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医疗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只能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竞争机制,才能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人习惯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形容生命规律与人生况味,简明通透中隐喻世事艰难,而每个字都与医疗紧密相连,以此而论,医疗关乎民众的健康和幸福。因为陪伴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它也是体会世情冷暖最敏感的“体温计”,衡量社会进退最精准的“诊断书”。常言道“医者父母心”,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体现政府这个“父母”的责任和良心,它是每个国家最重大、百姓最关切的事情之一。
“免费医疗”为何成热谈
俄罗斯卫生部长斯克沃尔佐娃绝对不会想到,“全民免费医疗”在中国掀起的波澜远超俄罗斯国内。正所谓见贤思齐,饱受“看病贵、看病难”之苦的国人都盼望“免费医疗”能早日实现。当前中国的医保制度已陷入“缴费偏高”与“报销比例偏低”的尴尬境地,制度缺陷与民众诉求正是俄罗斯免费医疗引爆热点的根本原因。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福利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看病成本仍需公民纳税支出。而且一旦全民免费,过度治疗、用药等浪费在所难免,诊疗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降的恶果最终由全民共担。这不是杞人忧天,其实俄罗斯的全民免费也只覆盖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超出范围的医疗费用仍由个人负担。
众所周知的是,“免费医疗”其实在政府部门已实施多年。尽管公费医疗正逐步取消,却依然暗流涌动。有媒体披露2012年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卫生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均公费医疗支出分别为2.87万元、2.78万元、2.33万元,而全国人均水平只有2135.8元,相差十倍以上。目前大部分省份公费医疗基本取消,但仍存“公务员医疗补助”、“补充医疗保险”等变相特权的尾巴存在。官民医疗福利鸿沟严重损害社会公平和政府公信,背后的特权思想更应彻底剪除,否则公费医疗改革的成果有可能前功尽弃。
与“医疗过万”形成惨烈对比的是“硬汉锯腿”的痛苦与无奈。此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全国轰动,悲怆与凄凉之情催人泪下。患者郑艳良的疑难杂症非常罕见,所需药品不属于当前医保规定用药目录范畴,因此许多像他一样无力承担比普通疾病费用更高的罕见病患者,要么因病返贫倾家荡产,要么自救求生等待奇迹。因为罕见病种类多、人口基数大,最需要救济帮扶的群体却无法享受医保制度的恩惠,导致类似惨剧连续上演。
医疗领域的腐败也触目惊心。全球第六大药企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商业贿赂案再次将药价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在葛兰素史克看来,“只有不努力的销售,没有搞不定的医生”。随后阿斯利康、赛诺菲、礼来等药企巨头亦被调查,医药腐败不断蔓延,药企和医生勾结令药价被推高20%以上,最终全由患者买单。在反腐形势严峻的今日,解决之道既在于司法部门对违法药企重拳打击,严惩不贷,也需要医疗部门加快医生收入分配、医药分开、采购招投标等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提高公开透明度。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近几年誉满天下、被称作医疗改革榜样的“神木模式”正遭遇危机。煤炭资源丰富的神木县自2009年3月1日启动“免费医疗”以来,5年来财政医疗支出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2.49亿元,2013年可能突破3亿元。但是随着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当地接连出现煤老板“跑路”、民间借贷崩盘、财政减收等消息,“免费医疗将取消”的传言漫天飞舞,“神木模式”饱受争议。
“神木模式”曾备受瞩目是因为它打破城乡、官民身份差别和公立医院垄断,实行统一、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充分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尽管神木为全国医改探出一条道路,但是其推广价值和可持续性仍遭到质疑,神木人口少、经济发达,为“免费医疗”每年人均财政补贴400元左右,如果全国推行至少需5000亿元。而且,一旦煤炭枯竭或者价格下滑,经济转型不顺,医疗福利将难以为继。
医改路径呼唤市场语境
民生正逐步改善。在城乡大病保险方面,至去年7月,全国超过23个省市区已实施落地,绝大部分省份选择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的承办方式。报销比例达到60%至80%,按照进度,2015年有望覆盖全民,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将得以缓解。
2013年3月,保监会公布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监管要求,对商业保险的经营资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明确规定,规范市场秩序。政府主导、商业运作的“市长+市场”结合的双重手段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这种做法将丰富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报销待遇。
民营医院是让市场在医疗保障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2013年10月14日,《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非公立医疗机构将享受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有1.35万家,民营医院0.89万家,虽然数量上差距不大,但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和入出院人数仅占10%,两者相比强弱悬殊。引入商业力量补充公共服务不足,通过发展民营医院带来的竞争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这显然是多赢的善举。医院有公立私立之分,但医生的医德、医术和服务应无分别,这需要政府在医疗投入上进行公平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医疗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尽管免费医疗看上去很美实现很难,尽管市场力量在医疗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前途光明却道路曲折,但是,一切正朝着万众期待的方向转变。医疗体制改革需要每个人的力量,需要每一颗良心、爱心和决心,彼此关怀,传递温暖。(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
中国人习惯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形容生命规律与人生况味,简明通透中隐喻世事艰难,而每个字都与医疗紧密相连,以此而论,医疗关乎民众的健康和幸福。因为陪伴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它也是体会世情冷暖最敏感的“体温计”,衡量社会进退最精准的“诊断书”。常言道“医者父母心”,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体现政府这个“父母”的责任和良心,它是每个国家最重大、百姓最关切的事情之一。
“免费医疗”为何成热谈
俄罗斯卫生部长斯克沃尔佐娃绝对不会想到,“全民免费医疗”在中国掀起的波澜远超俄罗斯国内。正所谓见贤思齐,饱受“看病贵、看病难”之苦的国人都盼望“免费医疗”能早日实现。当前中国的医保制度已陷入“缴费偏高”与“报销比例偏低”的尴尬境地,制度缺陷与民众诉求正是俄罗斯免费医疗引爆热点的根本原因。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福利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看病成本仍需公民纳税支出。而且一旦全民免费,过度治疗、用药等浪费在所难免,诊疗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降的恶果最终由全民共担。这不是杞人忧天,其实俄罗斯的全民免费也只覆盖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超出范围的医疗费用仍由个人负担。
众所周知的是,“免费医疗”其实在政府部门已实施多年。尽管公费医疗正逐步取消,却依然暗流涌动。有媒体披露2012年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卫生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均公费医疗支出分别为2.87万元、2.78万元、2.33万元,而全国人均水平只有2135.8元,相差十倍以上。目前大部分省份公费医疗基本取消,但仍存“公务员医疗补助”、“补充医疗保险”等变相特权的尾巴存在。官民医疗福利鸿沟严重损害社会公平和政府公信,背后的特权思想更应彻底剪除,否则公费医疗改革的成果有可能前功尽弃。
与“医疗过万”形成惨烈对比的是“硬汉锯腿”的痛苦与无奈。此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全国轰动,悲怆与凄凉之情催人泪下。患者郑艳良的疑难杂症非常罕见,所需药品不属于当前医保规定用药目录范畴,因此许多像他一样无力承担比普通疾病费用更高的罕见病患者,要么因病返贫倾家荡产,要么自救求生等待奇迹。因为罕见病种类多、人口基数大,最需要救济帮扶的群体却无法享受医保制度的恩惠,导致类似惨剧连续上演。
医疗领域的腐败也触目惊心。全球第六大药企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商业贿赂案再次将药价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在葛兰素史克看来,“只有不努力的销售,没有搞不定的医生”。随后阿斯利康、赛诺菲、礼来等药企巨头亦被调查,医药腐败不断蔓延,药企和医生勾结令药价被推高20%以上,最终全由患者买单。在反腐形势严峻的今日,解决之道既在于司法部门对违法药企重拳打击,严惩不贷,也需要医疗部门加快医生收入分配、医药分开、采购招投标等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提高公开透明度。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近几年誉满天下、被称作医疗改革榜样的“神木模式”正遭遇危机。煤炭资源丰富的神木县自2009年3月1日启动“免费医疗”以来,5年来财政医疗支出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2.49亿元,2013年可能突破3亿元。但是随着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当地接连出现煤老板“跑路”、民间借贷崩盘、财政减收等消息,“免费医疗将取消”的传言漫天飞舞,“神木模式”饱受争议。
“神木模式”曾备受瞩目是因为它打破城乡、官民身份差别和公立医院垄断,实行统一、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充分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尽管神木为全国医改探出一条道路,但是其推广价值和可持续性仍遭到质疑,神木人口少、经济发达,为“免费医疗”每年人均财政补贴400元左右,如果全国推行至少需5000亿元。而且,一旦煤炭枯竭或者价格下滑,经济转型不顺,医疗福利将难以为继。
医改路径呼唤市场语境
民生正逐步改善。在城乡大病保险方面,至去年7月,全国超过23个省市区已实施落地,绝大部分省份选择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的承办方式。报销比例达到60%至80%,按照进度,2015年有望覆盖全民,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将得以缓解。
2013年3月,保监会公布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监管要求,对商业保险的经营资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明确规定,规范市场秩序。政府主导、商业运作的“市长+市场”结合的双重手段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这种做法将丰富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报销待遇。
民营医院是让市场在医疗保障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2013年10月14日,《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非公立医疗机构将享受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有1.35万家,民营医院0.89万家,虽然数量上差距不大,但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和入出院人数仅占10%,两者相比强弱悬殊。引入商业力量补充公共服务不足,通过发展民营医院带来的竞争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这显然是多赢的善举。医院有公立私立之分,但医生的医德、医术和服务应无分别,这需要政府在医疗投入上进行公平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医疗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尽管免费医疗看上去很美实现很难,尽管市场力量在医疗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前途光明却道路曲折,但是,一切正朝着万众期待的方向转变。医疗体制改革需要每个人的力量,需要每一颗良心、爱心和决心,彼此关怀,传递温暖。(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