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的老师在为难之机,就要求学生将每类优秀的作文背诵若干篇,在考试时加以模仿或照抄,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有的老师在教学上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光靠每学期八篇课堂作文,即使老师讲的在精彩,那也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多方并举,方能奏效,新课程目标规定: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且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俗话说:“功夫在平时”,我认为作文教学中须抓住四个字,那就是:听、说、读、写。
一、听八方音
以往,我每布置一篇作文,总有人问:“老师,可以写假的吗?”
我问:“为什么?”,他们都一致说,“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写。
果真是这样吗?不是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我认为,这只是说明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没有留意罢了。教师应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因此,我对学生的要求,广开“材”源,强调多听:一是听新闻联播。二是听街头巷尾的闲谈,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三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想象未來世界的情景。天长日久,心中聚集的素材自然就多了。
二、说心里话
有人认为作文只要会写就行了,会不会说无关重要。其实不然,要求学生能清楚明白的口述见闻。俗话说: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是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此外学生听到的东西多了,说出来,既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又在全班进行了交流,使自己掌握的素材不断递增,对自己也是大有益处的。
于是,我利用每天的晨会,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所听到的一切,时间可长可短,长则一篇短文,短则三、五句话,并且还组织评比,每天评出几位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也就对周围的情况更加留心,每次交流会上,他们一个个争着说,抢着说,跟原来判若两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表不完的情。
三、读千家文
“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许多著作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都将儿时能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作为经验之谈。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说必须大量输入才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即所谓“聆千曲后知音,阅千剑而后识器。”因此,在学生平时积累的同时,我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汲取营养——读名家名篇,领略名家用词的精当性,布局的合理性,叙事的条理性。选择中外优秀儿童读物,让学生博览群书,增加词汇量,拓展知识面。这样,文章中的语言词汇和文章结构就可以转化为学生自己语言和思维模式在习作中得到运用。
四、写心中情
作文,说一千道一万,所做的一切最后都归结到了写上,素材在写的过程中应用,思路在写的过程中开通,技术在写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在写的过程中培养。常言道:熟能生巧。只有多练,才能写出好文章。
1.坚持写日记。针对有些同学写流水账的日记,我强调,日记不一定要很长,只要能抓住当天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二、三百字可以,三、五句话也行,但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能虚构。同时,对基础差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写周记或一周写2—3篇等,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写日记,而且善于写日记。
2.多些片段,少些长篇。有的老师总认为,要么不写,要么就写个三、五百字才算得上是好文章。其实不然,我对学生要求是多写,长短都行,可以是一段场面描写,可以试一次心理活动,也可以是……
3.不拘形式。可以进行体材变换,如将学过的古诗改写
成记叙文;可以是缩写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也可以是续写,将一个原本还未结束的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一个恰当的结尾。
4.不限时间。如学了《慈母情深》
后,我布置学生写《我的妈妈》、《妈妈的爱》。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有来时,我布置《当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等。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说、读、写训练后,学生作文水平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作文,由过去的“怕写”变成了“我愿写”、“我会写”当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在以后教学中,我将继续
探索。
一、听八方音
以往,我每布置一篇作文,总有人问:“老师,可以写假的吗?”
我问:“为什么?”,他们都一致说,“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写。
果真是这样吗?不是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我认为,这只是说明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没有留意罢了。教师应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因此,我对学生的要求,广开“材”源,强调多听:一是听新闻联播。二是听街头巷尾的闲谈,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三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想象未來世界的情景。天长日久,心中聚集的素材自然就多了。
二、说心里话
有人认为作文只要会写就行了,会不会说无关重要。其实不然,要求学生能清楚明白的口述见闻。俗话说: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是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此外学生听到的东西多了,说出来,既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又在全班进行了交流,使自己掌握的素材不断递增,对自己也是大有益处的。
于是,我利用每天的晨会,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所听到的一切,时间可长可短,长则一篇短文,短则三、五句话,并且还组织评比,每天评出几位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也就对周围的情况更加留心,每次交流会上,他们一个个争着说,抢着说,跟原来判若两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表不完的情。
三、读千家文
“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许多著作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都将儿时能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作为经验之谈。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说必须大量输入才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即所谓“聆千曲后知音,阅千剑而后识器。”因此,在学生平时积累的同时,我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汲取营养——读名家名篇,领略名家用词的精当性,布局的合理性,叙事的条理性。选择中外优秀儿童读物,让学生博览群书,增加词汇量,拓展知识面。这样,文章中的语言词汇和文章结构就可以转化为学生自己语言和思维模式在习作中得到运用。
四、写心中情
作文,说一千道一万,所做的一切最后都归结到了写上,素材在写的过程中应用,思路在写的过程中开通,技术在写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在写的过程中培养。常言道:熟能生巧。只有多练,才能写出好文章。
1.坚持写日记。针对有些同学写流水账的日记,我强调,日记不一定要很长,只要能抓住当天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二、三百字可以,三、五句话也行,但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能虚构。同时,对基础差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写周记或一周写2—3篇等,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写日记,而且善于写日记。
2.多些片段,少些长篇。有的老师总认为,要么不写,要么就写个三、五百字才算得上是好文章。其实不然,我对学生要求是多写,长短都行,可以是一段场面描写,可以试一次心理活动,也可以是……
3.不拘形式。可以进行体材变换,如将学过的古诗改写
成记叙文;可以是缩写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也可以是续写,将一个原本还未结束的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一个恰当的结尾。
4.不限时间。如学了《慈母情深》
后,我布置学生写《我的妈妈》、《妈妈的爱》。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有来时,我布置《当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等。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说、读、写训练后,学生作文水平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作文,由过去的“怕写”变成了“我愿写”、“我会写”当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在以后教学中,我将继续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