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当前世界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某些地区,产业集群产生强大的正外部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由于集群内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功能性缺陷,从而影响实现集群内企业有序竞争与合作关系,即集群企业的集体行动存在困境,就此本文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博弈;集体行动
一、引言
由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其方兴未艾的发展,它已成为很多学者关心的热点。但传统的理论却侧重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竞争优势,及特殊性等问题,甚至在探讨集群的可持续性发展上也忽视了企业之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因素在促进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以及由于企业内部功能性缺陷从而影响实现集群内企业有序竞争与合作关系方面的非技术因素。
产业集群是当前世界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已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打开了放活民营经济的阀门以来,私营中小企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向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催生了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而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产业区在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有效解决矛盾和合作问题的特殊能力。
二、中小企业集体行动的收益
由于产业集群是特定空间内的企业集聚,企业空间的接近使得企业交流增多,也受当地社会,文化,历史,制度等的影响,与非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相比,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嵌入性。因此,集群内企业可以利用地缘关系优势选择各种异于集群外企业的合作行为。通过依据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精细专业化以及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合作创新、共性技术研发、联合采购和销售、建立区域品牌等合作行为,使集群内的企业比集群外的企业在享受集群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同时,又保持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集群生产体系的高度弹性,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率。
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和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分工的合作,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专业化分工的存在,使得任何企业产品并不总是在本企业单独完成。因此企业应当做的便是保留其核心部分,如核心或关键的生产技术、品牌、科研、信息中心等,而把其它竞争转让给更具效率的企业进行,于是企业间便形成了一个有利于降低成本的合作系统。又或者在某个中小企业集群内,多个企业都对某种特殊生产设备都有需求,(该设备具有很高的资产专用性),便可以通过采取集体行动,集中定制,从而大大降低采购和交易成本。
(二)基于知识的合作,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
单个企业基于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短期突破特定的技术瓶颈,或者说这需要巨大的成本代价。但是特定地域的企业之间却可以通过相互集中产生巨大的知识技术外溢,从而将使企业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实现合作伙伴研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三)基于资源和降低风险的合作
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公用设施、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通过对集群内企业的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培训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可极大的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成本节约。同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降低企业风险。
由于产业集群形成后,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但是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契约是不完全的,同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有意识的机会主义行为也经常会导致契约执行的中断和争端的出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却无法形成,导致了企业集体行动的困境。
三、中小企业集体行动的困境
迈克尔·波特认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尤其是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提高集群的创新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却无法形成,导致了企业集体行动的困境。
从博弈论角度看,在囚徒困境博弈中,每个囚徒可以选择的战略:坦白与不坦白。显然,不论另外一个囚犯选择什么战略,每个囚犯的最优战略都是坦白,并构成纳什均衡。如果我们把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的合作当作仅有一次来看,那么合作双方常常会采取并非合作的态度,而是有所保留、防范,从而没有达到帕累托有效状态。
具体来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所承担的成本主要包括:
1、监督和协调产生的成本。集群企业和外部企业相比,节省交易成本的同时却相应增加了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尤其是企业间的合作对象相对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变化,并不是事先都能在契约中得到体现的,因此将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
2、柠檬效应和搭便车现象。专业化产业区内密切的网络联系加快了技术信息的扩散,这一方面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但同时也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产生了大量的“搭便车”行为。加之在集体行动中企业行为也是难以分别进行度量,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对成员的贡献度进行度量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有些参与者“搭便车”现象,并最终损害了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在集群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量差的产品充斥市场,容易产生柠檬现象。
3、由于机会主义产生的成本。机会主义表述了个体在对自我利益考虑和追求时候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现实中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各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愿意采取一体化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集体行动的机会主义成本。
4、过度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困难。在集群内,不论是同质企业还是异质企业,由于资源、劳力特别是市场方面的原因,导致相互之间竞争关系非常强,从而出现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有源于企业之间竞争的“囚徒困境”;从消费者的角度,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导致的问题。
5、合作成果的鉴定和分配成本。由于集群内企业共同合作所研究的成果本身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公共品,这个性质决定了这些成果在产权界定的困难性,其价值也是很难直接评估的,这给合作剩余的分配带来了困难。同时,还要对集体行动成果的贡献度进行分配。而设计一种合理的分配机制本身需要成本。
总之,集群企业的竞争力重要来自成本优势和专业化合作分工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在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规制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交易成本和外部性使得合作剩余被大量耗尽,并最终使得集体行动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缺乏充分的协商和沟 通渠道的条件下,集体行动所带来的公共利益的公共品性质、企业行为的隐匿性和非可逆性和个体行为的极弱性问题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从而使风险和成本加剧,带来行动困境,也为集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改善中小企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尽管竞争力、产业集聚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离开了创新的产业集聚,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是不会持久的。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针对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增强集群竞争优势,降低集群风险。
(一)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制定风险责任机制和处罚机制
由于市场的不对称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企业自身的组织合作方式总是存在问题,同时,自身订立的契约有时无法对彼此产生约束力。因此,需要政府采取主动干预,通过订立有效契约,对参与集体行动的企业的责任、权利、成本与风险的负担要做出一定的干预,以促使中小企业集群中集体行动向健康,有利于整个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规范集群内部企业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强制度保障
通过在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行为选择引入博弈分析使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隐形契约的内在作用机理更加明晰,这对于规范集群内企业的合作行为提供了理论保证。然而在集群发展的现实中我们看到经常会有一些企业的背叛行为发生使对方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这说明在集群企业合作的实践中规范企业合作行为的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稀缺的。因此,产业集群的顺利成长除了要解决制度稀缺问题和增强制度供给和创新能力外,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建立有效的产业合作协会,协调企业行动
建立有效的企业集体行动协调组织,例如行业协会。作为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的平台之一,行业协会通过提供集体性服务,可获得规模经济,产生“集体效率”,且具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特点。但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需要以选择性利益和会员密度作保障,而完善行业协会的功能,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方面需要处理好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行业协会自身的组织管理。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企业激励机制
在集群企业交易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潜在交易费用很高。因此,集群企业产权的清晰界定,既是集群企业参与博弈的前提也是达到博弈均衡的必要条件,相应的隐性契约才会生效,集群内企业产权被清晰界定对于集群企业而言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对产权的保护。有效的产权保护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强化企业永续经营的理念,使得集群企业通过理性进行博弈达到合作的目的。
操作上,政府和集体行动协调组织可以通过对某项集体行动进行前期资金补贴或其他支持政策的同时,设立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以对机会主义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有利于企业采取“最小后悔”原则,衡量他们的策略行为。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升集体合作的效益认知度
通过政府和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力量,提高集群中企业的合作意识。一方面,促使集体行动的初始状态能够得到改善,加快企业的学习和模仿速度。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小企业集群内合作文化的沉淀和厚积,促进集体行动产生的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最后,有利于改变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的价值评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差异和矛盾,从而使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集体行动更容易发生并提高集体行动的稳定性。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博弈;集体行动
一、引言
由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其方兴未艾的发展,它已成为很多学者关心的热点。但传统的理论却侧重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竞争优势,及特殊性等问题,甚至在探讨集群的可持续性发展上也忽视了企业之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因素在促进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以及由于企业内部功能性缺陷从而影响实现集群内企业有序竞争与合作关系方面的非技术因素。
产业集群是当前世界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已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打开了放活民营经济的阀门以来,私营中小企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向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催生了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而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产业区在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有效解决矛盾和合作问题的特殊能力。
二、中小企业集体行动的收益
由于产业集群是特定空间内的企业集聚,企业空间的接近使得企业交流增多,也受当地社会,文化,历史,制度等的影响,与非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相比,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嵌入性。因此,集群内企业可以利用地缘关系优势选择各种异于集群外企业的合作行为。通过依据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精细专业化以及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合作创新、共性技术研发、联合采购和销售、建立区域品牌等合作行为,使集群内的企业比集群外的企业在享受集群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同时,又保持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集群生产体系的高度弹性,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率。
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和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分工的合作,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专业化分工的存在,使得任何企业产品并不总是在本企业单独完成。因此企业应当做的便是保留其核心部分,如核心或关键的生产技术、品牌、科研、信息中心等,而把其它竞争转让给更具效率的企业进行,于是企业间便形成了一个有利于降低成本的合作系统。又或者在某个中小企业集群内,多个企业都对某种特殊生产设备都有需求,(该设备具有很高的资产专用性),便可以通过采取集体行动,集中定制,从而大大降低采购和交易成本。
(二)基于知识的合作,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
单个企业基于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短期突破特定的技术瓶颈,或者说这需要巨大的成本代价。但是特定地域的企业之间却可以通过相互集中产生巨大的知识技术外溢,从而将使企业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实现合作伙伴研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三)基于资源和降低风险的合作
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公用设施、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通过对集群内企业的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培训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可极大的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成本节约。同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降低企业风险。
由于产业集群形成后,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但是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契约是不完全的,同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有意识的机会主义行为也经常会导致契约执行的中断和争端的出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却无法形成,导致了企业集体行动的困境。
三、中小企业集体行动的困境
迈克尔·波特认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尤其是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提高集群的创新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却无法形成,导致了企业集体行动的困境。
从博弈论角度看,在囚徒困境博弈中,每个囚徒可以选择的战略:坦白与不坦白。显然,不论另外一个囚犯选择什么战略,每个囚犯的最优战略都是坦白,并构成纳什均衡。如果我们把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的合作当作仅有一次来看,那么合作双方常常会采取并非合作的态度,而是有所保留、防范,从而没有达到帕累托有效状态。
具体来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所承担的成本主要包括:
1、监督和协调产生的成本。集群企业和外部企业相比,节省交易成本的同时却相应增加了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尤其是企业间的合作对象相对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变化,并不是事先都能在契约中得到体现的,因此将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
2、柠檬效应和搭便车现象。专业化产业区内密切的网络联系加快了技术信息的扩散,这一方面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但同时也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产生了大量的“搭便车”行为。加之在集体行动中企业行为也是难以分别进行度量,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对成员的贡献度进行度量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有些参与者“搭便车”现象,并最终损害了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在集群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量差的产品充斥市场,容易产生柠檬现象。
3、由于机会主义产生的成本。机会主义表述了个体在对自我利益考虑和追求时候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现实中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各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愿意采取一体化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集体行动的机会主义成本。
4、过度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困难。在集群内,不论是同质企业还是异质企业,由于资源、劳力特别是市场方面的原因,导致相互之间竞争关系非常强,从而出现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有源于企业之间竞争的“囚徒困境”;从消费者的角度,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导致的问题。
5、合作成果的鉴定和分配成本。由于集群内企业共同合作所研究的成果本身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公共品,这个性质决定了这些成果在产权界定的困难性,其价值也是很难直接评估的,这给合作剩余的分配带来了困难。同时,还要对集体行动成果的贡献度进行分配。而设计一种合理的分配机制本身需要成本。
总之,集群企业的竞争力重要来自成本优势和专业化合作分工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在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规制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高交易成本和外部性使得合作剩余被大量耗尽,并最终使得集体行动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缺乏充分的协商和沟 通渠道的条件下,集体行动所带来的公共利益的公共品性质、企业行为的隐匿性和非可逆性和个体行为的极弱性问题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从而使风险和成本加剧,带来行动困境,也为集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改善中小企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尽管竞争力、产业集聚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离开了创新的产业集聚,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是不会持久的。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针对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增强集群竞争优势,降低集群风险。
(一)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制定风险责任机制和处罚机制
由于市场的不对称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企业自身的组织合作方式总是存在问题,同时,自身订立的契约有时无法对彼此产生约束力。因此,需要政府采取主动干预,通过订立有效契约,对参与集体行动的企业的责任、权利、成本与风险的负担要做出一定的干预,以促使中小企业集群中集体行动向健康,有利于整个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规范集群内部企业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强制度保障
通过在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行为选择引入博弈分析使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隐形契约的内在作用机理更加明晰,这对于规范集群内企业的合作行为提供了理论保证。然而在集群发展的现实中我们看到经常会有一些企业的背叛行为发生使对方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这说明在集群企业合作的实践中规范企业合作行为的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稀缺的。因此,产业集群的顺利成长除了要解决制度稀缺问题和增强制度供给和创新能力外,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建立有效的产业合作协会,协调企业行动
建立有效的企业集体行动协调组织,例如行业协会。作为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的平台之一,行业协会通过提供集体性服务,可获得规模经济,产生“集体效率”,且具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特点。但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需要以选择性利益和会员密度作保障,而完善行业协会的功能,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方面需要处理好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行业协会自身的组织管理。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企业激励机制
在集群企业交易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潜在交易费用很高。因此,集群企业产权的清晰界定,既是集群企业参与博弈的前提也是达到博弈均衡的必要条件,相应的隐性契约才会生效,集群内企业产权被清晰界定对于集群企业而言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对产权的保护。有效的产权保护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强化企业永续经营的理念,使得集群企业通过理性进行博弈达到合作的目的。
操作上,政府和集体行动协调组织可以通过对某项集体行动进行前期资金补贴或其他支持政策的同时,设立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以对机会主义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有利于企业采取“最小后悔”原则,衡量他们的策略行为。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升集体合作的效益认知度
通过政府和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力量,提高集群中企业的合作意识。一方面,促使集体行动的初始状态能够得到改善,加快企业的学习和模仿速度。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小企业集群内合作文化的沉淀和厚积,促进集体行动产生的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最后,有利于改变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的价值评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差异和矛盾,从而使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集体行动更容易发生并提高集体行动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