师:你能表示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吗?
(一生上台画出一条半径)
师:他是怎样画的?
生:从圆心出发画到圆的边上。
师:画到圆的边上的点叫圆上的点。圆上像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生(齐声):无数个。
师:刚才这位同学画的是什么点到什么点的线段?
生:从圆的中心到圆的边上的线段。
师:应该说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像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在教学半径、直径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开始向窗外张望。无奈之中,我宣布下课。
教学感悟:
在认识圆的半径时,我的本意是想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概括出半径的意义,但学生没有按我预设的轨道进行。仅就“从圆心到圆上”这一前提条件的概括表述,师生之间在进行了好几个来回的“对话”之后,学生仍然没有说出我期望的答案,最后还是我自己和盘托出。其实,此前我已让学生在圆中画出了一条半径,学生已“心知”这条线段始于圆心、终于圆上,我当时完全可以直接揭示半径的意义,那就能让学生省时高效地建构新知了。在本案例探究圆的半径的意义中,既耗费时间,学生又不能建构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得小于失。
对于新教材的老困惑——“时间给了学生,影响了教学进度”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时间是花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上的,那么这样的时间是值得的。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度,适时地调节教学进度,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有益的。但如果时间花在了无谓的兜圈上,那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对于新教材,我们既要有整合教材的意识,又要精心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样,我们在“时间给了学生,影响了教学进度”的问题上,就会少一些困惑,多一些把握。
在已有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我认为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是轻松的。于是,我按照加法交换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教学。
片断一:
(板书:4×25=25×4)
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师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17×18=18×17、35×7=7×35、1×2=2×1)
几个学生开始迫不及待了:乘法交换律!
师:对,这个规律叫做乘法交换律。你们会用喜欢的符号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生1:×○=○×。
生2:axb=bxa。
生3:☆×□=□×☆。
生4:老师,我有问题。(此时,我正打算组织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巩固练习)
师:哦,你说。
生4:加法有交换律,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除法、减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
(显然,他的提问打乱了我原本自认为有序的教学设计。是直接告诉他结果呢?还是给学生一个探讨的机会?我心中很快有了答案)
师:好,现在老师请每位同学任意选一种运算,用探究乘法交换律的方法(举例、猜想、验证、结论)来研究其他运算是否也具有交换律。
(学生们纷纷地议论开了)
生2:减法也有交换律,如5-5=5-5。
生6:减法没有交换律,如5-3不等于3-5。
师:对,一个反例就能否定这个结论了。也就是说,交换减数与被减数的位置,差可能不变,也可能——
生:没有差。
师:差是有的,我们以后会学到。但差变了,那还能不能说“差不变”?
生:不能。
师:这就是说,减法一
生:没有交换律。
生5:我认为我的发现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可以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不变”。
师:这样说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但不能把这叫做减法交换律,因为这只是一部分减法算式的规律。
师:除法呢?
(有了刚才的交流,学生们很快就形成了共识)
生:除法没有交换律。
(下课铃声响了)
教学感悟:
下课铃声响了,可课后的巩固练习还没有进行,教学进度没有完成。但学生们经历了一个旁逸斜出、停顿感悟的机会,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强调的“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数学化的过程”吗?
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学习的主人,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开拓人才。因此,数学课堂应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碰撞闪现出新的思维火花。课堂的生命力也正是来自学生对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启迪、认同。学生只有经历了个体特有的感悟、体验,才能得到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的一些家常课中,虽然时常会碰到像这样“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的现象,但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主动进行“综合思考,全面设计”的安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必要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与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结构化的、块状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不过,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存在一些我们教师自身原因导致“时间给了学生,教学进度完成不了”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效能的建设。
片断二:“认识圆的半径”
师:你能表示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吗?
(一生上台画出一条半径)
师:他是怎样画的?
生:从圆心出发画到圆的边上。
师:画到圆的边上的点叫圆上的点。圆上像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生(齐声):无数个。
师:刚才这位同学画的是什么点到什么点的线段?
生:从圆的中心到圆的边上的线段。
师:应该说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像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在教学半径、直径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开始向窗外张望。无奈之中,我宣布下课。
教学感悟:
在认识圆的半径时,我的本意是想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概括出半径的意义,但学生没有按我预设的轨道进行。仅就“从圆心到圆上”这一前提条件的概括表述,师生之间在进行了好几个来回的“对话”之后,学生仍然没有说出我期望的答案,最后还是我自己和盘托出。其实,此前我已让学生在圆中画出了一条半径,学生已“心知”这条线段始于圆心、终于圆上,我当时完全可以直接揭示半径的意义,那就能让学生省时高效地建构新知了。在本案例探究圆的半径的意义中,既耗费时间,学生又不能建构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得小于失。
对于新教材的老困惑——“时间给了学生,影响了教学进度”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时间是花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上的,那么这样的时间是值得的。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度,适时地调节教学进度,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有益的。但如果时间花在了无谓的兜圈上,那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对于新教材,我们既要有整合教材的意识,又要精心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样,我们在“时间给了学生,影响了教学进度”的问题上,就会少一些困惑,多一些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