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大智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发展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载体,它相对于其他活动,更适合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老师应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灵活便捷的区域活动环境,对于一些班级空间比较小的,老师需要在小空间里发挥大智慧,通过巧设计、变废为宝、一物多用等方法,创造有效、实用的活动环境,当然还应注重审美,增添审美情趣,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幼儿教育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环境的依恋心理强烈,很想从环境中发掘想探索的事情,发展理解力、创造力。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理论关于幼儿是如何发展的探讨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区域活动也是一种活动,是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对于一些空间比较小的班级,如何不占用更多的空间,但依旧能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老师要在小空间里发挥大智慧,营造宽松和谐、灵活便捷的区域活动环境,投放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材料,便于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进行探索与交往,强化活动效果。
  一、巧设计,变废为宝显创意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变废为宝已经成为老师个性化环境创设的一个内容,因为一些变废为宝的材料源于生活,贴近幼儿,通过老师的巧设计后,所创设的环境集生活化、艺术化、实用性于一体,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可见一斑。
  以纸盒为例,普普通通的纸盒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多见的东西,收集同样大小的纸盒若干,把它们按照想要的样子拼搭、粘贴在一起,可以横着放,也可以竖着放,并在外部做简单的装饰,贴上区域的标记,一个区域就形成了。同时,纸盒还可以当储物柜,既简单又实用。肯德基全家桶也是一种可以巧利用的物品,把肯德基全家桶的底去掉,然后把多个全家桶粘贴起来,可以粘成圆形的、花朵型的,再用没去底的全家桶叠起来做成两根柱子支撑刚才做好的形状,因肯德基桶是红色的,不用做装饰也已经很漂亮了,一个小小的区域就有了,而后可以把操作的材料和工具放在圆桶里,当成一个个小小储物柜,也可以把操作后的作品陈列在圆桶里,当成一个个陈列柜,多么别具一格的区角。肯德基桶可以利用,旺仔牛奶罐也可以在区域中大展身手。其实旺仔牛奶罐是建筑区的宠儿,只要把旺仔牛奶罐一个一个串起来就可以变成建筑区的矮围栏,把罐头叠高再串起来就是高围栏,还可以一高一矮间隔串起来,形式多样的串联让建筑区域的围栏成为孩子们眼中亮丽的风景线,火红的色彩足够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小小围栏不用串得多长,短短的一排,便于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围成自己喜欢的区域样子,趣味性更强。生活中的物品很多,只要会利用、巧设计,在区域活动环境中就能体现出老师的智慧。
  二、便操作,一物多用显神奇
  区域活动更注重的是孩子们与环境的互动、与材料的互动,有了良好的互动,孩子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活动的支持者,要充分考虑并创造便于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活动环境。基于这个出发点,便操作、一物多用的环境创设就凸显出了它的优势。
  例如屏风,以往一直把它作为区域的划分而做成隔断。现在充分发掘它的一物多用性,因为它是由几块板连接而成的,板面正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可以布置操作步骤图、探索发现图例等,很适合孩子们探索发现,还可以把它当成作品展览区,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上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是阅读区,那么在板面上粘上挂钩或是做几个小袋子挂在上面,就可以变成图书陈列区域。再比如经常要用的万通板,把万通板的长度裁成与幼儿桌子长度相当,游戏时只要把它放在两个桌子中间,即形成了两个区域,互不干扰。如果把万通板的顶端裁成像长城那样的凹凸,挂上一些小袋子小盒子,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工具箱,孩子们在活动时可以把剪刀、纸、笔等操作工具放入其中,非常方便简洁,便于孩子们自主学习。PP管和衣架的组合也是不错的选择。PP管架子轻便,孩子们可以随意摆放,组成区域,在管子上挂一些带有小夹子的衣架和一些透明的袋子,袋子里可以装上操作工具和各类操作材料,衣架上的小夹子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夹一些自己的操作卡、作品、设计图,等等,便于孩子们自主操作。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老师就像是魔法师,合理利用班中常用物品,发掘它的多面性,往往就能展现出神奇的一面。
  三、重审美,优美环境显情趣
  美是一种能让人感受到审美愉悦的事物,注重创设美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欣赏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创设美的区域活动环境呢?可以从色彩之美、造型之美和组合之美方面考虑。
  色彩美不是把所有鲜艳的颜色都用上了就称之为美,那是杂乱无章的视觉污染。班级的区域活动环境可以一班一色系,如小班孩子刚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缺乏安全感,用温馨的粉红色、粉蓝色、奶黄色系为主色调创设区域环境,能给孩子们产生家的感觉。中大班可以选择各类色系,如黑白色调给孩子们一种动漫感,蓝色调唤起孩子们遨游太空的畅想,绿色系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紫色调把孩子们带入美丽的梦境……让孩子们感受到美。造型美是吸引孩子们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动画人物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调皮的蓝精灵、可爱的喜羊羊、呆呆的海绵宝宝、威武的奥特曼、贱贱的流氓兔,把这些多样的造型结合到区域活动环境中,让孩子们在童话般美的环境中激发审美情趣。组合美在环境创设中经常会被老师忽视,但是组合美能培养孩子们初步的空间感觉。区域环境相对比较小,是非常容易体现出组合之美的,比如大小不同高低不同柜子的组合,几何造型的组合、不同材料之间的组合都能体现出来,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求。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只要老师能适当表现美,孩子们就能善于发现美。
  总之,区域活动环境的营造需要老师开拓创新,奇思妙想,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获得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训练中可根据对投掷运动员脉搏、血压的监控,正确确定运动量及各种素质练习的不同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关键词: 脉搏 血压 运动训练 运动负荷  在体育训练中,只有充分掌握学生运动员的生理指标,才能避免过度训练,才能在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同时,促进中小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在高考训练队、校田径队中,对从事投掷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脉搏、血压指标参数的监督、分析。现将得到的体会小结如下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年纪在15岁~18岁,一般的经历是从学校再到学校,生活体验不够丰富,认识社会停留在表层、肤浅和片面阶段,甚至对社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为了帮助他们更准确、更全面地看问题,认识社会,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下面就如何构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作用做如下尝试。  一、演讲训练与巩固学生专业目标  我校语文课有这么一个传统,每节课前面进行课前演讲
摘 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积极性情感和消极性情感;前者往往具有维持、强化和指向性等正能量作用,而后者则具有相应的抑制性作用。现代教育观认为,情感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而产生了“情感智力论”。学校教育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项情感性实践工程,因而情感元素对于“唯情趣论”且缺乏责任自控能力的小学生而言,显得既非常必要又十分重要。作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反思,在小学
摘 要: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新价值定位,要求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心理现象作出正面、积极的解读,从而挖掘人的潜能,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品质,帮助学生主动寻求良好的生活状态,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的。它从新的视角丰富大学生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从而利用积极的思维应对可能出现的
临近期中,按照学校的行事历安排,轮到我上组内公开课了。xx班是比较活跃的班级,我对在这个班上课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但是在授课之前,A学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上课时不要叫我们pair work了,我的同桌B什么都不会,我要么和后桌C pair work好了,不然我们班会倒霉的。”说实话,谁不想自己的公开课上得有声有色,虽不需要上得波澜壮阔,但至少要泛起些许涟漪。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采取学生的建
阅读常常被看做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阅读是一种基本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由一系列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合。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由此获得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我发现,当没有课业负担时,学生十分乐意阅读课外读物,并且阅读的面非常广,各种类别都涉及。然而一旦阅读与作业、与考试挂上钩后,学生这种主动阅读的兴趣就会
浩浩五千年历史长河,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多少古典名著千古流芳,世代传诵。小学语文教材编有四大名著的选段,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及在六下“练习”中出现的《红楼梦》中关于“笑”的精彩片段。编者的目的是什么?从教材编撰的角度而言,是为了提高小语教材的文化品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是为了让小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并亲近名著,在涵泳体察中提高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名
美国教育学家埃根等人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一书中谈到,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所有教学情境的模式或结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必须考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力争使“多媒体”成为“多美体”。下面是我对应用多媒体教学《苏州园林》一课的反思,以抛砖引玉。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趣味盎然的说明文,这篇说明文是作者1979年为
真的美玉,常温馨人的心胸,控制人的手腕。温馨的是诱惑,控制的是能力。以艺术心琢玉,随物赋形,顽石雕情种,美玉琢颦颦。育人如养玉,以长者心教人,因材施教,慢生温馨的是修正,优生奖予的是激励。育人如养玉,相悦两欢娱。  一、白玉微瑕,童心性灵  白璧微瑕,唯在真情,天下本无全,无瑕非真品。前两天,听一大师讲琢玉,玉女天成,可惜开脸时才发现玉石有一黑处,俏身斑脸,本想报废,猛然想到《聊斋》瑞玉洗黑的故事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来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也善于应用,还可以保持较长久的记忆。由此可见,真正的学习不是告诉,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境中蕴含的新知识相互作用,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目前,一些数学活动进入了热闹有余,意义不大的误区。如何让活动课既好玩有趣又深刻有用,鱼与熊掌,能否兼得?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明确活动体验与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