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间接感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有效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内涵,使作文教学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51-02
一、解决无米之炊——提供丰富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小学生的活动大多在家庭与学校这两块小天地里,作文材料仅局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几件事,而教师的作文又囿于课堂,形成了教师命题、学生编文的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作文量的增加,学生就越来越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如苏教版第九册习作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一种熟悉的动物。然后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学生的发言大同小异,比如说到小白兔无非都是“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三瓣嘴”等。于是,笔者制作了课件,随着优美的旋律响起,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它们时而嬉戏、时而吃食、时而睡觉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欢呼雀跃。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眼前有了说的素材、说的情境,能不说得头头是道吗?作文课堂呈现出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场面,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比较了解的小动物,讲述它们的外形特点,讲述着它们的生活习性。多媒体声图色光相融的特点,不仅使他们进人情境,还激发他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种情境的欲望,从而有效地释放了学生怕作文的消极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可喜转变。
二、指导有的放矢——培养观察能力,引导有序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观察是认识生活的起点,是作文的第一基石。没有观察,没有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尽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粗略的,很难做到活动、观察两不误。如在指导比赛活动之类作文前,很多教师也能做到先带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然后进行指导,但效果仍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对比赛时参赛队员的动作、表情印象模糊,难以下笔。这时,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比赛活动全过程,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有目的地去观察。对于重点地方可以根据需要重放、慢放或定格,使观察形象鲜明,重点突出,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
在苏教版第十册《记一次拔河比赛》习作指导课前,我们年级组也组织了各班进行拔河比赛,同时邀请学校电视台的摄影师摄下了选拔队员、跃跃欲试、赛前抽签、针锋相对、加油助威、欢呼雀跃等场面。课堂教学中,电脑显示的沸腾场面紧扣学生心弦,全班学生津津有味地观看,从镜头中不仅看到自己班比赛队员的形象,也看到了对方选手的表情、动作,还看到了参赛时目之不及的情境,深化了感性认识。比赛高潮处,进行了慢镜头或定格处理,启示学生捕捉精彩的细节。展开讨论时。学生心中的感受像打开闸门的水一样倾泻,发言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许多生动的描述从学生嘴里进发,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受鲜活事例的激发而显得异常兴奋,于是一篇篇感情真挚、行文流畅、构想奇特的作文便悄然诞生了。
三、表达无拘无束——拓展想象空间。张扬学生个性
新的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要求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使作文体现个性化,要培养学生用独具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味、用独具个性的思维去创造。有了多媒体的介入,不仅为学生构建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畅游无极限。
为了指导学生完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一文,笔者趁游玩天平山之际,用相机把红枫、银杏、青松拍摄了下来。课上,先采用远镜头让学生观察整体,当天平山层林尽染、丹枫烂漫的盛景刚在屏幕上播放,就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尔后进行叶的特写,让学生观察叶的颜色、形状,发现不同的树、不同的叶;同样的树,不同的叶,它们各有各的形状和色彩。最后播放树叶的静态与在风中摇曳时的动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秋天的青松坚忍不拔、屹立枝头,银杏翩翩起舞。落叶归根……学生尽情地展开了想象:
“阳光透过黄色的银杏树叶洒落下来,这时树叶亮闪闪的,呈透明状,就像一把把小巧的金色的玛瑙扇。”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枫叶深深浅浅的红色多美啊!深红的像燃烧的云彩,浅红的像绯红的脸颊。”
“枫叶的颜色红得可爱,明的、暗的、深的、浅的……很有层次,望上去更有一番诗情画意。”
……
四、评讲赏析结合——利用展示平台,优化作文修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评价对学生的习作只能通过教师写评语打等第的方式作单向评价。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批阅作文,苦不堪言,学生却不能完全领悟教师的评语意图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收获少而见效慢。待到评讲作文时,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高度集中,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效果很不明显。即使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对部分学生习作通过朗读点评、传阅展示、学生互评等方式弥补单向评价的不足,但其涉及范围还是十分狭窄,根本起不到大面积丰收之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里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作文的评价批改环节后,效果立刻有了天壤之别,它以方便、快捷地接收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反馈能力,让学生“眼见为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上课时,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既方便地实现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又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有针对性地处理,如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都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入下画线,从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此这般,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文交流,实现多向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通过集体修改,还可以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了及时反馈和调控,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进入作文课堂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课堂的整体优化效果极其显著。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和感悟,改变了以往在呆板、沉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无话可写的局面,让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让小学生习作中的语言鲜活、丰富,实现了学生作文思维的自主放飞。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51-02
一、解决无米之炊——提供丰富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小学生的活动大多在家庭与学校这两块小天地里,作文材料仅局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几件事,而教师的作文又囿于课堂,形成了教师命题、学生编文的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作文量的增加,学生就越来越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如苏教版第九册习作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一种熟悉的动物。然后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学生的发言大同小异,比如说到小白兔无非都是“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三瓣嘴”等。于是,笔者制作了课件,随着优美的旋律响起,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它们时而嬉戏、时而吃食、时而睡觉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欢呼雀跃。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眼前有了说的素材、说的情境,能不说得头头是道吗?作文课堂呈现出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场面,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比较了解的小动物,讲述它们的外形特点,讲述着它们的生活习性。多媒体声图色光相融的特点,不仅使他们进人情境,还激发他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种情境的欲望,从而有效地释放了学生怕作文的消极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可喜转变。
二、指导有的放矢——培养观察能力,引导有序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观察是认识生活的起点,是作文的第一基石。没有观察,没有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尽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粗略的,很难做到活动、观察两不误。如在指导比赛活动之类作文前,很多教师也能做到先带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然后进行指导,但效果仍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对比赛时参赛队员的动作、表情印象模糊,难以下笔。这时,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比赛活动全过程,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有目的地去观察。对于重点地方可以根据需要重放、慢放或定格,使观察形象鲜明,重点突出,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
在苏教版第十册《记一次拔河比赛》习作指导课前,我们年级组也组织了各班进行拔河比赛,同时邀请学校电视台的摄影师摄下了选拔队员、跃跃欲试、赛前抽签、针锋相对、加油助威、欢呼雀跃等场面。课堂教学中,电脑显示的沸腾场面紧扣学生心弦,全班学生津津有味地观看,从镜头中不仅看到自己班比赛队员的形象,也看到了对方选手的表情、动作,还看到了参赛时目之不及的情境,深化了感性认识。比赛高潮处,进行了慢镜头或定格处理,启示学生捕捉精彩的细节。展开讨论时。学生心中的感受像打开闸门的水一样倾泻,发言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许多生动的描述从学生嘴里进发,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受鲜活事例的激发而显得异常兴奋,于是一篇篇感情真挚、行文流畅、构想奇特的作文便悄然诞生了。
三、表达无拘无束——拓展想象空间。张扬学生个性
新的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要求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使作文体现个性化,要培养学生用独具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味、用独具个性的思维去创造。有了多媒体的介入,不仅为学生构建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畅游无极限。
为了指导学生完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一文,笔者趁游玩天平山之际,用相机把红枫、银杏、青松拍摄了下来。课上,先采用远镜头让学生观察整体,当天平山层林尽染、丹枫烂漫的盛景刚在屏幕上播放,就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尔后进行叶的特写,让学生观察叶的颜色、形状,发现不同的树、不同的叶;同样的树,不同的叶,它们各有各的形状和色彩。最后播放树叶的静态与在风中摇曳时的动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秋天的青松坚忍不拔、屹立枝头,银杏翩翩起舞。落叶归根……学生尽情地展开了想象:
“阳光透过黄色的银杏树叶洒落下来,这时树叶亮闪闪的,呈透明状,就像一把把小巧的金色的玛瑙扇。”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枫叶深深浅浅的红色多美啊!深红的像燃烧的云彩,浅红的像绯红的脸颊。”
“枫叶的颜色红得可爱,明的、暗的、深的、浅的……很有层次,望上去更有一番诗情画意。”
……
四、评讲赏析结合——利用展示平台,优化作文修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评价对学生的习作只能通过教师写评语打等第的方式作单向评价。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批阅作文,苦不堪言,学生却不能完全领悟教师的评语意图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收获少而见效慢。待到评讲作文时,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高度集中,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效果很不明显。即使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对部分学生习作通过朗读点评、传阅展示、学生互评等方式弥补单向评价的不足,但其涉及范围还是十分狭窄,根本起不到大面积丰收之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里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作文的评价批改环节后,效果立刻有了天壤之别,它以方便、快捷地接收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反馈能力,让学生“眼见为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上课时,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既方便地实现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又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有针对性地处理,如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都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入下画线,从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此这般,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文交流,实现多向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通过集体修改,还可以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了及时反馈和调控,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进入作文课堂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课堂的整体优化效果极其显著。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和感悟,改变了以往在呆板、沉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无话可写的局面,让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让小学生习作中的语言鲜活、丰富,实现了学生作文思维的自主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